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篇(第四十二章至四十五章内容节选)
第四十二章南苑行猎(四)
“纳尔杜,这是该说的话嘛?什么紫菀姑娘?你一定是酒喝多了。”芳儿见他恶心的模样,差点就要把昨晚吃的饭菜给吐了出来,
纳尔杜眼中闪过一丝诡光,用满含讽刺的口气道:“微臣可没喝酒,皇后当**,皇帝嫖客可真是前所未闻呀!”
第四十三章**之难(一)
康熙一想到纳尔杜对芳儿垂涎欲滴的色样,心底窜出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心里不断地祈祷着:芳儿,你千万不能有事,朕马上来救你。
“曹寅你带人去把南苑周围全都找一遍,容若你带人去鳌拜的秘密别庄,一有发现立刻派人回禀朕。”康熙恢复冷静后,立刻做出了指示。
第四十四章**之难(二)
纳尔杜连哄带骗道:“乖乖地吃了这粒‘极乐丹’,我保证你能品尝到从没有过的快乐。”
芳儿瞪大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那颗药丸,内心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告诉你吧,就是**,待会你就会谢谢我让你****了。”
……
他蹲下身去解了芳儿的睡穴,没想到芳儿一张开眼眸即**尽现,殷红的嘴唇更是不时地发出有若**的**声:“来……来……快!我好热啊!快给我。”
第四十五章**之难(三)
康熙蹙眉想了一会,随即动手解开了自己的衣袍,一边吻着芳儿,一边脱掉她的衣服,在她雪白的身上落下点点的细吻,然后一个挺腰,深深贯穿了她柔软的花穴。
她感觉到他炽热的亢奋就像一块热铁般,满满地填塞在她的花径之中,让她感到好舒服,整个人被一种甜美的滋味给占据,她情不自禁地拱起身子,盼望能够结合的更紧密、更无间。
苍天有泪——仁孝皇后2(网络转帖)
与康熙的关系是赫舍里皇后生涯成败的关键,这一点不只是她,恐怕连孝庄心里都在犯嘀咕。大婚喜轿进入紫禁城的那一天,那一幕,竟与十几年前的情景如此的相似。因为政治走进皇宫的皇后,和处在青春叛逆期的皇帝是否能够和睦相处仍旧是个未知数。这玄烨,毕竟是他的儿子啊。
然而很快,孝庄的担忧便消除了。原来,新婚的小皇帝和小皇后不但没有发生任何矛盾,反而相处融洽,情投意合。当然,会有这样的结局并不难理解,对于赫舍里来说,从小的教育使得她对皇帝有一种由来的尊重。或许入宫前,她也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对爱情和未来有着朦胧的憧憬,尽管着憧憬是建立在政治联姻的基础上。然而入宫后,康熙皇帝也确实没有令她失望。少年天子那英武挺拔的矫健身姿,高贵祥和的傲人气质,以及胸怀天下的壮志雄心都深深地叩响赫舍里的心扉。更奇妙的是,从此以后,这就是她的男人了。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紧紧跟随他的节奏,并时刻追随他的步伐。因为眼前的康熙,不仅仅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君王,她的敬仰和她未来的依靠。于是,温顺乖巧的赫舍里更加小心翼翼地在康熙面前展露着,她妻子的体贴和少女的羞涩。
而对康熙来讲,十二岁的他有着比他的父亲同龄时更加成熟稳重的心智。小新娘的温婉柔顺、大方得体,正是他所期望并欣赏的品质。加上那青涩中蕴含的盈盈气度,拘禁中又透露的点点纯真,更令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怜爱。于是,相互的理解与尊重似的小夫妇之间的感情温馨而和谐。同时,共同的成长经历又为他们增添了一份“绕床弄青梅”的融融之意。
与皇帝感情的和谐令赫舍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在接下来在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相处中,她更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前面我们讲到了,赫舍里是孝庄亲自挑选的并极力维护的孙媳妇。不论最初孝庄看重的是赫舍里这个人,还是她父祖手中的权力和威望,但从后来的接触中,赫舍里的谦恭孝顺以及周到的为人处事都令孝庄太后十分的满意。康熙的册文中曾写道“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勤两宫之孝养,娴以承颜”,“积深爱以事两宫,每迎色笑”,由此看来,赫舍里与孝庄和孝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而这一点,也是她能够赢得一向注重孝道的康熙认同与赞赏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不管怎么说,想象当时的情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和皇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欢聚在一起,果真令人感到异常的温馨与安慰。
在顺治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时候,曾经提出了一条这样的理由:说她“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联故别居,不与接见。”不论顺治皇帝所说的是否属实,我们都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帝王,对于自己的皇后妃嫔极其厌恶的一点,便是嫉妒与猜疑。当然,在现在看来,我们对于这种嫉妒是能够保持宽容的态度的,毕竟,爱情是自私的,没有那个女人会真心希望自己的丈夫每天留连别的女人怀中。不过,在当时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妒嫉变成了为人唾弃不齿之行,甚至在七出之列中也明确表明了这是一项可以休妻的规定。而在皇宫中,如何处理与众多妃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皇后能否得到尊重与威信的重点所在。
在这一点上,作为皇后的赫舍里,既是皇帝的原配正室,又是统御六宫的女主人。但于康熙感情深厚的她却并没有因此而独擅专宠,或是欺压宫嫔。正如册文中所言:“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勤以率下,亲职事于内宫;慈以明恩,协欢心于诸御”,这些,正是康熙眼中,赫舍里母仪风范的真实写照。其实,关于这一点,不需要康熙如何渲染,我们仍旧能够体会。从康熙四年九月到康熙十三年五月赫舍里去世,九年间宫中先后诞生了九位皇子皇女,说明这个时期里,整个后宫生活都是以一种正常而有序的模式运行。当然,正像之前所讲得那样,赫舍里也是一个女人,也希望自己深爱的丈夫能够一心一意的守候在自己身边,然而从小的认知给了她更多属于封建传统女性的美德。也许在赫舍里的眼里,希望康熙能够多子多女,并且不在争宠方面为他增添烦恼,更是一种宽厚而绵长的爱情。
随着时光的流逝,年轻的赫舍里动用自己所有的热情与精力努力实践着一个皇后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为了适应国家的经济状况,她紧紧跟随皇帝的意愿,以皇后之尊倡行节俭,成了康熙的名副其实的贤内助。而过去受到的良好教育与修养此时也给了赫舍里巨大的帮助。聪慧如她,优雅与从容早已随着时间深深地浸入了她的骨髓,令她在纷繁复杂的公众人事中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由于她与皇家的联姻,也使得索尼在临终前的几年中全心全意地为皇家奔走,这一切,都为康熙日后的亲政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