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4700000003

第3章

陶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20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长江流域发掘出了许多分布广泛的原始文化遗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陶球。

它是用细腻的粘土烧制而成的,由于陶土和火候的不同而使陶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但主要还仅限于红褐色和白色。它们都是非常标准的圆球型,直径从2至6厘米不等。陶球表面几乎都有装饰的花纹,有的是简单的圆圈纹,有的是螺旋纹,也有精致的细线纹、草叶纹和镂制的小孔等等,还有一小部分是没有纹饰的光滑小球。在带有花纹装饰的陶球中,由戳印而成的小点组成“米”字形纹饰的陶球数量较多。

这些小陶球都是空心的,球腔里多含有小石子和泥核,摇起来还有响声。

这些小陶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人们最直接的猜测是玩具,它们会不会是原始社会中儿童的玩具呢?从考古发现的种种迹象分析,这种说法没有立足之处。

它们也不像是装饰品。因为这些小陶球都无法佩戴在身上,它们上面没有任何可以拴绳挂锁的孔洞。

它更不会是原始人的弹丸。因为弹丸这东西根本没有必要费心费力地烧成空心的,实心的弹丸更坚固耐用。

难道是巫师占卜和祭祀的用具?可考古发掘的发现表明,这种解释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会不会是作为当时人们富有程度的一种象征物件?这还得通过更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或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来考证。

现在,史学家们还只能停留在如实记述已发现的陶球数量、形状、纹饰等外在特征上面,无法提示它的本质属性。

不过,有一点现在可以肯定,这些小陶球是距今5000~8000年以前,长江中游地区原始文化中很有特色的文化。因为除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河南省唐河县,湖北省江陵、圻春、京山,湖南省澧县,以及安徽境内的潜山一带以外,其它地方发现的接近原始文化遗址中,都没有见到过。

对于原始陶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考古学家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石柱连线为何指向星座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支由各国学者组成的岩画考古队,在非洲肯尼亚中部发现了一个由石柱组成的丛林。

这片石柱丛林一共由19根石柱组成。石林的东边和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图尔卡纲湖,西边和南边是广泛的大草原。石柱都是由坚硬岩石雕刻成的,粗细不均,长短各异。

科学家们陷入了迷惑之中,石柱为什么竖在这不产岩石的草原上呢?

美国密执安大学人类学家罗宾斯认为石柱的排列有一定的用意。他发现石柱顶部连线均指向公元前300年的一些恒星所处的位置,这可能是古非洲人计算历法的工具。

当地人称呼石柱为“纳莫拉通加”即“石人”之意。2000年前,当最初的移民到这里居住时,石柱就已存在,当地人相信它们曾经都是有生命的。

美国宇航员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都伊尔宣布:他依靠石林推算出了一种与古代中国、印度及玛雅的历法相似的农历。这种古老农历的计算法,至今还保存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博拉纳人之中。

科学家们用计算机对石柱的排列进行过统计分析,为石林用于观测的精确性而深感惊讶。同时人们又要问,石林的功能仅仅是用于历法吗?

当时并没有磁铁矿,经化验石柱也不含铁,但每根石柱都能使罗盘的指针偏向一边,这磁性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石柱的边线分别指向参宿星、猎户座剑形的中部……

这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困扰着人们,就是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们也无法作出客观的解释。

悬棺安放之谜

在我国江西省贵溪县钱塘乡沪溪河两岸奇峰秀崖上的岩洞里,保存着上百座春秋时期的棺材,它们高高地悬挂在陡直而又险峻的悬崖之上。这就是至今仍让我们感到神秘的悬棺葬。

在远古时代,机械还很不发达,现代化的升降设备更无从谈起。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到底依靠什么技术和设备,把棺木送到远离地面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上或山洞里的呢?对此,科学家们众说纷纭,有提升说、垂降说、栈道说、堆土说、脚手架说、搬运说、地貌变迁说等等,可谓众说纷纭、五花八门。但是,就是没有一个科学的能令人信服的说法。

为了揭开“悬棺之谜”,1988年以来,上海同济大学、江西省文物局和美国加洲大学等专家学者们曾联手做了一次现场演示试验。

他们选定江西贵溪仙岩崖墓群所在的地方,用仿制的“古代绞车”进行悬棺吊装模拟。他们让两个人登上山顶,把守住定好位的绳索,然后由两个人从山顶垂下荡入悬崖上的岩洞中,另一个人则在河对岸指挥操作。吊装开始时,他们将一根粗实的绳子从山顶下垂到距岩洞口30多米的地方,上面吊着定向滑轮;另一根绳子则穿过滑轮,一头捆住棺木,一头连着绞车。随着绞车的转动,棺木慢慢升向高处。当棺木升到20多米高的岩洞前时,早已守候在岩洞中的两个人便拉紧拴在粗绳上的细麻绳,慢慢地将棺木引到洞里,棺木稳稳当当地安放到了岩洞中。

这一实验的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古代悬棺葬可能是用原始机械的“提升法”来完成棺木的安放。

可是,后来科学家们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和疑问:这是当代人有国际性的猜测试验,它明显带有当代科学的思维,古代人并不一定有如此先进的绞车。另外,即使有绞车,在那些直出水面,水深流急的江面上,如何安置绞车?这和在山崖下的陆地上安置是截然不同的。还有,站在河对岸指挥的那个人,在古代还未发明旗语,更无先进通讯设备的年代,通过什么特殊语言来实施如此复杂细致的指挥?有些凹进悬崖里达数丈深的岩洞,如何克服重力、靠一根细绳把棺木引进山洞?相反地,在那些突出悬崖很多的岩洞里,又怎样解决了上下绳索及棺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问题?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天然木乃伊博物馆之谜

用人工药制的木乃伊并不稀奇,以此而形成的木乃伊博物馆也不奇怪。但位于墨西哥的瓜纳法特木乃伊博物馆里保存的几百具木乃伊的标本,就不同了。因为这所博物馆里的木乃伊都没有经过任何防腐处理,这些尸体都是从棺材里搬出来,陈列在玻璃橱里,供人参观的。

这些木乃伊可以说是其他博物馆所没有的,不但尸体没有腐化,而且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的木乃伊或坐或站,其形状异常恐怖,曾吓倒许多游客,许多听说此事后从远道来的参观者当场被吓昏过去。即使是胆子大的,走进去也会被吓得魂飞魄散,让人感到可笑的是博物馆当局在出口处竖了一块警告牌:“希望驾车来的游客最好不要立即开车。”怕驾车的人在惊吓之余会出车祸。

墨西哥的气候环境大致上与埃及的气温相差不多,照理说在尸体的保存上,假如未经防腐处理,尸体不可能不腐化。而这里的木乃伊比埃及的木乃伊要完整得多,也恐怖得多,其陈列品的年龄,从老到小,甚至还有胎儿。

博物馆特别声明,这些陈列的木乃伊都不是什么贵族身份,只是极普通、平凡人的尸体。其中年代最久的是104年前死去的人,新的是1960年才死去的人。

在许多玻璃橱窗里,一些木乃伊默默的以空洞的眼神迎接着参观的游客。

陈列在那里的木乃伊各有各的死相,有穿着衣服不像衣服的女孩,有穿着只剩一只鞋子的死者,还有抱着孩子的女人,这里面之中竟还有一个身着燕尾服的绅士。

从“死相”上看,这些都属于正常死亡,死时好像没有发生什么特殊情况。

但有的木乃伊可就不同了。其中有一个木乃伊很明显的是在斗殴时被刀子捅死的,他的眼球突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样。另一个是受刑的人,舌头还伸在外面,看得出死的时候很痛苦。

其中有一位女性木乃伊好像是被活埋的,从她的样子来看想必她在棺中苏醒时,经过拼命的挣扎,显然她的努力是徒劳的,她的死相恐怖绝望,令人毛骨悚然。

所有的尸体并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而都是自然形成的木乃伊,那为什么在自然的空气中不会腐化呢?据研究可能是与这里的空气温度与地域性空气的化学成分有关,这里是墨西哥最著名的干旱地带,空气中含有很多的“硝”,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防腐剂。

但这是不是天然木乃伊的形成原因,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神秘的马达

能量问题是人类生存空间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的人抱怨石油少,煤炭少,水少,电少。而一百年以前的人抱怨水力不够,蒸汽浪费,新发明的电力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玩意儿”。

19世纪后期,费城人约翰·吉里的发明让人们大开眼界。吉里是个多面手,他当过捕兽师、木匠、小提琴家和魔术师。这些经历充分说明他是个不同寻常的人。他召集商人和工程师宣布他发明了一种新机器,可以分解控制物质原子结构的力量,这种分解能量来自诱导的和谐震动。不要说一般人,就连一些科学家都认为吉里是在胡言乱语,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1873年的一天,吉里把他的新机器展示给观众。吉里按动开关,机器开始嗡嗡作响,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最后连贯而成一种扰人不已的长鸣。这时,吉里又按动一个开关,机器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声,冒出一股浓烟。烟雾散尽后,旁观者发现机器的一根管子上顶出一个一寸大的铅球,被极强的冲力作用下,竟然穿透两块橡木板,落在一个备好的沙箱里。就在人们的满脸狐疑变成目瞪口呆的时候,有一位颇有眼力的商人首先醒悟过来,立即问吉里:“你的机器可以上市了,谁是你的合伙人?”

由于人们对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吉里的发明很被看好,有人出资十万美元成立了“吉里马达公司”,在后来的七年中,吉里又研制了一连串新机器,用他的能源可以穿透铁板,折断钢索,扭曲铁棒,把铁樟折成铁丝,真是力大无比。

这个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将会取得更大的效益。但是,当有人要求他解释马达原理时,吉里总是借故推托,他的理由是:这种能源是他发明的,他必须要再能完全控制它之后,才能对外公开,或扩展应用范围。否则一旦发生意外,他绝对负不起责任。尽管这个解释不无合理之处,但上门求教的人还是络绎不绝。1882年12月,吉里终于被说服了,向公司股东代表爱德华·波克先生公开他的秘密。波克先生是位蒸汽引擎专家,他对吉里的合作态度和对机器构造的介绍十分满意。于是股东们又追加更多的投资。

八个月后,吉里又把新改良的机器展现给观众。这个神奇的机器把一块生铁砂轻而易举地变成一段铁轨的形状。无疑日益发展的铁路建设需要大量铁轨,假如使用这台机器,制造出的铁轨的成本肯定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会获得极大的利润。许多生产商都兴奋得跃跃欲试。然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新机器并没有造出低成本的铁轨,约翰·吉里却被股东们送上了法庭。因为股东们发现吉里的机器用在他们手中没起任何作用,他们简直受不了这种“欺骗”。

1888年,股东们采取法律措施,让法官命令吉里公开地的秘密。吉里还是拒绝了,他因此被判入狱,“吉里马达公司”就此完结消失了。吉里出狱后又找到一位赞助者,是位心地仁慈的富翁克莱拉·吉萨普夫。吉里又开始研制新机器。可不知为什么,总不那么顺利,他经常气愤地把尚未完成的新机器摔成碎片,然后再从头做起。直到1898年吉里去世为止,他再也没什么新的发明创造献给世人。

虽然报纸上很少再见到吉里的名字,但他往日的股东们却一直“惦记”着他,念念不忘吉里让他们支出的花销。所以吉里一去世,他们立即占有了他的工厂。他们找到了一个三吨重的钢球,以为这就是吉里能源的由来。但等再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从他留下的一些文件中也找不到任何线索。

吉里真的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吗?他后来的失败是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受到科学知识的局限?或许他是一个由某种神奇的新力量控制的人呢?

由于弄不出个究竟,吉里的老股东们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骗子,多年来拿他们的血汗钱寻开心。然而事实却是,那些钱,吉里本人只用了很少的钱,他生活节俭,无任何奢侈习性,他把绝大部分钱都用在他的工厂上,用在那些神秘的设备上了。

一位给约翰·吉里作宣传的作家说:“有人认为他是个利用人性弱点的大骗子。但从他多年来的辛勤实验和孜孜不倦的潜心研究,完成一个又一个复杂设计这一点来看,这种说法很不实事求是。

“他既非精神失常,也不是一个普通的骗子。他是位品格上毫无过失的勇士。

约翰·吉里不失为一个天才。”

古船是干什么用的

在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高原上,有一座大金字塔,那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陵墓。

1954年,人们在清除大金字塔基脚的一堆乱石时,发现那里有两个大坑。

考古学家们对这两个大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挖掘了其中的一个,出人意料地发现,坑里埋藏着一条拆卸了的古船,共有1224块,按船的形状有顺序地推放在一起。

考古学家们花了几年时间,才组装、复原好这条古船,古船长43米,船身细长,头尾高翘,有甲板;船壳采用纵向组合的方式,用铜箍加固,用防水剂抹缝;船上使用一种像梭镖状的桨。

1985年,美国、英国、荷兰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相互协作,开始发掘第二个坑。结果又发现了一条与第一个船冢出土的古船相类似的古船。

这两条古船是干什么用的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供埃及法老胡夫亡灵乘坐的日月之舟。因为古埃及有一个传说:太阳神乘着一只小舟,在天海向西航行,在黄昏时为天神所吞食,可是到黎明时又获得新生。法老自然与太阳神有关,他死后乘船升天,在天海乘太阳船而行,到晚上便换乘月亮船。

有的科研成果学家认为,这两条姊妹船,都是灵船。胡夫死后,一条船载内棺和尸体,一条船载石棺,驶往金字塔脚下的一座庙宇。船靠岸后,尸体和棺材被抬上岸,然后又被抬进庙里。

有的科学家认为,在古埃及、尼罗河平原上河流纵横交错,船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工具,深受古埃及人的青睐。因此,船冢里的两条船,是供给胡夫死后使用的。有的科学家认为,这两条船是胡夫生前朝圣用的。一条船用于去开罗下游的圣城,另一条船用于去开罗上游的圣地。胡夫死后,人们就将这两条船作为陪葬物随胡夫而去。

科学家们的这些观点,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不能让人们完全接受,因此古船之谜至今未解。

4600年前的现代家电

在神秘的古埃及,有许多诸如金字塔、法老魔咒等人类难以解释的现象,然而这还不够,人们又在古墓里发现了长明电灯和远古彩色电视机。

在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群中,规模最大、最高的一座是距今有4600年,在开罗近郊吉萨建造的古王国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该金字塔内结构极为复杂和神奇,里面装饰着雕刻、绘画等艺术珍品。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漆黑不见五指的墓室和通道里,这些精致的艺术作品是靠什么照明来行雕刻和绘画的呢?假如让我们猜想的话,在远古时代中火把或油灯一定是自然而然的照明用具了,但是,当时如果真的是使用火把或油灯,那么,在里面一定会留下一点火把或油灯的痕迹。

经过现代科学家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仪器分析,得出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即:在墓室和通道里积存了4600多年之久的灰尘,经全面细致和科学化验的分析,竟没有发现一丝一毫使用过火把和油灯的痕迹。难道,给古埃及艺术家们提供照明的根本不是火把和油灯,而是另外某种特殊的能够发出足够光亮的电气装置和照明设备吗?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竟知道现代电灯照明的原理吗?

史料又确切记载,公元1401年,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罗马发掘一座帕拉斯古墓时,发现墓室被一盏明亮的灯照着,经推断,这盏灯在墓室中已经亮了2000多年而没有熄灭,考古学家进入墓门之后,这盏灯才自动熄灭了。

公元1845年4月,考古学家又在罗马附近发现了一位古代女子的石棺,她的全身肌肉还没有腐烂,像活人一样栩栩如生。在刚开启这具石棺时,考古学家不禁呆住了:石棺内竟有一盏明亮的古灯,这古灯至少在棺内亮了1500年之久而没有熄灭。为什么在已经掩埋、密封了1500多年的坟墓中竟会有燃着的古灯呢?从发现的这两盏古灯外表上看,它们与现代的电灯不同,科学家们推断它们发光的原理却和现代电灯有一些相似之处。

古墓中照明古灯的发现,说明远在几千年前,可能某些古人已经制造出了某种特殊的照明设备和能让古灯永放光芒的电气装置了。只是,查遍现存史料,都找不到有任何试制电器的历史记载,很多人据此认为:古人绝对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电气技术,这些古灯,很可能是当时比地球上发达的天外来客留在地球上的作品。由于发现古灯的时代受科技的限制无法对古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因而,这些古灯的光亮成了我们无法揭晓的谜团。

关于古代电源的谜案后来又有了新的发现和进展。1936年,在修建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近郊格加特·拉布阿村的铁路时,偶然间又发掘出了一座由巨大石板砌成的古墓,墓内有一具石棺。当考古学家打开石棺后,找出了大量2000多年前的石器物,这些古物都是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26年时期的。

当时担任伊拉克博物馆馆长的德国考古学家瓦利哈拉姆·卡维尼格,记述了石棺内的一件陶制器皿:这件古物类似花瓶,高15厘米,白色中夹杂一点淡黄色,边沿已经破碎,上端为口状,瓶里装满了沥青,沥青之中有一铜管,直径2.6厘米,高9厘米,铜管顶端又有一层沥青,并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棒。铁棒高出沥青绝缘体1厘米,由一层灰色偏黄的物质覆盖着。看上去好像是一组化学仪器。经过研究和鉴定,瓦利哈拉姆·卡维尼格认为:“在巴格达出土的陶制器皿、铜管和铁棒是一个古代化学电池,只要加上点酸溶液或碱溶液,便可以发出电来。”这种古器物被他称之为“巴格达古代学电池”。国际学术界有一些学者对上述判断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国际上也有一定学者对上述判断表示支持和赞成。有些科学家仿照“巴格达古化学电池”的材料和方法,进行了通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古电池(仿制品)真的可以通电。德国考古学家艾琳·艾杰巴利希特仿制“巴格达古化学电池”制作了一些铜管、铁棒和陶瓶。他把从新鲜葡萄里榨出来的液汁倒入仿制的古电池中,与古电池连接在一起的电压表指针立即显示出奇迹:他成功地获得了半伏特的电压。古电池发电性能确定后,他又用仿制的古代学电池作电解镀金试验:将一个小雕像悬挂着浸没在溶液里,然后给仿制的古代学电池通电,电流通过两个小时后,一个镀金的雕像便金灿灿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证实了“巴格达古化学电池”能够发电,并且证明了2000多年前的古人确实已经使用古电池一类的东西了。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威夏劳·勒加博士又在埃及尼罗河畔一座从未有人发掘的距今约4000多年的古墓中,竟发现了一台完好无损的远古彩色电视机,这无疑又为古代电气的神秘来源蒙上了一层疑团。

这台被发掘出来的电视机只有一条线路,也就是说只能接收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另外,它有四个三角形的荧光屏,屏的四周都镀上了黄金,它的内部机件竟是目前最先进的钛金属制造成的,质地极为坚固,它的动力来源可能是太阳能电池。经科学家通过碳14年份的鉴定,证明它已有4200年以上的历史。

电视机是近代才被发明的。在1928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接收系统,而彩电的出现是在30年代之后了。4000年以前的古埃及人不可能拥有现代制作彩电的材料,更不可能具有这么高超的工艺水平来造出这台电视机,那么,这台彩电到底出自谁人之手制作的呢?

由于种种不能解释的原因,很多专家便猜测这台电视机极可能来自外星球,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杰作。然而这些外星人什么时间到达了地球?他们来干什么?为什么留下这台彩电?他们的科技发展现在到了哪种程度呢?这些疑问困扰着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各类专家们的头脑。

有一位电子工程师里察·蒙纳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细致地检查了这台电视机,并弄清了它的线路和工作原理。他试着准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复制出一台同样的远古电视机,试图用它接收另外一个星球的电视信号。但愿这项工作能够早日成功,以便揭开远古彩电来源之谜。

同类推荐
  • 关爱生命的探索(科普知识大博览)

    关爱生命的探索(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大自然的报复

    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社会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分的攫取,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面临着怎么的生存环境的问题?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疾病有着怎么的关系?自然灾害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具体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该怎么去应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 交通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交通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意外事故和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蒙上了阴影,令人痛惜和震惊。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的普及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书为中小学生普及一些交通方面的常识,让小读者们更好的了解一些交通方面的知识以及常识!
  • 万物家史

    万物家史

    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史。对每一门学科的起源、脉络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做了系统、明晰的梳理。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为配合国家科普进校园活动,我们组织多位经验丰富的学者精心策划、编写了本书
热门推荐
  • 终极:地球200000

    终极:地球200000

    本文为漫威漫画与199999宇宙(也就是电影宇宙)杂交...不是,融合而成。以电影为主,掺杂漫画故事情节优化本文。请观看的时候当成另一个漫威宇宙来观看不要较真。P.S: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较真。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 曾经逆风和你一起飞

    曾经逆风和你一起飞

    顺风可以飞得更远,逆风可以飞得更高。美好的大学生活,是我们永恒的怀念。初入职场那几年,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那段时间,我很感激所有的经历,也很感激,曾经逆风和你一起飞。
  • 山旮旯里的爱情

    山旮旯里的爱情

    童年的梦还挂在家门口的摇篮里,少年的宣言还在玉泉河的旋涡里回旋,俄尔间,岁月的胡须已经挤满了清瘦的面容。四十二个春夏秋冬,四十二个难以忘怀的故事;四十二个春花秋月,四十二次欢笑与苦辣。如果说,年轮能够回转,我会选择童年......这是一个来自大湘西北部七、八十年代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是作者我曾经数次想记录下的生活片段,但苦于生计,无法静下心来向人们讲述在我童年时代,发生在身边的那些故事。
  • 市长生涯

    市长生涯

    本书是长篇小说。河阳市前任市长史朝义被“双规”后,在省委潘仁和书记的极力保荐下,尹凡顺利以高票当选河阳市市长。在史朝义事件中就与尹凡有过合作的市委书记高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长与市委书记的磨合十分顺利,成为K省其他各市班子团结的典范。当然,故事中尹凡与两位优秀而美丽的女人——许倩和尼丽的情感纠葛也零星地点缀其中。
  • 一梦千寻

    一梦千寻

    有人说:生命就像一张草图,永远也成为不了一副图画。我们无法让一切都演完之后再从头来过,也无法让一切没有开始。也有人说:生命是一段旅途,人在途中就像一片羽毛随风而飘,何时落何时飞,自己从来把握不住。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从头来过,命运的主线会在谁的手中?
  • 泣语

    泣语

    我不轻易说出他们的经历。切记,当你知道后,勿要相信。你看到的,只是一本小说。。。。。。
  • 异界楚留香

    异界楚留香

    楚留香在心爱之人苏蓉蓉死后郁郁寡欢服毒自尽,转世天元大陆。名为楚轩,这一世不再到处留香,只为与自己心爱之人笑傲江湖。可惜不能事事如心,且看这一世是如何留香。
  • 千古不变

    千古不变

    上古世代的神级王者之魂重新择主,圣兽降临,黑暗来临,三界共存亡。
  • 你与我的青葱岁月

    你与我的青葱岁月

    幼时的娃娃亲,高中时的相恋,大学时的分离。两年岁月,究竟何去何从?
  • 锄奸

    锄奸

    这是著名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之后,最新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大队吃了汉奸林振海的大亏,在一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李彪临危授命,出任锄奸队队长。在几次锄奸活动中,李彪好几次都把林振海抓住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屡次被林振海逃脱。李彪从抗战时期一直追踪林振海到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最后两人在庙里意外撞上,林振海服毒自杀,李彪扛着他回去复命除了锄奸的主线外,小说还穿插了李彪与白冬菊、胡小月等的情感纠葛,为作品增添了一些烟火气,丰富了小说叙述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