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6400000007

第7章 《国语》《战国策》篇

本卷典故主要来自史部,具体有出自《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南史》《魏书》《北齐书》《隋书》《北史》《新唐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资治通鉴》以及《吴越春秋》的典故。

有名无实

【释义】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

【典故】《国语·晋语八》中有记载:“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晋国大夫叔向去拜访韩宣子。韩宣子是晋国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是,他见了叔向后,不住地唉声叹气,感叹自己穷。不料,叔向便站起来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问:“我是有名无实的卿,无法跟大夫们相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叔向正色说:“我因为你贫穷才道贺的啊!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就想到你已经有了他那样的德行,才向你祝贺。不然,我只会担心,哪会再向你表示祝贺呢?”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说:“多谢你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休戚相关

【释义】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典故】《国语·周语下》有记载:“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故事】晋悼公周子年轻时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排挤,不能留在国内,只能客居到洛阳。周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请他到家里,像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但表现得十分持重。他站立时,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时,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时,恭恭敬敬,非常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虽然身在周地,但听说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却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时就非常高兴。单襄公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希望他回晋国去做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

不久,晋国发生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晋国大夫派人到洛阳来,把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国君。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释义】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典故】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中有记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事】到周厉王即位后,周朝的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周厉王宠信荣夷公。荣夷公非常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荣夷公利用他的特权,封山占水,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造成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杀机四伏,人人自危,民怨沸腾。

都城镐京的百姓不满周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听到百姓的议论越来越多,社会动荡不安,就进宫告诉厉王说:“荣夷公的这种做法,让百姓忍受不了啦,您如果不趁早收回给荣夷公的特权,百姓就要暴动了,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周厉王下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我会严惩这些刁民。”

在强大的压力下,老百姓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国事,就是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周厉王发现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有一次,召穆公去见周厉王,周厉王高兴地说:“你看,现在老百姓都同意我的做法,没有人反对了。”召穆公叹了一口气,说:“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等到决口伤害的人一定会更多;硬堵住人的嘴,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是要闯大祸的呀!”

周厉王不以为然,暴政反而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老百姓发动暴动,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得知风声,慌忙逃命,到彘才停下来。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释义】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典故】《国语·吴语》中有记载:“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故事】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大败越王勾践,并攻破越国首都。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夫差准备答应。伍子胥认为不能许和,说“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不听他的建议,除恶未尽,最终在二十年后被勾践所消灭。

不遗余力

【释义】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也不保留。

【典故】《战国策·赵策三》中有记载:“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故事】秦国起兵攻打赵国。赵国调集兵力迎战。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赵国决定派使者郑朱去谈判。大臣虞卿不主张让郑朱去秦国,认为这样做,反而抬高了秦国,疏远了其他邻国。赵王没采纳这个意见,仍派郑朱前往。结果,秦国更加猖狂。

秦军围困邯郸,逼迫赵国割让六个城。虞卿问赵王:“大王,你听说秦军撤退时的军容吗?”赵王说:“他们攻时不遗余力,退时疲劳不堪!”虞卿说:“对呀!这样我们就不要轻易割让城了。”

狡兔三窟

【释义】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典故】《战国策·齐策四》有记载:“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故事】孟尝君喜欢养士。在他家的士中,有个叫冯谖的。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券全烧了。薛地百姓都以为是孟尝君的恩德,因而心里充满感激。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百姓热烈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直到这时,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时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

冯谖去见梁惠王,对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要职。梁国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让孟尝君不要答应。

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安全。

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您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前倨后恭

【释义】用来指以人取貌或特别势利的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前后不一。

【典故】《战国策·秦策一》中有记载:“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故事】战国时,秦国、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七国争雄。秦国国势最强,经常侵略东方六国。东方六国内部出现了亲秦、反秦两派:亲秦派主张同秦国和好相连,不给秦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叫连横;反秦派主张东方六国由南到北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叫合纵。当时有许多谋士在各个国家推行自己的主张,鼓动连横或者合纵。而一旦他们的主张被采纳,他们就一日成名,身价百倍。苏秦是其典型代表。

苏秦先主张连横,但游说秦王遭拒绝。失败的他眼看旅费已经用完,衣服也都破旧了,只得垂头丧气,回到洛阳老家。

家里人见苏秦狼狈归来,父母懒得同他说话,妻子连看也不看他一眼。苏秦求嫂子给他弄点吃的,嫂子不但不给,还数落了他一顿。苏秦很难过,立志苦读。他日夜用功,悬梁刺骨,研究兵法。

苏秦再次出山后,主张合纵。这次,他获得了巨大成功,先说服了燕国、赵国,后又逐步使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结成以楚国为首的同盟,联合对付秦国。不仅如此,苏秦还兼任了六国相。

有一次,苏秦因公路过洛阳,当地官员早就命人预先清扫街道,列队欢迎。苏秦父母拄着拐杖,早早到大路口等候。回到家里,妻子不敢正眼看他。嫂子更是毕恭毕敬,连连行礼。苏秦笑着说:“嫂子,你怎么变化这么大呀。以前瞧不起我,现在却这样谦卑。”嫂子一边哆嗦,一边回答说:“如今你做了大官,发了大财,我哪敢像从前一样。”

苏秦不禁感叹说:“人贫穷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以为然。人富贵了,连亲戚都害怕你,难怪人们看重权势利禄了!”

死不旋踵

【释义】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也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典故】《战国策·中山策》中有记载:“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故事】东汉时,司隶校尉李膺反对宦官干政。一些人仗着宦官的势力胡作非为,李膺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打击。野王县令张朔是汉桓帝宠信宦官张让的弟弟,目无王法,横行霸道。李膺毫不畏惧,当着张让的面逮捕张朔,并将他斩首示众。张让在汉桓帝面前告李膺杀他弟弟,要求治李膺的罪。李膺理直气壮地说,就是杀他也不会旋转脚后跟后退,就是要杀尽大奸大恶。

画蛇添足

【释义】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了。

【典故】《战国策·齐二》有记载:“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故事】楚国有一家人,祭祖宗后,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人喝。参加的人很多,但只有一壶酒。大家都喝,都不痛快,唯让一个人喝才能痛快。

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又快又好,这壶酒就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于是,他们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就画好了。他端起酒壶要喝酒时,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他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扬扬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时,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把酒喝下去了。

悬梁刺股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有记载:“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故事】东汉时,有个人叫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他还不休息。时间久了,他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读书,就想出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马上就清醒了,能再继续读书。

围魏救赵

【释义】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典故】《战国策·齐策一》有记载:“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危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

【故事】公元前354年,魏军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

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国。起初,田忌准备率军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趁魏军精锐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率军向魏国都城大梁进攻,占据交通要道,袭击空虚的地方。齐军向大梁进军,魏军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就能一举将其击败。

田忌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解除了赵国之围。

温人之周

【释义】比喻对的事情要坚持到底。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东周策》有记载:“温人之周,周不纳……君乃使吏出之。”

【故事】战国时,诸侯并起,周朝统治名存实亡。

有一次,魏国温城有个人要去周朝。周朝边境不准他入境,问他:“你是他国人吗?”那人说:“我是周朝人。”可是,问他在周朝的住处,却答不上来。于是,官吏把他拘留起来。

这时,周天子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朝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他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那人说:“我读过《诗经》,书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既然周天子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他国人呢?”

周天子听了,便把他放了。

羽毛未丰

【释义】比喻势力还小,常识或阅历尚浅。

【典故】《战国策·秦策一》有记载:“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故事】战国时,苏秦年轻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学习结束后,他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其治国谋略能获得君王们的重视。

秦国是西方大国,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发展农业,国力逐渐强盛。但在当时,秦国尚不能与其他大国抗衡。苏秦远游秦国,想说动秦王,与函谷关以东一些国家联合,同其他国家联盟较量。秦惠王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说:“我们秦国现在就像一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要想展翅高飞是不行的。你迢迢千里来到这里开导我,我很感激。至于称霸争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后的适当时机,再聆听你的高见。”

苏秦在秦国耗费了所有资财,上书十多次,但仍未说动秦王,只得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了。

同甘共苦

【释义】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

【典故】《战国策·燕策》有记载:“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

【故事】战国时,燕国太子姬平继承王位,史称燕昭王。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燕昭王感到束手无策。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很有计谋,就赶紧派人去把他请来,问:“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强国复仇?”

郭隗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要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

“那么我去访问哪一个才好呢?”

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尊郭隗为老师,并赐给他一幢华丽住宅。

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国、齐国、赵国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

燕昭王很高兴,都委以重任,关怀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他与百姓同享安乐,共度苦难二十八年,最终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

三人成虎

【释义】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有记载:“‘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故事】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他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有些将信将疑。”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但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门庭若市

【释义】形容来的人多。

【典故】《战国策·齐策》有记载:“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故事】一天早晨,邹忌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后,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长得英俊啊?”“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话,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又去问爱妾。爱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俊美呢!”

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拜访。邹忌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他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徐公英俊。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英俊,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英俊,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您,满朝文武,谁不畏惧您,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您的关怀,看来恭维您的人一定更多,您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

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

齐威王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

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百发百中

【释义】比喻料事和打算极有把握。

【典故】《战国策·西周策》有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故事】有一次,晋厉公攻伐郑国。楚共王出兵援助郑国,和晋军在鄢陵遭遇。在战斗中,晋将魏錡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给养由基两支箭,要他代为报仇。养由基只用了一支箭就把魏錡射死,而带着另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

当时,还有个叫潘党的人善射。潘党每次射箭都能射中靶心。养由基说:“这不算本事,如果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本事。”潘党不服,选定杨柳树上三片叶子,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射给他看看。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三号叶心,非常准确。潘党见此,不得不甘拜下风。

安然无恙

【释义】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典故】《战国策·齐策》有记载:“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故事】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他儿子太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年幼,国家大事由他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贤明而有见识。她刚刚主持国事时,秦国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了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收成不错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安步当车

【释义】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典故】《战国策·齐策四》有记载:“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故事】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叫颜蜀。齐宣王慕名召他进宫。颜蜀随随便便走进宫内,来到殿前阶梯处,见齐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齐宣王很奇怪,就呼喊:“颜蜀,过来!”不料,颜蜀一步不动,呼喊齐宣王:“大王,过来!”左右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指责颜蜀。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生气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说士人尊贵,并举例进行了说明。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也忙来解围,企图驳倒颜蜀。颜蜀驳倒了众大臣。齐宣王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觉得自己理亏,道歉后表示愿意留他做官。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大王您,而尽忠宣言的是颜蜀我。”

说罢,颜蜀向齐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而去。

亡羊补牢

【释义】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典故】《战国策·楚策四》中有记载:“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故事】楚国有个大臣名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您在宫里面时,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时,鄢陵君和寿跟君又随时跟着您。您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会有危险了!”

楚襄王听了,很不高兴,骂道:“你老糊涂了?故意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地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那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您一直宠信他们,楚国一定要灭亡的。您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五个月,秦国就派兵侵楚。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他这才觉得庄辛的话有道理,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扭转局势。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南辕北辙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典故】《战国策·魏策四》有记载:“犹至楚而北行也。”

【故事】战国时,魏安釐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有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听了这个故事,魏安釐王决定暂时休兵。

惊弓之鸟

【释义】比喻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典故】《战国策·楚策四》有记载:“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故事】战国时,有个杰出的射手叫作更赢。他的射箭本领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在一起,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用空弓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不相信。

这时,一只孤雁很低很慢地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空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霄。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

魏王惊叹之余,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更赢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伤;它的鸣叫声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身伤心碎使它心跳加速,两翼无力使它体重失去平衡,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应声落地一样自然而平常。”

图穷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典故】《战国策·燕策三》有记载:“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故事】战国末,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於期的人头及燕国地图让荆轲带去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召见了荆轲和秦舞阳。荆轲展开燕国地图给秦王看时,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由于第一下没有刺中,秦王受惊之余,拔剑抵抗。很快,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

不可同日而语

【释义】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典故】《战国策·赵策二》有记载:“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故事】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合纵和连横两种不同的政治派别。所谓合纵,就是弱国联合进攻强国;所谓连横,就是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苏秦是当时有名的纵横家,他先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去赵国游说。由于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他来到燕国,得到了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游说,这一次,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苏秦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说:“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老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那么老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您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就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来削弱韩、魏两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如果魏、韩两国弱了,就要割地,这就会使楚国削弱。那样的话,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认为苏秦的话很有道理,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说:“其实,在山东境内所有的国家,没有哪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有几十万人,战车上千辆,战马上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是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不敢进攻赵国呢?那是因为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就要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可是如果秦国真要攻打韩、魏两国,它们必然会向秦国投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联合对付自己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就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啊。”

赵肃侯听了这话,心里感到非常害怕,忙急着问苏秦赵国应该怎么办。苏秦趁机说道:“我曾经研究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是秦国的五倍,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是秦国的十倍,假设六国结成为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那么还怕不能打败秦国吗?如今各诸侯国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请想一想,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是很不一样的,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苏秦提出了一些合纵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没有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听了您的话,茅塞顿开。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释义】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中有记载:“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故事】苏秦为楚国游说合纵抗秦晋见韩昭侯。他对韩昭侯说:“韩国有地方千里,甲兵数十万,天下的强弓劲弩都出自韩国……以韩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还打算服从于秦国,自称东部藩属,使国家蒙受着羞辱,被天下人所耻笑,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如果大王归顺秦国,秦国一定要求宜阳、成皋两地。今年答应了,明年又要求增加割地。给他吧,已没有土地可给;不给吧,岂不是前功尽弃,以后还会受到它更大的侵害。大王土地有限,秦国的贪欲没有止境。以有限的土地,怎能满足没有止境的欲望。这就是所说的自己去买积怨和祸害呀。不经过争战人家就把土地割走了。我听说有句俗话叫作:‘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现在大王归顺秦国,和做牛屁股有什么不同呢?有大王的贤明,又有强大的军队,却得到个牛屁股的名声,我实在替大王感到羞耻。”

韩昭侯听后万分愤慨,振臂按剑,仰天长叹道:“即使我死了,也不能归顺秦国。”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释义】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蚌方出曝……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故事】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发起争战。苏代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一只河蚌张开自己的两片壳,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只鹬鸟飞过来了,伸出长长的嘴巴,伸进了河蚌里面,啄食它的肉。河蚌急了,双壳一合,就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对河蚌说:‘要是今天不下雨,明天还不下雨,你就会干死!’河蚌针锋相对,对鹬鸟说:‘我要是今天不放你,明天还不放你,就会把你活活饿死!’它们两个各不相让,谁都不肯妥协。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了,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俩全捉走了。”讲完故事后,苏代告诉赵王: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见苏代说得有道理,遂放弃了发动战争的打算。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释义】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受严重损害。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中有记载:“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故事】卞庄子想刺杀老虎,童仆阻止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头牛,它们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争抢起来的。它们争抢了,就必定会打起来。等它们打完,强者受伤,弱者死亡。如果此时你再刺杀伤虎,就可以一次行动杀死两只老虎了。”卞庄子也认为有道理,便站立着等待机会。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争斗起来。强者受了伤,弱者死亡。卞庄子趁机杀了受伤的虎,获得一次行动杀两虎的功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典故】《战国策·赵策一》中有记载:“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故事】战国初,晋国大臣智伯瑶掌握了大权。智伯瑶派人向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索要土地。赵襄子拒绝,智伯瑶联合赵襄子、魏桓子出兵围困赵襄子。赵襄子派谋士张孟谈去游说赵襄子和魏桓子共同反智伯瑶。最终,他们三家联合,一举消灭了智伯瑶。赵襄子要封赏张孟谈。张孟谈不接受,对赵襄子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同类推荐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一些主要文化名城、文化名镇的历史渊源,以及鲜为人知的文化底蕴。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热门推荐
  • 终极龙血

    终极龙血

    一个来自修真界的灵魂,一个被封印的龙魂。一段如歌如泣的热血传奇。且看龙羽,如何逆转乾坤,凭借着神奇的龙魂,堪破生死,踏上九天,横扫各方至尊强者,成为一方至尊!
  • 符圣策浮生

    符圣策浮生

    我画一符,召神劾鬼。我持一咒,镇魔降妖。起符以召神将,落符以度亡魂。罗浩,一个三流学院的符学进修生。同门对他的评价是,一个三年如一日的庸才。而罗浩的自我评价是,“符咒之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而我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
  • 疑狱集

    疑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箐痕

    箐痕

    凌洲城七夕,三对男女在七夕爱恨转折与命运般的相遇,看起来波澜不惊,却牵涉出波及朝廷的隐藏阴谋,平凡的爱情由此变得充满坎坷,纠葛与仇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刀剑双刃

    刀剑双刃

    天纵大陆,强者为尊,没有实力就什么都没有。突破极限,伸手便可破碎虚空,重生归来,逆苍穹,毁天地,望星辰。荣耀纵横大陆,登上巅峰宝座。
  • 四界封神

    四界封神

    天,真的可以逆吗?非也,世间万物皆有天来掌控。诸君若是不信,众神何来?姜子牙封的只是后来的神。那天界的正神和散仙又是从何而来?敬请关注《四界封神》。世人命运天已定,不可枉做逆天人?一语道破遗忘事,重现四界在封神。这是快被遗忘的一段古老传说,众神的来历。讲述古代神话传说,人间诸神的来历。根据民间相传的神话人物、传说撰写。四界为天界、人界、冥界、兽界。感谢您的点击,新人不容易。您的收藏,我们作者的动力。
  • 星战之冥王星被贬

    星战之冥王星被贬

    一系列新的太阳系外大型天体的发现,冥王星随后被列为矮行星,排除出九大行星之列,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然而在另一个平衡宇宙里,那里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这是我的小说的原著部分,《星战之银河时代》是特别内容部分,同属于长篇的内容。长篇之下,还将会另辟一本《星战之星际漫游》,视角将会投向更广阔的宇宙深处……宇宙以及宇宙之外的秘密?还有更精彩的《星战之轮回》,宇宙毁灭重生,世界周而复始,然而宇宙已经发生了变化……《星战之现代的出现》,世界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生了改变,现代不复存在!然而在宇宙重生后,神秘时代消失了,现代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
  • 筱雪

    筱雪

    因为父母那一辈的恩怨,使她这一生都难以安生。后来还遇到一个狐妖,貌似和她的父母认识。但怎么办,她越来越喜欢这个傲娇的狐妖了。我本无心这世道炎凉,但无奈我因这世道而生,最后也要归于这世道之外。
  • 我的同桌男神

    我的同桌男神

    大学,她很幸运的成为校草的同桌,她被他霸道的爱上了。而中间的小插曲,又会带给他们怎样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