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6000000023

第23章 东宫之乱

(各位书友,如果喜欢的话请多多收藏多多投票吧!最近每日一更,新书榜上人气很快掉下去了,希望大家支持,让更多的人看到啊。新人在此跪谢了!)

在场的众人中,除了天师和云官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李破奴的原名叫李袭。

天师一时反应不过来,竟愣在了那里。云官更机敏一些,连忙举酒敬那名“李袭”,为天师拖延时间。

难道说,皇甫恭一行人带来的下马威,就是这个?

天师丹田运气,恢复清醒,又仔细看了那名“李袭”。除了眉目确乎与破奴儿有几分相似之外,年龄、神情都完全不符。就算君士坦丁有借尸还魂之术,也不可能造出这么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来。只这么粗略一看,天师就排除了此人是李破奴的可能。

“这位将军,老夫最近几日劳神过度,刚才一下假寐了过去,失礼失礼。”做出初步判断后,天师赶忙打圆场,以免被人看出破绽,“敢问这位将军,对老夫愚计,有何见教?”

那名“李袭”再一拱手道:“天师折杀我也。末将不敢口出狂言,只是觉得七日出兵,恐有不妥。”

七日出兵恐有不妥?天师脸上作着和颜悦色的表情,心中在飞快地分析这“李袭”话中的千秋。

“李将军,那你觉得,几日出兵妥当?”云官代天师问了这句话。

“末将以为,至少三十日后。”那“李袭”言之凿凿。

三十日?天师怀疑自己听错了。

天师本以为,这“李袭”作为皇甫恭一边的人,应该力促早日决战,好拿下条支城,回京邀功请赏。没想到,现在不但提出要推迟出兵时间,还一推就是三十天,这安的是什么居心?

“李将军,老夫愚钝,不知这三十日,可有什么讲究?”天师一边笑,一边吩咐侍官为“李袭”赐肉。

“李袭”谢过赐肉,继续陈词道:“末将随皇甫将军自京师而来,一路上饿殍盈衢,民食空乏。我新汉基业大定未久,又连年征战。尤其此番与拂林之争,前后一年有余,兵戎未绝。约旦河一役,恕末将直言,虽大败拂林军,然我军伤死者十之三四,实为惨胜。如今休养区区七日,士卒疲敝未解,后方粮草未到,如何取得下高城百仞的条支城?请天师三思。”

说完,“李袭”又敬了三樽酒,以示为冒犯天师谢罪。

有意思。这个“李袭”究竟是何许人也?天师心中好奇。他所说主张,其实完全在理,汉军现在要休整七日便出发,确实太过着急,自己是考虑到重返中平二年这件事才出此下策。但是自己明明说了,只要汉军一开拔,就立即归隐仙山,这对皇甫恭之流的权力投机者是天大的机遇,怎么可能就这么白白拖延时机?不行,还得套出更多的话来。

只见天师击掌大笑,还回过头去和云官小声说一些什么。云官接过天师的话,代为说道:“天师说了,李将军心怀黎民、体恤士卒之情,颇有先将军李继之风,可嘉可赞。”

“李袭”拱手作揖,连声辞谢。

“不过李将军,”云官接着又说,“鄙人有一处不解。三十日后,拂林人必然做好准备,条支城恐怕更难拿下。而且皇甫将军十万人马在此,也是要消耗粮草的。不知这三十日后和七日后相比,对战局更有什么裨益吗?”

一句话点出了“李袭”高谈阔论中的关键。

不愧是云官,深得我意啊。天师心中暗喜。

只见“李袭”有一丝尴尬,扭头去看了皇甫恭一眼。皇甫恭装作在整理盘旁的牙箸,躲避着“李袭”的目光。

见主心骨不给自己提示,“李袭”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谢将军,此言差矣。三十日后,虽有敌有备之虞,然不至于无望。而若七日后强要出发,恐怕士卒不满,军中哗变,一发不可收拾。”

这话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你天师若强要我枪骑军出战,我们就抗命。

天师心中冷笑一声,说你们总算露了狐狸尾巴,便不动声色,看似不经意地问道:“那若是三十日后,拂林人卷土重来,大军压境,我们这约旦河西岸亦不保,县官(汉代尊称皇帝)怪责下来,谁来担责呢?”

“禀天师,末将以为,假若拂林人如此之快便卷土重来,说明其实力未大挫,贸然进攻更加危险。此时,末将以为应以约旦河为界,两国划界而治,消弭锋镝,开西线太平。”那“李袭”好像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这一下底气也不足了,但是自己夸下的口,最后还是要圆回去。

“大胜之日,怎能说这等丧气之话,长他人志气!”皇甫恭怒目圆瞪,一拍几案,大声训斥道,与这口无遮拦的“李袭”划清界线,“末将带兵无方,请天师赎罪!”

天师冷眼看着会师宴上这主从二人唱着双簧,心中对此行人的目的也略知了一二。他们不是冲着自己手中这兵权来的,而是作为一盘更大的政治棋的棋子,布置到这西线来,监视他这个最大的变数的。

那我倒要看看,你们下的这盘棋,到底是什么。

天师脸上并不露出愠怒的神色,反而摆手,让皇甫恭不要在意。

“年轻将领血气方刚,有点过人之语,不足为奇。这议论军事,要的就是不惧上意,直言明谏。李将军虽然言辞偏激,颇有不妥,但道理甚佳。新汉虽大,但也不能穷极物力。若真的是多路举兵,那当真会饿殍遍野。老夫久居西隅,十余年间不问兵马粮草事,也不知国内盈亏几何。皇甫将军德高望重,还请为老夫讲一讲如今各地驻军和粮草消耗的情况。”

皇甫恭又厉声叱骂了那“李袭”几句,才转口回答天师的问题。“回天师。末将不过是偏隅小员,蒙义父及天子错爱,这才领兵随天师西征,为牛马走。朝中贡赋粮草之虚实,末将也不清楚。末将只知道,如今有四线对敌:东北归义军皇甫破,守西域三十六国,统兵五万,兼防中原胡兵来犯;东南折冲军皇甫归,统兵六万,讨天竺;西北精甲军李绪,统兵三万,征亚美尼亚;最后就是天师坐镇之西线骠骑军。若是国内,京师有太师皇甫尧领禁军两万。”

皇甫恭所言,和自己知道的差不多,看来他没有撒谎。

“原来如此。这二十万大军,本来也不算多。但是四线出击,每一线都要单独征民伕筹运粮草,确实劳民伤财。要不然,奏明天子,裁撤了这骠骑军,西线防务由皇甫将军全权接管如何?”

天师一边说话,一边紧紧注意着皇甫恭脸上最细微的表情。能接替自己成为镇边大将,他没有理由不心动。

“天师,莫再拿末将开玩笑了。”皇甫恭赔着笑道,“不瞒天师,此番前来,本是为助西线一臂之力,怎敢与天师争功?待拿下条支城后,枪骑军奉召即即刻回京,另有要事。”

奉召?

天师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皇甫恭虽然平步青云,但毕竟政治上很年轻,而如今的新汉皇帝刘衡,早就成为了太师皇甫尧手中的傀儡。皇甫尧此人权欲极重,连对自家人都颇为苛责,尤其与皇甫恭的义父皇甫霖互相不对付,不可能对皇甫恭这个庸才青眼相待。难道说是刘衡不满太师专权,要利用他这个场外因素破局?

看来朝中的变故,比自己料想的还要激烈。

天师正准备问皇甫恭回京所为何事,这时门口一名侍卫进账来,跪报说有急件要交给天师。

天师向座上各位赔过不是后,便吩咐云官去把信取过来。他本来打算宴会结束后再看,但是一看信封,是皇甫尧家专用的织金帛,便知道事关紧急,于是留下云官在外帐招呼众将,自己转入内帐拆看。

天师放好内帐的帘子,解开帛袋的蜡封,将其中的帛书抽出来一看,立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衡昏愚,用皇甫恭、崔檄,祸乱朝政。吾将废立之,愿得天师之助。”

署名是皇甫尧,但看字迹尚且稚嫩,恐怕出自刘衡那四个儿子中的某一个。

原来是朝中乱了。

同类推荐
  • 烽火战国天

    烽火战国天

    简介。公元1750年。少帝年间。自年幼的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渐掌朝纲,奸佞当道,祸害忠臣。其治下九州,贪官污吏横行无忌,致使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期间多有起义,却惨遭无情镇压。时隔二年。杀胡关外,匈奴频频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与此同时农民大起义,终究爆发。汉少帝刘辨遣皇甫嵩坐镇前线,各路诸侯门阀纷纷出兵讨贼。而在中央地带,飞马城中。秦征这才开始他的人生之旅。(PS:本书为时空错乱,人物大杂烩。新人写书,实力有限。文明讨论,拒绝辱骂。)
  • 三国刘循兴汉

    三国刘循兴汉

    刘寻,刘循,傻傻分不清楚。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真的成为刘循了,而且自己的老爹居然是刘璋。东汉末年,真的是末年了,天下大势已成,三分鼎立之势的苗头已经起来。刘循,益州少主,能让刘备夺了这益州吗?系统在手,那争一争这天下又何妨!PS:本书和历史没一点关系
  • 我给大明架管炮

    我给大明架管炮

    穿越就穿越,不给个皇帝,也来个太子做做吧。可穿过来就是一个捕快。就算是个捕快,咱们穿到好一点的时代行不行?可为什么梃击、红丸、移宫,明末三大案,都让我赶上了?内有一大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在死命的玩党争,把国家搞得分崩离析就要玩完,外有野猪皮在崛起,只等着做个幸运儿入主中原。把我丢到这个人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算了吧,我不想玩,让我回家。“宿主不接受任务,抹杀中……。”好吧,你是系统你说了算。“改变大明国运,拯救民族的重任就交给我吧。”朱学正气凛然的大叫。冷冰冰的系统:“宿主接受任务,抹杀取消。”“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朱学笑嘻嘻的说道。新书艰难,请顺手收藏推荐支持。一个和《明史》不一样的大明。
  • 我当军师那些年

    我当军师那些年

    有人言:“钱无忧经天纬地之才,得之可问鼎天下。”亦有人言:“钱无忧乃乱国害民之贼,此贼不除,天下难安。”“其他谋士只为形势而算计,而钱无忧却只算人心,若是沾上了这家伙,你还是趁早自己抹脖子吧,不然早晚叫你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境。”钱无忧,一个从菜鸟狗头军师成长为一代鬼谋的老不死。钱无忧对于这些个评论很无辜,他现在只想说:“天啊,谁能救救我,来到这个陌生的鬼地方,我真是只想好好的保住自己的小命,赚点小钱,娶个三妻四妾,天天过着没羞没躁的腐败小地主生活。”
  • 明朝阳武侯

    明朝阳武侯

    没有野心,没有目的,只是想自由自在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第九周天

    第九周天

    山外山,天外天,天地之外何为仙?这是一篇关于起源的传说!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 三木不为森

    三木不为森

    上帝啊,只有此刻我才想到您,您是否会无法听见我的呼喊:MyGod,helpme!
  • 道天歌

    道天歌

    一个可以倾听万物之声的少年,踏上艰苦求真路。当拨开云雾,或许他就是唯一看到真相的人。第一卷是凡人卷,剧情很缓慢,请您一定慢慢看,如果觉得可以,请麻烦推荐下朋友,谢谢各位。第二卷开始风起云涌。
  • 节气与养生

    节气与养生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古典医学名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引起了四时寒暑冷凉的变化,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 都市之玄门神医

    都市之玄门神医

    玄门高手李乐,本想呆在山上修炼,平凡过一生,却继承亿万财产,卷入红尘世俗的麻烦之中。强龙不压地头蛇?来到异国他乡,就得忍气吞声,就得低调做人?不,这不是李乐的作风!猛龙过江,必翱翔于九天之上!凭借无上玄术,李乐要在异国他乡打下一片属于玄门的大大疆土!本书读者群:251629011
  • 最强蚂蚁人

    最强蚂蚁人

    莫疯进入了一座战国古墓被墓主人推进了棺材里。当棺盖合上,让他以为墓主人要爆他菊花的时候,他忽然间来到了一个让人感到疯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恐龙竟然是大补药,蚂蚁居然是主宰世界的种族之一。小强真的打不死。蚯蚓竟然不是钻进泥土里面的。蜜蜂真的会飞啊!千米大树,草丛如森林般的世界,莫疯到底是一位穿越客还是一位返乡人?蚂蚁人、蟑螂人、蜜蜂人、蜘蛛人等等,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翻云覆雨。人族是否像地球的人族一样,统治着整个世界?未知的混沌天域有着什么样的风景?梦将军还是不是千年前战无不胜、力压群雄的第一神将?求推荐,求收藏!
  • 怪石录

    怪石录

    地窖中的巨石拥有某种神秘力量,是暗物质?黑洞?两位迷途青年阴差阳错下闯入其境,开启了时光之门,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洗礼,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起了惊世骇俗的“蝴蝶效应”,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幕后指使的阴谋?细思极恐!历程危机四伏、险象丛生,却与预言奇书《推背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螯龙蛛”的狡黠乖戾,“金头蝍蛆”的凶残嗜血,“鬼魅”的惊悚诡异,内容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给大家展开了一幅瑰丽幽夐、扣人心弦的悬疑世界!
  • 武绝天下

    武绝天下

    林天本来不过是一代废材,只因不甘心命运弄人,拿命一搏。天道昭然又如何?我从不相信狗屁的主角天命!盛世六合不放手一搏,何来仙道一途?世上从来就没有无敌的神有的只是强大的人……闯仙境,只为博一逆天命,踏仙途,只为神眸大道逆,仙途喋血,唯我神眸长立巅峰不朽,末日纪元,我独身负手而扫八荒合……凡人林天,自从踏入仙道秘境,命运就开始转折,得天宝破永生!为兄弟扫六合迎八荒!为红颜荡仙界破正邪!既然仙不仁魔不善我便杀出天地破碎!
  • 小地主的绝色小妾

    小地主的绝色小妾

    一个来自大城市绝色美女嫁到穷乡村里的老地主,这个犄角旮旯的小地方顿时热闹起来,老地主、土匪、警察所长为了美女财富展开血腥斗争。佃户出身的倪瑞轩因救美而卷入漩涡,握枪杆子斗土匪,掌权财,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