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镇是一个古镇,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梧桐街是姚镇上的一条古街,是保留最完整的一条古街。不过,姚镇虽然历史悠久,但没有开发旅游,也就很少人知道姚镇了。
那天,天灰暗灰暗的。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来到了古镇,看他的打扮有点像电视里演的海外华侨,手拄着拐杖在鸭卵地上慢慢地走着。
一群小孩在梧桐街上嘻嘻哈哈的玩耍着,似乎早已习惯有陌生人来梧桐街了。老人叫住了其中的一个小孩,声音不大不小的叫道,小朋友,过来一下。
一个留着小马尾的小孩屁颠屁颠地走了过来,抬着头说,老爷爷,叫我有什么事吗?
老人用手撑着拐杖弯着腰,用手指着对面二楼的窗户说,你认识这房子里的人吗?
小孩瞄了几眼对面的窗户,用手挠了挠头皮说,我不知道,我经常在这里玩也没见里面有人。
哦!老人深呼吸了一口气,觉得有点失望,不过他觉得兴许小孩记错了。
老人一直站在梧桐街走廊边上,眼睛一直瞪着对面二楼的窗户,看了好久,但窗户一直是紧闭着。
这时,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信封似乎有些年头早已发黄了,但保存的很好没有一点破损。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似乎在拆一件宝物,生怕有什么闪失把东西给弄坏了。
老人看这封信应该不止上千次了,信是老人走的时候窗户里面的女人写给他的。信的内容老人都能倒背如流了。
信中有一句话老人深深地刻在心里:窗永远是为你打开的,不管多少年。当老人又看到这句话时,眼泪突然间像荷叶中的水珠一样滑落在纸上。老人忙用衣袖拭了拭信中的泪珠,可已经晚了,泪水已渗透了纸背慢慢地散了开来。
老人失望地回到了旅店。
第二天,老人又去了梧桐街,还是站在老地方看着对面二楼的窗户。
这时,一位住在梧桐街的中年人,看见老人呆在那边,于是好奇地问老人:大叔,你找人吗?
老人看了看中年人说,是的,我找这栋楼的主人。
中年人听了有点惊讶,说,这栋楼的主人前年就搬走了。
搬哪里去了?老人问。
这我可不知道,好像听说搬到市里去了。中年人答道。
老人轻吐了一口气说,这栋楼不是27号吗?这户人家是姓林的吗?
27号是没错,但没听说有姓林的,这家是姓黄的。中年人说道。
老人一听半喜半忧,喜的是这家不姓林,忧的是怎么会不是姓林呢?难道自己搞错了。
老人问道,这家不是姓林吗?这是梧桐街吗?
中年人点了点头,又说,梧桐街分东街和西街,这两条街差不多一个样子。我们这里叫梧桐树东街,你是不是弄错地方了。
这时老人用手拍了拍脑袋说,对!对!我是记错了,我认识的那家人在西街,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说完老人边走边说谢谢急着往西街走去,老人撑着拐杖走路走的很快。
老人来到西街,找到了27号楼。
老人抬头一看,窗是开的。
老人忙走了过去敲了敲门,又一位中年人打开门。老人忙问:请问这是林小姐家吗?不!不!我是说这里有位叫林紫玲的女士吗?
中年人没有马上回答老人,只是用双眼从上到下打量着他。许久才说,有,她是我姑姑,五年前她就走了。
老人一听怀疑的说,不可能,窗户还打开着。
中年人这时才说,这窗我替她开的,我姑姑临终前说,一定要把窗户打开,总有一天窗外人会来找她的。
老人一听,突然头一晕差点摔倒在地,中年人忙扶住了他。
老年人说,我可以进去坐坐吗?
中年人说,算了吧!说完没等老人解释就关上了门。
这时,老人发现窗户关上了。
老人看着紧闭的窗户,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