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8200000231

第231章 长城

历城巡抚衙门后院,酒菜上桌,很标准的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宾客双方意见相合,相互吹捧恭维,一片融洽气氛中敲定一些事情。

而此时的宣大总督驻地所在阳和口,正进行着一场例行动员与即将举行的会议。

大同镇总兵、征西前将军周尚文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在这个例行秋防的时间里,依旧驻扎在长城前线,防备俺答可能发起的进攻,更要策划焚烧草原、断鞑骑草料的例行军事活动。

秋后天高气爽,边塞各镇都有派小股骁骑出塞,放火焚烧草原的传统。将长城北二百里范围内的一切可供战马食用的枯草烧干净,增加鞑骑进攻的成本,也有驱散闲散牧民的效果。

边塞就这样,你不驱散那些牧民,那些人扎根下来就成了牛皮癣。

长城南北范围内的降雨充沛,虽然以丘陵地形为主,可降雨比更北的草原要多得多。长城修建地址的选择首要条件不是地形,而是降雨线。长城就是一条分割线,南端是年平均降雨量二百毫米,北端就不行了。

降雨充沛与否直接决定农业收成,如果长城北降雨充沛适合农耕,那长城一定会往北推。只要地理适合农耕,那就能站稳脚。

长城的修建是充满曲折的,不能说老祖宗多聪明,能判断出年均降雨。这是无数战争、尸骨堆砌出来的长城。太北,因农耕出产跟不上战争消耗,被人打回来;太南,敌人占据降雨充沛之地而强盛起来,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打下、收复。

所以不断的拉锯战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一代代尸骨铺彻下来,修建出又不断的改迁的现有长城,就那么神奇的成为了一道降雨分割线。

而这场拉锯战的胜利者,不言而喻。

决定长城修建地址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分割线,其次就是地势,根据地势变迁进行合理的布局,最大化的减少防守面积、增加单位防御点内的守军密度,种种选择为的就是降低防守成本和防守效率。

而老将周尚文,在此时的九边将士、边民、中枢看来,就是一道活着的长城。

周尚文,字彦章。西安后卫人,世袭从三品指挥同知。十六岁袭职时,就率几十骁骑屡屡出塞作战。

正德五年,安化王朱置鐇反叛时,周尚文守卫黄河渡口,假意参与反叛,一举擒获叛官丁广等,使得叛军混乱、惊慌,没能卷起雪球就被攻灭。

经众人推举,周尚文担任西安后卫卫掌印。后因御史刘天和弹劾镇守太监廖堂失败,周尚文受株连下狱。周尚文被拷打用刑,逼他招供刘天和罪行,周尚文始终不承认刘天和有罪,很久后才获释。

在这里请记住刘天和这个湖北麻城人,这人两年前病死,死前是兵部尚书、提督京营,赠少保,谥号庄襄。和所有崇祯朝以前的兵部尚书一样,刘天和在地方上也有嫡系部队支持。而他的嫡系部队,就是大明西北边军集团。

他这个兵部尚书保证西北边军集团的利益,再向中枢保证能控制住西北边军集团,这就是一个兵部尚书的最根本任职要求。

而一个有谥号的兵部尚书,在崇祯朝以前的兵部尚书,都是大明最牛兵部尚书之一,每一个人,都能称之为传奇,是与同时代无数同辈、后辈人竞争爬上来的,更经历过战争洗练。

很显然,周尚文与刘天和的交情经历过牢狱磨练,是同生共死的文武结合例子。刘天和能坐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这不是本人有能力就可以的,必须有强力军队支撑。而这个支撑者,就是周尚文。

那次牢狱之灾后,周尚文提拔为阶州即武都守备,任期满后升甘肃都指挥佥事,任甘肃游击将军。

嘉靖元年,改任宁夏参将,后升凉州武威副总兵,在多次在守边战斗中负伤。俺答之兄吉囊数次踏冰入侵,周尚文筑边墙一百二十里,并以水浇之,冰滑不能上城墙,冰化时令士卒用长竿铁钩守在城墙上,钩杀渡河来犯者。

嘉靖九年,周尚文被升为正二品都督佥事,任宁夏总兵官。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王琼督陕西三边军务,主修边墙,周尚文亲自监工。他还疏浚水渠,开垦屯田,使得当地军民受益不浅。

不久,鞑靼劫掠朵干都司即青海,经过宁夏。巡抚杨志学建议发兵作战,周尚文不同意出兵野战,被劾免职。硬抗督抚不合时宜的军令,这就是周尚文的威望、性格所在。许久后,周尚文被起用为山西副总兵。

嘉靖十六年,吉囊率四万骑兵从偏头关来犯,周尚文与其子周君佐转战三百里,将其击退,周尚文及二子都受重伤。朝廷赏银币****,因功升延绥镇总兵官。

延绥镇就是榆林镇,就如前面说的那样,长城防线是不断因为降雨而拉锯形成的。延绥镇就是典型例子,延绥镇,顾名思义,是延安、绥德两地的合称,明初时延绥镇就在这两个地方之间。

后来向北推,推到了榆林,这才站稳脚。榆林名字的来源,就是蒙恬军团种植的榆树边林。故而延绥镇是官方名字,民间都称之为榆林镇。

最典型的就是榆林镇的长城布局,榆林镇南与米脂县交接的银川关是一条东西交错的长城;而榆林镇北又修了一道红山口长城,整个榆林城被长城环绕。这段长城以北,就是富饶的河套套中平原,实在是守不住,才退到了榆林。

嘉靖十九年三月,吉囊扰延绥,大肆抢掠而退。九月,扰固原,周尚文率众败之于黑水苑,吉囊幼子十王阵亡。不久,升周尚文为从一品都督同知。

嘉靖二十一年,周尚文被推荐为东官厅听征总兵官兼佥事后府都事。当时严嵩为礼部尚书,其子严世蕃官后府都事,骄横无常,周尚文当面叱责,严氏父子对他恨之入骨,百般寻衅。

佥事后府都事,这六个字解释起来是这样的,即后军都督府佥事,掌事,分管实际工作。

双方矛盾很大,嘉靖也为难。只能在当年秋,调周尚文为总兵官镇守大同,但与巡抚赵锦不和,一再要求告老,嘉靖不许,转手将赵锦调为甘肃巡抚。

嘉靖二十三年,俺答与一帮侄儿盟誓,率数万骑兵犯大同前卫,周尚文与之激战于黑山,杀吉囊儿子,俺答的侄儿满汗歹,因此功,周尚文晋升为右都督。

当时,总督翁万达与周尚文商议修筑长城,自宣府镇西边阳和口,东至大同开山口,长约二百多里,由周尚文带领士卒完成。

期间周尚文又增加了阳和以西至山西丫角口段,共四百余里,修筑敌台一千多个,再次向北推进防线,开垦屯田四万余顷,增添守兵一万三千多人。这一大举措,尤其是四万余顷军田的开垦,让嘉靖十分高兴,嘉奖,升周尚文为左都督,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世千户。

四万余顷军田,这还只是报上去的,这么大的事情,周尚文再清廉,也要满足下面人。所以这个四万余顷,只会多不会少,不可能弄虚作假。因为宣大多出四万余顷军田,就意味着中枢给宣大的补助会降低。

如果弄虚作假,无异于饿着肚皮赚吆喝。别说周尚文,换徐达到宣大,都镇压不住下面饿肚子的军士。

而这四万余顷军田,则是周尚文解决宣大军队温饱的唯一手段所在。过去几年中,大同镇守军不断哗变、叛乱,原因就是中枢财政吃紧,裁剪军费所导致。

跟周尚文的大手笔比起来,登州卫的卫东开荒计划经过一年时间,各家才弄出一千顷出头,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

从周尚文的升迁中,可以看出很多问题。那就是边塞军将的升迁,相对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军将的升迁,军功固然重要,可你的出身、屡历也很重要。

周尚文是典型的卫所高官世职勋贵体系,还是典型的边军武臣体系,所以他升官就有些困难。

而赵期昌呢?世袭小旗连官都算不上,又能算是腹心卫所出身,与周尚文的勋贵体系比起来一个天,一个地,都是卫所出来的,可中枢看你的标准就不一样。

边塞军功多,就显得有些不值钱;否则与内地一个评功标准,那大明的军界就会彻底落入边军体系。所以升官最快的是京营,其次是漕运,再次才是边军和内地守军。

内地守军军功少,基本上逢功必升,用来牵制边军体系,和边军出身的将领抢坑位;边军军功多,敌人也强,风险大,所以将领夭折率较高,勉强与内地将领维持平衡的提拔、补充率。

而漕运、京营,基本上干满任期就会升,下放更有例行升一级的好传统,这就是中枢控制兵权的手段所在。

其中,从二品就是一道大坎儿,迈过去,基本上属于兵部挂号的人物。混的再差,只要不作死,都能混到总兵一级。

本职品级高低,这时候还能影响实职;万历后期开始,基本上就乱套了,卫所军官集体堕化,辽东大败武官集体被收割人头发生大断层,升官的体系直接就是守备、都司、游击、参将这一类没有确定品级,不归属制官体系的一套。

闹出的笑话不少,比如本职六品百户,却干总兵差事的例子都有。民间都在笑话朝廷、军将遗忘了老祖宗升官的规矩。这怎么说呢?相当于军衔上尉的家伙,当着军区司令。

而赵期昌无比看重的从二品门槛儿,就相当于大校与少将的差别。迈过去,哪怕今后被打下去,那所有军将看你的目光都不同。

而此时的周尚文并不在阳和口,而是派自己器重的壮年军官马芳来阳和口,参加一次陕西总督曾铣与宣大总督翁万达联合商讨的战术改革会议。

而曾铣、翁万达自然不会参加这种类似讲座的会议,双方都派了核心军将来参加这场会议。曾铣派心腹爱将李珍过来讲学、传授陕西三镇的先进战术,用意很明显,就是借此时朝野舆论热议并支持的复套战事,以及陕西三镇即民间的秦军之前的接连胜利摆出一副我比你厉害,但我会教你的姿态。

并有以此次讲学,确立复套战事指挥权的潜在用意。

宣大方面,翁万达不想这个节骨眼与曾铣闹矛盾,这个老人生病了,正忙着退休手续,没心思去争强好胜。就顺着曾铣的心思,选拔军中有志军士千余人,以大同巡按御史胡宗宪为主,大同参将麻禄为辅,主持这次向秦军学习战术的会议。

周尚文也诡异的离开阳和口,派出自己器重的马芳前来参加学习会议,这场由陕西参将、秦军序列有名的骁将李珍主持的会议。

周尚文出身陕西三镇,也属于秦军派系。而他之后,李珍这两年势头猛烈,军中以‘小彦章’称呼,即周尚文第二。

而背井离乡,如丧家之犬的李虎臣之子,李赞在大同镇当军。因为识字,世职百户,本人又有勇力,在今年大同军队哗变中,胡宗宪单骑入营进行说服、镇压。李赞以军士身份拱卫胡宗宪,被提拔为队官。

受胡宗宪赏识,李赞便以队官身份参与了这次会议。

而这场会议中,陕西三镇、宣大、山西三镇双方出动的都是中生代精锐,这批人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九边文武领袖。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批人顺利成长。

就连梁梦龙,也以幕僚的身份参与了这场会议,负责讲解秦军新式火器。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猎头系统

    三国之猎头系统

    宅男胡理带着一款猎头系统回到三国,本来胸无大志的他在系统的抹杀威胁下,无奈走上争霸之路,收名臣、集名将、揽美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田丰、陈宫、贾诩是我的,赵云、黄忠、张辽、高顺是我的,甄宓、大乔、小乔也是我的,蔡文姬、貂婵、邹氏、吴苋这些人妻也不能放过,西域风情、东瀛文化咱也得领略一番,有机会得去,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得去。
  • 春秋霸业之齐桓公

    春秋霸业之齐桓公

    站在历史的高度,领悟古人的智慧,感受霸主的胸襟。沏一盏茶:听一段霸业传奇故事,感一代霸主荣辱兴衰。
  • 三国之五龙降世

    三国之五龙降世

    身为特种兵部队的王牌,卫峰精通医术,古武术,现代科学技术和古今中外的武器。如此完美的他却遭受到卫讯的设计陷害,退出部队。服用了特殊药剂,与孙智孙晓一同穿越回了三国,获得了乌龙的传承,成为北灵仙人的关门弟子。逆天改命的机会就在今朝,且看天才卫峰如何一步步成为巅峰的帝王。
  • 我给江青当秘书:庭院深深钓鱼台

    我给江青当秘书:庭院深深钓鱼台

    本书记述了作者自1967年10月调任江青机要秘书到1973年6月被江青打成“反革命”,在钓鱼台工作近六年的经历,通过作者自己的观察、感受、思考,为读者描述了一个较为真实可信的江青形象:她的性格、品质、外表、内心她的作风、习惯、情感,等等。
  • 乱世风云天道难

    乱世风云天道难

    偏安世外的青山村遭遇灭顶之灾,留下了五个孤儿被救到荆州,从此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崇尚自由的江天隐,加入了新野的秘密部队。与落寞世家千金唐云舞,结下了难舍难分的恩怨情仇。医道天才林遇雪,暗恋着青梅竹马,却屡屡不能将心意言明,默默咽下着泪水。勇武正直的兄长张傲山,毅然踏入军营,一心扑在拯救苍生的大道上,然而他慢慢发现,好心,不一定办的是好事。胆怯圆滑的孙家兄弟,只求在荆州城内苟安一生,被迫加入到了阴暗的组织—当铺中。建安十年春的荆州大地,笼罩在曹军时刻会南下的战争阴云里,这群平凡的少年们,会和手握千万人性命的枭雄们有着怎样的碰撞呢?---《乱世风云天道难》第一卷乱世英雄为您揭晓
热门推荐
  • 流年过客

    流年过客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不能回放的电影,曾经的我们是那样的青涩、童真。回不去过去就像那梦中的伊人,让人留恋、思念。在校园的那些岁月里,我们曾经一起努力,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所有的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继续着,相聚虽然短暂,但确永远都是那么的美好。一段旅程、一点收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希望曾经拥有。。
  • 斗士大陆

    斗士大陆

    你见过用一把神兵当做嫖资的仙人吗?你听过自己动手制作美艳仙女傀儡为己所用吗?……宋山的少主宋青,偶然之间进入修炼空间,修成飞升入星海神界,于仙界邂逅旖旎神女,美艳丫鬟,清纯宫主,还有那龙女精怪,妖娆无尽,蛊惑无穷,且看宋青在星海,神界,仙界之中如何征服各方魅惑,风流修仙!
  • 最真实的记忆

    最真实的记忆

    7年前一句不上进的离开,7年后的归来不上进的不离不弃。相信记忆中的爱情永远是最纯粹的没有杂质。
  • 榴莲之魔

    榴莲之魔

    中文名“榴莲”并非源于“流连忘返”,“榴莲”是外来词汇,同“咖啡”一样是音译词,让你吃完以后‘流连忘返,想要之意’。魔,欲望之意。只要是人,心中都存在着。魔,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心存底限自由之故。
  • 史上最强抗战军

    史上最强抗战军

    逍遥自在习惯了的雇佣兵王赵月亮发梦也想不到,自己不但被杀手组织追杀了,而且还悲催的穿越重生到了一个远在万里迢迢的德国的纨绔子弟身上。那么在1936年开始的这乱世的年月里面,赵月亮的人生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是成为英雄,还是狗熊?还是籍籍无名,还是一夜成名?还是……
  • 通灵异天师

    通灵异天师

    通灵是我与生俱来的能力,打我记事开始我就可以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人或物。后来我依靠这个本领生存,到处捉鬼除怨看风水慢慢历练成通灵天师。
  • 天下之江山谋

    天下之江山谋

    萧景然的人生就像一场悲剧,被最好的朋友利用,被尊敬的兄长敌视,被命运所玩弄,最亲的家人漠不关心,最爱的人只会在他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一个动荡的九州,一个叫做'天下'的盒子,一场权与情的争斗。一个情深无悔的男人,一个图谋霸业的女人。因为知道是你,所以我愿意等;
  • 前闻记

    前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夏至,千若尔玉

    那年夏至,千若尔玉

    酷炫的你,可爱的你,温柔的你,最终都化为那个拥有专注眼眸的你。那年夏至,我们初遇;那年秋分,我们初识;那年冬至,我们经历坎坷;那年春分,我们终于相恋·······
  • 领主之天下

    领主之天下

    王者,领天下之民,主八荒之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语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乱世之中,红颜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