2012年2月2日,LB市张书记的家的饭桌,摆上了热气腾腾的芋头扣肉、红烧鱼、农家腊肉,这是GX较隆重的节日家宴。张秀隆热情地夹菜给3位农民“亲戚”,亲切地说:“我去你们家,你们热情招待我,现在在我家也请你们不要客气哟。”而在白天,他请了十几位农民,在单位食堂一起吃饭,让他们感受机关生活。
这是LB市“双万”活动(万名农民进城与万名官员入村)的镜头之一,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察民情,创先争优促发展”,同时,城里的干部邀请万名农民朋友到家中做客。当年,又分为春季行动和秋季行动。LB市各部门干部组成工作队,分赴LB市各县(市、区),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并帮助桂中土地重大工程项目区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排除困难推进工程建设。
书记带头在机关饭堂与来访村民共进餐,并把其中几位村民接到自己家中,同吃同住,促膝交谈,了解农民所需所求。这举动立刻成为本地网络论坛的热议话题。有人予以肯定,有人抱持观望,也有人直接斥之为“作秀”。
《GX日报》发表魏恒撰写的评论文章《站在农民角度看待进城做客》,认为在民主多元社会,公众意见表达千差万别,对“领导们”的行为有不同看法再正常不过。到底是不是“作秀”,首先,看它是不是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有没有违背情理、将一件严肃的事情娱乐化。其次,了解社情民意、加强官民互动,本是民主政治的属性要求。在不扰民、不浪费社会资源的前提下,官员适机展示“亲民秀”,无可厚非。再者,这么多干部有勇气打开家门,主动让公众走进去一探究竟,也不啻为另类监督,值得鼓励。
他认为,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农民早已为了生计主动走进城市,他们对城市生活有直接感受。然而,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仍制约农民顺利融入城市,甚至埋下矛盾。农民,需要的是平等和尊重。官方权威的讲解,或许可为他们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提供了机会,引导农业生产科学发展,促进城乡交流融合。对农民和政府而言,这是一件有希望达到双赢互信、密切干群关系的好事。若成,前者可得实惠,后者可得民心。
同时,魏恒试着站在作为当事人的农民朋友的角度,来看待这场宾主对调的“行为艺术”。他这样评论:
“众所周知,城市有责任反哺农村。但个别干部总对农民抱有成见和偏见,不愿打交道,害怕打交道,导致隔膜渐生。即使访贫扶困,也常以居高临下、体验生活的姿态登门叨扰,有谁明白农民的真实感受呢?如今,趁着年味,干部反过来邀请农民‘串门走亲戚’,通过礼尚往来的乡村伦理和待客之道,传达出一种尊重和同理心,创造了方便沟通的条件。拘谨不安的农民朋友或许可以卸下心防,以平等、轻松、开放的状态大胆表达,和谐对话,提出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