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2700000002

第2章 武则天的生平及其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海内外学着研究武则天的论著甚多,评价分期很大。笔者在此略述武则天的生平事迹,并对武则天的评价提出较为详细的个人简介。

(一)武则天生平事迹

武则天(624-705),名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其家族原居沛县伶安徽宿县,后迁文水。其父武士彠,是木材商人出身,因经营和贩运木材而“致大富”。他“家富于财,颇好交结”,与在山西任官的李渊结识,李曾“休止其家”。李渊为太原留守时,让他监管军队兵器。617年李渊从太原起兵,他随军入长安,在唐初官至工部尚书,历任利州、荆州都督,封应国公,贞观九年(635)病死。高宗显庆元年(656)改封周国公。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彠的第二个妻子,其父杨达是隋朝的宰相之一。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武士彠籍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工部尚书。武则天就在这一年生于长安(另一说生于广元)。

从上述事实可见,武则天出生在一个由木材商人上升为新权贵的官僚家庭。“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但是,这个由经商发家致富,由追随李渊起兵而显贵的暴发户,究其门第,既非山东、江南旧士族,亦非关陇士族,所以在当时士族贵族大官僚眼中,武则天的出身还算是“地实寒微”,属于庶族地主家庭出身。

1.从武才人到武昭仪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武则天离家前,其母杨氏很悲痛地与女儿告别,武则天却很坦然,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母亲才止住哭泣。武则天入宫后,太宗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

武则天在感业寺里的所作所为,史书没有记载。但从高宗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生于永徽三年(652)的年龄推断,说明高宗常去感业寺,二人来往过密。

武则天在感业寺里住了将近四年。

永徽四年(653),高宗游感业寺,又见到武则天,很高兴。当时王皇后无子,萧淑妃得宠,已生有一男二女,王皇后妒嫉。王皇后就想利用武则天排挤萧淑妃,让武则天留长发,支持高宗把武则天纳入后宫。“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礼以事王皇后。

王皇后也就多次在高宗面前称赞她。

不久,武则天受到高宗的宠爱,拜为昭仪,从殡妃中的正五品才人升为正二品,在后宫中的地位大为提高。而“后及淑妃宠皆衰”。于是王皇后与萧淑妃二人又联合起来谗毁武则天,高宗“皆不纳”。

2.从武皇后到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第二次入宫,立为昭仪不久,在统治集团内部就发生废立皇后之争。

王皇后,山西太原人,因出身名门,又长得美丽,太宗纳为晋王李治妃。永徽初,立为皇后,其舅柳爽为中书令。王皇后无子,高宗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武则天有子,并且“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又得到高宗宠爱,在这场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当时王皇后虽已失宠,但高宗尚无意废掉。武昭仪欲当皇后,就必须促使高宗立下废后的决心。于是武昭仪心生一计:有一次王皇后来爱抚武昭仪的小女孩,一离开,武则天就亲手扼杀自己的女孩,然后用被盖上。高宗来看女孩,一掀被发现女孩已死,大惊;再看武昭仪,正在抽泣,忙问左右刚才谁来过,左右都说:“皇后适来此。”高宗大怒说:“后杀吾女!”武则天就用这种手段诬陷王皇后,使高宗“由是有废立之志”。

唐高宗要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这在朝廷大臣中引起激烈的争论。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一派官僚坚决反对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当时位高权重的大臣,首推长孙无忌。他是长孙皇后亲兄、高宗亲舅,唐开国元勋、贞观时期的宰相之一,此时以太尉衔摄宰相职,与褚遂良同辅朝政。高宗为取得他的支持,与武昭仪一起给长孙无忌送去十车金宝增锦,亲到府上试探。长孙无忌收下了礼物,但不支持立武昭仪为皇后。接着,武昭仪又让母亲杨氏到长孙无忌府,“屡有祈请,无忌终不许”。

据史书记载,反对高宗废王立武的官吏,还有当朝宰相褚遂良、韩缓、来济、于志宁等人。他们大都是士族地主家庭出身,贞观时期的顾命老臣,属于士族大官僚集团。他们反对立武则天当皇后的根本原因,是维护既得的权势。具体理由:一是武则天不是名门望族出身,而王皇后则出身名门望族,又是太宗亲自择娶的好儿媳;二是武则天曾为太宗才人,若立为皇后,有损皇帝名声。

永徽六年(655)九月,有天高宗召集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于志宁入内殿。老谋深算的李勣,知道是为废立皇后之事,感到不好当众表态,就“称疾不入”。其他几位宰相至内殿,高宗对他们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褚遂良回答说:“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

第二天高宗又问,他还是不同意,说:“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具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说罢置妨于殿阶,要求辞官回家乡。高宗大怒,命令将他撵出,无忌说“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于志宁不敢言。随后,韩缓上书以妲己覆殷商、褒似亡西周的历史教训,劝高宗不要废王皇后;来济亦上表劝谏,说什么王者立后“必择礼教名家”。高宗力排众议,“皆不纳”。

与此同时,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另一部分官吏则拥护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其关键人物则是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出将入相的李勣。除许敬宗、李勣、李义府三人是贞观旧臣外,其他大都是科举出身的新官僚;除许敬宗“其先自高阳南渡,世在江左”,属于江南士族后裔外,其余皆为庶族出身。因此这部分官吏可称之谓庶族新官僚集团。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在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后,翌日,单独召见李勣说: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是顾命大臣,恐怕这事不好办吧?李勣回答说:“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一句话坚定了高宗的意志。许敬宗亦散布说:“田舍翁多收十斗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高宗态度更加坚定,随即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

同年十月,唐高宗就在李勣、许敬宗、李义府一派官僚的支持下,宣布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十一月,由司空李勣出面宣布高宗旨意,册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由昭仪当上皇后,适应了唐代前期由于科举制的发展促使庶族官吏势力增长的趋势。这是她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一步。

显庆元年(656)正月,高宗降皇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第五子、武皇后长子李弘为皇太子,年四岁。二月,封武士彠袭为周国公。

显庆四年(659)四月,许敬宗等人告发监察御史李巢与长孙无忌勾结“谋逆”,并称“由褚遂良、柳爽、韩缓构扇而成”。高宗命许敬宗处置,于是执政30余年的长孙无忌被迫自缴而死,其他被削爵贬官者很多,籍没长孙、柳、韩三家,贬于志宁等9人。其前(658年)褚遂良已死,诏削官爵。至此,宰相权完全由李勣、许敬宗、李义府一派官吏充任。

显庆五年(660)十月,高宗患病,“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委托武则天处理某些政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伴矣。”此后,武则天参与执政。但重大事务及涉外事件仍由高宗亲自掌管。高宗委政于武后,并非出于昏,濡,而是由于武后“处事皆称旨”,二人有共同的政治见解。当然,由于封建皇帝权重自专,不喜他人染指,二人有时亦会发生矛盾。

麟德元年(664),高宗曾不满武后干涉政事,加之“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商议。宰相上官仪请废武皇后,高宗即命仪草诏。诏未发,武后至高宗面前自诉,高宗“复待之如初”。上官仪、王伏胜原属故太子李忠陈王府人。不久,许敬宗诬奏上官仪、伏胜及忠谋大逆,上官仪下狱死,王伏胜被诛,赐忠死于流所。“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中外谓之“二圣”。

上元二年(675)三月,高宗病重,曾欲使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李义府不赞同,要高宗以后传位于子孙,高宗乃止,太子李弘“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高宗甚爱之,但“失爱于天后”。李弘见到萧淑妃二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请高宗准许他们出嫁,武皇后更加有气。四月,“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新书则断定太子弘是武则天毒死的。今人多持此说。其实,李弘是死于肺结核病。李弘死后,同年六月,高宗立第六子、武后次子李贤为太子。“贤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颇有才干。贤又召集一批学着注释范晔《后汉书》。时正议大夫明崇俨以巫术治病,受高宗和武后信任,他对武后说:贤不堪承继大位,英王显貌像太宗,相王旦最贵。调露二年(680)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当时宫中又传说李贤是武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

由于上述三点原因,武则天不满意李贤,崇俨被杀后,高宗令搜查东宫,“于东宫马坊搜行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另外有记载,明崇俨是太子李贤派赵道生杀死的。

永淳二年(683),贬李贤于巴州;文明元年(684),武则天令丘神绩去巴州监视贤,神绩遂逼令李贤自杀,年三十而。今人多认为是武则天指示丘神绩干的。

680年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之后,高宗又立第七子、武后三子李显(亦名哲)为太子。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病危,“召裴炎入,受遗诏辅政”,遂死于洛阳贞观殿。遗诏太子显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中宗李显即位后,其妃韦氏为皇后,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完全掌握政权。中书令裴炎为首席宰相。中宗欲任韦皇后父韦玄贞为宰相,又欲授乳母之子五品官;裴炎固争,中宗说:“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借侍中邪!”裴炎向武则天告发,光宅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高宗第八子、武后四子李旦(名轮)为皇帝,是为睿宗,“政事决于太后,居睿宗于别殿,不得有所预”,仍然是武则天的傀儡。这更加引起李唐宗室和士族官僚的强烈不满。

光宅元年(684)八月,葬高宗于乾陵障天县北五里梁山,奉天县即今乾县。徐绩孙徐敬业时被贬为柳州司马,长安主簿骆宾王被贬为临海承,“皆会于扬州,各自以失职怨望,仍谋作乱,以匡复庐陵王为辞”,九月于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徐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骆宾王为记室,作《讨武氏传檄天下文》,开头一句就是“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据说,武则天听后,但喜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问:“谁写的?”有人回答说:“骆宾王。”武则天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太后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武则天立即派大将李孝逸率30万军队,迅速打败了徐敬业的反抗,敬业、宾王被杀。

徐敬业起兵后,武则天问计于宰相裴炎,裴炎说:“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矣。”有人告裴为有异图,武则天将裴炎下狱。后斩于都亭。这样武则天就为自己当女皇铲除了障碍。

天授元年(690)九月,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6万余人上表请武则天当皇帝,皇帝李旦亦上表自请赐姓武氏。于是武则天批准皇帝及群臣之请,改唐为周(其父武士彠,为周国公),改元天授,以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尊号圣神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女皇15年(690-705),史称其政权为武周。

长安四年(704)十二月,武则天患病,住洛阳宫长生院。宰相一个多月不得见,只有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在跟前。他们怕武则天一死自身难保,便策划“谋反”。

神龙元年口正月,宰相张柬之、崔玄炜与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柞发动政变,以诛二张为名,率羽林兵攻入玄武门,杀二张,扶中宗李显上台,徙武矍于上阳宫,软禁起来,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复唐国号。十一月,矍崩于上阳宫,年82岁。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神龙二年(706)五月,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与高宗合葬。玄宗时又给武,上尊号曰则天顺圣皇后。所以历史上称她为武则天。

(二)武则天的历史功绩

我们评价武则天,主要应该看她参政、执政的44年(660-705),特别是她独掌大权的21年(684-705),政治是否清明、经济是否发展、国力是否强盛、文化是否振兴,看她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1.政治较清明

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举,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殿试是皇帝亲临殿廷策问贡举人的一种考试方式。因考试地点在京城殿廷,故称殿试,又叫廷试。殿试始于武则天载初元年(690)《唐会要》记载,这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试贡举人于洛城殿前,数日方毕。殿前试人,自兹始也”。《资治通鉴》云,这年“二月,辛酉(十四日),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

《通典》亦云,“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此时距离武则天登基只有7个月,虽未当女皇但独掌大权同皇帝无异。武则天开创的皇帝亲临策试,极大地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武周长安二年(702)“初设武举”,其考试科目“有长垛、马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通过武举,选拔将帅等军事人才,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这是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又一重大发展。天宝以后的中兴名将郭子仪便以武举高第而开始显露头角的。由于“殿试”和“武举”的先后创立,使科举制得以蓬勃发展。以常举中最重要的进士一科及第者为例,高宗在位34年(649-683),其大部分时间武则天参与执政,进士及第者555人,武则天独掌政权21年(684-705),进士及第者464人。科举制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中枢机构的人员构成。高祖朝宰相12人,通过科举入仕的只有1人,占宰相总数的8%;太宗朝宰相29人,科举入仕者3人,占10%;高宗朝宰相47人,科举入仕者11人,占23%;而武则天时代先后任用75位宰相,科举入仕者27人,占36%。比例之大,远超前代。

垂拱元年(685)四月,武则天下令九品以上官吏及百姓,“咸令自举”,用自己举荐自己的办法,以求进用。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即位后,立即命史务滋等十人巡抚诸道,举荐人才。长寿元年(692)一月,武则天亲自召见、策问诸道存抚使所荐举之人,悉加摧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史、补网、拾遗、书郎。十道举人,艾县令王山龄424人为著作佐良及评事,内黄尉桂宣道等22人为佐。试官制度由斑创始。皇帝亲自召见下面举荐的人才,并一次破格榷用这么多的官吏,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亦足见女皇武则天不同寻常的气魄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憬、魏元忠、韦安石、朱敬则、苏良嗣、徐有功等人。其中,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狄仁杰(630-700),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先后任大理,侍御史、文昌右相及地方官多年。在出任豫州刺史时,正值赵王李贞叛乱,被武则天遣宰相张光辅率军平定,缘坐此案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

仁杰知多为无辜者,设法缓刑,密表上奏武则天,特救原之,减死配流。豫州囚徒至流所,立碑感激仁杰活命之恩。但仁杰因批评张光辅纵兵横暴,杀归降之众,光辅怀恨在心,还都后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又为洛州司马。不久武则天即察明狄仁杰在地方的善改和张光辅的进。天授二年(691)九月,武则天任狄仁杰为地官侍郎,与冬官侍郎裴行本并同平章事,晋升为宰相。武则天问仁杰:“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潜卿者名乎?”仁杰说:“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者名。”

武则天很佩服仁杰这种美德,久视元年(700)闰七月,武则天欲造大像,需钱数百万,令天下僧民每日出一钱赞助修建。仁杰立即上疏谏净说,僧尼的钱也是来自百姓,“工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而近来“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应当“宽征镇之摇,省不急之费”。武则天立即采纳,遂罢此役。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群臣莫及,常称为“国老”而不呼其名。仁杰直言不讳,武则天虚心听纳。仁杰因年老有病多次请求退休,武则天不准。仁杰上朝,武则天不让他行跪拜礼,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并免去值夜班,还告诫其同僚说:“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同年九月,狄仁杰病死,武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哭泣着说:“朝堂空矣!”从此,朝廷每有大事而不能决断时,武则天便想到狄仁杰,感叹地说:“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名相姚崇(650-721),陕州狭石(今河南陕县东南)人,初举下笔成章科,授为濮州司仓,累迁夏官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侵扰,军书填委,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武则天奇其才,超授夏官侍郎,不久又摧为宰相。宋璟,(663-737),邢州南和伶属河北人。博学,工于文翰,进士出身。

为官刚正不阿,“则天甚重之”。长安三年(703),有一次武则天在宫中设宴,令朝臣权贵侍宴,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宋憬为左御史台中,本阶六品,座位在易之等人之下。易之素怕宋憬,欲同憬拉关系,虚位以让,“公第一人,何乃下座?”憬说:“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当时许多人因二张是内宠,不敢怠慢,不称官名,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天官侍郎郑善果对宋,说:“中垂奈何呼五郎为卿?”曝说“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

史书说宋憬“其刚正皆此类也”。正因为宋璨刚正不阿,所以经常遭到酷吏、男宠们的攻击和诬陷,但“则天察其情,竟以获免”。魏元忠(?-707),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太学生出身,高宗时任监察御史。光宅元年(684),武则天摧为殿中侍御史。

徐敬业据扬州叛乱后,武则天令元忠监军镇压,因功摧为司刑正、洛阳令。圣力二年升宰相。他不畏,二叱夕又。男宠张易之怂恿家奴欺压百姓,他“答杀之,权豪莫不敬惮”。

他屡遭酷吏迫害,三次被流放,但旋即回朝,继续同权贵斗争,其主要原因就是有武则天撑腰。韦安石(651-714),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应明经举,历任州县官,武周后期主要宰臣之一。久视元年(700),一次侍宴宫中,张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数人于宴前博戏,韦安石向武则天跪奏说:“蜀商等贱类,不合预登此宴。”下令驱逐出宫殿,在座大臣大惊,替安石担心,而“则天以安石辞直,深慰勉之”。

朱敬则(635-709),毫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初以辞学知名,任小县官,长寿元年(692)武则天破格摧他为右补阕,长安三年又升为宰相。他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谏净,并以用人为先。他向武则天推荐的裴怀古、魏知古、张思敬等人,都很称职,“则天以为知人”。苏良嗣(606-690),雍州武功(今属陕西)人。垂拱二年(686)任宰相。有一次在朝堂遇男宠薛怀义,怀义不为礼,良嗣大怒,“命左右摔曳,批其颊数十,”怀义跑去向武则天诉苦,则天说:“阿师当于北门出入,南牙宰相所往来,勿犯也。”可见武则天并不袒护男宠。徐有功(635-702),洛州副币(今属河南)人,举明经。载初元年(690)为司刑,敢于抵制酷吏的构陷,为含冤者申理,“前后济活数十百家”,甚为武则天所敬重。

武则天鼓励臣下直言,破格用人,事例很多。因此,后来唐中期的宰相陆蛰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说:“深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些评语是符合实际的。

有一种意见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仰仗外戚,宠信男宠,因此谈不上政治清明。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武则天确曾利用酷吏,打击政敌,为当女皇扫除障碍。但她当上女皇不久,即放宽刑罚,贬杀酷吏,把周兴、索元礼、来俊臣等皆送进坟墓。她在政权不稳之时,亦曾仰仗武氏外戚、排挤和打击李唐宗室,但重用者不过武承嗣、武三思、武枚宁几人。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谏下,迎还李显,立为储君,武氏外戚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武承嗣眼见接班无望,忧病而死。

在武则天的男宠中,最凶悍者莫过于薛怀义,695年武则天命人殴杀,“送尸白马寺,焚之以造塔”。其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傅朱粉、衣锦绣,不过是逗武则天取乐的面首而已。武则天根本不允许男宠染指相权。

正因为武则天发展了科举制度,选择了大批人才。她“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她明察善断,任贤纳谏,重用狄仁杰、姚崇、魏元忠、朱敬则、苏良嗣等直臣为宰相,所以在她掌握大权时,政治较清明。其显著标志,就是在她执政期间社会秩序安定,即使发生了徐敬业起兵那样较大的动乱,也没有爆发农民起义,正如当时人所说的,“扬州构祸,殆有五旬,而海内晏然,纤尘不动”。

2.经济有发展

武则天很重视农业生产。早在上元元年(674)她为皇后时,曾向高宗建言十二事,其中第一条就是“劝农桑,薄赋摇”。武则天执政后又说:“然俱王天下者,必国富而粟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劝农之急,必先禁末作。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焉”。武则天还将所撰农书《兆人本业记》发给诸州来京的朝集使颁行天下。其后唐朝历代皇帝皆推崇这部农书,“每年二月一日,以农务方兴,令官僚具则天大圣皇后所册定《兆人本业记》进奉”,成为定制。

武则天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继续推行均田制。在已发现的敦煌户籍残卷中,有属于武则天时代的户籍(邯寿寿户、张玄均户),里面记载着应受田数、已受田数、未受田数和已受田中永业、口分、园宅的亩数。与唐制完全符合。说明武则天时代确实严格依据唐初田令推行过均田制。

其次,武则天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娄师德出身进士,天授初(690)兼任丰州(治今内蒙古五原)都督,依旧知营田事,率军屯田,取得丰收,武则天降书慰劳说:“不烦和余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不久升任宰相。

郭元振亦是进士出身,才兼文武。长安元年(701)武则天任郭元振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凉州原先经常受突厥、吐蕃侵扰,元振去后,突厥、吐蕃再不敢至城下,“元振又令甘州(治今甘肃张掖)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由,尽水陆之利”,结果“积军粮支数十年”。元振在凉州五年,“牛羊被野,路不拾遗”。

第三,武则天还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她独掌政权的21年里,仅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就有19项水利工程,大者“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引渠溉田百余顷”,是有唐一代290年间地方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

第四,武则天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方官吏的标准。她亲政后即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官吏则予以升奖;如果“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加以惩处,“轻者年终贬考,甚者非时解替”。

武则天的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史载,长安四年(704),“神都努藏储粟,积年充实,淮海嘈运,日夕流衍”。1971年考古队在洛阳发掘隋唐含嘉仓时,仅一个窖中的炭化谷子,估计当时存放时就有50万斤左右,据砖铭年号推断,这堆谷子绝大部分是武则天时期的。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义仓储粮很多,“不许杂用”,以备荒年。

酷吏来梭臣欲用蓝田县义仓米数千石偿还私债,被县令薛哪制止。其三,户口显著增加。水徽三年唐有户三百八十万,到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逝时,有户六百一十五万,几乎增加了一杯。这说明生产的发展加快了人口的增值。

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叶在发展。当时采矿业和铸造业很发达。除国家开采外,亦允许私人经营,规定“凡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为颂扬武周德政,立天枢,铸九鼎,耗费大量铜铁。天册万岁元年四月,天枢成,“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神功元年四月,铸九鼎成,神都洛阳的“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余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纺织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垂拱元年(685),尚方监有“短蕃匠五千二七九人,绩绵巧儿三百六十五人,内作使绩匠八十三人,掖庭绩匠百五十人,内作巧儿四十二人,配京都诸司使杂匠百二十五人”,共5794人,其中纯属纺织工匠者598人,占工匠的十分之一多。制造出来的丝织品,质地精良,花色艳丽,久享盛誉。当时纺织业的发达,其特点一是地区相当广泛,从内地到边陲;二是发展程度高,不仅官营作坊分工细密,工匠众多,而且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私人作坊。

武周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和城市贸易的发达。长寿元年(692),武则天令宰相李昭德增筑神都外郭城,“城内纵横各十街,凡坊一百十三,市三”,使洛阳更加宏伟、繁华。长安年间(701-704)苏攘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当时广州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南海岛的一些“卷发黑身”的“昆仑”人每年都来此经商。

武周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又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达。史家在论述唐代前期交通、运输盛况时都经常征引史书上这样的记载,说此时“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炯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这段话是长安三年(703)凤阁舍人崔融在给女皇武则天上疏中说的,恰好证明武周时期的交通、商贸关系确实发达。

3.国力很强盛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他(她)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厥等族的侵扰或叛乱,采取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高宗咸亨元年(670),吐蕃侵陷安西四镇。高宗遣大将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去攻打吐蕃,结果由于不熟悉山川地形、郭又不服从仁贵节制,被吐蕃相论钦陵率领的40万大军包围于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唐军大败,仁贵等三人逃出,被高宗除名为民。

仪凤三年(678)九月,高宗又遣李敬玄率兵18万进军青海大非川,再次被吐蕃论亲陵打得大败。工部上书刘审理及其部将王晓杰成了俘虏,吐蕃赞善见王晓杰哭泣说:“貌类吾父”,甚为敬重,使孝杰“久在吐蕃中,悉其虚实。”后归武周朝。长寿元年,西周都督唐修景上书给武则天,请求收复西四镇,武则天批准,并慧眼是英雄,在众多将领中提拔王晓杰为全军统领、武威军总管,与武威大将军阿史那钟杰率军出击吐蕃。十月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置安西都护府与龟兹”,长安二年(702)正月,武则天“初设武举”,强化军队训练。九月,武则天在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召见吐蕃使臣论弥萨,得知唐休璨在同吐蕃作战中“猛厉无敌”,立即摧休壕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休璨练习边事,自竭石以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武则天重用唐休憬这样的良将,参与指挥镇戍从辽西至西域的疆域,岂能误事!十二月,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从此北庭大都护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北南两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重新畅通了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史载,唐代的北庭大都护府掌管天山北路西至楚河流域的特伽、鸡洛二州,檬池、-陵二都护府和23个都督府,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而安西大都护府则掌管安西四镇及天山南路西至波斯(今伊朗)的20个都督府(葱岭以东4个、葱岭以西16个),“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包括帕米尔以南、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土地。就是说,北庭、安西两个大都护府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楚河流域和帕米尔在内的西域广大地区。武则天仅此一项功绩便可名垂青史。

契丹居于辽河上游,是东北少数民族之一。武则天时,其酋长李尽忠任松漠都督,其内兄孙万荣任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李、孙二人借口受到营州(治柳城,今辽宁朝阳)都督赵文翔的侮辱,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翔。武则天命曹仁师、张玄遇、李多柞、麻仁节等二十八将率军讨伐。七月,又以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姚踌为副使,以防契丹。并改李尽忠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李尽忠据营州自称无上可汗,以万荣为前锋,率数万兵进围檀州(治今北京密云),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八月,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中计,弃步兵,仅率骑兵冒进,在狭石谷大败,玄遇、仁节被俘。九月,武则天下令招募天下士庶家奴,勇者从军击契丹,并始令山东近边诸州设置武骑团兵,以武枚宜为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继续讨伐契丹叛军。这时,突厥默,悉归河西降户,并愿率其部众为国讨契丹。武则天对突厥立即改为安抚策略,册封默,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十月,李尽忠死,孙万荣代领其众。突厥默嚷乘契丹后方空虚,袭占松漠府,尽俘李尽忠、孙万荣妻子而去。孙万荣收拾余众,军势复振,遣将骆务整等攻陷冀州,“又攻,州,河北震动”。接着突厥默,复叛。神功元年(697)初,武则天起用王孝杰为清边道军总管,统兵18万讨伐孙万荣。三月,军至东峡石谷遇敌军,由于后军总管苏宏晖畏敌众,“弃甲而遁”,导致全军败溃,王孝杰英勇不屈,“堕谷而死”。四月,武则天以武鼓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五月又以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沙吃忠义、百济幻为前军总管,率兵2万讨伐孙万荣。孙万荣率契丹叛军顽抗。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及前军将领张力;节在河北民众及少数民族“奚人”的配合下,前后夹击,打败契丹叛军,孙万荣被家奴斩首,余众投降。这次契丹酋长突发的叛乱事件,来势凶猛,但由于武则天平叛坚决,毫不动摇,仅一年时间便镇压下去。此后,契丹重新归服。武则天又及时改变对策,命娄师德、狄仁杰等“分道安抚河北”。

充分显示出一代女皇的政治家风度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突厥,是隋唐时期中国北方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隋初即分裂为东、西突厥。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高宗显庆二年(657)击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分西突厥地置檬池、陵二都护府。武则天独掌政权后,继续对西突厥采取安抚政策。这时的东突厥,亦称北突厥、后突厥,自延载元年(694)默吸自立为可汗后,反复无常,时降时叛,很难制服。他“率众寇灵州,杀掠人吏”。武则天以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宰相李昭德、苏味道为长史、司马,率十八将军讨伐。默吸见官军强大,被迫退兵。天册万岁元年(695)十月,默嚷遣使归降,武则天册授默,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不久默嚷乘孙万荣率众与官军作战,袭占松漠都督府,从背后打击了契丹叛军。武则天又进拜默嚷为立功报国可汗。但默嚷并无诚心归服朝廷。神功元年(697),他又先后侵扰灵州、胜州,被官军击败。圣历元年(698)三月,默嚷遣使为其女求婚。六月,武则天命武延秀入突厥结亲。八月,武延秀刚入突厥即遭默嚷拘留,扬言“我可汗女当嫁天子儿,武氏小姓,门户不敌”,并发兵南下侵扰。武则天命武重规、张仁愿等率30万大军征讨,并遣左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率兵巧万为后援。默嚷攻陷定州(今河北定州),“杀刺史孙彦高及吏民数千人”。武则天闻讯大怒,“斩默嚷者封王,改默嚷号为斩吸”。九月,命太子李显为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宰相狄仁杰为副元帅、知元帅事,则天亲自送行。“先是,募人月余不满千人,及闻太子元帅,应募者云集,未几,数盈五万。”默嚷知狄仁杰率大军来讨伐,仓皇退去。狄仁杰率兵10万追击,默,还漠北。十月,武则天以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这时,河北原为突厥驱使者,惧怕杀戮,大批逃匿。仁杰上疏建议,胁从之人一概赦免,“伏愿典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武则天当即批准,于是狄仁杰抚慰百姓,“禁其下无得侵扰百姓,犯者必斩。河北遂安”。圣历二年(699)四月,武则天以魏元忠检校并州(治今山西太原)长史,充天兵军大总管,以防御突厥默嚷南扰。其后,又以魏元忠为萧关道大总管、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加强北部的防御和反击力量。长安元年(701)八月,默嚷复侵扰北部盐、夏诸州,武则天以薛季,为持节山东防御大使,节度九州之军,以张仁宜统率诸州及清夷、障塞军之兵,与季,椅角,又以安北大都护、相王李旦为安北道行军元帅,遥监诸将。默嚷见官军阵容强大,再次退兵。长安三年(703)六月,武则天在长安,默嚷遣使复请和亲,并献马千匹,终则天之世,不再侵扰。可见武则天同突厥默嚷斗争有如下特点:其一,软硬兼施,灵活并交替使用“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其二,重用名臣良将御边,关键时刻选用李昭德、张仁愿、狄仁杰、魏元忠等人赴前方,甚至亲自送行;其三,甚知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在民众中尚有威望,必要时用他们为行军元帅,以增强战斗力。

综上所述,武则天掌权的日代,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文化有振兴。她不仅是尸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尸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例如手段过于残忍,打击政敌往往株连无辜;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日创胡,等等。不过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行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地主阶层急剧崛起,一众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也应了历史潮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就是我,武则天的评价。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群星召唤

    三国之群星召唤

    二十一世纪一小宅男贾良稀里糊涂穿越到东汉末年,看着熟悉与陌生的世界,他高呼:“能给哥开个外挂吗?五星好评喔!”于是乎,他便拥有了召唤系统。什么?历史名人太熟悉了,不好玩。没事,分分钟给你召唤宇宙的名人,服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
  • 穿越到三国杀世界

    穿越到三国杀世界

    主角跟好兄弟一起被带到了三国杀的世界,阴谋,重生,凄美绝恋正在上映。
  • 铁臂奶爸

    铁臂奶爸

    周朝,迎来了两个大小身影,迎来了不一样父爱子孝。此番种种又意外引得众美垂涎。拥有高精智能右臂的林如风化身蝙蝠侠惩奸除恶、快意恩仇,却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衰败的周朝是否也会因父子二人的乱入而焕然一新呢?敬请关注,大型古装小说——铁臂奶爸!
  • 飞来的紫禁城

    飞来的紫禁城

    “人说老宫殿的故事最迷人,紫禁城的传奇就犹如深贮在地宫银窖中的金苹果,读这本书的人有福。”
  • 五层阶

    五层阶

    重生到了明末,一切都和史书不一样了。杨简变成了杨戬,大学生变成了藩王死士,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就用血与火倾泻愤怒吧。奴、民、商、士、皇,五个阶级,粉碎。
热门推荐
  • 大天主

    大天主

    一个当世混混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在一个傻子身上,从此踏上一条轰杀各种天才的逆袭之路。在他面前任何天才都不能嚣张,也为没人比他更加嚣张。哼……天才?
  • 重生雷杰多后传

    重生雷杰多后传

    雷杰多复活后,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星际未来之皇后

    星际未来之皇后

    受到美男大叔的诱惑,孙洁穿越到了未来的世界一个同她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人种是ABO体系的,这里的国家是帝国体制的,这里的人民是阶级分明的,这里甚至还有奴隶!老天,一定是我穿越的姿势不对/(ㄒoㄒ)/~~温馨宠文,全程无宫斗宅斗元素,请不要被书名误导!PS:年底了,工作一堆事情/(ㄒoㄒ)/~~还要买年货啥的……更新有些不稳定,这段时间大家养肥吧!
  • 刀神阿良

    刀神阿良

    归仙封神,这是修道之人毕生所求的最高境界。仙人之下皆是蝼蚁,修仙世界弱肉强食,唯以强者为尊。
  • 盗墓奇潭

    盗墓奇潭

    两个18岁的青年踏上了盗墓的征程,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各种奇异、吓人的事情,并且他们经历了各种生离死别。这时他们明白了这个世界并不是表面的这么简单。
  • 花娘

    花娘

    被人贩子卖到农村……和恶势力作斗争,那些黑暗的回忆让我颤抖……对不起,是弱者的保护色。但我却只能说,生而为人,对不起……对不起不管人生多灰暗,我还是要勇敢的接受生活!!
  • 峨眉群侠

    峨眉群侠

    公元1142年,岳飞为秦桧污陷,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命,将其杀害于风波亭,享年39岁。京师内外,无不哀淘痛声,陷入一片悲愤与无望之中。时隔20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与金签下《隆兴和议》,也叫《乾道和议》,无疑是雪上加霜,自此南宋内乱不止,兵戈不断,民不聊生。而此时的西南诸路,以峨眉山为中心出现了一批批豪侠,从公元1142年到公元1279年,他们武功精湛,智谋过人,外战金兵元兵,内助各地守将护城,惩奸锄恶扶弱济贫,斗智斗勇挽救即将灭亡的宋朝。他们就是峨眉派,江湖人称峨眉群侠。
  • 席少在上,请自重!

    席少在上,请自重!

    人传,“席少清贵高冷,不近女色,禁欲系男神!”温心冷冷一笑,呸,昨晚埋头扒她衣服的是谁?“席少多金帅气,不可多得的好男人!”“呵呵,那厮就是一厚颜无耻的禽兽。”“席少是我们见过最聪明的男人,没有之一!”“那是阴谋男!”闻言,男人欺身而上,“宝贝儿,你对我好像很有意见?”温心,“……”“走,我们去床上谈!”只要你还有力气跟我谈的话…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总裁的霸爱:心,没有替身

    总裁的霸爱:心,没有替身

    他是全球金融企业的龙头,年纪轻轻的黄金单身汉。她是他的爱慕者,为了他,她从垃圾中学冲上了名牌大学。她成为了他的秘书,平行线开始交集,她发现了他的许多事,他也开始去在意她。爱,已经深根发芽了,我,不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