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5700000003

第3章 别用忙碌当借口——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好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付出时间与耐心更有用,就像《小王子》中说的:“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使你的玫瑰花变得独一无二。”

一、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是,家长肯为孩子花钱,却不肯为孩子花时间、花心思。家长焦虑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焦虑择校、焦虑分数、焦虑“别人家孩子”比自家强,却很少有人焦虑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有的家长认为教育主要靠学校,于是拼命工作挣钱,把孩子的学习交给学区房、昂贵名校,把孩子的成绩交给老师、培训班,把孩子的陪伴交给老人、保姆……

而教育研究结果表明,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的因素中,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均占比很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的陪伴,能满足孩子的安全感与温暖的需求,更能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让家长的教育“入脑入心”,这才是孩子最踏实可靠的“起跑线”。

家长们,若真焦虑“起跑线”,那就少加点班,多陪陪孩子。相信你能给的,辅导班给不了,老师给不了,老人和保姆也给不了。切莫等到孩子与家长关系疏远、孩子出现情感障碍时才悔之莫及。

我们班里曾经有一位“问题学生”,脾气骄纵、性格浮躁,与同学、老师相处得都不是很好。有一次家长会,父母相互推脱,都说生意忙,没时间来。在班主任的再三坚持下,这位男生的母亲来开家长会,一见到老师就抱怨孩子被他爷爷奶奶宠坏了。

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从半岁开始就被丢给爷爷奶奶带,父母两人在外地做生意,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为了弥补不能陪伴的空缺,父母拼命给孩子钱,导致孩子小小年纪花钱就大手大脚。而爷爷奶奶十分宠溺孩子,百依百顺,更是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

在这位母亲抱怨爷爷奶奶宠坏孩子的话语间,可以听得出来,孩子与父母有很深的隔阂,沟通不畅、相处不和谐。然而这位母亲对于自己没有亲手带孩子并无一丝后悔。

其实,这才是孩子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长期交给他人抚养的孩子都会出现类似问题——与父母缺少交流,相处不和谐;孩子脾气不稳定,或孤僻或任性。悲哀的是,这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父母撒手不管的抚养方式并没有引起家长们的认真反思。

父母们总在强调,我没有办法,我要工作,我时间不够,我要实现自我价值,我是为了孩子才出去赚钱……却没有问过孩子需不需要关心、陪伴。每当成人利益与孩子利益发生冲突,成人总是主动选择的一方,孩子则成为被动承担选择结果的一方。

把原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养育职责推脱出去,这种教养方式的缺陷不会一下子显现,却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反复留下伤痕,一条又一条的伤痕逐渐加深,最终成为心理缺陷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他的生命轨迹,也影响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

现实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在学校里,“问题少年”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有一个不够温暖的家庭。至于近几年社会新闻中屡见不鲜的留守儿童引发的问题,更是都与“缺少父母陪伴”有关。

相比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城市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所谓“城市留守儿童”,少数确实是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而留给其他亲属抚养的,但更多的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却得不到父母足够关心的孩子。

这些“城市留守儿童”常常是父母工作很忙,即使在家也难得有空与孩子交流。偶尔有时间陪伴孩子的话,几乎唯一的关注点,都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成绩好倒也罢了,一旦成绩不佳,父母就会一顿批评数落,认为孩子不够用功。他们仅有的亲子时间大半都花在数落孩子上,却很少有人反思孩子成绩为什么不好。

如此,即使父母与孩子住在同一屋檐下,亲子关系也会逐渐走向疏远、淡漠,无形中损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性格古怪、成绩不佳,在家总是与父母吵架。

经过了解得知,孩子的父亲是位生意人,平时工作繁忙很少回家;母亲是全职太太,按说应该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然而她一天中的多数时间是出门与朋友打麻将、逛街、做美容。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交给保姆带,晚上也跟保姆一起睡。孩子曾多次央求父母留在家里陪她,都被父母拒绝了。孩子与父母的争吵,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缺少关爱导致的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父母注意而故意为之的不得已举动。

如果这位父亲能多回家陪陪孩子,如果这位母亲能少出门玩乐多在家陪孩子,孩子的心理状态也许就能大为改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家长其实也是一种职业,遗憾的是这对父母并不称职。

类似父母还有很多,他们出于各种原因,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甚至丢给保姆,自己却懒得操心,那又怎么能期待孩子心理健康、快乐?

婴幼儿时期,若孩子的需求未得到及时的回应,或是没有得到充分关爱,其内心就会产生恐惧,情感就会有缺陷。久而久之,则会缺乏安全感,难以信任他人,且怀疑自我能力。

对父母陪伴的需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一定要尽力满足孩子的这种情感需要,否则会给孩子的终身幸福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陪伴不一定需要一直在孩子身边。对于那些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而言,如果能做到经常打电话或者与孩子视频聊天,让孩子知道父母关心他、牵挂他、爱他,同样是很好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省的最重要环节。放弃陪伴、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错误。

孩子要的陪伴,是在温馨而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父母在我身边,我是安全的,我是被父母爱着的。

忙碌,很多时候只是借口,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其他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陪伴。

无论孩子的资质如何,若父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陪伴、灌溉、照顾他,他就能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二、你的陪伴是有效陪伴吗

有些父母可能会有疑惑:我天天在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算少,可为什么孩子还是越来越不听话,跟我越来越疏远?

那么,我想先问问你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是否有过类似这样的情况——

陪孩子逛公园,当他一脸兴奋地指给你看花朵上的蜜蜂,你却在和旁边的妈妈交流购物节打折力度;陪孩子画画,当他举高画纸向你描述他画中的世界,你挂念的却是明天的工作应该怎么安排;陪孩子看书,当他转头跟你分享好笑的故事情节时,你的眼睛却一直盯着手机刷微信,孩子说什么都没听清,只能敷衍一句“真好笑”。

如果曾有过以上情况,你要认真反省,自己真的是在陪伴孩子吗?

有一则著名的育儿小故事,名字叫《等一会儿,聪聪》。故事是这样的——

聪聪说:“嘿,老爸。”

爸爸说:“等一会儿,聪聪,老爸现在没空。”

聪聪说:“嗨,妈妈。”

妈妈说:“等一会儿,聪聪,妈妈现在没空。”

聪聪说:“妈妈,花园里有一只怪兽要吃我。”

妈妈不耐烦地说:“等一会儿,聪聪。妈妈现在没空。”

聪聪一个人来到了花园。他对怪兽说:“嘿!你好,怪兽!”

怪兽一口就把聪聪吃掉了。然后怪兽走进了聪聪的家。

怪兽走到聪聪妈妈的背后,大叫了一声。

妈妈说:“等一会儿,聪聪,妈妈现在没空。”

怪兽张大嘴巴,咬了聪聪爸爸一口。

爸爸说:“等一会儿,聪聪,爸爸现在没空。”

“吃晚饭了。”妈妈说。她把聪聪的晚饭放在电视机前。

怪兽把晚饭吃了个精光,它还看了一会儿电视。

妈妈大喊:“聪聪,该上床睡觉了。你的牛奶已经拿上去了。”

怪兽上楼喝了一口牛奶,大声说:“喂,我可是一只怪兽啊。”

“聪聪,妈妈现在没空,赶快睡觉吧!”妈妈慈爱地说。

这则故事代表了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父母都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却显得孤孤单单。渐渐地,被长期冷落的孩子变得封闭、孤僻。

为了不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空间上的陪伴,更需要“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指在陪伴过程中细心关注孩子的需求,耐心聆听孩子的喃喃自语,尊重孩子的发展变化,感受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感需求并予以及时满足,与他们产生同频共振,从而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陪伴呢?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间段里应全心全意、倾情融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确实在关注自己。

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不愿意陪伴自己孩子成长,有时候出于工作压力和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孩子成长过程的陪伴,离开孩子外出工作,使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但也有不少父母,即使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却心不在焉、一心多用。比如,把孩子丢在一旁玩玩具,自己拿着手机低头看微信、看微博、刷朋友圈,或者看电视、上网。

更有甚者,有这样一位父亲,每次孩子母亲加班轮到他带孩子,他就塞给5岁的儿子一只手机让孩子玩手机游戏,然后他自己戴着耳机打电脑游戏。父子两人空间距离不足1米,却可以一整晚不说话,埋头各玩各的游戏。这位父亲,别说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就连分心照顾孩子都做不到。

如果你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总是心不在焉,不愿意体会陪伴孩子的快乐,那么这样的陪伴就不算有效陪伴。你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失望,也许有一天,他也会把你拒于心门之外。

父母们,放下手机,放下自己的心事,多和孩子快乐互动吧。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做一次手工;拿起笔和孩子一起画一张全家福;走出门和孩子一起寻找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叶;陪孩子看他最喜爱的动画片,与他一起笑得人仰马翻;紧紧拥抱孩子,用你温暖的怀抱、温柔的语调,带给他信任和安全感。每一件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为他的生命增添一抹明亮轻快的底色。

陪伴孩子不是约束孩子。

有效陪伴,应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尽力引导他的需求向良性结果发展,而不要一味限制他的爱好,强行要求他执行父母的决定。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无论有没有天赋,我们都可以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画。如果孩子喜欢看书,我们可以陪孩子去书店挑选适合他的书,然后与他一起阅读。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我们可以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陪孩子一起玩。

陪孩子玩的时候,不妨让孩子控制整个活动进程。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给出玩耍内容的建议,提供多种选择让孩子挑选;年龄较大的孩子则让他们结伴,在父母的带领下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多尊重孩子的意见,玩什么和怎么玩都让孩子选择,策划活动,包括去哪里、看什么、吃什么等。父母只需要给予孩子鼓励、建议和必要的支持。

有些父母,几乎所有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在教育他“好好学习别贪玩”。从孩子两岁开始就忙着教孩子认字、数学、英语,却限制他玩玩具的时间;陪孩子上无数的兴趣班,却不允许他痛快地在草地上打滚;给孩子买许多书,却不引导他欣赏故事的美妙,而是像考试一样规定孩子必须复述出情节……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只会大大束缚孩子的活力,让孩子无比痛苦。

不少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设想,是孩子长大后能够在某一领域做出出色成绩,于是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规划好严格的学习道路,父母一路陪伴向前冲。但事实上,过分的束缚,只会扼杀孩子走向优秀的可能性。“只陪伴,不设限”,为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有效陪伴是给孩子必要的引导、帮助与支持。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非智力因素,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完成的。比如情感培养、性格塑造、习惯养成,以及责任、自信的养成等。

当孩子遭遇失败、挫折时,父母鼓励他“再来一次”;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争抢时,父母引导他愉快地与同伴相处;当孩子面对痛苦悲伤时,父母及时抱住他,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懂得他的难过;当孩子面临不会做的东西时,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帮孩子渡过难关;当孩子做选择时,帮他看到可能的后果,并尊重他的选择,引导他学习相应的经验……这些都是真正有效的陪伴。

有效陪伴的重点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质量。所谓陪伴,应该是能创造共同的回忆。

可以没有太多玩具,没有什么零食,只要父母拿出时间,在他看动画片的时候、在他读书的时候,父母坐在旁边安静看自己的书;在他玩玩具的时候,陪他一起玩;在他高兴地举起画好的画时,及时给予赞美;在他难过、泄气的时候,给他安慰和指导……甚至,什么都不用做,你坐在他的旁边,用温柔鼓励的眼神真诚地看着他,对他而言已经足够。

陪伴孩子时请放下手机,远离电脑、电视,全心全意投入,分享孩子的悲伤喜悦。

陪伴不是束缚,尊重孩子的选择能让陪伴更有意义。

及时的鼓励与指导很重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孩子“没用”,也不要泛泛说着“我相信你最棒”之类的话,而要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帮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一分钟高效陪伴,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相随。真诚的亲子交流,能让孩子铭记一生。

三、隔离才能独立吗

我们常常强调,孩子应该尽早独立、自立,因此有些父母担心,陪伴孩子太多,孩子难以独立。于是在孩子婴儿时期就强迫孩子独睡,以为这样可以养成独立的个性。还有很多育儿书上强调,孩子不能一哭就抱,否则会养成他爱哭闹的习惯。

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

孩子为什么哭闹,其中原因很多,也许是饿了渴了困了尿不湿脏了,也可能是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更有可能是找不到父母而感到害怕。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抱起并予以安抚,孩子就会越来越难受、害怕,会有被父母遗忘的错觉。而在儿童早期心理中,被父母遗忘,就等于被全世界抛弃,很容易产生最初的心理阴影。

培养孩子独立个性的最好方式,不是早早把他隔离开来,对他不管不问,强迫他独立;而恰恰是使孩子在婴儿期和学步期获得足够的拥抱、爱,让他知道父母一直在他身边无条件爱着他,让他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

在婴儿时期,有些孩子独自睡在围栏小床里也会觉得很满足,也有些孩子会觉得跟父母同睡才有安全感。父母应该认真观察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独自睡在小床时,总是难以入眠,睡得不安稳,不妨考虑与孩子同睡,并在他入睡的过程中用温暖的手掌轻轻抚摸他,这会让孩子很容易进入梦乡。

幼教专家西尔斯博士指出,陪婴儿一起睡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对培养孩子的信心及教养也有大量好处。因为孩子会在被父母搂抱入眠的过程中,得到这样的暗示:你是个特别的人,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你,夜晚和白天一样关心你。

相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父母出门上班前,孩子哭闹不止。然后负责带孩子的人(通常是奶奶、外婆或者保姆)伸手指着某处假装惊讶:“看,那边有个好玩的东西。”

趁着孩子转头寻找的时候,父母偷偷溜走。

等孩子回过神来发现父母已经离开,哭闹升级、变本加厉。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更加黏人,且在下一次父母出门上班时加倍哭闹喊叫。

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家长错误的应对方式大有关系。

家长首先要知道,1岁左右,随着心理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孩子出现分离焦虑,这是最正常不过的情况。

学步期的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父母是不同的个体,父母不会一直在自己身边。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并不能分清“看不到”与“不存在”的区别。在他们的头脑里,凡是看不见的,都等于“没有了”。一旦父母离开家去上班,孩子看不到父母,就会觉得父母不存在了,不会再出现了。这会引发他们被抛弃的深层恐惧感,并以大声哭闹喊叫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用“那边有好玩东西”的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只会让孩子在回过神后觉得被欺骗,从而加深他们的恐惧。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不断用明白的话语告诉孩子,父母需要工作,但在结束工作后,会回到孩子身边。多次重复这句话,以加深“父母会回来”在孩子脑中的印象。

然后,在每次出门上班时,主动亲吻孩子,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要出门了,而不要瞒着孩子偷偷出门。这时候,孩子会哭泣不舍是很正常的。但父母千万不要跟着落泪,也不要表现出难过的神情,否则孩子会认定离开父母很危险。即使孩子难过地贴着你的脸,即使你内心很伤心,你也要表现出愉快的神情,让孩子觉得父母出门并不是一件可怕、悲伤的事情。

再次,我们要知道,孩子是不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的。所以比起泛泛地说“爸爸妈妈很快回来”,更好的方式是具体告诉他“你吃完中饭、午睡醒来爸妈就会回来”或者“等你吃完下午点心、看完一集动画片的时候爸妈就会回来”。

还有,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有趣的玩具,让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时间里愉快玩耍,反复加深他“父母不在家时我也很开心”的印象。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要出门时,孩子不仅不会哭闹不止,还会跟你说再见,然后自己开心地玩耍,有时候甚至会主动要求帮你关门。

嘟嘟上幼儿园之前,我和她爸爸反复跟她解释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并且告诉她,上幼儿园就是去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儿,那里有比家里多很多倍的玩具,还有像妈妈一样陪伴他们的老师。

尽管跟她解释清楚了,我们还是很担心第一次离开家,她会哭得很厉害。

第一天上学的早上,我和她爸爸一起把她送进教室。当时有很多孩子正拉着父母的手号啕大哭。

嘟嘟看着周围一片哭泣的孩子,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有些忐忑不安地拉拉我:“妈妈,你下班就会来接我吗?”

我蹲下去看着她的眼睛,告诉她:“是的,爸爸妈妈保证,下班就来接你。”

嘟嘟点点头:“嗯,那就跟平时一样嘛。”

那天放学,我和她爸爸到了教室门口,透过玻璃窗,只见她正在和一个小女孩玩玩具,一脸笑眯眯。

接到她之后,她主动对我说:“你们走了以后,我还是有点害怕,就哭了一点点。但是我只哭了一点点哦,因为后来我就去玩玩具了。这里玩具可多了,而且有好多小朋友,不像家里,奶奶都不会玩玩具。”

她的语气十分骄傲。我很惊讶,抱起她,问她为什么这么快就不害怕了。

她看着我的眼睛,很认真地说:“我知道你们下班就会来接我呀。有个小朋友一直在哭,说他妈妈不要他了。我跟他说,才不是呢,爸爸妈妈只是去上班了,你别哭了。”

我很惊讶3岁的孩子居然懂得安慰别的小朋友,就继续追问她:“那后来呢,那个小朋友就不哭了吗?”

嘟嘟摇摇头:“没有,他还是哭。我就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了。”

几天后,嘟嘟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老师向我们表扬她情绪稳定得特别快,我知道,这是因为她心里觉得上幼儿园和在家没什么区别,爸爸妈妈下班就会来接她,绝不会丢下她。

一旦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也能愉快玩耍,就说明孩子已经建立了安全感,他知道父母一定会回来陪伴自己,这份安全感不会因为家长离开而消失。

当孩子有了牢固的安全感,即使家长暂时离开他去做自己的事,他也不会太难过不舍。那么,家长也就有了独处的时间、空间,从而有利于家长的身心健康。

事实上,安全感的培养十分重要。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总是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家长常常被老师叫去学校。认真分析起来,十之八九是家长过于疏忽孩子,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才会故意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引起父母、老师注意。

所以,如果能在孩子幼年时就为他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感,知道父母永远爱他,无论在不在他身边,都会陪伴他,他就能比较愉快地度过今后的生活。

孩子是否有教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孩子的感觉没有偏差。孩子的感觉没有偏差,他的行为也就不容易出错。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会有一段特别黏人的特殊时期,这是儿童建立与父母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如果可以,这段时间尽量减少与孩子分开。如果一定要分开,请事先与孩子说清楚情况,并约定回家时间。

切勿以为离开孩子就能让他学习独立。这只会徒然增加孩子的分离恐惧,加深他的不安全感,使他更依赖父母。

只有安全感得到满足,孩子才能尽早独立。

同类推荐
  •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
  •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本书系统而全面介绍了优生优产和幼儿智力训练的步骤、方法以及妇幼医学保健等科学知识。
  •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本书介绍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如伺发现孩子的优势、激发孩子的灵性、开启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不同凡响的“第一名”。
  • 孕期保健与胎教小百科

    孕期保健与胎教小百科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孕妇在孕期的营养、心理、生理、运动等方面的保健知识和胎教方法。
  • 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本书是我们自生活中家长常说的不该说的话语中,汇总出了的最为常见、最为重要、最让人忽视的50句禁语,让父母早些了解掌握,以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给孩子带来感情上的伤害,留下不好的记忆。
热门推荐
  • 黎初忽上叶落无痕

    黎初忽上叶落无痕

    书名《伊人捻桃,巧笑倩兮》该篇小说已完结,而且是短篇,适合时间少的人看哦,好了,大家还是自己看吧,简介;她是一只黑溜溜的小乌鸦,却一见钟情喜欢上了高高在上的凤族之王,丢下守护了自己百年的人去追随凤王,究竟是对还是错?
  • 夏之若歌

    夏之若歌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对修仙世界最好的诠释。一战南北国,一念登云巅。这个大陆被这场战争席卷,修仙渡劫,妖孽横行,除魔卫道,万法归一。
  • 彼岸花之琉璃

    彼岸花之琉璃

    琉璃:你好傻,你这一生给的爱,我还不起,也爱不了。彼岸:我不在乎那些,我只知道,我爱的人,是你就足够了。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爱,原来是含笑饮毒酒,樱花树下痛到毁灭轮回……
  • 墨子凡

    墨子凡

    只因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一生。幼年无知闯祸,却反而被带上天庭。数百年后重新下凡,使得“通文阁”出世。这个不平凡的小店里,经常发生着松鼠追着猫跑的奇葩景象。冥冥中,这个小店注定会一直与故事相伴,让我们一起期待。
  • 倾尽天下王妃回来吧

    倾尽天下王妃回来吧

    一生一世一双人,来生来世来寻你。那片血,胸口上的血,“言,别走”梦中的惊醒回忆总是飘荡在脑海中,那是前生。开在前生的彼岸啊!那是今生的召唤。你选择了权力,就注定会失去挚爱。“你带着本王的孩子,一走就是六年”女子挑挑眉,“谁给你的资本让你认为这是你的孩子”“当年是你从本王这里借的种”“可你不也放弃了吗,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很清楚吧”“我……”诺诺,我错了。待我倾尽所有,寻尽天下,王妃你可愿回来!
  • 乱古大陆

    乱古大陆

    一个神秘的戒指..一具神秘的尸体..一块葬天碑,一段被尘封的秘史..是万年前的繁荣鼎盛..还是万年后的落幕萧条..是无敌于天地间,还是沉默于凡尘之中...############################################################弹指破天,一眼万年。############################################################
  • 鬼灵袍

    鬼灵袍

    70年前,四个人为了生存,挖出一件‘怨宝’——鬼灵袍。沉默近百年后,这件鬼物又出现人世间,它挑选主人窃取五种感觉,穿梭历史中,只为再次主宰人间。古老的遗迹、十二蚕丝塚、鬼市、阴曹大门、神树婴灵,从未见过的坟墓,从未见识过的怪宝,是‘鬼灵袍’的幻觉,还是它真的纯在。各种怪异的生物,各种奇异的冒险,救人还是去送死?主人公能否回到现实中,又能否成为鬼灵袍最后一个主人。墓室的文字为什么能未卜先知,尚天在自己的坟墓里究竟看到了什么?而其余的同伴,真的是同伴吗?《鬼灵袍》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新异值得一看。
  • 夜铃

    夜铃

    我在一次开出租车送客到殡仪馆的途中,遇到了诡异事件开始,一连串的恐怖事件接连而至,一个个朋友离奇的死亡,让我踏上了揭秘的道路......
  • 豪门诱爱,总裁别太坏

    豪门诱爱,总裁别太坏

    许伊宁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眼瞎,才会嫁给渣男,被闺蜜背叛,最后落得家破人亡,孩子流产,自己也被害死。这一辈子,她为复仇而来,却半路被人劫了心,纠缠不休。这位总裁,请你不要使坏!
  • 嫡女不为后

    嫡女不为后

    赵家的嫡女赵佳怡自母亲过世后便被托付给了当今太后穆月云,从而入宫做了宫妃。却不想,一直为皇帝陶清德不容。几年蛰伏,造就了赵佳怡的软弱,在几次误会以及被怀疑、被冷落之后,她忽然有了出家离开皇宫的想法。然而,事与愿违,在万事大吉之前,辰王爷与太后联手宠妃虞氏一同谋反被抓,赵氏坐收皇后之位。皇宫里没有硝烟的时候实在太少,赵氏已经准备好去过那种平淡的生活,但仍旧被牢牢困在了宫中。在她不想反抗的时候,又阴差阳错被青梅竹马带出皇宫。爱与被爱,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