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节,吴征开始谋划着买一个像样点的酒楼,经过之前半年的考察和准备,他已经有充分的信心在竞争激烈的开封开一家酒楼,倚靠卤坊蛰伏的时间已经足够了。结束了冬眠的鲶鱼已经蠢蠢欲动准备下水了,而开封的大多数酒楼并不知情。
吴征还是去了繁花楼,那天,吴征可是两辈子第一次进风月场所。当他踏进繁花楼的那一瞬间,当老鸨子热情到让人恐惧的声音响起“哟~您来啦,相中哪位姑娘了?”尿遁的想法差点变成现实。在吴征那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这个行业就是两个人坦诚相见,激烈碰撞的行业,男孩子充满好奇更充满恐惧。
“呃……啊……这位阿姨,呃……大姐,我不是……,其实我是来……”吴征紧张的脸上快渗出血了,语无伦次只是个可以忽略的小问题。
“妈妈,把这个初哥赏给女儿吧。”一个花枝招展的姐儿凑过来抢人“公子,奴家……”
“啊!?”吴征手里扯着袖子,攥了把汗水。“可算知道唐僧的痛苦了”
棋儿在一边看到吴征进来,就飞奔去找杜纨袖了。等主仆二人过来,正好看到吴征窘迫的一幕。
“姐姐,这还是那天那个神气的吴公子,我看不像呀。”
“咱们过去吧,要不然他该走了。”杜纨袖说着款款而至
“奴奴让公子久等了,望公子海涵。”杜纨袖说着福了一福,引着吴征往自己的闺房走去。
“公子,稍后一定要到奴奴这里坐坐。”那个姐儿还不死心的在后面喊着
“……”吴征擦着汗根本不敢回应,心想糗大了,下次打死不来了。
“吴公子,第一次来都这样,”棋儿嬉笑着宽慰着“下次你来就不会了……”
“哦哦。”吴征随口回应,突然一激灵“打住,没下次,”他都想念阿弥陀佛了。
看着吴征那副紧张的神态,主仆二人想抱大笑,好在她们没有因此轻看吴征,还是很认真的和吴征探讨那首曲子,现在这曲子已然声震开封,杜纨袖也颇为自己有先见之明而得意。
“吴公子,你身上这是……?”许是吴征的随和给了小棋儿勇气,让她提出来一个有些尴尬的问题,杜纨袖用目光拦住后半句
“实在是失礼了,最近在装修……呃……翻新酒楼,没有顾上……”吴征说的十分坦然
“吴公子,一身才学,如果经商岂不可惜?”
“姑娘谬赞,我就一个厨子,不敢谈才学。”
吴征总算见识到什么是才艺双绝,只是那一晚短暂的聆听,但她今天呈现出来的已经超过了吴征的预想。虽然古琴和钢琴天差地别,杜纨袖以自己的技艺做了最大程度的弥补了这中间的差距。就在吴征以为这次切磋结束的时候,杜纨袖又用笛子重新演绎了一遍,清亮的笛声让吴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等杜纨袖把吴征送出来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繁花楼内正是迎来送往,人声鼎沸的时候,被杜纨袖恭敬的送到门口的吴征的确引起来不少人的关注,其实更多地是……嫉妒。
吴征顾不上别人的嫉妒,他更在意另一群人——流民。不论何时何地都不缺招人讨厌的流民,但吴征也清楚流民的剩余价值最好榨取了,一句温言,一口热饭加一个栖身之处,便可以让不少流民对自己死心塌地。
城外临时租了一处院子,甲乙兄弟和正月在这里分别对他们进行培训,年轻、口齿伶俐的自然是堂前的招待,其他人一律编入后厨,做些洗洗涮涮的杂活。至于酒楼的厨子,吴征还是准备招些有基础的学徒进行培养。
零活杂事分派下去了,不代表吴征就可以享清闲。他此时正在新的德祥酒楼里面给一群木工讲解自己从后市剽窃而来的种种让人头晕脑胀的用具。从可以折叠和拼装的餐桌,到底部带滚轮上面分层还带抽屉的餐车,还有摆在大厅迎门分了五层共四十格的明档。每一处吴征用心在做的细节都让木工们觉得匪夷所思,想到不敢想。木工们纷纷反映做好一个折叠桌太难了。和他们已沟通之后,吴征不得已祭出两个法宝,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经过两天的磨合,家具的生产进度终于赶了上来。
前厅只待散客,楼上才是包间。和普通的酒楼不同,吴征在大厅僻出一个长条区域,让泥水匠和木工在这里设置了几个窗口,每个都是半包围结构,前面是案板和调味盒,右侧是刀架和锅架,另一侧则是存放餐具的架子。这种新颖的布置也让人十分不解,吴征彪悍的不解释。
楼上是包间,在楼梯口再设一个柜台,后面是一个小橱子,布满了各种小格子和小抽屉。负责这部分工作的木工不止一次的抱怨,明明是酒楼,非要做的和药铺一样。橱子旁边是两个通向楼下的管道,里面悬挂着十块系着绳子的木板,用起来十分方便,做木工经常要用到的木榫和小点的工具,可以从这里面运上来。
二楼的包间都不大,里面一张桌子四张软椅或者一张矮桌八个坐垫就装满了。由于吴征的可以要求,相邻的包间隔音做的很好,这点也让木工们十分不解。
总之,木工们在跟着一个奇怪的东家,装修一个奇怪的酒楼,最奇怪的就是,这段时间酒楼的正门从来没开过,而且外面的装饰一点没做,真是奇了个怪。
看着自己的酒楼一天比一天清晰的呈现在眼前,这让吴征非常有成就感。随着工程的进行,木工师傅们已经完全适应新的工作程序,工作效率和成品率越来越高,已经不需要吴征花费太多精力。
新店开业期间的菜单安排才是重中之重,而且这份工作还没有人能够代替。酒店开业安排那些菜是很有讲究的,既要新颖,又不能太超前,还要兼顾成本以及季节,还得兼顾人们的口味。这就要吴征满开封跑着寻找市井坊间的各色小吃“外菜莫入”在这个时代行不通,兼容并蓄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