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农村“老家”的情结。
自古很多官拜将相的人,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留在豪华的京城,而是叶落归根,告老还乡,回到老家居住,有条件的,肯定还要修缮老家的房子。
老家为何有如此吸引力,想来,除了家庭和童年的情感外,还有那如同世外桃源的环境。依傍着一片如诗如画田地的家园,还有那有商有量的农耕社会传下来的浓浓的乡情,叫人怎么能不念想?
在壮族的村寨,村口的大榕树下,往往有一个小小的庙,供着“社公”,香火不断。社公其实就是土地公。村民认为土地公是村社守护神,为一村之主,每逢祭祀时节,人们首先要捧着祭品来拜社公,然后才回家祭祖宗,以求良田丰产,家居平安。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春季社日)和八月初二(秋季社日),相当于每隔半年,许多壮族聚居的村庄,都有这样的习俗——各家凑份子祭社公,祭社公后,全村老老少少,包括在外工作回村的人,都自觉自愿地去参加村里的义务劳动,打扫村中道路卫生,修路包括锄路边草,还有疏通水渠等。
社日的傍晚,村民们摆百家宴聚餐,一起商量之后半年至一年内,村里一些需要大家一起干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大至修桥修路要集资,小到哪家突然出现困难,小孩上学学费交不起或田间没劳力耕作,需要大家帮助,都可以拿出来商量。如今提倡的一事一议的村事管理方式,在壮族村寨自古流传。
村庄自然管理中带着浓浓的亲情,家乡人和家乡事,牵动着每一个赤子的心。桂中土地重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因势利导,坚持土地整治项目“群众自主参与”的原则,引导农民全程参与项目实施。
GX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建刚说:“土地整治工程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工程,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农民受益。所以,我们就必须让农民参与、农民监督和农民满意,这是我们土地整治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农民最了解他们的田地需要什么。我们通过落实听证制度、公告制度,农民监督制度,来确保农民参与的规范化。”他要求,“要不断拓宽重大工程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让社会各界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区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意义和成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建设环境。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