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两天时间过去,第三天一大早,苏青青就在吃早饭的告知沈道寻,苏教授一行人最多再有三四天就会到达,让他注意着点时间,最好能再次之前将婚事所要准备的一应物品都准备妥当。
沈道寻笑着答道:“放心吧,办喜事的时候所需的食材等东西我已经在通知俞士承大哥的时候,让他从将台镇拉了过来,此时正在来的路上,至于桌椅板凳,临时去买已然是来不及了,我和老支书商量了一番,最后他帮我跟村民们已经商议妥当,到时候来吃喜宴的时候会自行带来。至于依照道门规矩成为道侣时所需的物品,我们也在加快速度赶制,不会耽误事情的,你不要担心,我会准备妥当的。”
苏青青闻言,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皱眉道:“我和父亲商量的时候,父亲对于我们的婚事,是完全同意的,但是我感觉父亲好像遇到了麻烦,听他说付大哥好像还受了伤。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他这次遇到的麻烦不小。”
沈道寻闻言拉着她的手道:“别担心,等你父亲到了,我们向他仔细询问一番,如果需要帮忙,我们这边也不缺乏好手,只要不是太过艰难的事情,相信我们师兄弟再加上你父亲他们的团队,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安心。”
苏青青紧了紧沈道寻握着自己的手,不再说话,而是将头靠在了沈道寻的肩膀之上,喃喃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心里很是忐忑,对了,道门结为道侣,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你给我说说呗!”
沈道寻揉了揉她的脑袋,柔声道:“别的倒是没有什么,就是会有一个入到修行仪式,师祖会问你一些问题,比如道门的一些戒律,他如果问你是否能持,你回答能持就可以了。我们这一派对于道侣的选择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认同道门的修行理念和修持方式,你是习武之人,想必应该能够想通,其实就是信仰的一致和对宗门的忠诚。就比如佛门不可无辜杀生是一样的道理。”
苏青青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两人正细声低语,就见道聪兴冲冲跑来道:“师叔师叔,俞师父来了,带了好多东西呢,就在沟对面的大道边上。”
沈道寻闻言,和苏青青说了两句,便让朱道聪前去通知众人前去帮忙。很快几人就纷纷走了出来,跟着沈道寻前去搬运物品。
等走到跟前,众人这才发现,俞士承带来的东西品类齐全,数量众多。众人纷纷上前与他打招呼,沈道寻也将几个师兄弟介绍给他认识,梁道衡回来的时候已经见过,主要是虞道安和薛道灵二人。
一番寒暄之后,众人开始搬运俞士承带来的物品,因为这一条山沟的缘故,没有办法使用工具搬运,众人只好使用人力一点一点的搬运起来,好在人多,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是修行之人,不缺一把力气,东西虽多,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忙碌,还是被众人合力搬进了小苗的大殿之中。
俞士承和朱道真交谈之后,得知还有一位他们的师门长辈在此,不敢怠慢,急忙让朱道真代为引见,以表敬意。
朱道真知道这是基本的礼节,也不推脱,便带着他前去拜见。来到正屋之中之后,俞士承恭敬的向老人见礼。老人也依照礼节回了礼,众人这才开始坐下闲聊。并且开始商议婚事的细节。
经过众人一致讨论通过之后,最后决定这次的喜事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是按照世俗的规矩进行一场婚礼,带婚礼结束之后,在阳山坪的碾谷场之上大摆喜宴,招待来客和村人。
等到宴席结束之后,再依照道门规矩进行结为道侣的仪式,众人纷纷觉得这样周全合理,最是合适,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就在所有人都忙碌准备的情况下,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中午,沈道寻刚刚从疙瘩川请来几个大厨,正在商议喜宴的规格和菜品数量,就见苏青青一脸喜色的跑进来道:“道寻,我父亲到了。”
沈道寻大为诧异,和厨师交代了几句,便匆匆忙忙的向着小庙外走去,准备迎接苏教授一行人。
只是刚刚走到大门外面,他一抬头便看见苏教授还有几个相熟的专家学者一进从沟中向上走来,距离小庙也不过三四百米的距离了。
沈道寻拉着苏青青的手,急匆匆的便上前迎接。
走到跟前,沈道寻才注意到,苏教授虽然脸色和缓,但是却满是疲惫,眉宇之间更是藏着浓浓的忧愁,但他忍住了心中的疑问没有问,而是恭恭敬敬的上前见礼。
苏教授看见二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也使得心中忐忑的沈道寻二人放下心来,明白并不是自己使得苏教授愁眉不展。但同时心中的疑惑也更甚。
苏教授似乎看出了两个孩子的疑惑,没有解释,而是挥手道:“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进去说。”
二人见状,也不再多说,而是陪同苏教授一行人走向小庙。
进入庙中,苏教授对着沈道寻道:“礼不可废,走,先带我去拜见你的师门前辈。其他的一会儿再说。”
沈道寻猜想一定是苏青青在通知苏教授的时候便将这里的大致情况告知了苏教授,所以也不奇怪,带着苏教授一行人便前往主屋前去拜见二师伯。
苏教授进屋之后,看见须发皆白的二师伯,态度恭敬无比,两人相互见礼,然后开始寒暄交谈,一时间气氛融洽,和谐无比。
老人向着苏教授讲了众人商议举办两场婚礼仪式,一俗一道,并征求苏教授的意见,苏教授自然是没有意见,表示这样很是稳妥,如此甚好。之后大家又开始详细的商谈起一些细节,比如朱道真在这里的许多熟识朋友,以及很多受过小庙帮助的村人乡邻如果前来,住宿的问题等等,最后没有办法,还是找来了老支书,老支书果然对这里熟悉无比,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这阳山坪碾谷场旁的山坡一侧,有原来人民公社时期用来储存公粮的几个巨大窑洞和防空洞,只需要稍微打扫,支起一些简易的床铺就可以主人。
众人闻言具是大喜,也不拖延,沈道寻和梁道衡就带着师兄弟前去洒扫收拾,准备简易木床和被褥的事宜,没有他法,最后还是向村人借来被褥,这才准备妥当。
但是当朱道真向着周边的几个朋友和熟识打了电话之后,第二天的状况,虽然众人早有预料人不会少,但还是感到大大吃惊!
自朱道真通知熟识和朋友的电话打出去的第二天,便陆陆续续开始有人赶来。最先赶到的自然是离的近的,紧靠着阳山坪周遭的村人和朱道真的熟识,之后人越来越多,到了下午,竟是将整个小庙围的水泄不通,这些人里,不乏朱道真到此之后所结识的朋友,但更多的却是周围的村人,已经曾经受过朱道真和小庙帮助的四里八乡的乡亲。
农人最是质朴,只要你曾经给过他们一点恩惠,他们便会牢牢的记在心里,这些乡亲便是如此,他们不仅人来了,而且还带来了鸡蛋蔬果,有人为了不至于迟到,甚至是走夜路连夜赶来。
说不感动是假的,朱道真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中很是感动,他大手一挥,对着厨师吩咐,婚礼仪式暂且搁置,现在就开始准备宴席。沈道寻也没有任何意见,而是开始忙前忙后的照顾前来的村人和乡邻。并且跑到村中去将所有能借来的桌椅板凳全都借了来,连同之前准备的桌椅一起,全都摆到了阳山坪巨大的碾谷场之上。
苏教授和老人看着眼前的盛况,感慨道:“万家生佛虽然用来形容道门不太合适,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了。您的师门,真的是培养了一群了不起的门人。”
老人挥了挥手表示谦虚,但是眼中却满是欣慰之色,笑着道:“我却是觉得曹孟德昔年的一句诗词很是符合此时的情景,哈哈!”
苏教授好奇道:“您说的是哪一句呢?”
老人悠悠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箫。虽然没有鼓瑟吹箫的人,但是这般情景,却比王侯盛宴,更加令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