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6700000288

第288章 决意守城

“丘军门,是什么风儿把您给吹来了?”祖大寿远远地望见丘禾嘉,早早地便拱手为礼道。

“本院为了国事,不得不来耳!”丘禾嘉也对着须发半白,资历极老的祖大寿回拜一下。

而后何可纲也只是拱手为礼而已。

其余的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千总,把总可不敢在巡抚面前拿大,一个儿一个儿都是单膝跪地,连连见礼。

丘禾嘉各自应了。

“祖总镇,你这大凌河堡修的当真是快,本院记得6月25日方才动工,今日才是7月16日,只过了21天,这军堡居然就修出了个囫囵模样,本院着实有些佩服。”丘禾嘉与一众军将们见完礼,便指着拔地而起的大凌河堡城墙,开怀说道。

“军门,都是延绥军镇靖边堡游击刘仁玉刘将军的钢筋水泥法甚为得力,大凌河堡才能如此之快筑成。”祖大寿直言道。

“刘将军何在?”丘禾嘉眯着眼睛,在一众军将中扫来扫去道。

“军门,末将便是刘仁玉。”

刘仁玉见丘禾嘉点名要见自己,只好满脸堆笑地出列应声道。

“不成想刘将军这般年轻,当真是英雄出少年。”丘禾嘉打量了一下刘仁玉,便微笑着赞上对方一句。

一众靖边堡军望见丘禾嘉这般情状,还以为丘禾嘉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高级文官。

可一众辽东军将们却都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显然都没有搞清楚状况。

“丘军门素来不苟言笑,严苛至极,今日为何作如此情状?”辽军游击吴良辅小声询问自家袍泽高光辉道。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丘二愣子今日不拿大,不犯愣,自然是有事要求咱们了。”高光辉四下看了看,也小声回复道。

“说的也是,咱们只管看着便是了。”吴良辅点点头道。

“末将不敢当,军门谬赞了。”刘仁玉听见丘禾嘉赞美自己,自然要客气一句。

“刘将军不必过谦,寻常关内军将都视辽东为绝地,便是奉了命令,也磨磨蹭蹭不愿意来,刘将军倒好,不仅自请入辽东作战,还自备行粮军械,如此公忠体国,可敬可叹。”丘禾嘉因为感念刘仁玉接到朝廷的命令却没有径自回返陕西,而是继续停留在大凌河堡,是以着意吹捧对方。

“光辉,俺的耳朵是不是出现幻听了,丘二愣子居然还会这么说话!?”吴良辅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良辅,你没听错,俺也听分明了,这可是他第一次说了这么久的话,还没有损人。”高光辉也是一脸疑惑地回复道。

两个迷茫的军将实在是不明白丘禾嘉为何这么客气,他们思考不出答案,只能继续侧耳倾听。

“为国效力,为君父分忧,臣子之本分也,而且我大明最重辽东军功,末将当然要到辽东来杀建奴,这样才能获取进身之阶。”刘仁玉微笑着回复道。

“好志气,看来这大凌河堡便是刘将军杀敌立功的地方了。”丘禾嘉与刘仁玉说完话,便又对着一干军将们说道:“祖总镇,何总镇,大凌河堡既然已经修好,烦请二位带着本院四处看看,可好?”

“有何不可?军门请,”祖大寿与何可纲将自己的斗篷往后一掀,侧身做个请的手势。

“祖总镇,何总镇,刘将军,跟着本院一路去看看。”丘禾嘉也做个请的手势。

“老夫便来为军门引路。”祖大寿径自当先一步,走在前面儿。

丘禾嘉,何可纲,辽东军将和靖边堡军将紧随其后。

“军门,此城高三丈,宽一丈五,自大凌河中引水护城,城防即将完备........。”

祖大寿一路上四处指点,为丘禾嘉解说。

丘禾嘉听得频频点头不止。

他在祖大寿的带领下,过了护城河,直入城门,本欲登上城楼,却恰好看到一班人正在修房子,而这修房子的法门却与寻常方法大不相同,令他甚感奇怪。

兵士们在下地基的时候,不夯土,就往铁笼子一样的东西里倒稀泥。

丘禾嘉看到这里,不免疑惑道:“修房子用稀泥能成事吗?”

“能成事,军门,这城墙便是用此法修筑而来,现在其坚硬程度不输金石。”

祖大寿望见丘禾嘉这等万分疑惑的情状,仿佛看见往日的自己,是以刘仁玉还没发话,便抢先说道。

“当真!?”丘禾嘉耸然一惊,似乎不能置信,不过祖大寿是何等人物,岂会说谎,所以过了一会儿,他便半信半疑道:“难怪这城墙修起来如此之快,钢筋水泥之法果然奇特。”

丘禾嘉说完这句话,又看了看兵士们施工的画面,似乎还是不得要领,没奈何之下,只好不去想泥巴怎么做房子这等难题,他径自拾级而上,登上了高大的大凌河堡城墙。

这大凌河堡坐落于一片儿盆地之中,城堡周围地势甚为平坦,丘禾嘉登高一望,顿时胸中一片开阔,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他先是四下里望了一阵,最后,则定定地看着东方,与大凌河堡一河之隔的女真腹心之地,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说与旁人听一般,沉声道:“孙经略当年,以枢辅之尊守边,有支持袁崇焕守宁远孤城的勇气,如今这么一座城池修好了,却又要被放弃,难道就没有袁从焕这样的人站出来为国家守住这一座孤城吗?”

丘禾嘉说完此话,便掉过头来,目视祖大寿,眼神中写满了恳求。

他知道祖大寿若是果真不想守此城,朝廷的命令一下,只怕就已经走了。

但祖大寿终究没有走,所以丘禾嘉认为自己完全可以用袁崇焕的名义来激将一下祖大寿,让对方明白无误地亲口表明愿意守卫大凌河城的心意。

祖大寿闻言,与自己身侧的何可纲,还有自家兄弟祖大弼对视许久,方才进言道:“老夫并非不想守此孤城,只是朝廷已经明下命令,着我等回返宁锦防线,而且此处粮食不敷吃用,所以我等实在是无法守卫此城。”

祖大寿的意思,丘禾嘉听明白了,不是不想守城,而是粮食不够,没有信心守城,看来只要给粮食,就可以说服祖大寿守城。

但是丘禾嘉也很为难,他手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那就只好给信心了。

“祖总镇勿忧,粮食暂时不够,只待秋收完毕,即可送粮食来给你们。”丘禾嘉许诺道。

“倘若建奴忽至,围住大凌河堡,奈何?”祖大寿不依不饶道。

“朝廷自有援兵来救,朝廷不派兵来救,本院亲自来救。”丘禾嘉以手击打女墙,掷地有声道。

祖大寿闻言,复又目视其弟祖大弼,然后方才慨然应声道:“祖某愿与部下一道守卫此城。”

“好,祖总镇真乃大明忠臣,辽东柱石也!请受丘某一拜。”丘禾嘉激动之下,竟而直接对着祖大寿就是一拜。

“这如何敢当!”祖大寿微微侧身避过,然后赶紧回拜一下,以示郑重。

“祖总镇和刘将军高义,本院甚为感佩,大凌河就托付给二位了。”丘禾嘉与祖大寿说完话,便复又嘱咐道。

“军门,大帅,守卫大凌河固是该当,不过末将却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军门俯允。”刘仁玉忽而出言道。

“哦,刘将军有何要求,只管说,本院能力范围之内,自当照办。”丘禾嘉不知刘仁玉求的是什么事,也不敢拿大,只说尽力而为。

“本镇也是这个意思。”祖大寿附和一句道。

“总镇有精兵4千,末将有精兵3千,其余戍兵尚有1万,末将以为兵贵精不贵多,烦请军门只留3千精锐在大凌河堡,其余兵士尽皆调回即可。想那建奴,兵力至多不过五六万人,我军1万精兵足以对付,而且兵少,需要的粮食更少,不知军门和总镇意下如何?”刘仁玉恳请道。

“仁玉所言甚为有理,兵法云十则围之,建奴就算来个10万人攻城,咱们就在城上开铳放炮,倒也不怕他们。精兵1万也够用了。”祖大寿率先表态道。

“既如此,那就依刘将军所言,只留3000精兵在此,至于留下哪些兵士在此,可由祖总镇自行定夺。”丘禾嘉回复道。

“如此,末将便谢过丘军门了。”刘仁玉称谢道。

“嗯,本院还有公务要办,这就回返锦州去了,大凌河就拜托诸位了。”丘禾嘉为人不善交际,说完公事,便连一分钟也不想多待。

而祖大寿与丘禾嘉素来不睦,自然也不想留他吃酒饭,于是他只假意挽留一下。

丘禾嘉稍一推辞,祖大寿便不再坚持。

“诸位多多保重。”丘禾嘉骑在马上,对着一干守城的军将们拱手道。

“我等有军务在身,不能远送,军门慢走。”祖大寿等一干军将齐声道。

“罢了。”丘禾嘉浑不在意地摆一摆手,径自打马走了。

“刘将军,丘军门走了,你这就去在1万戍军中选3000青壮听用。”祖大寿对着刘仁玉道。

“军门,选出来的青壮就交由末将训练,可好?”刘仁玉恳请道。

“刘将军练兵之法甚为酷烈,只怕兵士们经受不住。”祖大寿见识过刘仁玉的地狱式训练,觉得那些戍军可能受不了。

“大帅,末将自有分寸,不会像训练自家官兵那样训练他们。”刘仁玉呵呵一笑道。

“如此甚好,挑选青壮,训练之事本镇就交给你了。”祖大寿这才放心道。

“是,大帅,末将知道了。”

刘仁玉得令,自去从戍守的1万辽东本地军卒中选出3千得用的青壮。

靖边堡军在选定兵丁的时候,所用方法与在陕西时并无二致,都是要青壮,农家子弟,兵油子,地痞无赖一概不要。

那3000被选中的兵卒目送其余未被选中的袍泽走的时候,无一不是羡慕至极,毕竟大凌河堡是前线,是兵凶战危之地,指不定什么时候,自家小命儿就没了。

而正当他们无比沮丧之时,刘家将主却专门派人给每个被选中的兵卒送来5两安家银子。

这可是刘仁玉临时找自家兵卒借的,回到靖边堡可是要还的。

那些个留在大凌河堡的戍卒得到这么大一笔巨款,都是惊喜异常,本来为朝廷在辽东打仗就有军饷,现在又可以额外拿到外快,自然是欢喜异常,便是建奴的威胁似乎也被这些军卒看淡了不少。

而当日晚间,刘仁玉还特地将盐腌渍的羊煮了,给全军开了一顿荤的,就连辽东军也有份儿。

那些戍卒们都是苦哈哈的大头兵,就连过年都未必能够吃到肉,如今在大凌河堡能吃到蒙古草原的正宗羊肉,谁个不是对刘仁玉感恩戴德,都说遇到这等将主当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刘仁玉对于戍卒们的种种做派,也就是笑笑而已,所谓先甜后苦,日后训练的时候,这些个戍卒就知道他刘仁玉的厉害了。

大凌河堡左近草丛之中,两个头顶光亮,脑后扎一根金钱鼠尾小辫子,穿一身黑色锁子甲的后金细作趴在地上,拨开眼前的杂草,很是看了一阵。

“娘的,南蛮子都快把大凌河堡修好了,快快回去禀告牛录额真。”

“好咧。”

两个后金细作小声说完话,便倒退着往后爬,过了一阵,便消失在茫茫草丛之中,没了踪迹。

同类推荐
  • 明末锦绣

    明末锦绣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明末宗室的奋斗历程!这本书算是一本小清新的穿越文吧!如果杀人放火、夺人妻女也算小清新的话!!
  • 天下为聘我为将

    天下为聘我为将

    大秦末年,天下大乱,诸候并起,四夷犯边,沙场争锋,金戈铁马,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不畏艰险,他们勇猛善战,在他们每次经典的战役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美丽感人的故事。生逢乱世,唯有死战;我,蒙恬的养子,百战余生的悍将,开国的帝师,却又是注定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那么,我的故事就从始皇帝驾崩后开始……
  • 创殇

    创殇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猎鹰——大明卫

    猎鹰——大明卫

    光明总是要在黑暗中才能找寻,希望只要迈开了脚步才能触碰到。一身飞鱼服,一把绣春刀,他们是大明王朝最忠诚的卫士,是冷酷与无情的化身。孤独与他们终生相伴,权力让他们置身于杀戮中。一双手沾染千百鲜血,一个人背负千万人命。所有人都惧他们,都恨他们。可是,他们也只不过是朱家人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想用时用,想弃时弃。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人生的自由。有的只是从他们刀下滑落的人头。锦衣卫一个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耀的职位,可到头来依旧是一颗弃子。朱家的天下,从没有真正的荣耀,有的只是权力的争夺。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了几百年,锦衣卫的路到底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一切尽在《猎鹰——大明卫》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商汤灭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商汤灭夏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逆袭的退伍兵

    逆袭的退伍兵

    2015年,中央提出裁军30万,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另一个时代的启航?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上百万退伍军人汇集成的洪流,究竟流向何方,流动的平稳还是喘急,不仅社会在关注,国家在关注,更是牵动着所有军人家属的心。我们,身上深刻着部队的烙印!我们,心中永难忘怀军旅的生涯!军旗不倒,军魂不灭!脱下军装,我们依然是军人!我用自己的方式,讲述退伍兵的故事!
  • 占骨师

    占骨师

    繁华城市里一座幽静的茶馆,为无忧之人煮茶,为有愁之人占骨。她是占骨师,占过去,占遗愿,占已死之人的一生,报酬只是所求之人几年寿命,茶馆等待千年,只为一个轮回。被时光遗弃的人游离在城市,时间摈弃了他们,没有死亡的恐惧,只有存活的悲伤。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茶馆展开,下一个又是谁?
  • 世界太大遇你太难

    世界太大遇你太难

    因为遇到了他,她命运从此改变,向往简单平淡生活的她因为要去中国学习,从此生活不在平凡。
  • 三界阴阳

    三界阴阳

    每个人降临人世间都会有其使命,主人公——林凡再一次意外中,发现了自己的秘密。而身世之谜又让他再次卷入一场更大阴谋之中,“三月三,诞灵长;西王母,蟠桃宴;人文祖,真武帝;千年劫,阴阳乱。”
  • 超能战仙

    超能战仙

    龙虎拳高手重生异界废材纨绔,华丽逆袭笑傲苍穹!
  • 花月殇

    花月殇

    缘起无时,怨落由心,花月何殇,各有归宿。“听话,等着师傅去找你……”这个丫头最信的人就是师傅,师傅怎能食言,那不是太没面子。“有情之人最是可笑!有用的人就用,没用的人就杀,人与人之间,就该是这么简单才对!”“雪菡,告诉他,师兄是不是早就对你以身相许了!”路雪菡,你还真是笨地天资卓越!骗的就是你,只要你上当了,我就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繁华世界,这一切是否会有最好的安排呢?如果我必须选择离开,就一定不会让你知道,这里,藏着一份爱。你错了,就像当初的我一样,我们都错了,当有一天心累了,就全都放下吧。眼泪是苦的,但却有温度,因为它由情而生。
  • 老婆大人我在上

    老婆大人我在上

    李阔我好后悔认识你。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没脸见白凯。--------安以轩
  • 梦时境之铃铛

    梦时境之铃铛

    莫名其妙的做梦……莫名其妙的起不来……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变成炮灰,还要帮助别人完成心愿,然后……那那么多废话,当然是复仇啦!!欢迎来到月老阁,这里拒绝不掉的事,就交给你啦~~
  • 时光深处的分离

    时光深处的分离

    “我祝你在内疚中痛苦一辈子!”我记得你在摩天轮上的告白,我记得你对我的承诺,我记得我们的回忆,可是。。我们还能回去吗?
  • 勇士之城(下)

    勇士之城(下)

    本书为电视剧《勇士之城》的原著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日军攻打常德城的战争背景下,以潜伏在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党员何平安与当地粮商沈湘菱的爱恨情仇为辅线,主要描写了在非常时刻之下,何平安、余程万为代表的常德城内国共两党以及沈湘菱为代表的民间组织自发合作,一致抗日,最终为保常德几乎全部战死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