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贡鞑宁一口气讲到这里,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从贴身的暗兜里颤颤巍巍地取出那块既给他带来幸福和希望又导致他终身残疾的阴阳玉珏,一边抚摸着玉珏一边呐呐自语:“如果不是事情已过去七十余年!如果不是卓玛公主存心找茬.我,我.”这么多年来,葛贡鞑宁既要对松赞德吉拉姆家族行使护法之责,又要隐忍残疾之密,还要逃避松赞德吉拉姆公主凄婉疑怨的质疑,长公主的家族子弟更是纠缠不休地报复他的“薄情寡义”,江湖上自有急公好义者对他极尽羞辱谩骂之事,可怜他一代宗师身份的得道高僧,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每每午夜梦回,饶是他六根清净几入佛境,终不能释怀于胸,绝情于伊人。尽管他佛学愈日精进,但却始终于大圆满之修业百尺竿头难臻化境。
小卓玛对松老喇嘛葛贡鞑宁的观感从心怀不忿、义愤填膺到惊心动魄、惊诧莫名;再从感怀多多、钦佩不已到刻骨铭心,满怀同情,一时间悲从中来不可抑制,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还边数叨:“老,老。。呜呜.你个老和。尚,你干嘛。呜呜。不。早说,呜呜。,你害的我,呜呜。我师祖奶奶。终身未婚,呜呜。还害得我呜呜。不得不哭,你个坏喇嘛呜呜。臭喇嘛!臭臭坏喇嘛呜呜。”美丽骄傲的卓玛公主这一哭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肯定太过夸张,但哭的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却是千真万确,一时间把葛贡鞑宁大师和禹天阳全给哭楞住了!卓玛公主这一哭就是近一个时辰,哭到最后,泪眼巴沙的小公主发觉周围安静的异常,朦朦胧胧中一打量四周,只见葛贡鞑宁大师和禹天阳一左一右盘坐在她的身旁,双手支肘托腮都瞪着眼睛看着她发愣,禹天阳心想:“个乖乖龙滴隆,一口气声嘶力竭地可以哭这么长时间,这是什么功夫啊!”小卓玛猛地跳起身来,浑身的配饰一阵叮当乱响,她一手叉腰一手在葛贡鞑宁大师和禹天阳之间点来点去,娇声大叫:“好啊!好啊!你们故意看我的笑话,我不来了,我。”说时迟,那时快,小卓玛嘴角一咧又要开哭,吓得葛贡鞑宁大师语无伦次,手足无措;吓得禹天阳一伸手捂住了卓玛公主的嘴巴,口里一个劲地讨饶:“小姑奶奶,仙姑奶奶,你可不能再哭了,再哭可就要出大事了!”卓玛一听,立马瞪着大眼睛歪头问道:“要出什么大事?”禹天阳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说:“小姑娘哭久了,脸上的肌肉会变形,再哭就不漂亮了。”“真的吗?那我不哭了”,看着卓玛公主认真的表情,禹天阳实在不忍心再逗弄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遂故作严肃地回答道:“这是真的!我的一个小师妹就是因为有一次笑得时间太长,结果搞得一边脸长一边脸短,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回复过来呢!”卓玛公主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直直地看着禹天阳说:“我一定要去问问你的师妹,脸笑变了型到底是什么感觉!”禹天阳点点头说:“一定会有机会的”。说至此,禹天阳不由得想起临行前,瞪着熊猫眼哭的稀里哗啦的两个小师妹,心里幽幽地想,也不知她们俩现在正忙些什么,师傅他老人家也不知怎么样了!唉!刚出来还不觉得,这日子一长,唉!.
疑情尽解,水落石出,卓玛公主把迦叶僧袍还给了葛贡鞑宁大师,临别与大师约定,来年暖季一定要去藏南与松赞德吉拉姆长公主见一面,与禹天阳分手时,卓玛小公主的脸没来由地泛红,连高原姑娘常见的颧骨红都遮掩不住,拉着禹天阳的手,小公主欲言又止,对这个不期而遇的汉族大哥哥卓玛第一次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情愫,一向大大咧咧无忧无虑的小丫头竟然不知道如何道别。支支吾吾了半晌才说了句刁蛮无理的话:“你不许,不许不与我再不见面。。”禹天阳惊诧地看着连脖子根都红了的孔雀公主,刚想扬起手臂跟她告个别,可话还未出口,卓玛小公主已飞快地离开了。正尴尬的不知所措时,小丫头转眼间又回来了,毅然决然地对禹天阳说道:“五年以后,我会去你的四柳庄找你,你,你应该怎么样,你知道的。”说完又旋风般地不见了。禹天阳看着飘然而去的倩影,耳听小公主渐行渐远叮叮当当配饰的回响,手掌心似乎还残留着卓玛小手的余香,心中不禁有许多感慨,世事无常,因果报应。修业者一啄一摆皆有渊源,一招一式皆为天意,一举一动皆蕴如意。这无意中邂逅的藏族小姑娘莫非前世已经注定与我有今生有一番交集不成!璞玉天成高原红,深谷幽兰自芳菲。多这么一个可爱美丽的小妹妹倒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青涩懵懂的禹天**本没有意识到,情窦初开的卓玛公主也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想往,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说的这种情况。禹天阳好不容易定下神来,转头一看,葛贡鞑宁大师已然不知所踪,他找到虚云纪念堂的后侧,发现葛贡鞑宁大师满面肃然正襟危坐在一棵老柏树下,禹天阳走到大师身前问道:“大师,出什么事了?”良久,葛贡鞑宁才戚容满面地幽幽说道:“老弟有所不知,七十年前的藏北高原遇险虽最终脱难,但也是老衲心中永远的痛!我佛业中,《心经》是最重要的修业导引之一。按佛说的缘起,本是在灵鹫山中部,诸菩萨声闻弟子集聚,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围观者大受裨益,其实心经的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不吝欢喜赞叹。《心经》经文结构的来源,大部出于《大般若经》,而《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有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行,而自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在《大般若经》中多处有‘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与‘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等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正果。我虽脱难,但随行驮马四仅余其一,罪责难辞其咎,故我所悲也!”看着悲戚莫名的老喇嘛,禹天阳不知说什么才好,心中暗暗嘀咕道:“你若不饮驮马的血,不食驮马的肉,你就走不出藏北无人区的死亡之地,你若一命呜呼,松赞德吉拉姆家族的护法之责岂不成空?哪又得死多少人啊!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前因后果岂是我辈能够妄自揣测!虽是佛道修行精义各有不同,但修业积德却是同理。毁小我而成就大德,正是佛道本源追求的至高大道啊!这也正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说般若的最精辟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