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觉得,现在分离的每一天都好似被无限拉长,她天天盼望着寒假快点到来。
放寒假没多久的一天,爸妈都去上班了,她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旅游频道正在介绍一个花园海滨城市,许多不知名的小岛像珍珠一样散布在海面上,海水洁净,碧海蓝天下渔村炊烟袅袅,风光旖旎。
她正看得入神,门外传来敲门声。她几乎是立即起身,打开门,门外立着的正是她朝思暮想的人。她早就听徐奶奶说知林今天要回来,所以她哪都没去,就在家等他。
她欣喜地说:“知林,你回来了!”
她不再叫他哥哥了。
徐知林点了点头,微笑着走进来,随口问她:“在干嘛?”
冉冉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在看电视。”
电视里的节目还继续,阳光灿烂的沙滩泳场,海滩沙质细腻,海风轻柔,海水湛蓝,清澈见底。人们赤足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拣着贝壳,晒着暖暖的太阳,十分惬意。
她憧憬地问:“知林,你有没有看过海?大海是不是真的这么漂亮?”
徐知林也在看,他笑着说:“当然看过,大海很美,你很想去?”
冉冉大力点头。
“等你考上大学,我带你去看海。”
“真的?”她惊喜万分。
如果每次分离都能换来这样的承诺,那纵使一百次她也愿意。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所以分离时的痛苦也变得有意义。
“真的。”他郑重点头。
冉冉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勾起他的手指,将自己的大拇指和他的大拇指相印,拉勾盖章。
“说好了,就不能变!”
我们一起去看海。这个承诺是她学习的动力,她再也不觉得学习多么枯燥,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每解开一道难题都仿佛在一点点向他靠近,向梦想中的大海靠近。
她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松懈,一边奋发向上一边盼着暑假的到来。
高二暑假还没来临,他就来了。
那天她放学回家,看到院子里搭了棂堂,围墙边摆满了花圈,天空飘着细雨,哀乐声萦绕在雨中,久久不散。
不知是谁家的人走了。她打着伞走过棂堂的时候下意识朝里瞟了瞟,一眼看到徐奶奶的遗象摆在中央,徐知林坐在里面,手臂上挂着黑绸,眼睛都是红的。
她愣了一下,然后收了伞轻轻走过去,在他身旁坐下,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是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徐知林从小被奶奶带大,和奶奶感情最深,奶奶突发脑溢血去世,他比谁都伤心。冉冉也很难过,徐奶奶待她如亲孙女,她在他家蹭饭,都是徐奶奶在张罗,她小时候不吃辣椒,每次起锅之前徐奶奶都会先盛出来一些留给她,然后再放辣椒。但现在,让她感到更难过的是,徐奶奶走了,知林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他们见面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以后也许再也不会见面了。
奶奶的丧事办完,徐知林要回学校。冉冉送他去车站,少女的心事默默欲诉,她走在他一臂之遥,迟迟疑疑几欲开口,却一直没有勇气。
他一直把她当妹妹,如果她表白,他会怎么想?不用多费脑力也能想到他吃惊的样子。
一直走到车站,表白的话终是没能说出口。她不舍地问:“你还会回来吗?会来看我吗?”
徐知林点头,“有时间我会来看你,好好读书,我会给你打电话。”
她用力点头,心情似乎好一点,没那么难过了。
徐知林上了长途大巴,车子徐徐开出汽车站,五月的阳光耀眼,冉冉的脸被太阳晒得通红,背上不知不觉出了一层薄汗。她一直站在那里,看着车子驶出车站,渐行渐远,最终不见。
这是她第一次送他,这一送就送走了八年。
徐知林走后倒是没有食言,时常给她打电话,叮嘱她好好学习,当然也会聊他的近况,大三的下学期开始,他就在准备考研。他一直是这样,有目标,又肯用功。冉冉也更加奋发图强,她也要变得优秀,这样才能和他比肩。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给他打电话,竟然是关机,后来再打,一个机械的女声,您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那时爸妈没有给她配手机,正好她家的房子已经开始拆迁,新家还未安置下来,从此便和徐知林失去联系。
没想到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世间没有谁能陪谁一块走到终点,冉冉和徐知林从小一块长大,从未想到会分开,没想到后来的这几年聚少离多,走着走着就散了。
她后来每每回想起十七岁以前的日子,觉得她和徐知林就像热带雨林两条交汇的河流,一开始平静无波,细水长流,以为就这样一直流到终点,没想到后来遇到水流湍急的分叉路口,情况急转直下,他们不由自主地被冲散,在悬崖口坠落,又各自有了不同的运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