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9000000458

第458章 地图2

李弘看着龙妈视若珍宝的,继续对他临时抱佛脚画出来的地图,仔细的抚平着上面的褶皱,心中对这个历史上的一代女皇,更是充满了尊敬与钦佩之心。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的地图出现在武媚的眼里,对她是何等的震撼。

毕竟,这个时期的地图,全部都是以山川为基准所做的地图,县域图、城池图,则都是先把城中央画出来,而后再把辖区内的山川名胜、河流等地,按照相对应城中央的大致方位画出来,最后再把附近的各个乡村等地填补到相应的山脚、河流边上,便形成了一副区域地图。

这样的地图绘制,便是靠着绘制者带着简易的定向设备,跟简单的测距设备,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由于缺乏定位技术,又没有经纬度一类的坐标系统,所以画出来的地图,误差会随着地图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区域与区域之间根本不成比例,导致人们只能跟着地图行走,就像是被人领着前进一样,如若不然,则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

至于要是山地地区等复杂形式的地方,这类地图更是一点儿用处没有,所以这个时期,沙盘的摆弄在军事上就显得异常重要,它比那不靠谱的地图更受军中武将的欢迎。

而至于现在的水路地图,随着隋唐运河在这个时期的重要不断增加,唐人绘制的水路地图,便是绘图者站在船头,先是在这一端画出洛阳,而后随着船的行进,绘制者便把沿线所看见的城池、山川一一画下来,等到达了杭州之后,便在绘制的地图末端画上杭州,那么这一张水路图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地图没有一丁点儿的实际参考作用,完全就像是一个绘图者游玩了一圈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画了出来。

没有方向、比例可言,心情好了就把这个地方画的好一些,心情不好呢,就把这个地方少画几笔,其所做的地图更像是艺术性的绘画,而非是专业性的地图。

而在李弘十岁的时候,就曾经煽动过李淳风,当时给李淳风制造的天文望远镜,让李淳风整个人疯癫了一年的时间,天天就差吃住都赖在那望远镜跟前了。

而与此同时,弘文馆的学子开始采用“计里画方”与晋代裴秀所做的“制图六体”,开始给长安城重新绘制地图,只是在当时少了真正的坐标系统跟经纬度的精确,以及未曾考虑到地球曲率的问题,或者说是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弘文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算是绘制出了长安地图。

只是那地图,除了皇城等附近的地方比较精准外,其他往外更多的地方,就不再精准。

更要命的是,他们在绘制的过程中,发现那越往外的地图就变形的越厉害,甚至像是被什么抽离了一样,变得扭曲起来,怎么都无法画出心满意足的地图。

不过好在,弘文馆的学子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泄气,看着太子殿下不屑一顾的样子,这些人卯足了精神,便开始一猛子扎进了,相传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测量要义当中。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等一些书籍,都被弘文馆的学子从国子监借了出来,吓得当时的上官仪连连叮嘱他们,借阅可以,但可千万不要有何损坏啊。

一头扎进去,势必要让太子殿下另眼相看的学子,一个个如狼似虎般,只是一味的点头称是,脑子里只有如何能够画出完美的地图来,哪有心思把上官仪的叮嘱放在心上。

但不过好在,当上官仪再次见到那些书籍时,老怀大慰,还好,没有损坏什么,只是有一本上面,显然是太子殿下的笔迹,赫然写着四个字:“一群笨蛋!”

当这些弘文馆的学子,一个个如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见李弘时,只见太子殿下的前面放了一个圆形的木制球。

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些没人看的懂的字:“简仪”、“高表”、“仰仪”、“立运仪”、“悬正仪”、“座正仪”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递给了一个弘文馆的学子。

而后李弘从这些时日的观察中,亲自挑选了十几个弘文馆学子,让这些人拿着那张纸跟那木制圆球去找李淳风,并约定,十年之内,如果能够彻底搞明白,并画出满意的地图,每一个人便加封为正五品的大唐官员!

这一承诺让学子们自然是喜出望外,但当听到太子殿下说的是十年之后,每一个人也都意识到了这绘制地图一事儿,绝不是自己这段时间研究以来那么的简单。

当他们拿着纸、抱着那木制圆球来到了太乙山,把手里的一切交给李淳风后,李淳风看了半天,也是没有弄明白。

袁天罡拿着那个圆球转来转去的看,打趣着那些学子:“这上面谁画的?这是什么啊?”

但当他继续在手里不经意的转动,看到那画不像画、图不像图的圆球上面的一处,赫然写着长安二字时,吓得茶点儿把圆球扔到地上!

被袁天罡那见鬼的样子吓了一跳的李淳风,好奇的拿起那圆球看了半天,嘴里喃喃念着长安、洛阳等地名时,突然间发现,这好像是地图啊!

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李淳风便带领着那十几个学子,一头扎进了地图的绘制研究中,从一开始的弄不明白地图为何要画到圆球上,到最后心惊胆战、浑身哆嗦的望着圆球,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恐惧跟难以置信!

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已经前往安西的太子殿下,突然间给李淳风来了一封密信,甚至还从太子六率中,挑选了近万人供李淳风驱使。

太子的密信内容很简单:“如果谁敢把研究出来的真相透露出去,杀无赦!”

与此同时,自然是也告知了李淳风,那一万人给他的用处,便是大唐各地任由他跟弘文馆的学子差遣。

李淳风为太子的密信,把自己与十几个弘文馆的学子,一连三天关在了宗圣宫内一处偏僻的宫殿内,直到第四天,这些人才带着坚毅的神情,精神抖擞、肃穆庄严的从宫殿内走了出来。

但每一个像是在宫殿内把舌头割了一样,变得都不怎么说话了,无论是袁天罡再怎么追问他们研究的如何了,这些弘文馆的学子仿佛是聋了、哑巴了一样,没人理会他的话茬。

不论是李淳风还是弘文馆的学子,他们都被太子殿下的密信给彻底震惊到了,同时在心中更是把太子殿下奉为天人。

毕竟,他们的研究还处想象中,当他们拨开云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山川、河流时,内心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竟然生活在一个圆球上!太阳不见了,只是跑到了圆球的另一面。太阳出现了,是因为它又转回来了。我们脚下的这个球竟然在转动!那头顶的星辰,远远不是自己所看到的那般大,也远远不是离自己这般近,自己与它们的距离,那是生跟死的距离。”

但他们所窥视到的这一切天象,太子殿下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是偶尔会问及进程如何了,根本就没有全程参与,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处在一个球体上?而且从哪里得知,这个球体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了很多很多!

三天来,李淳风带着弘文馆的学子,从怀疑人生到接受现实,再到十几二十个人,一动不动的围成一圈,盯着那木制圆球上的图案。

最终,这十几二十个人,战胜了心里的恐惧,相信了这世界不会突然间让他们掉下去,是因为一个叫地球引力的东西存在。

李弘很清楚,如果李淳风他们的研究,被更多的人知道的话,谁知道这个世界会不会一下子乱起来,会不会因为人们生活在圆球上这一事实,而给大唐百姓带来恐惧跟恐慌,继而被有心人利用,在大唐四处掀起各种暴乱?

到了那时候,自己可就真的成了大唐的罪人了,毕竟,如今人们的认知一直听留下天圆地方的概念中。

当他们得知,自己是生活在一个转动的球上,谁知道这样的事实会不会让他们想不开,会以为自己哪一天会掉下去,摔进万丈深渊之中?

所以李弘为了大唐社稷的安稳,在估摸着差不多的时候,把这一切牢牢的锁在了那十几二十来个人的嘴中!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这些人才渐渐掌握了更多的天文、星象、几何、数学、绘图等等科目,也从那一天起,他们眼前的路径,完全跟这个时代的人相背离,完全超脱了这个时代的思维,活生生的被李弘在这一领域,提前了一千多年!

“你父皇昨夜里跟我说,他现在感到身体大不如前,精力也越来越不济,这一次御驾亲征,更是意识到了自己永远不可能超越过先帝了,文韬武略他都差着先帝不少。原本希望借此次御驾亲征,证明他正是春秋鼎盛时期,谁知道,这一次御驾亲征,却让他彻底失去了信心。我跟你说话呢,你在想什么呢李弘!”武媚抬头,看着正望着地图呆呆发傻,摆出刚才那闭着一只眼、比划着一个莫名其妙的手势的李弘,气得一鸡毛掸子又敲在了李弘的肩膀上。

“啊啊啊?我是杰克……这地图还不错吧?”

同类推荐
  • 汉风扫胡尘

    汉风扫胡尘

    这是一个极度动乱的时期,也是一个“疯子”皇帝辈出的年代:后燕慕蓉熙,刘宋刘骏、刘子业、刘彧,北齐高洋、高纬、高绰等。他们是一个比一个变态,一个比一个荒唐;这也是一个奇人争霸的舞台:这里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做过奴隶的皇帝石勒,也有骁勇善战、百战不殆的冉魏国开国皇帝冉闵,还有南朝在位时间最长,却三次舍身出家,又被大臣赎回,最后却被活活饿死的梁武帝萧衍。就是在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个皇帝:有人说他是盖世英雄,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有人说他聪明睿智,有人说他是精神病人……
  • 极品贤婿

    极品贤婿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国破山河外族的欺凌。当朝堂之上奸臣与忠臣殊死博弈,当金国百万铁骑南踏雁门关直逼中原,当铁木真豪情万丈欲统一大漠。而在这时,江宁秦淮河畔,有一小小赘婿遥望画舫女子,清水碧波,写意悠闲……PS:第一卷内容比较轻松,第二卷开始节奏紧凑,阴谋算计不断。求收藏、推荐等支持。
  •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他某名牌大学挂科生,穿越回到隋唐,成为了李渊的三儿子李玄霸,他有着领先1000多年的知识,他有着永动机般的精力,他有着显赫的家世,他是隋唐第一好汉……他搞发明、做生意、贩奴隶,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与群雄逐鹿中原,与李世民争霸华夏,开疆拓土成就日不落帝国……
  • 盛世风华之江山谋

    盛世风华之江山谋

    当那场陈年阴谋的帷幕被缓缓拉开,固守多年的观想被颠覆;在乱世之间与手足兄弟尔虞我诈只为那盛世权谋;当帷幕落下恍然发现一切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只不过是少了那么些人又多了聊聊却足以慰藉他的罢了!携子之手并肩前行,一切都还是旧时的模样!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热门推荐
  • 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

    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

    如果那一年父母没有离婚,阮童不会和陆舟走在一起,也许她嫁的人会是陈振。生活也和现在截然不同。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阮童最终嫁给了陆舟,婚姻在三年的时光中激荡摇摆,到了如今,原本的坚固变得脆弱,竟也要瓦解了……只是秋天已秋,碎梦已碎,一切能否从头来过。
  • 裁决笔记本

    裁决笔记本

    一本本的裁决笔记,一场场的死亡盛宴。上帝们从黑暗中逐渐浮现,身后恶魔狰狞咆哮
  • 调皮王妃酷王爷

    调皮王妃酷王爷

    怒火―――他那坚毅的眼里布满了熊熊怒火,兴奋―――她那水灵晶亮的眼睛里全是笑意,在大唐传言他冷血,丑陋,喜欢杀人……!!!在大唐世人只见她,半边脸铺满奇葩……!!!她是公主,在阴谋之下成了代嫁王妃,他是王爷,却在父母的安排下成了和亲的对象,可谁知――――心里的寒冰迅速在融化,冷漠孤寂的他被天真可爱、成天只知道调皮捣蛋的她彻底颠覆他一见到天真烂漫的爱妻,就忍不住要上前戏弄,直到把她弄哭,才肯罢手她一见到冷酷酷的他生气,就扮可怜扑进他怀里,拼命的玩亲亲,直到他消气
  • 语言艺术全书(4册)

    语言艺术全书(4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爱上日久生情

    爱上日久生情

    第一次见面就被他的外貌给吸引,第二次又和他点到同样的菜,第三次看到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心里有些难过。。。。。。第N次,我却发现我喜欢上他了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弃文弃文
  • 泪墨心笙

    泪墨心笙

    【已完结】新文《女配归来;腹黑阎君请放手》她是大燕公主,他是皇城太子,本该不会有交集的两人,竟意外成了师徒。红妆十里,倾城为聘,她成了他的妃,他的后。那时的她,竟忘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又哪里是君王能许的呢?本该是一场倾城的爱恋,到最后却成了一曲哀歌……
  • 星际仙侠

    星际仙侠

    一名自天而降的婴儿,在高山上被一对双胞胎爷爷捡到并抚养长大成为一个英俊的少年。他天生神力,却单纯善良、与世无争。可在一次被两个爷爷莫名其妙的送入山下踏入了大千世界后,一步步的,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纯真少年,成长为宇宙间神话般的人物。感谢女子封面组,感谢鹿儿妖制作的漂亮封面。
  • 长恨歌:风雅颂

    长恨歌:风雅颂

    宫苑深深,她的爱情在天边,在彩云之下。一曲长恨歌,过尽千帆皆不是。"不要告诉阿雅,我死了告诉她我活的很好,她好哭,你别招她……""纵使你是天生的星星,我也能摘下来。"十里红妆,横刀立马的少年,说过将天下送给她。她穿着红衣,日复一日的等待。七月七日长生殿,天上人间会相见。她能否最终得偿所愿?
  • 男神,我暗恋你

    男神,我暗恋你

    男猪脚看似高冷迷人,实则腹黑闷骚女猪脚看似精明可爱,实则蠢萌雷人某日,某女向某男表白:“男神,我暗恋你!”某男冷哼一声挑高半边眉毛:“暗恋?”某女点点头:“暗恋!”某男:“全校谁不知道你喜欢我?”某女哀怨地瞪了一眼这人,“嗷呜”一声掩面窜逃。某男狡黠一笑,想跑?没门儿!
  • 如果我爱你,我会杀了你

    如果我爱你,我会杀了你

    世人皆说她:冷漠无情、变化多端、诡异莫测、狠辣果决。可谁又了解她?她只不过是想活下去!当她遇见了他,他说:“小妹妹,是谁让你这么伤心?来,告诉哥哥,哥哥最不愿看见美人儿伤心了。”她抬头看着邪魅的他,“哥哥?”那以后,他成了她的执念。她开始努力的学习一切东西。夺机缘、抢造化、斗神兽、战天下。然而......“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我么?为什么不嫁给我?”他一袭红衣落寞无比。“我的初代哥哥啊!你太天真了。只有别人入赘与我的道理。没有我嫁别人的道理。”她一袭蓝衣幽冷沉寂。“那我就入赘于你”“可我不爱你”“为什么?”“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把我当场游戏,无关风月。”话落,人走,茶凉。只有一袭红衣簌簌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