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快入冬了,晴暖絮披着披风站在湖边看景。
碧绿的湖水泛着微波,哗哗的流向远方,两岸的枫叶红得犹如一团团烈火。一阵寒风刮过,冷冷的拂过叶尖,红红的枫叶尽数飘落在江面,倒影出江边来来往往的人影。
“王妃,回了吧,您已经站了两个时辰了。”春芽给晴暖絮单薄的身子添了一件大髦。
晴暖絮脚步未移,盯着湖面眼神发直,良久,她淡声道:“现下是几月份了?”
“十一月了呢!”
晴暖絮轻笑一声,“是啊,你家王爷走了,是不是得有小半年了。”
“边关已经传来消息,与肖邦和解了,他们的首领会亲自赴京面见圣上,讨论休战和解之事,王爷也会很快回来的,估摸着也就这两天了!”
也不知春芽说的几分真几分假,是出于安慰还是同情。晴暖絮微怔:“是吗?”
她转动身子,迈了几步,上了马车。
快要回来了吗?自己究竟在期待些什么?
或许自己期待的,仅仅只是再见一面,让他当着自己的面,说出休妻二字吧?
马车缓缓开动,刚走了没两步,便停了下来。紧接着鞭炮声,锣鼓声,群众的欢闹声,都渐渐大了起来。商人都停止了叫卖,跟着鼓起掌高呼起来,似是有什么大喜事。
“车夫,发生了何事?”
坐在轿帘外的车夫应道:“不知道啊,前面的路被老百姓挡住了,过不去了,只能等一会儿了。”
不一会,便从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一阵马蹄声和沉重杂乱的脚步声,群众的欢呼声越来越大,人群中有笑声,也有哭声,还有一阵阵啜泣声。
春芽动了动心思,“王妃,奴婢下去看看吧!”
晴暖絮摆手,哽咽的说道:“不必。”
她的心底微颤,细微的抽噎声在喧闹的湖边更显渺小。
春芽还是不放心,下了马车。不一会,她带着惊喜的口吻朝着马车里惊呼道:“王妃……王妃,王爷,王爷回来了!”
晴暖絮心下了然,却还是抑制不住想要撩开窗帘,往外探一眼。
只见数十丈之外的街上,一列列整齐的步兵行走在街道中央,手里扬着旗帜。队伍的前列,几位身着铠甲的少帅骑着马,头顶着头盔,红穗在风中飘动,马儿踏着蹄子温顺的跟在为首者的马后。
而这为首者,一身银光湛寒的铁甲,墨发高束,一双眸子还是和以往一样不带一丝感情色彩。脸上的伤应是早已愈合了,竟看不出一丝疤痕。他拉着缰绳的手微缩,时不时看向人群中,似是在寻找着什么,又或者,仅仅是无意的扫视而已。
这一张俊美冷傲的脸,在晴暖絮看来,既陌生又熟悉。
直到马蹄行至马车前的一丈有余,晴暖絮才回过神,慌慌张张的放下手里的窗帘。
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近的仿佛下一秒就会从心脏里跳出来。
“王爷!王爷!”春芽欣喜的叫出了声儿。
墨子夜闻声朝春芽瞧去,这才留意到湖边停着的马车。他轻轻拉了拉缰绳,马儿的步子慢了一点,他盯着马车的窗沿看了看。
微风拂过,窗帘被吹起一角,车内映出一张绝美却惨白的满是泪痕的脸,那一双恍若琉璃的眼睛被泪水打湿,正定定的看着墨子夜。
四目相对,仅一瞬,便错开。
军队继续向前行进着,马蹄声渐渐驶过了马车,窗帘也重重的垂下。
那一眼,就仿佛是看错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