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8200000181

第181章 夜论复套

在固堤店一行,在赵期昌看来只是个消遣,他自诩志存高远,自然看不上这点乡野之争。不管那些士绅是真心还是假意为他排查祸首,他一点都不在意。反正,这一趟跑了后,这流言也就散了,自然也达成了他的本愿。

至于是否被人借势利用,又无损失什么,也无须在意。搁在以前被人利用了,他还会凑上去讨一份该得的出工费。至于如今,他看的是国朝大事,准备在国朝大事变动中押宝,自然没心思也没精力去搞什么蜗角之争。

兴许这也是宰相肚中能撑船,将军额前能跑马的说法来由,不是真的心胸开阔了,而是注意力不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

返回军营,赵期昌开始处理积压的公文,本部军文纷纷过目后用印,然后该送呈都司府的送过去,该给贾应春、朱应奎的也分门别类,待一切弄完后派人送达就行。

然后是五封外来公文,都司府派来一封,只是例行询问清查奸细进度;朱应奎一封询问的是军中情况,他担心捕倭军农忙时出动会引发军士不满,怕赵期昌压不住阵脚;贾应春也是一封公文,说是明日正午就能抵达潍县,并提及前头许诺的二百匹良马,说是等他过来亲自去询问,让赵期昌安心,也给所部军士解释解释。

也是一样的,贾应春担心赵期昌压不住忧心农忙的军士,许诺的二百匹马是拨付给捕倭军账目上的官马,归属权不在个人手里,可使用权基本上是一辈子都跑不了了。这批马资质再差,那也是能用作耕地的驽马,这个承诺能消解很多军士的抵触心理。

益都马场那边做事一向磨蹭,这种做事速度各处衙门也都适应了的。唯独军队不好以马场办事风气为理由进行搪塞,毕竟眼前是农忙时军士本就不满,再者人人也担心撤军后承诺作废。如果短期内弄不来这批马,贾应春认为捕倭军有极大的可能会哗变。

大明朝的军队,哗变是一种正常的与上峰打交道的手段。军心如此,真因为各衙门配合问题而引发哗变,那赵期昌不跟着闹,保持中立已经是难得的诚意了。

军队哗变,听着很恐怖,实际上大明朝的军队哗变纯粹是活不下去了才干的。不像其他朝代那么凶猛,一哗变就用主将的脑袋来祭旗。文官之所以惧怕哗变,原因就是很多的哗变军队不去杀人,而是成建制的围堵城池或封锁道路,或冲进去逮到人就勒索,少到三五文,多到几百文,跟叫花子似的。

一有哗变,文官这边还担负着治军不力之罪类似于渎职以及军队滋扰民生的帽子都将扣到文官头上,若追查根由查出粮饷毛病之类的,轻的罢官,重的砍头,甚至弃市暴尸,家眷充入教坊司之类的。

而军中将领也会被清洗一批,根据对方实力,有选择的杀掉一小部分,罢职一部分,再降职一部分,只要活下来的手里还有家丁或威望高人脉广,基本上还是充任事官,以白身或戴罪之身留任军前。

看看大明朝的武将资料,有五分之一及更多的将军有这类夺职、充任事官听候军前效力的屡历。所谓的事官,就是没有本职、没有品级的管事军官一词合并。而军官一词,国初就有了。

至于为什么哗变后,文官要背最大的锅……实际也简单,随着朝政变更,在朝野看来军中已无多少真将军,有的只是军头、兵头罢了。军中也自嘲‘兵到兵十三级’说的就是指挥权被夺走的窘迫,小兵到总兵官就十三级,依旧只是文官的提线木偶,打仗听人家的调度指挥,就相当于一个大号军头,哪是什么将军?

将,就是指挥的意思,将军一词就是指挥军队的人。象棋时喊将军,意思就是我要将你的军,即指挥你的棋子按着我的心思不得不动。

没有实际的指挥权,只负责约束军队,并领着军队按照军令冲杀,这就是军头。那么军队哗变,自然第一责任人是指挥的文官,而不是所谓的将军。

这能极大的遏制军阀诞生,但最大的祸害也很明显,一旦朝廷没有能打的进士将领,那武将军头中又习惯了听令办事,没有多少有独力指挥能力,那将是一个灾难性的结局。

指挥权明明白白落在文官手里,这也是他们在军事行动中两极分化明显的原因,有能力有信心的文官积极投入战事,那些自卑的,想混日子没胆子的,就各种拖延军事准备,不愿意打仗,担心的就是战败后遭到牵连。

大明朝军功高于一切,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走到哪里都吃香,自然干什么都底气足。可不善于指挥军队的文官,基本上也就那样了。这也是贾应春、朱应奎十分担心捕倭军军心安稳的原因所在。

因为连腹心区域的地方军队都压不住,那朝廷又怎么可能敢将你放到九边去刷军功?在九边积累军功实在是太快了,哪怕三年任期内没有敌人上门,也能给你评一个治军严谨,寇不敢犯的大军功出来!

朱应奎不必再说,本就是登莱军事最高人;省里担心这个官场新丁督军不利引发祸端,这才让贾应春过来帮着照看地盘,免得连累省里。

这两个人的担心,赵期昌也是理解的,而这两个人的前程,也关系他未来的前程。

随后两封军文都来自王文泽部、张茂部,果然,军中有不稳定情绪,又以王文泽所部的左军情绪更为不稳。

赵期昌的中军捕倭军家中分配的田地,名义上还是新开垦的荒田,还有几年免税日子好过,张茂那里也是如此,故而对于农忙时节并不过于担忧。

而左军王文泽所部,除了王家、田家子弟外,其他的三百余军士也就是戚继光操训的那批,一个个都指望着家中夏收。现在人都在外面做事,万一收割时下雨,那半年的幸苦可就白瞎了。

随后,赵期昌微微考虑就提笔,先给王文泽、张茂部通报战后军士的补助,定下每人一石米麦的标准,如此厚赏干的也不是危险军务,应该能压下去不满声调。

这回他是三部捕倭军的实质领袖,与上头交接奖赏、报功都是由他来出面。他这一口气就拨出去一千五百石虽然不少,可战后和省里谈条件,也有的是法子弥补。

能做主,那很多事情就简单了,最糟糕的莫过于所有压力挤过来,你却开口说话没人搭理,那才叫着急。

又给各处回复公文,招赵显进来嘱咐一番后,赵期昌便去寻找梁梦龙,谈一谈捕倭军事后报酬事情。梁梦龙在军中的身份用正式的官话来说,应该是受省里委托,以举人之身入营伍行参赞军机之事。说的简单是参谋,说的高大上是军师,说的难听是监军。

说的实际了,就是来历练的,可他代表贾应春,还代表省里。现在登莱这边锄奸一事即将落幕,也该在落幕前将各种不好摆在台面的交易谈好。

赵期昌也担心贾应春过阵日子拍拍屁股回京城述职,然后去陕西混日子,到那时省里没有熟人,也用不上你了,将你的事情磨磨蹭蹭,最后给一点残羹剩饭就想将你打发。

梁梦龙帐中,梁梦龙取出茶叶冲泡,是一种苦涩的地方山茶,但也极为提神。

他端着茶盅小抿一口,叹道:“这茶还需滹沱河水冲泡才够味道,山东之水,不如家乡水多矣。”

赵期昌抿着苦涩茶水,点着头:“滹沱河……三五年内家中基业稳定后,小弟将回真定一趟。就是不知,到时乾吉兄可能招待小弟?”

梁梦龙听了露笑:“三年内,某将跟随师尊在陕西历练。约四五年后,就要回乡潜读以备科举。若是四年后贤弟来真定,某做向导。”

一个十九岁的举人,自然不会糊涂过日子,将自己的未来规划的满满。

对于真定,赵期昌是一头雾水,只知道二房跑回去也不知混的如何。点头道:“那四年后吧,就是不知四时景色,何时最美。”

梁梦龙端着茶盅,摇着脑袋似乎沉醉乡野景色,眯着眼,嘴角翘着:“无有不美。有常山之险峻雄伟,兼有滹沱河之妩媚轻柔。落居其地,开窗可见山水地势交叠阴阳造化之神秀。”

“希望如乾吉兄所言,也望小弟归宗一事能水到渠成。”

梁梦龙听着点头:“归宗一事且无须顾虑,赵氏子弟遍及天下,年年时时都有前去归宗之人。将军一门三贵,兴许用不着将军亲至,恐怕真定那边就会差人来询问。”

山东有名赵氏十五支,算上刚刚崛起的登州赵氏这就是十六支。这指的是省中闻名的赵氏,各地还有府一级、县一级的赵氏家族,只是名声不够响亮罢了。

而莱州府府治所在的掖县就有一支宗族旺盛的赵氏家族,掖县赵氏与登州赵氏同宗同祖,只是一直没有往来。

赵期昌路过掖县时,掖县赵氏就派遣族老前来慰问,神态热切大有联宗,重新合并族谱的心思。只要登州赵氏站稳脚,那三五年内,山东各地赵氏都会过来询问,若真是同祖同宗那就会联宗,合并族谱互为佐证。

也不要将联宗想的太夸张,登州卫内同姓之人联宗为的只是自保,方便宗族械斗时拉人手,是相互取暖。而联宗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官场资源共享,登州赵氏一门三贵,两个三品武官摆在那里,还有一个新科进士,这三个名额都占据朝廷中的大坑。

联宗后,两支分立两地的赵氏子弟之间不会有太多的交集,主要交集还是在官场上,一起占据朝廷的坑位,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其实登州赵氏也将掖县赵氏吓着了,这边出一个三品武官,乃至是一个进士,那联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一次就是三个人爬上去,掖县赵氏十分担心联宗后,让登州赵氏骑到头上。最怕的是联宗后什么都得不到,还平白多一个大爷要伺候。

所以,这两支赵氏还需要慢慢接触,谈好定好主次,就能完成联宗。谁让这两家血缘那么近,彼此不联宗,都不好意思见天下诸赵。

同类推荐
  • 谁知你的心

    谁知你的心

    古代言情历史战争宫斗尽显其中。你的痴恋,我的迷茫,我的痴情,你的痛苦。爱情剧作三部曲《我是木星阿木木》《这个杀手很暖》后最具有代表的作品,值得一看。作者强推。
  • 华夏扬威

    华夏扬威

    1938年冬,上海滩的扒手“飞毛腿小四儿”因无意中盗窃了国军军统与德国秘密交易的神秘宝石而被日军捕获。1939年日军要求德国撤销对国军销售武器和军事培训,作为条件中的一条,四儿与几名各国特殊领域的人员被日本秘密交予德国。后经纳粹黑魔法实验,使之几人灵魂合一,并且来到特殊的空间面位。花后无语荒草肥,焉知天外无惊雷。从此一段属于中国人的传奇就此展开。。。。。您的收藏就是我写书的动力,求收藏本书。。不愿追书可先收藏,等养肥了再看
  • 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

    吴孝堂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古韵十足的房间里,在确定了当下的年代后,吴孝堂满心踌躇。当他真正的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残酷血腥,见惯生死的吴孝堂也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吴孝堂对着这个乱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李鸿章时代(1870-1895)

    李鸿章时代(1870-1895)

    本书广泛搜集中、日、法等多国史料,以19世纪后期的国际格局巨变为背景,以日本入侵中国台湾、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三大事件为波峰,穿插李鸿章主持的内部变革,强调从大历史与大战略的双重视角,全新解读这段似乎国人已经非常熟悉,其实依然陌生的往事。
  • 大明的月亮

    大明的月亮

    大魔王朱重八:“我要望远镜,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大魔王朱重八:“我要火器,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大魔王朱重八:“我要钱。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不过这个对我也很重要。”大魔王朱重八:“我要人才,现在当官都找不到人!”马度:“人才啥时候都缺,到了二十一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大魔王朱重八:“小舅子,我觉得功臣好像多了点,你咋不说话,你再不说话我就要杀人了,小舅子你别跑呀!”
热门推荐
  • 药理学

    药理学

    本书共分六篇,内容包括:药理学总论、神经系统药物、内脏系统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其他药物。
  • 未曾有因缘经

    未曾有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生主宰

    寄生主宰

    一个被毁灭无数年的种族却为何会出现在地球?且看寄生的传奇故事····
  • 传灯

    传灯

    娑婆世界,暗无天日魔患日重,人类大有被天魔一统、亡人灭种之危。而这一切祸患的根源就是那宇宙中遥远的猎户星座中的一颗天狼“叛星”。千手观音不忍中土黎民备受荼炭,派“金差子”下凡,寻有缘,传灯千手观音大悲法门,意欲灯灯相续,照亮黑暗;破迷境,射天魔!这些故事,既有微观的对一山一河、一仙一魔的感化与降服;又有宏观的国家与国家、朝代与朝代、星座与星座之间的兴衰存亡的灵界因果的描述。既揭示了修行界斩妖除魔的真实手段与修炼境界;又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并发出了严重的末日警告。轮回的真相、修行的真谛、防魔制魔之术、金字塔之谜、圣山冈仁波齐之秘、文成公主入藏的真正使命、秦始皇设的风水大局、清太祖借狐兵起事进而统一中原、圣殿山之秘。。。。。。。总之,这部作品中都是你闻所未闻的秘中之秘。或许你就是“有缘人”中的一员呢?
  • 天有命

    天有命

    何谓之始,何谓之终?唯愿望遍壮阔山河,看破生死,携美一人,行尽逍遥。当他翻过北原雪山,跨过南海古城,悲过朋里离合,笑过燕雀鸿鹄。再转身时,孑然一身。天命如何,巅峰又如何。不过荒冢之中一捧黄土,后世坊间一个传奇。
  • 刑尸日记

    刑尸日记

    我是某医学院的临时工,专门负责解剖室尸体搬运。国家废除死囚器官捐献以及遗体捐献,所以,尸体的供应远达不到医学院传道授业的需求。相恋三年的女友,却成为解剖室内的标本。女朋友为什么会死?到底是谁干的?那伙送尸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天黑不要看!
  • 大秦之风

    大秦之风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大秦帝国,它无所畏惧,从不妥协。那是我所认为的最强大的帝国。还记得那首《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是一本最纯粹的剑与魔法奇幻小说。
  • 砖神

    砖神

    主人公因一块板砖而死,却也因一块板砖而生。他的目标就是持一块板砖闯天下!武者按实力被划分为悟灵者、灵士、灵师、灵君、灵尊、灵宗、灵爵、灵皇、灵圣、封号灵神十个级别。悟灵分为三种。器悟灵,器悟灵分为战斗系和辅助系,战斗系包括刀、剑、枪、弓等等常规兵器,辅助器物就是像琴、棋、书、画等等不适合用来战斗的器物。兽悟灵,兽悟灵也分为战斗系和辅助系,像虎、豹、狮、狼等等魔兽适合当战斗系,像产奶的羊,生蛋的鸡等等适合作辅助系。铠悟灵,这一系只有防御系。灵炼师是悟灵之疆这个世界里一个很高贵的职业。为什么说他高贵呢?原因有二。首先,它的门槛很高。有多高呢?自己来看嘛……其二,为什么说贵呢?好吧,就是所用的材料都很贵主人公的悟灵是一块没有任何属性的砖头,他是怎么走上灵炼师之路的?又是怎么成为一代砖神的?看下去你们就知道了……《砖神》新书开张,希望大家能喜欢。
  • 黑娃重生之无极星球

    黑娃重生之无极星球

    被人戏称黑娃的吴航宇在满百天酒席之中仰天狂笑惹怒秩序祖神墨雅萘突降天罚将劈死,不料被一缕无极之光带到无极星球看到一片狼藉只有一个想法就末世危机而他就是末世危机的钥匙之一如何逆转命运打破魔咒成为一代强者。
  • 青玉录

    青玉录

    男主步千影为江湖盗圣,一步千影轻功独步天下,虽为盗其人为侠义之士,一把隐月剑在手,单枪皮马上太白,盗出至宝沉渊剑,独战太白四老,大胜而归,重此闻名天下,女主白芷柔为天香派第十八代真传圣女,美貌倾国,背负青玉檀木琴,唤为墨情,擅长琴音杀人,医术高超,有妙手回春之术,在18岁那天被师傅派出下山历练,途中遇到中毒的步千影将其救下,被步千影拜为尊师,俩人虽为师徒但根本就不像师徒,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白芷柔对步千影渐渐的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