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皇宫内,大汉的最有权利的人全部汇集于此,皇帝刘贤,大将军刘茂盛,步军都督刘威,水军都督蔡明锐,骑军都督龙飞,丞相卢雪夜,四殿下刘勇,此时的他们都在等,等一个男人说出新的文臣制度。
“我的想法是,地方上行使的州郡县制没必要改动,主要就是趁着现在朝堂确确实实的掌控在我们手里,而不会因为世家的影响出现偏差,就对朝中的官制进行改革,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两相六部,简化我们的官制,即简化了行政流程,政事也能处理的更快,官吏的减少,即减少了开支,又能让人才有其位,展其才。”
“先说六部,即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分管四司,一共二十四司负责政事。”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官员,其下分置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吏部司:掌管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假告身、假使。司封司:掌封命、朝会、赐予之极。司勋司:掌官吏勋级。考功司:掌文武百官功成、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若官员死亡后,史官要为其立传,太常要议谥,若要铭于碑者,则会同百官议其宜记述的事迹上报,然后考功郎中通报其家属。”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其下分置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户部司:掌户口、土地、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婚姻、继嗣之事。度支司: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处而支调之,与丞相省议后上奏。金部司: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京市。宫市等交易之事,并供给宫人、王妃、官员奴婢衣服。”仓部司: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其下分置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郎司。礼部司: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
祠部司: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膳部司:掌陵庙之牲豆酒膳。主客郎司”掌诸蕃朝谨之事。”
“兵部,负责军事,其下分置兵部司、职方司、架部司、库部司。兵部司:章判帐及武官阶品、卫府众寡、校考、给告身诸事;掌判簿籍及军戎调遣之名数;掌贡举、杂请,掌判南曹,岁选解状。职方司:掌地图、城隍、镇戎,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凡蕃客至,鸿胪寺先询问其国山川、风土,然后制成地图上奏,并送副图于职方司,殊俗入朝,则图其容状及衣服样式通达于上;驾部司: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籍。库部司:掌兵器、卤簿仪仗。”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其下分置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刑部司:掌律法,按律处理官员及天下上奏诸案件。都官司:管理俘虏,奴隶的簿录,给以衣粮医药,并审理其诉讼事件。比部司:负责通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勋赐缺乏物资,以及军用物资、器械等事。司门司:管理门禁关卡出入登记,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其下分置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工部司:掌城池之工役程式。屯田司: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之职田、诸司官署公田的配给。虞部司:掌苑囿、山泽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给和畋猎之事。水部司:管理河流过渡、船舻、沟渠桥梁、堤堰、沟洫的修缮沟通,以及渔捕、漕运诸事。”
“两相为左丞相、右丞相,职位相等,右丞相负责吏部、户部、工部,主要负责对内的政事,左丞相负责刑部、兵部、礼部,主要负责军事以及对外的政事,两相直接对陛下负责。”
“关于爵位的事情,两相为二等公爵,六部最高长官为尚书,为三等公爵,其下各司司长为侍郎,为二等侯爵,郡守为四等侯爵,县守为一等伯爵,所有副职降爵位一等。”
诸葛长生说完所有制度后,给了众人一个思考和吸收的时间,再继续说道:“详细的说明会有一份文书报告给诸位观看,接下来,是讨论两相和六部尚书的职位归属,长生以为,这右丞相一职,当由卢大人担任,卢大人原本就是我朝丞相,这些对内的政事大人再熟悉不过,此位置除了卢大人外,无人可胜任,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由卢雪夜来担任右丞相,所有人都不会有意见,毕竟卢雪夜也是老臣了,而且现在也的确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刘勇思索一番说道:“先生大才,这左丞相之位非先生莫属。”诸葛长生笑了笑说道:“诸葛不才,难以当此大任,还是由勇殿下来担任较好,诸葛斗胆请求陛下赐臣一个兵部尚书的位置。”
刘贤不明所以,但当然不会拒绝诸葛长生的请求,便答应诸葛长生为兵部尚书,而刘勇担任左丞相之职。刘勇在心理百思不得其解,这兵部可是归左丞相管的,即使诸葛长生为了掌管兵部这个重要的部门,但是在职位上低了刘勇一等,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六部明面上地位相等,但根据现在大汉的情况来看,兵部是最重要的,毕竟掌管着三军将领的升降和军队的调动,吏部、户部其次,吏部管官员,决定文臣的升降,户部管钱管粮,钱粮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工部、刑部、礼部次之,毕竟现在大汉能管的只有这荆北五郡,又五番邦,作用还没有那么重要。
刘勇的纠结早就被诸葛长生看到眼里,他也察觉出刘勇等人想结党削弱他们这边的实力,他深知党派之争是消除不了的,唯有平衡才是对朝局最大的帮助,所以他自己做出了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