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在工作组的思想工作下,在群众期盼的目光中,施工方表态,我们施工单位虽然目的是来赚钱的,但这样的惠民项目,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只想赚钱,也要赚社会效益,如果这个项目做好了,桂中的经济发展了,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赚更多钱。
为了加快平整区工程进度,还地于农民保证春耕,施工方想方设法从外地调来多台大型机械,增加人工费用,实行轮班作业,全力以赴投入土地平整工作。屯山项目经理杨立功说:“今年元旦以来天老下雨,使我们施工难上加难,为了能解决问题,我们调进一批施工能手,可说是我们雨中施工的‘特种部队’,他们施工每天达到10米以上(一般人六七米),我们当天就奖励50元,这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干劲冲天,早上7点干到下午6点半。”
在雨中,工人们也表态:“只不过是下雨,又不是下刀子,怎么干不了活?!”他们说,“我们和你们一样害怕下雨,因为我们和其他工人一样,只有工作才有工资拿。下雨了,工地进不去,只能吃了睡、睡了吃,没有工资不说,还增加生活开支。”
在细雨中,大型机械进田地易陷无法施工,施工方想尽办法来解决运料问题。2012年3月9日,笔者在HS市,看见一队队马帮驮着工程用料往泥泞的项目区田地上赶。HS市是因煤炭崛起的县级市,在桂中各县中,机械化工业化程度相对突出,在这里见到如此传统的运输方法用于土地重大工程,令人为之惊叹。
HS市河里乡甘林村2个村二期项目经理陈文说:“为了按时完成工程,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我们针对雨湿路滑采用马帮运料,大机器进不去,我们做了8个拖斗,每个花2800元,用来运砖。”
顺着马帮的铃声,在HS市河里乡泥泞的项目区,我们看到,在更为艰难的雨中水田平整,施工方采用三次运输方法。用工程车把材料运到路边,再用马帮把材料运到田边,在水田上铺上木板用人工拖斗车送往施工点。
在田里,马累了,换人;人累了,马顶。循环交替,确保了项目建设一线进行着不间断的正常施工。这些在田中完全靠人畜之力的特殊运输队,在寒风冷雨中持续工作两个多月时间,为惠民项目奋力一搏。
而施工方调运来的几台大型现代化机械,就静静地停在路边,无奈地看着雨,看着泥泞,看着田里的热火朝天景象,输给了这群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