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7200000063

第63章 2016/05/17

看别人的书,等于是把别人嚼过的东西再嚼一遍,本来在别人那就已经是嚼的另外一个人嚼过的。到我这不知被再理解了多少次,最初的味道已经没有了。这与我之前写“我是理解了别人写的之后,才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他们的话”有些近似。有时也会出现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的情况,只是看到酣处,着实感叹

我看了一些书,自己写了些言论,陆陆续续表达的观点,总觉得很缺乏些什么,不够有力。再看了一些书,其中的某观点很符合自己所写的,觉得是在为我那些零散的做的总结。自己也认定他的说法,就朝着他的观点方向去靠拢,希望自己也能够有如他这般概括力。比如近日我看林语堂先生说的“袁中郎所谓读好读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与我陆续写的“我喜欢读那些读起来就很轻松的语句;在读饱了自己喜欢的书之后,会去读一些大众都推崇的书”有相似的地方。都提到一个读好读之书的观点,我喜欢读起来轻松的语句,那就我是喜欢看得书。一开始都是着手喜欢的书读,等到觉得自己应该看些高大上的名家之作时,就会找些大家都认为有名的著作。与其“读好读之书”之理有相似之处,或者这只是想让读者觉得我在向林语堂先生所表达的意思上靠,虽有相似,但绝不相同。借林语堂先生之高大以提高自身言论地位

我确实拜读林先生著作有所感,在其著《大荒集》中论读书,我也有所感

看书忌无脑者,即跟着作者的思路读书,越读越正确。从前至后,随观点的推进而形成个人思想上的转变,在言行上遵照作者的观点处事。这就落了看书的下下乘。说明朗一点是被书看了,而不是看书。看书都应该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理解作者所写的观点、语言,时时思考,想这道理与某书的道理一致,又与我自己的认知的契合程度,都比较一遍,以便融合所理解的形成更正确、深层次的认知,这才得看书真谛

又要说相似。林先生论读书中一论点“味”,我读懂一点。先生言:所谓读书之味,是不可捉摸的。人之一味,不尽相同。读书讲究方法,也得有读好读之书的明悟。如若读一本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书,必无效且有害,甚至对读书失去兴趣。再一论点是境界。看书有先后次序,先读易懂,等境界到了,自然能够读些深层次的著作。现今境界不到,不必着急,留在那儿,不急着啃书

我之前在20160504里写:锻炼与看书有些相似(我没说读书,看书是看自己喜欢的,更有兴趣,读书可死板的理解为读教科书)的语句。待今日看林语堂《宇宙风文选》中读书与看书里语:曾国藩说,读书看书不同,“看者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ai),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在今日之前我是没看过这样的精辟总结的,在我读了一些书之后,再加之写;写是在有思考之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的观点、看法。我发现还是能察觉到真理的,并没有刻意往他写的真理上靠的意思。看的多了便会思考,思考了便会写点什么,总会写出点什么的

有时我们会在看过书中的只言片语后有所感悟,寻思有理有据,深信不疑。可能读了下文之后,之前的观点被付之一炬,断不可匆匆定论,于人于己都无利

为显自身见识广博,常以某名人说、这样与某某的不道德别无二致、如某时期某某一样等等的引用名人、可称之有典故之人。首先名人在前,名人都这样说那准没错,这样就显得自己是看过名人的书且理解的,再者,有名人的观点引路,自己的观点铺路,看起来就名正言顺了,如果人质疑,那就是质疑名人的观点,自然辩论的重心就到名人的观点上,这样很难。若不引用,则少了说服人的有力依据,名人都这么说,那肯定是对的

一位老师说:看书就应该看著的书,编的书不要看,缺乏完整性与逻辑性。意思是让我们看在书本上有某某著的书,而不要看某某与某某编的书。经由我看了些书之后,觉得很有道理。看著作,得到的是作者完整的思维,在自身思想上认知的表达,对事物作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能看出作者的认识之深浅,以及运笔,对字词的运用。看完也就学习了一套完整的思维逻辑。编的书首先有不严谨的嫌疑,没有自身认知的表现,只是想借别人的东西来表达自身的某点观点;跨度大、零散。这似一概而论了,编的书也会有优秀的,我不否认

我们敢把真实的自己说出来吗?为了某种目的而刻意掩盖某部分事实;或是一部分的意思,断章取义;执意为了贴合某种论调而趋向解释某事。所说的是事实,只不过是对自身有利的事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可厚非。所谓评论,都是有某种论调上的偏向;所谓举例,不过是为了给自身观点贴标。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客观,不过是胜利者的客观,对于失败者、叛变者再客观的描述,也始终被胜利者加上反叛者的帽子,反之亦然。如我这般描述也是我的客观,我又在怀疑自己是否错了,还是既错也对

若读者找出了我写的不管是什么错误,我是很感谢的,可以给后来的读者更好的建议,这里是不正确的。但我是不承认那是错的,在我看来那是我认知的过程,总是从无到开始认知,最后形成认知。开始认知的途中,会看到许许多多的观点,这些观点也影响着我对事物的探知,在这一时期的我对事物探知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可能在如今的我看来也是错的,但那些都是我认知的过程,思想上的整合过程,所以它既是对的也是错的。对待未知,不要畏惧,别怕犯错,大胆的写出自己的观点,对它了解更多之后自然会看清它的全貌,也不会再羞涩的怕看见它

写了如此之多,似乎都只在说一个问题。也只有看书这一个问题。意思大致相同,绵长的扯出一大堆,中心被离散。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积累的观点,没有一蹴而就,并不是在这一天就写出来这一篇中所有的观点、句子,如是这样的话,我可能大多只能靠想象。这些都是在近几日里,逐渐看逐渐写。这就是真实的我自己

同类推荐
  • 渴望树之歌

    渴望树之歌

    只是一部讲了一群无聊青年和所谓的反派角色在地球的一角进行着一场无节操的搏斗的小说罢了。。
  • 平凡的我平凡的那些年

    平凡的我平凡的那些年

    我是林峰,放在人群中毫不起眼。我渴望过着平凡的日子,平平安安,简简单单,再不经历那些是是非非。
  • 洞天福地系统

    洞天福地系统

    一个刚高中毕业的青年,突然获得一个洞天福地系统,发达了,也无敌了。回家买地建庄园,养家将,收仆人,种种田,养养牛。打打脸,装装B。
  • 荀游

    荀游

    一卷周易奇书,一块无缝奇石,铸造了他的一生。卜卦断吉凶,一字知天命。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惩恶扬善,荀游人间。
  • 放牛娃进都市

    放牛娃进都市

    八岁那年,他给了邻居家的小女孩一颗糖。条件便是让小女孩脱下衣服裤子,他发现自己的裤子里和小女孩的裤子里竟然有所不同,把这个秘密深深的记在心里……直到数年之后,他进入大都市。
热门推荐
  • 神话国度

    神话国度

    一滴泪演化众生,一颗心幻化寰宇,一句话,言出法随。为何无尽的强者前仆后继的投入轮回?为何那永恒的存在消失在了天地之间?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双生之血

    双生之血

    是不是只有你们坚信的信仰才是信仰?是不是只有你们坚持的正义才是正义?难道在这个世界上与众不同都只能是错误的?
  •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人生百态,各有千秋。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怎样去修炼为人处世的道行呢?古人说:“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唯静者能参得透。”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人性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澈。
  •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尘梦之妖殇

    尘梦之妖殇

    我是一只妖,是人类眼中的异类,是不该存在于这一方天地间的,可我却来了这里。经过了万千的时间长河,我已经遗忘了回家的路。在这么多让我失望的人类之中,我却多了一个割舍不下的亲人,她叫做曹倾舞。在这么多无情的人类之中,还多了一个让我不能说出口的、我所爱慕的人,我可以给他不论对错的支持,可以为他原谅一切的不择手段,也可以为他舍弃一切,包括我的生命!但是,我却唯独不能为他而活下来!
  • 冥昭战歌

    冥昭战歌

    新人新书争取更新不太监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岁月缝花:灵魂尽头的勿忘我

    岁月缝花:灵魂尽头的勿忘我

    她,原本只是单纯想做一个普通人。跟家人在一起,有一段简简单单的爱情,这就够了。但为什么,不能实现她小小的愿望?勿忘我,在灵魂的尽头慢慢开放。遇到一个又一个对她无比好的人,她到底是有多么幸运,才能获得无数人的信任。她,冷漠无情,魅惑邪肆。不曾留情,但却在最后,终于明白。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原地回忆。简介来不及写,看文么么哒。
  • 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选取的尊师敬业的故事,人物很多,范围很广:有帝王中的人物,像魏文侯、燕昭王、秦始皇、汉明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圣祖康熙等;有贤臣名将中的人物,像张良、石勒、岳飞、文天祥、宋濂、史可法、林则徐等;有学者、文人和各类专家中的人物,像孔子、华佗、郑玄、范缜、孙思邈、颜真卿、李时珍等。这些尊师敬业的故事很生动、很感人,它们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道路历程,表现了求知求学、研习钻研、孜孜砣砣、不馁不止的精神,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业授道的崇高思想境界。
  • 网游之虚拟异度人生

    网游之虚拟异度人生

    看着桌子上精美的游戏头盔,孙岩感到压力很大;为啥几个月才喝一次就偏偏就喝醉了呢;为啥偏偏在喝醉的时候身上带了整整五千的大洋;又为啥用这五千的大洋买了这么个游戏头盔呢……唉……先玩下吧,明天放网上便宜卖了吧。自此,孙岩踏进了这浩瀚广阔的天地中……
  • 广告小姐

    广告小姐

    在充满诱惑的广告行业,肖潇看尽各色人等,单位同事的嫉妒和排挤、媒体间刀光剑影般的广告竞争、房地产商与贪官间的权钱交易。她深深地感觉到:很多表面看似商业竞争的东西,其实根子都是官商勾结,权力的竞争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