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荣城的军营、工厂、牧场、农场走了一遭下来以后,韩侯整个人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一直念叨“汉室之幸啊”
他也有幸成为第一个目睹现代文明的宋廷高级官员。
跟着韩侯一起走的人都是比较有才能的,首先是他的两个儿子:韩进、韩广。都说虎父无犬子,韩侯早年跟随韩侂胄致力于北伐,当然是难得的良将。他的两个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是武艺不俗,同时也有着很高的军事知识素养和的文化水平,两人虽然是武将的身份,但都有进士之才。最重要的是,当兵的人,额,都特别帅!让石建都有点自愧不如,放在现代,那就是高富帅却谦恭有礼的良民官二代啊,石建同学却只是**丝一名。没法比。(石建同学可能会不服,哼,我可是主角,你弄两个这么牛叉的配角,是不是不想混了)
韩侯的部将也毫不逊色。
李霍,最早跟随韩侯的老将了,是韩侯的副将,对韩侯忠心耿耿,马上功夫了得,最擅长使用与岳家军相同的枪法,又深谙兵法,是个厉害的人物。
钱刚,韩侯的前锋,也是弓骑娴熟,擅长用剑,由于是前锋,勇猛非常。在与共荣军作战的时候,挨过共荣军的箭。
曹寒,是韩侯的第一猛士,擅长使用的武器是长柄斧。杀入敌阵,所向披靡。那粗大的手臂让石建同学不停的想,你娘的,怎么吃的?比阿诺斯瓦辛格还壮。
还有就是韩侯的文士,其中又以军师杜函和谋士王谏最为有才能,两人都曾经高中进士,但是因为宋朝的官吏实在腐败的太厉害,两人不愿同流合污,就投奔到韩侯这里来了。宁愿在岭南逍遥自在。
(石建看着这么一大批的猛人,心想,作者你安排的一大批猛人,又怎么样,还不是都成了我的小弟。你吖的,我这是想提醒各位穿越众,不要小瞧了古人,更加不要老是想着到古代去拿先进科技欺负古人,那不是本事,呵呵)
突然得到了这么一大批猛人,让共荣国如虎添翼。
石建的安排是这样,韩侯作为随军军师,负责军队操练和谋略制定。
韩进、韩广,编进黄金军。这两位高富帅进不去黄金军,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霍、钱刚先暂时编入石刚的副将,等到熟悉共荣军以后,再择机安排。
曹寒的肌肉这么了得,你让他玩弓,他可不愿意,于是成为了火龙军的副队长。拿起比斧头厉害百倍的家伙,曹寒乐的直蹦。
杜函和王谏与吴望一起,带领韩侯带过来的文人,与原来的谋士一道,组成文官团队,分担吴望的日常工作,毕竟文化工作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如果一直让吴望操劳过度,他迟早会成为第二个诸葛亮。由于新加入的人还不熟悉,由吴望暂时领队。
各人对石建的安排非常满意,共荣国继续朝着石建同学的预订轨迹前进。
共荣城升级成为共荣国,获得的最大的一件收获是:货币发行权!
自从汉室开始,各地诸侯或者蕃王发行自己的货币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何况是共荣国这么牛逼的诸侯,发行起货币来,比宋廷的信誉还好上几百倍。把视钱财资本为首位的石建同学高兴的睡不着觉,一直在念叨“咱也是人民银行行长了。”“咱也是人民银行行长了。”把韩侯搞的懵懵然的,这人民银行行长是何方神圣?把石建主公都崇拜的前脚贴后背的?
说干就干,石建让冯京找几个铁匠,专门成立一个钱币发行所。马不停蹄的加班,仅仅几天以后,共荣国的第一套钱币就出炉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钱币分为几种:铜币、银币、金币。用金币银币来代替宋朝的金锭和银锭,也是个重要的进步。石建同学也想发行共荣国自己的纸币,但是考虑到现况,有了宋廷交子的前车之鉴,还是缓了下来。为了节省制作时间和使用方便,共荣国发行的货币都是一个模样的,大小也一样,只比宋廷自己的通宝小一点。只是钱币的材料不一样,最后,在上面打上一个不一样的钢印。比如铜币的正面就是共荣国的字样,下面是共荣国的标志,一面旗子!然后在角落里面打了个铜币的钢印。后面是铜币的面值及其他字样。
在铜币的面值考虑上面,却有点犯难,因为有宋一代,发行的各种钱币太多了,由于当代可没有物价管理所之类的部门,而且各方诸侯都有一些地方货币,还有就是通货膨胀的厉害,市面上面的货币价值非常混乱。如他“哥哥”赵扩发行的至和通宝,刚开始,一吊钱还能买10斤米,但是越是到后来,能买的东西越少。
为此,石建同学又一次在会议厅召开了共荣国的高级会议,上一次是迎接宋军的攻打,这次却是比宋军的攻打更加棘手,也是共荣国立业根本的大事。在经过民事方面的人和众谋士纷纷嚷嚷一番以后,共荣国首先推出了货币的恒值措施。滥发货币的蠢事石建同学是不会干的。共荣国的货币还是以布匹作为硬通货标准,比如,100个铜钱可以买到棉布半匹,或者1石米,现在不会变,以后也不会变。暂时的兑换值是,1000个铜币换一个银币,100个银币换1个金币。(像不像打游戏里面的场景?是的,石建同学就是从游戏里面学习的~~)
实际上,金融货币的有关运行及相关操作比石建同学想象的要复杂千倍,要不然就不需要庞大的银行体制了,如果是现代,共荣国继续以国力作为货币价值“硬挺”担保,假如外界产生大变动,石建同学恐怕会亏的连裤子都没的穿。货币保值的准确叫法是,货币信誉担保。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是行不通的。但是石建同学的经济学知识能力只能暂时到这里了。只是,这简简单单的一招,在这宋朝一代,杀伤力已经足够强大了。
华夏自古讲究诚信之道,共荣国不惜以一方之力来担保自己的货币恒定,给整个大宋都带来了极大震撼。消息一出,首先是静江府的人,纷纷到共荣国这里来用银锭兑换共荣国货币。因为宋廷的金融信誉已经烂到极点了。幸亏的的是,共荣国这支“股票”一直在上升趋势,要不然,争抢共荣国的钱币的人,也会输的很惨。
在这种条件下,当、当、当。共荣国的国家银行成立了。石建同学这懒人是不想真的去做这每天面对几尺高账本的银行行长的,大手一扔,很不幸,王函以数学优异成绩第一接过了这个光荣的职位。王函却没石建同学那么缺心眼,既然是进士出身,数学第一的牛人,当然知道对于一个国家,银行制度的诞生和建立有多么大的历史贡献。只是感激的眼泪哗哗流!
石建看到了王函的眼泪,同时看到的是,银行成立的第一天,哗哗流进来的白银。静江府的土豪无形间成为了第一批“共荣国股民”。
共荣国的各项建设进入了一个更加细致化的阶段,作为共荣国的最主要经济支柱。纺织厂的规模还在继续扩大,但是现在开始面对一个新的大难题,这是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算是北方平原的官道,也不过就是石板路,这南方的道路更加不用说了,到了雨季更加是泥泞的难以行走,何况南方的道路很多都还要翻山越岭的,很多地方还要经过一些土匪横行的地方。导致成本过高。给共荣国的原材料进口,以及货物进出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共荣国现在毕竟是蛰伏在静江府内的一个地方小政权,是岭南地区的一个“偏远”地区。
出路的问题,必须得解决!
在共荣国银行成立以后,岭南地区大量的地主财产都被吸收,石建同学适时推出了贷款业务。其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民间集资。那些有钱的主,听说这个政策就是可以把钱投入到相关生产里面,自己不用雇工不用出钱,也不用承担生产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家里等着就有钱收益,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好事。更加的卖力支持共荣国银行。王函每天经手的银锭多的可以把他埋了。石建同学看着那些来存完钱后喜滋滋的地主,还有,官员、少数民族土司等等。真是感慨,要是在现代,谁肯就这么轻易稀里糊涂的把钱给一个刚成立的银行,谁就是笨蛋!
有钱了!路就有了!就有了?
建铁路!别扯淡了,共荣国现在是有点钱了,可是工业基础刚刚起步,要在古代的这蛮荒里面建立铁路,简直就是跟科幻小说一样。建立公路?看看那些大山,你看他们答不答应。石建同学盯上的是水运,岭南地区最大的流域:红水河。就是现代的珠江流域的上游。从这里,货船可以顺流而下,出了珠江口,就是可爱的南海。然后,然后就不用提了。现代的珠三角经济圈兴起说明了一切。共荣国不能离开岭南地区的一个原因也是缘于此,共荣国的各个小城的水流都是红水河流域在静江府的支流。这里水力条件丰富,也容易开发,想去长江建立三峡?等个上百年吧。
石建的计划是,船从珠江流域出海口,然后朝北走,到达大宋纺织业的中心:江浙地区。回来的时候,从长江流域运回所需要的棉花等原材料。
石建同学首先跟吴望、韩侯、李大、王函等一众人商量。
在宋人的有限的地理知识里面,珠江流域还是个如同未知数的存在,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绝对相信石神仙的话!既然石建同学说可以行的通,就一定行的通。
韩侯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公,这个计划如果实现,共荣国就能安枕无忧的发展了。但是臣首先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我们的船顺流而下容易,但是逆流而上,船只如何发力?”
空气压缩与蒸汽机其实只是一墙之隔,但是比起蒸汽机来,空气压缩的特点显而易见,能够利用水力,简单方便,非常适合工业基础刚起步的共荣国,但是如果应用到船运上面就不合适了,谁没事扛着个硕大的储气罐跑啊。
蒸汽机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蒸汽机的出现现在却暂时还不能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石建同学不想让现代各种的高新文明过早出现,要知道,这可不是清朝,是宋金时期,不是那些大辫子鞑子傻乎乎闭关锁国,把火枪当作火棍,自甘堕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都非常热衷互相学习,特别是高新技术,能够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的东西更加不会有放过的道理。这里可以从蒙古人最能体现,中原的工程技术他们要学,中原的管理知识他们要学,连火药也让他们带出了国门。石建同学不能不警惕。何况金国已经统治中原近百年了。他可不想一转身面对的是一群拿着AK47的蒙古人!那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他跟大家抛出了自己的想法,密谋已久的:水车驿站!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建造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拖船,从珠江口到共荣国的河程,每隔10公里左右建立一个小水车,就是只在岸边占用一小部分流水动力的水车。水车的动力输出给空压机,空压机把空气动力储存起来,拖船在水车驿站类似加油一样加压缩空气。再拖动船只上行。船只一站站的由一艘艘拖船接力往上拖拉,就能够逐级提上。
众人纷纷交口称赞这个主意好,正想着怎么样摩拳擦掌的大干一场的时候,王函问了一句,“请问主公,从此地到珠江口沿河走有多远?”“大约1000多里吧”。
众人霎时间全呆住了,1000多里地!感情在石建同学的眼里,根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每隔10里地左右一个水车,就要近100多台水车,水车得有人操作吧,那就得1000多人。还有建立水车的堤坝是最大的麻烦。珠江流域现在有些地方还有江匪的存在,也就是说还要在上千公里的航线上派兵保护。还有,100多个驿站就要100多艘拖船!花费之巨大不敢想象。
石建同学却信心满满,毫无疑问,建立这样一条水车驿站的通道是昂贵的。但是得到的收益肯定会百倍于此。跟大家解释,打通珠江流域以后,岭南地区的货品出口有了条黄金通道,岭南地区的物产,像木材、药材等可以源源不断的往外走,苏杭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货物也能够源源不息的往这边走,不用多久,围绕黄金通道,会在这岭南地区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带。那不是可以用早期付出来衡量的。
何况,共荣国现在有这个实力。
计划商定以后,石建同学让韩侯给他昔日的老板,赵扩“哥哥”上书了。首先叙述了开发珠江航道的种种好处,然后,告诉赵扩,在丢掉了黄河流域以后,有了个珠江流域也是可以歌功颂德的好事!最后,就是希望宋朝廷能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当然,石建同学没说,你要是不给,我就要抢了。这个提议本来在史弥远那里难以达成,共荣国的势头太猛了,各种政策都是奔着宇宙第一强国去的,如果给了共荣国一个出海口,宋廷真是永无宁日了。但是提议后面一条把整个宋廷的官员都说服了,珠江流域开发以后,可以大大增加宋廷的税收收入。。。果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很快,宋廷派遣了户部官员到来。具体的细节,石建同学是懒得经手的。吴望又一次全权代表。经过不怎么复杂的程序,珠江这条在宋廷眼里“蛮荒之地的难以皇化的河流”的运营权就全部落入了共荣国手里。宋廷得到的是每年50万两的税收,额,减去原来的不平等条约规定的10万两,就是40万两。还有,宋廷的船只在航线上逆水航行的时候,能够得到免费的拖船服务。
这笔帐怎么算,宋廷都觉得是得了大便宜。是啊,航线开通以后,他们又有个可以赚钱的好地方了。所以双方都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