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康熙帝即位后,由于年仅7岁,自然不能够亲自处理国家大政。本来,按照大清国的传统旧制,皇帝年幼,国家政务应由一两位宗室亲王摄理,但由于顺治帝时多尔衮擅权构成了对皇权的极大威胁,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再度发生,孝庄文皇太后乃决定不用旧制,而是改由更多的异姓大臣来共同辅政,确立了四辅臣制。这样,在同多尔衮斗争中有功的元老重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便出来共同辅政。四大臣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辅佐幼帝,最初几年尚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辅臣内部势力的增长变化,本来排在四辅臣末尾的鳌拜的势力日益增长扩大,致使四辅臣之间的权力制衡被打破。鳌拜是个权力欲最为强烈的人,逐渐地由恃功自傲走向了欺君弄权。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六月,索尼去世。康熙帝鉴于四大臣辅政体制已经名存实亡,反而成为鳌拜专权的工具,便上奏祖母,请求亲政。祖母理解孙儿现在的处境,自然应允。康熙帝乃于七月七日,举行亲政大典。然而,康熙帝名义上虽然亲政,但鳌拜却仍然继续掌握着批理章疏的大权,并迫害死了苏克萨哈,使遏必隆亦依附于自己,他甚至对康熙帝有不轨的企图。有一次,鳌拜故意装病不朝,康熙帝亲自到他家里问候,在他的寝室里发现炕席上放了一把短刀。按照规定,臣属面见皇帝,身边不许携带任何兵器,否则即以图谋不轨论处,鳌拜根本就没把康熙帝放在眼里,毫无顾忌地把兵器放在身边。康熙帝装作并不介意,一边笑着,一边从容地说道:“刀不离身,只是满洲的故俗罢了,不必大惊小怪。”慰劳了几句,便回宫去了。
鳌拜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康熙帝极大的忧虑。康熙帝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鳌拜身为辅臣,辄行皇帝之权威。对于康熙帝来说,鳌拜已到了不能不除的时候了。但鳌拜根深叶茂,亲信党羽遍布朝廷,控制了许多重要部门和中枢要害,如强行拘捕,可能反会遭致不测,所以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主意拿定后,康熙帝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稳住鳌拜。表面上康熙帝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特别是在有鳌拜及其死党聚集或参与的场合,便叹以人生几何、江山粪土,表示自己无心恋政。其次是培养一支自己信得过的侍卫队。满洲人有一种唤作“布库”(布库系满语,意为摔跤手)的摔跤游戏,康熙帝以玩耍为名,从皇帝直属的满洲上三旗贵族子弟当中,挑选了几十名身强力壮的少年,组成了善扑营,练习“布库”之术。善扑营既是准备用于擒拿鳌拜的格斗队,又是保卫康熙帝的侍卫队。鳌拜果真以为这都是小孩子们在闹着玩儿,就没往心里去。康熙帝通过和这些少年们一起嬉戏,摔跤踢打,不但武功有了长进,而且也和这些少年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深厚的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些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们均成为擒拿格斗的好手。康熙帝又以寻找棋友为名,将自己信得过的很有组织能力并擅长于角扑之术的索额图(索尼之子,康熙帝皇后的叔叔)由吏部右侍郎调任为一等侍卫,放在自己身边,实际上是掌管善扑营,为执行擒拿鳌拜的任务做准备。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五月,康熙帝亲自擒拿鳌拜的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正式行动之前,康熙帝即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先后派出,削弱他在京城的势力。全部部署完毕后,十六日的早晨,康熙帝集合了担任此次擒拿任务的善扑营全体队员,亲自做了战前动员。他用激昂的语调问这些少年伙伴们:“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的好朋友,你们是敬服我呢,还是敬服鳌拜?”这些少年伙伴们齐声回答:“只敬服皇上一人!”见此,康熙帝大声宣布:“好!我今天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捉鳌拜!”接着,康熙帝向小伙伴们宣布了鳌拜的罪行,又向小伙伴们做了具体的布置,将他们隐藏在进宫大门的两厢。安排好了以后,康熙帝派人去请鳌拜进宫。鳌拜不知是计,一点戒心也没有,大摇大摆地来了。看到鳌拜仍然如此横行,康熙帝不禁怒火上冲,大声地喝道:“来人!把这个逆臣给我拿下!”顿时冲出一群少年,把鳌拜团团围住,有的扭胳膊,有的拧大腿,有的搂脖子,有的抱后腰。鳌拜初时还以为这是在跟他开玩笑,待发觉情形不对之后,自恃勇猛,奋勇顽抗。无奈这些少年们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又多,自己已经年老力衰,挣扎了一会儿,就难以支持了,被这些少年们七手八脚地用绳子捆了个结结实实。康熙帝见鳌拜已经被拿住,便下令将他投入大牢,并马上升朝,宣布已经逮捕鳌拜,命令大臣们调查他的罪行,紧接着将鳌拜的党羽们也一个个地捕捉起来。
鉴于鳌拜所犯的罪行,康熙帝原拟将他革职处斩。在康熙帝亲自提审鳌拜时,鳌拜为求一活路,当着康熙帝的面脱下衣服,只见身上伤痕累累,那是他以往在搭救清太宗皇太极时留下来的。康熙帝见此亦感恻然,又考虑到鳌拜自清太宗以来一直为国家建树功勋,便赦免了他的死刑,改为终身软禁。康熙帝收回了辅政大臣批阅章疏之权,此后各处奏折所批朱笔谕旨,皆出自于他本人之手,而从无代书之人。这翻天覆地之举,竟出自于一个15岁的少年之手,表明康熙帝在政治上早熟,初步地显示了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