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近年,人体中的一部分器官还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已退化的无用之物。然而目前认为,人体中几乎没有无用的器官,那些曾被认为是退化或多余的器官仍然在发挥着有益于健康的作用。
最近,儿科专家们普遍认为,扁桃腺在阻止细菌和其他异物进入肺脏和消化系统过程中发挥着有益的作用。扁桃腺曾经被认为是既多余而又令人讨厌的典型器官。现在,专家们建议,只有在扁桃腺已成为重复感染病灶的情况下,才该考虑予以摘除。
不久前,在进行腹腔外科手术时,许多外科医生总是漫不经心地顺手摘去健康的阑尾,作为“送给病人的一件小礼物”。然而,现在一些医生相信,阑尾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某种作用。外科医生已不再利用这一方便的机会迫不及待地把它摘除掉。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胸腺是无用的器官。现在才知道,尽管在发育期后,胸腺的作用可能相对减少了,但它对胎儿和婴儿白血球的抗体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也许,最令人感兴趣的“无用”器官是神秘的松果体,甚至这名字都存在争议。许多科学家提出,它是否也像其他真性腺体那样分泌着某些物质。松果体深埋脑内,体积相当小,但仍然易为肉眼辨认。松果体的位置近乎脑体中部,地处要冲。17世纪伟大的法国哲学家雷内·笛卡尔曾经相当严肃地指出,松果体是“人类灵魂的所在地”。
更为近代的科学家已经弄清,两栖性青蛙的松果体受通过半透明皮肤和眼睛的光线的影响,并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影响皮肤色素的沉着。另外一些两栖动物的松果体也具有类似的作用。然而,对于哺乳动物和人类来说,松果体仍然被认为是无用的退化器官。
但是,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结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1958年,美国科学家阿伦·勒纳发现,哺乳动物的松果体能合成一种叫作“松果体激素”的物质。勒纳和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松果体激素”来自血清素。在哺乳动物中,松果体内的血清素的浓度高于其他任何部位。在大脑的其他部位,血清素是一种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化学物质,因为对于正常的大脑功能,它扮演着某种“信使”的作用。类似精神分裂症,麦角付酸的乙酸胺改变感觉和产生兴奋的作用,可能就是由于它在通常被认为是“情绪所在地”的下丘脑干扰了血清素胺。松果体中的血清素与大脑其他部位的血清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可能存在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大量的资料表明,松果体具有调节生殖的作用。暴露于光线下的雌鼠,卵巢重量增加,动情周期缩短,从而有利于生殖。美国两位内分泌学家理查德·伍尔特门和朱利叶斯·阿什洛德发表的资料表明:在这一反应中,松果体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他们指出,注射“松果体激素”能抑制雌鼠的动情周期,其机制可能涉及垂体。然而,在延长光照时间、刺激动情周期的同时,松果体内“松果体激素”的合成减少。上述结果可因摘除了视网膜或切断联接松果体的神经通路而丧失。因此,伍尔特门和阿什洛德相信,光线对视网膜的作用以某种方式刺激了通往松果体的神经,从而降低了松果体激素的释放速度,使之对生殖的抑制作用得到缓解。
在他们的观点尚未被所有的科学家接受之前,以及类似机制还没有揭示期间,上述理论为否认松果体属多余器官提供了良好依据,这一奇怪器官再也不可能获得笛卡尔所描述的玄虚作用,但在不久的将来,它在生殖方面显而易见的作用,以及也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必将昭之于世。
人的皮肤
技艺精湛的裁缝制做一副紧身外套,至少要花去宽33厘米、长5.5米的布料。然而,细胞再生的自然过程在短短的数周内就供给人们1.86平方米极为精美的新皮肤。新生的皮肤取代了那些在洗澡、运动等活动中经受摩擦、不断老化的皮肤。
皮肤具有一定的湿度,并防止占体重60%的水份被挥发。它是抵御污物和细菌的屏障,与位于其下面的脂肪层一起,构成人体的外表并发挥承受撞击的缓冲物作用。皮肤也具有良好的弹性,是人体理想的覆盖物。
皮肤分三层:外皮层、真皮和皮下层。所有皮肤的重要结构都位于相对较厚的真皮中。当外层细胞消耗殆尽,新生的细胞就从真皮中外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真皮与表皮间的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从未停止。
外皮层下存在着数以百万计的神经末梢,许多神经末梢具有特殊的结构,借以分辨来自皮肤的各种感觉。这些“感受器”至少可分辨出五种感觉:痛感、热感、冷感、压力感和触感。每一种皮肤感觉都是部分或上述全部五种感觉的混合体。在诸如指尖或嘴唇的敏感区域,每平方厘米的表皮都存在着200多个触觉“感受器”。而在诸如肩膀等不敏感区域,每平方厘米表皮所存在的触觉“感受器”则只有敏感区域的1/50。
冷却系统
在每平方厘米的表皮中有100多个排泄带咸味水分的汗腺。随着这些水分的蒸发,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一般情况下,每天由皮肤丧失的水分大约为0.5升,由于其效率甚低,故称为隐性排汗。然而,在炎热季节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以排汗形式丧失的水分至少在13升以上。这就是建议人们在炎热季节服用盐片的原因。否则,由于丧失这么多水分和盐分,可能会因中暑而导致虚脱。
除了发汗,体热还可以通过辐射形式从皮肤散发。体热通过血液,流经分布于皮表之下的毛细血管,使皮肤潮红而散热。当这些毛细血管收缩时,散热终止,并使皮肤颜色转白。
鸡皮疙瘩的形成,是受冷时毛囊内的微细肌肉收缩的结果。这些微细肌肉的最基本功能是竖毛功能,即可以在争斗时竖起毛发以造成更为吓人的外表,也可用于抵御寒冷的袭击。
皮肤也含有球样毛囊和分泌油脂的皮脂腺,每平方厘米约15个左右。油脂润滑了皮肤和毛发,并使之具有防水性。另一种重要的因子是黑色素,它使皮肤和毛发具有一定的颜色。黑色素也具有滤光器的作用,使人体在太阳辐射中免受紫外线的潜在伤害。这就是白色皮肤在阳光下被晒黑的原因。
就像旧衣服,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松弛”了。大多数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用于支持和固定皮肤的脂肪和皮下组织逐渐消失,皮肤失去支持和固定而皱了起来。与骨骼的缩小以及其他脏器功能的衰退一样,脂肪层的丧失也是人体再生能力丧失的结果。
实际上,皮肤可以由于皱折和再生而变大。不幸的是,皮肤并不缩小,以适应逐渐变小的躯干。即使是年轻人,由于过度牵拉和意外的松弛而造成的皮肤皱折,也需要许多日子才可能恢复正常。然而,部分皱折仍可能残留,典型例子是产后的妇女。
皮肤能妥善处理诸如摩擦、尖锐物体、太阳射线、灼热和寒冷等对机体的从不间断的袭击,并使人体保持健康和活力。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助生育的妙药吗
婚后4年不能生孩子,注射了8针名叫“维米根”的针药,立刻受孕,第一胎生了一男四女,婴儿全活着,这是现代医学的惊人发现。
德国有一个结婚四年生不出孩子的太太,注射了一种叫做“维米根”(译音)的“妊娠促进剂”,这位太太,忽然受孕,并且在第一胎生出了5个婴儿来。一男四女,母子均安。在世界医学史上,这是用医药促进女人受孕、一胎五婴的第一次。
这个德国妻子名叫布瑞吉婷·佩恩,是中学女教员。她的丈夫史密特是德国的公务员。佩恩女士27岁结婚,第二年回娘家时,母亲催她快快生孩子,年纪35岁以上分娩第一胎婴儿,会有生育上的困难,母亲问她:“28岁妻子不生孩子尚待何时?”佩恩说,她婚后并没有避孕,是真的不会受孕。婚后第四年,佩恩绝望的说:“自己已30岁了,绝无受孕可能。”于是赴伍烈克医院检查,医师认为史先生精子正常,史太太佩恩女士患有卵巢机能障障。伍烈克医院妇科主任H·D·杜培尔博士就试着替佩恩女士,注射一种妊娠促进剂“维米根”来刺激其脑下垂体前叶,以加强“性腺荷尔蒙”增产活动。“维米根”在月经第3~4日,每天注射了150CC单位(二瓶份),第5至10日之间,再每天注射维米根(一种无色透明液剂,在日本、欧洲都有售)。然后,医师嘱咐史密特夫妇在注射终了后第14天到第18天,趁着排卵旺盛期间,到豪华的观光旅社去缠绵。
果然有效。一个月后,佩恩被诊断证明已受孕。
6个月后,用超音速仪器作胎儿检查,发现腹中是双胞胎。八个月后,用摄影证明腹中胎儿有四个。
8个月零20天——夜晚12时,史太太阵痛入院。
杜培尔博士以下9个医师6个护士,把史太太推入剖腹取胎手术室。第二天早上,2时32分剖腹手术开始,2时42分手术顺利完成。史太太从麻醉后醒来时,睁眼一看,自己生了一男四女,男婴体重1850克,四女婴每人体重自1140克到1800克(普通新生儿每人体重在3000到3300克),她生下的5个“超未熟的婴儿”,这是1972年的事。目前5个婴儿都存活下来,并在逐渐增进健康之中。
史密特太太婚后4年不能受孕,自使用“维米根”妙药后,一鸣惊人,头一胎就生了5个,世界有史以来,一胎五婴仅有60例,平均每4096万次的分娩之中,才有一次的“一胎五婴”可能性。二战结束(1945年)以来,在欧洲,一胎五婴全活着的,这是第一例。
一胎五婴以上的分娩,婴儿全部活着的例子,全球绝无仅有。其世界纪录是:一胎八婴——1967年,在墨西哥由21岁的泰黎慈女士分娩,四男四女皆死亡;一胎七婴——自1900年以来只有五例,其中,1969年,在衣索比亚的约瑟太太一胎七婴,二死五活;一胎六婴——先例很多,婴儿全活的绝无仅有;最近的一例是,1969年英国23岁的丽莎女士一胎六婴,产后一死五活。
神秘胎儿生活
过去,人们把婴儿呱呱落地降生于人世作为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而对胎儿在母亲腹中的情况却不很清楚。如今借助于超声扫描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胎儿在子宫内最后几周的运动和情感变化可以直接从荧光屏上进行观察,神奇的胎儿生活成为一幅幅生动的图像展示在科学家的眼前。
在母亲腹内经过8个月的生长,胎儿会在某一天早晨睁开眼睛,打几个哈欠,用力蹬几下腿,探索的手可使脐带飘动起来,也会把手指伸进嘴里吮吸。令人惊讶的是,胎儿竟然还是“美食家”,若在羊水中加入糖精,胎儿吮吸的次数就会剧增。与此相反,把脂醇这种味道苦涩的油液加入羊水中,胎儿吮吸的次数就会剧减,并会皱起眉头。
妊娠期间,母亲的腹内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的耳内,胎儿会不断地“凝神倾听”。最为嘈杂的是母亲胃内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亲与母亲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然而,支配胎儿所在环境的声音,是母亲那富有节律的心脏搏动声,如其节奏正常,胎儿就会知道一切正常。
胎儿也要为自己出生后的生活作适应性锻炼。胎儿不需要呼吸,但横膈也要像呼吸时那样上下运动。胎儿不需要吃东西,但也要吞一些羊水,吞咽时会引起一串打嗝,使母亲觉得胎儿在进行一系列小的、有规律的跳动。
胎儿在最后几周能使用感官。当播放录音时,胎儿会转动脑袋,使耳朵靠近声音。在腹内,视觉是不重要的,但是一道明亮的光线直接照在孕妇裸露的腹部时,胎儿会睁着眼睛,把脸转向有光线的方向。当胎儿感觉到母亲在休息时,还会在母亲腹部蹬几下,如果母亲拍几下蹬的部位,胎儿还会在这个部位回蹬几下,以此作为游戏,直至累了或失去兴趣之后又会睡着。
当母亲重重地跌了一跤时,胎儿会被惊醒。由于羊水等缓冲保护作用使胎儿不会受伤,但母亲的疼痛和紧张会使体内肾上腺素和其他与紧张有关的激素分泌增加,使胎儿的血液供应减少,这时胎儿会躁动一阵,并会哭。由于子宫内没有空气,胎儿的哭是没有声音的。当母亲平静下来,激素分泌恢复平衡时,胎儿又会安静下来。
以图像的形式直接观察胎儿的生活,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研究优生的方法。
头发中的奥秘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据历史记载,拿破仑死于胃溃疡或胃癌。然而在法国,始终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拿破仑是被人用毒药谋害的。
20世纪60年代,瑞典牙科医生、业余病理学家伏素夫伍德,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一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了化验,发现这根头发每克中砷的含量竟高达10.38微克,比正常人高10多倍!砷是有毒元素,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有剧毒。难道拿破仑真是被人毒死的吗?后来,他又对拿破仑的头发逐段进行了检查。由于人的头发大约每天长0.3毫米,1个月约长1厘米,逐段分析后发现,拿破仑死亡前的一段时间里,头发中的含砷量是逐渐增加的。可见拿破仑可能不是被人毒死的,他的死亡也许是由于他遭流放时所喝的岛上的水被含砷化合物污染造成的。
科学家们十分重视对头发的研究。人类的毛发与其他灵长动物不同,它是我们人类的一个重要外形特征。
我国古代习惯用“青丝三千”来形容头发之多,其实“青丝”何止“三千”!一般说来,人的头上约长着10万多根头发。从头发数目看,金发的显然要比暗色发的多。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头发可多到14万根左右;红色头发的总数不足9万根;中国人黑发的平均数是10万根。
每根头发都有毛囊。毛囊底部为一乳头状的突起,这便是制造头发的“工厂”,里面还有血管,以供给能转换成头发细胞的原料。在乳头状的表面,新细胞将旧细胞挤出以增加头发的长度,当头发长到使其尖端突出头皮毛囊时,头发就变硬了。头发每天都在生长,速度与年龄、健康状况有关。健康的人,尤其是16至25岁之间者,头发生长速度最快,1年可增长18厘米,而中年人平均每年只增长12厘米左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白发三千丈”的著名诗句,那是诗人的夸张。然而把头发留到几米长的人还是有的。世界上头发最长的人,是已故的印度佛路华道僧侣院院长史华美,1949年他的头发长达7.93米。目前供科学研究的世界最长的头发,是沈阳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经理王丽娟的头发,她的头发长达3.05米。
从形态上看,人的头发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直发,头发又直又硬;第二种是波发,头发像波浪一样;第三种是卷发。亚洲中部、北部、东部的大多数居民,还有美洲印第安人,都是直发;欧洲人波发比较多,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居民也是波发;非洲黑人大都是卷发。这3种发型据说与气候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人的头发是五颜六色的。亚洲黄种人多是黑发,非洲人也是黑发,欧洲白种人多是金黄色的头发,美洲印第安人是红发。
人类的头发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会像鸡、鸭等动物有季节性的换毛。头发有一个生灭的循环历程,每15分钟,头上的头发有90%在生长,而10%则处于休止状态。这10%的头发将维持到3个月以后渐渐脱落。我们每天大约都要掉落50至100根头发。
人类的头发,还有一个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就是没有“触觉”或“毛感”,如猫的触须极为敏感,而人的头发却没有这种功能。另外,在动物世界中,许多哺乳动物有时会使毛发竖立起来,使体积似乎比平时庞大一些,而人类缺乏这种戏剧性夸张变化的本领,所谓“怒发冲冠”不过是个形容词而已。
人的头发抗拉力很强,尤其中国人的黑发抗拉力就更强。杂技团的飞技表演家可用自己的头发悬在空中表演古代仕女的飞天图。另外人的头发还极有弹性,在断裂之前,可拉长20%左右。
人的头发除保护头部和美容上的意义外,现在还用于医疗保健。儿童缺少微量元素锌时,会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化验头发可以确定锌的含量,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手段。此外,头发还可以在侦查破案中成为证据,这是很多人知道的。
人怎样用嘴表达感情
在人体上最忙碌的部分恐怕就是嘴了。无论咬、吃、吞咽、吮吸,还是呼吸、说话、唱歌都一刻也离不开嘴。在表达感情方面也少不了嘴,你不妨试试,笑时控制嘴角不动,能不能笑出来?
人的嘴很富有表情。嘴部肌肉运动的4种基本方式——开与合、向前向后、向上向下、抿紧放松组成了千变万化的嘴部表情。
嘴部最重要的肌肉是嘴唇周围强健有力的环形肌。环形肌收缩时,嘴就闭上。如果这时表层肌肉较为用力,嘴就喊起来;如果这时内层肌肉较为用力,嘴唇就贴紧牙齿,形成将挨揍的紧张相。其他嘴部肌肉随着环形肌运动,努力把嘴巴向四面八方撑开。提肌把上唇抬起时,现出哀伤或轻蔑的表情;面颊肌把嘴角拉向后上方,展现笑容;口三角肌使嘴角往下拉,这是感伤时的表情;降肌把下唇拉低,表现不屑或嘲弄的意味;中央提肌能抬高下胯,同时使下唇向前,呈现挑衅的神态;位于颈部的颈阔肌,能配合颈部的紧张姿态而使嘴向下或左右拉,人在受痛、受惊或勃然大怒时,就会这样。
欢快的神情有开口和闭口两种。嘴唇向后上方挑起而不张开,形成不出声的微笑;咧开嘴,是露出牙齿的微笑;嘴巴张开,嘴唇形成两端向上的弧形,是开怀大笑。
愤怒的时候,嘴角向前,好像要发动攻击一般;恐惧的时候,嘴角缩进去,好像要临阵脱逃那样。同样是愤怒和恐惧两种表情,发声的或沉默的,嘴唇的形态变化很大,而嘴角的变化则同上面一致。愤怒不言的时候,嘴唇抿得很紧而嘴角向前;发怒大吼时,嘴巴张大,露出两排牙齿,嘴角还是向前,形成一个方形的窟窿;沉默的恐惧,嘴唇紧张地收缩,现出一条水平的裂缝,此时嘴角拼命后缩;因害怕发出尖叫时,嘴大张,嘴角还是缩在后面。
另外,嘴还能和一些手势配合,用来表达感情和意愿。
人为什么要眨眼
人们常把短促的时间称为“一眨眼的工夫”。一个人1天平均眨眼1.5万次,每次眨眼的持续时间不超过0.1秒。人通过眨眼可以保持眼球表面的洁净和明亮。但是,如此频繁的眨眼仅仅是为了保护眼睛吗?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新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眨眼与心理密切相关。
世界上最早将眨眼与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是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庞德和肯尼迪。他们确认,一个人不论在戈壁滩上跋涉,还是在热带雨林中穿行,其眨眼的速率不变。也就是说,眨眼与气候条件无关,但与完成的不同任务和疲劳有关。他们对从事视觉活动的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那些在迷宫中寻找路线或在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画另一条直线的人眨眼很少,而疲劳过度者、发怒者、兴奋者的眨眼则十分频繁。由此可以判断,眨眼与思维存在着某种联系。
后来,随着心理学家和神经医学家对眨眼的进一步探索,眨眼的奥秘逐渐被揭开。研究者使用红外线、照相机和电极测量了各种人眼睛周围神经和肌肉的电脉冲,发现当一个人处于警觉、厌烦、焦虑、专心致志等不同状态时眨眼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不同。有趣的是,眨眼恰好发生在停止观察和开始思考的瞬间。
研究者证实,警惕性降低了眨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阅读小说的人与谈话的人相比,前者每分钟平均眨眼6次,后者为12次。在市区街道上开车的汽车司机的眨眼次数明显少于行驶在城外高速公路上司机的眨眼次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如果司机意识到与一辆高速开来的车潜伏着相碰危险时,其眨眼次数几乎为零。其次,眨眼还是焦虑的“晴雨表”。初学驾驶直升飞机的飞行员比教练员眨眼次数多;心烦意乱的妇女比内心平静的少女眨眼次数多;面对声色俱厉的律师提问的证人比面对态度温和的律师提问的证人眨眼次数多。这些都与焦虑有关。眨眼还反映在神秘的人体记忆中。令人惊异的是,眨眼恰好发生在大脑认为不再有新信息、记忆形成的时刻。
在生活中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关于眨眼的有趣现象。比如,当你的目光看到一行字的末尾,或者你还没有看懂而返回重读前面的句子时,你立刻会眨眼。此时,大脑似乎命令你在各个重要“站台”暂歇,而眨眼则是这个停歇的重要标志。于是,有人形象地称这种眨眼为“思维标点”。他们把低空飞行的飞行员和城区汽车司机短暂而不太多的眨眼叫做“逗号”,而将持续时间长而频繁的眨眼称为“句号”。前者似乎把眼前移动的景物分成了可以处理的各个单元,后者则表示要对吸收的信息再进行贮存或思考。脑电波的测量也完全证实了这种假说。
由此可见,眨眼透露了人内心的丰富信息,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也许还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