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不太好。”刘家有些优柔寡断的性子。
王婷嘻嘻笑着,“这是好事儿呀,交给我啦,我先去解决小泠是不是亲生这件事儿,至于DNA的问题以后再说咯……”
“那石晶下次要来……你给人家赔礼道歉。”刘家看着她。
王婷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可以呀,我又不是小心眼儿。要是我的错我立马儿道歉。谁和你似得……”
得!
刘家捂脸,倒成了我是小心眼了!
王婷得意的飘了他一眼,“行了,好容易过个礼拜天,餐厅的事儿你先盯着,我和小泠逛街去。”
女人的脸比小孩子还善变,两个女孩叽叽喳喳的出门了。刘家这才闲下脑子来去看孙氏菜谱。虽然这本日记是好东西,前面十几道菜也和帝王宴口味类似,但到了最后就有些似是而非了,完全偏离了帝王宴的宗旨。
刘家也理解这事儿。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离开父亲二三十年,能自己依靠幼时的记忆写出这本孙氏菜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当初师父给自己帝王宴菜谱时,就是因为没把握复原后面几十道菜,才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
总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吧!
刘家揉了揉发胀的脑袋,一头扎入专用厨房开始摸索。
临到中午,刘家才揉着酸痛的胳膊出了厨房。肚子饿的有些难受。下楼看着秦泠和王婷还没有回来,他也不得不佩服女孩子逛街的能力着实强悍。
中午这个时间,正是客人上门最多的时候。
下面大厅十几个桌已经满了,楼上包间也还剩下三两个。看这个架势,京城分店算是彻底站住脚了。
能在二十四五的年龄,成为两家店的老板,净收入接近千万的小土豪,回想起当初临时工的日子,像是做梦一样。他的那些同学们现如今还在为一月万把块的工资而努力奋斗,他已经赚到了别人几十年也赚不到的钱。
运气是一方面,自己努力也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命中的贵人孙振平。没有师父,就没有他现在的一切。
懂得感恩惜福,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看到各人都忙着,刘家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自己弄了个竹笋炒肉,拿了两个馒头慢慢吃着。他是北方人,吃不惯米饭,总觉得还是雪白的馒头最养胃。
自从在京城安家落户后,便成为一些高收入白领的必来之地。毕竟帝王宴的菜还是太贵了,普通老百姓和工薪阶层还真没几个消费得起的。
他端着个碗,坐在收银台旁边,拿着馒头在啃。身上衣服都是王婷或者秦泠逛街给买的,很不起眼,进进出出的顾客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二十多的青年,就是这个年收入几百万餐厅的老板。
临12点的时候,一个老头,穿着一身宽松的灰色休闲装,手里转着俩核桃,踱着步子走了进来。
服务员小韩急忙迎上前去,“老先生您来啦?”
老先生笑眯眯的点头。
小韩道:“还是6号位子?一直给您留着呢。”
老先生笑着道:“小丫头有心了,总照顾我这个老头子。”
小韩笑着道:“看您说的,我们总厨师长吩咐的,我这个小服务员顺带的事儿。”
扶桌落座,小韩麻利的冲上茶水,问道:“今天中午您吃什么?”
老先生道:“听说你们老板来了?能不能让他给烧个菜?”
小韩为难的朝着刘家这边看了一眼。
刘家正吃着饭呢。看到这一幕,赶紧咽下去,喝了一杯水,麻溜的过来。他虽然已经很少下厨,但凡只要在餐厅里,如果有客人特殊要求的话,他还是会去做的,毕竟顾客是第一位。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大的身份。
厨子而已!
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
“老先生,您想吃什么?我去做!”刘家开口。
小韩解释道:“他就是我们老板。”
老先生笑着道:“你比赵强的手艺怎么样?”
“还行吧。”刘家总不能吹牛B吧。赵强是京城分店的总厨,自然要给他留面子。
老先生和蔼的看着他。
这会儿,好像有别的服务员给赵强通知了。赵强穿着一身厨师服就走了过来。大老远就见面招呼:“老先生您来啦,有些日子没见了,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啊。”
老先生笑着和赵强打招呼。
刘家有些看出门道了。这个老头和赵强居然很熟?一般客人很少能接触到赵强,毕竟是后厨的人总不能天天在前台逛荡。
赵强手上湿漉漉的,似乎是刚刚洗过,给刘家介绍道:“这位是刘老先生,我们刚开业那会儿最初的一批顾客。对中餐有很深的造诣,承蒙老先生指点了几次,受益匪浅!”
赵强语气中透着些许感激,听语气是真心实意的。刘家知道,自从赵强在鲁城跟着他干以后,厨艺水平增长极为迅速,现在是妥妥的一级大厨,能让他佩服的人,绝对水平不低。
美食人都有共同的语言。
可惜老先生只是笑笑,假装生气道:“我可是来吃饭的,饿坏了我老头子,你们要赔钱。”
赵强也需要去忙,打过招呼离开。让老先生随便点菜。至于掌勺,甩锅给刘家了。大老板在此,他巴不得少干点。刘家为此哭笑不得。
“来个茄汁花菜,加一碗蒸蛋羹吧。”老先生没看菜单。“对了,蒸蛋羹别放盐,放点少量海米粉加一滴香油。”
刘家一愣,来帝王宴餐厅的熟客都知道,点菜只点菜谱上有的菜式,能有老先生这样随性的,一般都是拒绝的。至于老先生点的这两道菜,难度只是初级,家庭主妇就能做好,但能被一个美食行家说出来,明显他不希望吃普通的菜式。
刘家几乎是没半分犹豫,便答应下来。
他去后厨仓储间拿了食材,回到自己的小厨房。
茄汁花菜,并不是采用茄子汁,而是采用番茄汁。帝王宴餐厅的番茄全都是来自番茄之乡单县。单县沙质土壤富含速效钾,并且采用黄河水浇灌结出的番茄,皮薄、味甜,营养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耐储存。每年的出产的番茄供不应求。
花菜选用的食材略为苛刻,全国各地种植优质花菜的地区不下十处,唯有花菜第一镇天门张港镇的花菜最受刘家喜爱。
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整个镇,种植花菜八万亩靠上,全镇专业种植村45个,每年产出的花菜十几万吨,整个产业链带动了周边十几个乡镇,GDP占全市的百分之二十。这还不算完,张港属于国家农科院定点单位,花菜品种试验基地,单单关于花菜品种研究的博士生足足三十二位之多。每年从各地甚至国外来取经参观的络绎不绝。产品更是远销东南亚及南北美和欧洲,成为天门妥妥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