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历史上被尊为南方丛林的佛教中心,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历史上,与东林寺结缘的名流高士不胜枚举,尤以鉴真大师、李世民、陶渊明、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柳公权、王安石、苏东坡、李白、陆游、杜甫、杜牧、王昌龄、王阳明、黄庭坚、岳飞、朱熹、康有为等最为著名。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庐SX北麓,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伟。寺前明堂开阔,香炉峰呈趋拜之势,千年紫烟不断,这里也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是净土宗初祖祖庭之所在。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废屡兴。自建寺创教者慧远大师(334~416年)至今共计一十三代祖师在此住持。
净土宗的创立始于《般若经》的教化,其教义把人们对现象世界的正常认识称为俗谛,即世俗的真理,认为这是“颠倒”的,是“凡夫愚人”的认识。而人们又执著这种认识,从而产生种种贪爱,使之流转生死,不得解脱。而只有具有“般若”智慧的佛、菩萨才能彻悟“诸法性空”的真理,即所谓“真谛”。菩萨就是用“般若”这种智慧引导众生,从执著的迷妄认识中,领悟“诸法性空”的道理,摆脱生死苦恼,获得解脱。在佛教修行方面,《般若经》提出了“菩萨乘”思想。菩萨(梵文Eodhisattra的音译),意译曰“觉有情”,指修持六度,求无上菩提(般若智慧),利益众生,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菩萨乘以广度一切众生为目的,即引导众生,通过六度修行,体语诸法性空的道理,成就佛那样的觉悟(佛果)。所谓六度修行指通常所说的菩萨所修之行,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智慧。很明显,净土宗属于佛教禅宗一脉。
禹天阳到达东林寺时已是午时三刻,上的正殿即向持佛尘站立的小沙弥问询如何拜见住持,小沙弥尚未开口,盘腿坐于蒲草垫上的一个老和尚突然说道:“施主且随我借一步说话。”禹天阳跟随老和尚一直走到后进的松林中才停了下来,古拙苍劲的罗汉松下,摆放着两个蒲草圆垫,一青一白,老和尚请禹天阳盘腿坐下后,半晌没有说话,内敛的身形如岳临渊,俨然一派得道高僧之风范,深邃的眼窝半启半合,偶或神光闪现令人自然而然便生出几分畏惧之感。禹天阳初出江湖,遇上这道貌岸然莫测高深的老和尚,自生便有些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我就是主持宏昌,施主是否有什么信物要交与老衲?”老和尚面无表情缓缓地问道,禹天阳没有答话,疑视了老和尚半刻,才从腰间慢慢地抽出早已在身上捂热了的月吟剑双手奉上,满眼都是难舍之意,交接间手臂犹自不停颤抖,非所愿也,实不能留矣!老和尚其实早就察觉到了月吟剑的特有感应力,当主事和尚向他告之闲置了几百年的月吟剑剑盒突然光华乍现嗡嗡作响时,他就己经坐卧不宁心下猜疑不定了。但老和尚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幸运降临的竟然如此之突然如此之快。经年青灯古佛的修禅,他本以为自已纵然尚未达到遇事古井不波的境界,但也早已能修持的不以物喜,不以事悲了。可此时此刻……强忍着心潮澎湃的狂喜,老和尚似乎也受了禹天阳的情绪传染,双手接剑时抖动的不能自己。遗失了几百年的镇寺之宝重归东林,真可说是菩萨显灵,佛祖保佑啊!宏昌老和尚不由得喜极而泣,哽咽着说:“我佛慈悲!大恩难以言谢!施主但有所求,老袖必尽全力以谢!”言毕起身,拱手行了一个大礼,此时的禹天阳已经平静了下来,回复了几分初生牛犊的随意,拱手说:”大师客气了,佛道虽不同源,但修业行善却是大有同道之意。今日佛宝重归仍是天道使然,大师如此执念岂非有违无嗔无欲无贪无念之本谛!“禹天阳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今日有缘得遇大师,此乃小辈之万幸!我本道家弟子,然求学问道不可能不涉及诸子百家,尤以佛学教义多有不明之处,我师傅给我说过,除用信物交换回我榔梅派和合二气养身秘籍外,还可向大师问道一二,不知大师意下如何?“宏昌和尚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卷交予禹天阳,点头笑道:”孺子可教也,且问之“。禹天阳道:
”问一,禅宗六祖(慧能)时始分南、北二宗,就缘法而言,南宗修行正果讲求的是“顿悟”,北宗讲求的是“渐悟”,而道家讲求的是“清静无为”,请教,何者为修行正道?“宏昌大师答曰:”殊途同归矣!“
”问二,道家修业,以道法自然为上,寻常百姓易学易练;禅宗的“顿悟”非得道高僧不能窥其法门而入,寻常居士望尘莫及,追求“顿悟”岂非空中楼阁,望梅止渴之愚念?““宏昌大师答曰:”如赴集市买牛,近者先至先得,远者后至后得;近者晚至未必得,远者早至未必不得;然世事难料,各有因果,不得强求矣!“
”问三,道家讲求阴阳和合,相生相克,然禅宗八戒中,戒绝一切淫邪,修道男女更不可言婚娶;佛家讲求慈航普渡众生,然禅宗归婚娶于淫邪,无婚娶何来繁衍?无繁衍何来众生,无众生何来普渡?东渡南宗可言婚娶,佛家密宗亦有双修之大法,道家也同样有阴阳双修互补之道,为何独禅宗禁绝婚娶?无婚娶繁衍岂不有违人伦?宏昌大师哑然,不语。
“问四,天下佛道宗派甚多,然论及戒律之繁多,唯禅宗首屈一指。素闻曲高和寡,久必弃之!故禅宗门人多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自嘲,若戒律繁复导致一般教众难以遵循,可改乎?“宏昌大师思考良久回曰:”道亦道,非常道;佛以佛,非常佛。组训不可改,但人性可调也!“
禹天阳大不以为然,欲继续问教,宏昌大师忙说:”天时已晚,用斋后再谈可否?“禹天阳拜首道,:”大师解惑,铭记于心,多谢了!“言毕拱手拜别而去。看着小禹同学离去的背影,宏昌老和尚不由得心下忐忑,经年青灯古佛读经解惑,何以被这小子一番问教竟然搞得自己有点左支右绌狼狈不堪了。这真是遇佛求道一稚子,尊佛问教不敬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