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乃岭南第一名山,纵横百里,俊拔奇峭。东依惠州,东江如练,波涛汹涌。南望石龙,一望无垠,阡陌纵横。毗邻大海,海天一色,美不胜收。钟灵俊秀,不可方物,祥云萦绕,灵气充盈,乃道家仙山道场,洞天福地。
罗浮山中尤以三峰一洞最是闻名,主峰飞云顶,登高望远,水天一色,为观海之所。前有聚霞峰,云遮雾绕,紫霞生烟,乃观云之所。南有玉鹅峰,飞流急湍,长虹贯日,是观日之所。林深谷幽,人迹罕至之处,更藏有朱明洞,乃昔日道家朱明修道炼丹之地。
然而,罗浮山最美的风光,却是在那罗浮山下。每至隆冬时节,腊梅盛开之日,罗浮山下,梅林如海,但见朵朵腊梅,凝露压枝,又有阵阵暗香,扑鼻而来。是以东坡居士有诗赞曰:“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世事难料,东坡居士笔下的这缕梅魂,历经三百余年,于那一夜凌霜傲雪,遗世独立。那一夜,是大宋王朝的最后一夜;那一夜的岭南崖山,数十万的大宋子民,身后已无寸土;那一夜,陆秀夫身负传国玉玺,手持护国矫诏,召集天下群雄,共纾国难。碧海惊涛,沧海横流,无数江湖义士舍生忘死,血染崖山,魂归大海。
然而,硝烟散去,原野之上,总会留下星星火种,等待着薪火相传的契机。崖山血战,恰有二人侥幸不死,驾小舟突围而出,辗转漂泊到罗浮山脚下。因这二人皆出自黄梅岳家军旧部,为隐姓埋名,故以黄,梅二字为姓,于当地娶妻生子。三十年后,罗浮山下始成村落,只是那时的梅花村,对外来者戒心甚严,只以村寨内相互结姻,不与外界交往,是以日渐式微。不但无力抗衡官军盘剥,更为山贼海匪所趁,村内居民纷纷移家避祸,以致十室九空,那时,真算得上梅花村百年历史中最为的破落的时光了。
又过了十多年,有一堪舆算师云游至此,驻足长观,感天地造化之功,赞阴阳交汇之妙,预言此处人杰地灵,必有潜龙出世。故以高深武艺,灭山贼,除海匪,定居于罗浮山朱明洞内。后经黄、梅二家一致推举,让那堪舆算师做了梅花村村正。然而这堪舆算师却从未提过自家姓名来历,只是自号罗浮居士。自从担任梅花村村正以来,罗浮居士便打破门户之见,广招天下豪杰,不出几年,梅花村便已是名满天下,威望剧增。不但周边盗匪不敢生事,就连城中官军也不再侵扰。又过了几年,梅花村开市经商,沿东江之水,通两广,依大海之滨,至江浙。
但美中不足,梅花村商道虽是做的名闻天下,武道却一直停滞不前,只能依托罗浮居士撑得场面。然而这种日子并未持续多久,或许是罗浮居士预言成真,或许是上天有幸眷顾,小小的梅花村中倒真出了两位不世之材。
先有梅家梅复国,看旭日东升,望云遮雾绕,观海天茫茫,一夜悟道,以罗浮三绝之景入剑意,观日,观云,观海,自创罗浮三绝剑,名扬四海。
后有黄家黄兴汉,听风,听雨,听落梅,于梅林之中,以耳分声,以步化形,自创梅花迷踪步,威震天下。
是以,梅花村内习武之气,蔚然成风,梅花村子弟行走江湖,竟是无往不利,无人敢与之交锋,隐隐有天下第一门派之势。
时至今日,梅花村中黄、梅两家高手辈出,更有无数外姓高手相助,风头之盛,一时无二。村正罗浮居士武功更是超凡入圣,被尊为天下武学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