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8800000377

第377章 军前故人相逢

葫芦山,其实更应该叫作葫芦谷。背靠百丈大山,山前一大一小两个连在一起的谷地,谷口处山壁陡峭,只留了一条狭长的山径。

两个谷地中间的连接处,原本有一座寨子。杨家人来武夷山传教之后,这座寨子便越来越大。

由于此处乃是武夷山北面的入口,位置险要,在杨家人的用心经营下,百年来,此处已成了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关卡。

最前头的山道间,一座高达五丈的城墙,宛如一道天堑般切断了进入葫芦谷的通道。青黑色的城墙,全部由开凿出来的山石砌垒而成,山石缝隙间涂满了浆糊,异常的牢固。

城墙下,只开了一道丈许宽的城门,大门由百年巨木制成,上面裹着厚厚的铁皮。城门后面,堵满了巨大的条石,即使用最大号的冲车冲撞,也需花费莫大的气力,更何况,在这狭窄的山径上根本摆不下那般大小的冲车。

葫芦谷前面那个小一号的谷地内,地面上到处是挖好的陷阱。两个谷地的连接处,也就是原来山寨的所在之地,早已被经营成了一处繁闹的小镇,镇前同样屹立着一道更加高大的城墙,城墙上箭垛密布,巡逻的士兵在城墙上来回的走动着。

小镇上如今人声鼎沸,整整五千叛军精锐聚集于此。

“哈哈,杨兄弟,快来!小的们刚入山打了一只糜子,今日咱哥俩可以好好喝上一杯了!”

一道爽朗的笑声唤醒了城墙上正在沉思着的杨询。

此处乃是葫芦谷的第二道城墙,杨询转过身来,看着城墙下,那手提糜子,仰头看向自己的壮汉,眼眸深处露出一丝不喜。

“张兄且自去享用,小弟今晚还要值守,便不奉陪了!”

杨询言语冷漠,面上更无半分敷衍的客气。实际上,对于此人,杨询也用不着客气。

这一回,杨询乃是防守葫芦谷的主将,而这个叫做张克江的壮汉不过是他的副将。葫芦谷如今有精兵五千,其中将近四千人马都是杨询手下的亲信,这个张克江能够指挥动的也只有自己手下的一千人马。

当日,李易等人坐船从海路撤到了泉州,而当时身在高邮的杨询所部却没有等到一条水师船只前来接应,就连杨询麾下的何云等人也被李易借口水师缺人,调到了水师主力中效力。

没有水师接应,李易却只给了杨询一道从陆路南撤的命令。

要不是当初许辰派去接收高邮的周康,得了大哥的命令,没有阻拦杨询所部,只怕这四千人在撤离高邮的时候便要遭受一次惨烈的大战了。

南方各地府军虽然羸弱,然而千里南撤,途中艰险又岂是一言能表?

四千余人从高邮出发,撤到葫芦谷时便只剩了不到四千,战损超过一成,对于把这帮兄弟视作心头肉的杨询而言,这样的损失简直让其痛不欲生。

更为气人的是,当杨询领兵退到葫芦谷时,迎接他们的便是这个叫作张克江的大汉,还有一道李易命令杨询率部驻防葫芦谷的军令。

千里南撤,竟然无法回到权力中心!

而对于这样的安排,叛军内部,竟是一片默然。那些曾经被杨询当做长辈的人,此刻也都在泉州忙着争权夺利,巴不得杨询这个前任教主的公子回不去才好!

气愤的杨询恨不得宰了这个名为副将实为监军的张克江,然后率军杀回泉州去。

只是,他们杨家多年的夙愿眼看有了一丝成功的可能。不顾心中的梦想,一心快意恩仇,这样的事,杨询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气愤之下,杨询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守卫这个重要的关卡。

短短十日,杨询便彻底将葫芦谷的城防布置的妥妥当当。

这个名叫张克江的人,看似粗枝大叶,实则心细如尘,胆大包天,否则也不会被李易派来监视杨询。当初,李易差遣他来此的时候,便已对其明说,若是杨询心无大业,那么他张克江便有性命之忧。可张克江却依旧爽利的应承了下来。

如今看来,军师的预计还是很正确的。杨询并没有一气之下杀回泉州,而是选择留守葫芦谷。

既然杨询如此选择,张克江自然也不会傻到冒犯杨询,他带来的一千人马,也都痛痛快快的全部交到了杨询手上。日常的军议,张克江更是一言不发,处处以杨询为主。

尽管杨询对其从未有过好脸色,可这张克江却丝毫不介意,依旧笑脸相迎。

张克江这番做派,闹的杨询连收拾他一顿的由头都寻不到,每日间也只好冷眼相对。

听了杨询的话,张克江随即笑眯眯的提溜着糜子走了。

城墙上,望着他的背影,杨询脸色沉重。

“这该死的家伙,也不知李易从那找来的,整一块滚刀肉嘛!”

听了少主的话,杨询身旁的黑脸少年同样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得沉默以对。

忽然间,黑脸少年惊讶的抬起头来,快步向后跑了几步,来到城墙靠北的一面,迎着山间的微风,鼻头耸动,眯着眼,细细的嗅了起来。

“不好!少主,他们来了!”

“不好,大哥,前面的敌人竟然是他!”

几乎同一时间,相隔不过数里地的两名少年,发出了相差无几的惊呼声。

“是谁?”

“是谁?”

杨询、许辰二人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出声询问。

“少主,是那许辰手下的人!”

“大哥,杨询的人!”

乍听此言,许辰、杨询二人猛地头起头来,相向而望。视线仿佛能够穿透这短短数里间的群山一般。

“竟然是他!”

“没想到竟是他……”

差不多的言语,差不多的情绪。此刻,身在杨询、许辰旁的几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二人情绪上的波动,这种事,在这两个人的身上,是很少见的。

“敌袭,擂鼓!”

“全速前进!”

二人只是思考了片刻,便立即下达了命令。

葫芦谷内,鼓声回荡,片刻间,五千精兵便动了起来!

刚刚将糜子宰杀剥皮的张克江也赶忙随手丢弃了手中的物事,抓起兵刃,在亲兵的护卫下,赶到了葫芦谷的第一道城墙,城墙上,杨询正凝神望着谷前那条狭窄的山径。

望着空无一人的山径,张克江疑惑的看着杨询:“杨兄弟,敌人何在?”

杨询头也不回,冷冰冰的回道:“片刻即到!”

仿佛为了印证杨询的话语一般,杨询声音落下的那一刻,山径两侧的灌木丛中,几只锦鸡扑闪着翅膀,焦急的飞起。

紧接着,密集的马蹄声从狭长的山径上传来,一片黑色随之扑面而来。

黑云压城!

山径虽狭窄,然而连绵不绝的士兵,骑着马,成对的蚂蚁般从山径上走来。密密麻麻的,同样撼人心神。

许辰在几名少年的护卫下,缓缓行到队伍前列,坐于马上,抬首望着城墙上的杨询,笑道:“杨兄,别来无恙?”

杨询板着脸,望着许辰,眼神深处透出一丝意味难明的光彩。

身后的张克江自然无法察觉到杨询此刻的异样,只是见许辰老友重逢般的打着招呼,遂疑惑问道:“杨兄弟认识此人?”

杨询这回偏过头来,看了张克江一眼,平淡的回了句:“他是升州守将。”

“哦。”张克江不觉有他,缓缓点头。

城墙下的许辰,这才看见杨询身旁的张克江,二人间细微的表现让许辰心生警觉,只片刻,许辰便明白了一些。遂连忙喊道:“哈哈!升州一别,没想到竟在此处相逢,杨兄,这一回咱两攻守异位,许某倒要好好讨教一番了!”

听了这话,杨询双目微微一翻,心中有些好笑,嘴上却依旧沉声喊道:“上一回杨某领教了许兄的本事,这一次不知许兄攻城的本事是否也如守城那般卓绝呢?”

“哈哈,那就请杨兄拭目以待了!”

许辰说完之后,便退回了队中。

狭长的山径显然不适宜大军安营,许辰留下一千人马,沿着山径一路布设各种陷阱,以防城内的守军趁许辰扎营之时前来偷袭。

山径那头,也就是许辰方才路过的地方,有一块地势相对平缓的空地,许辰的营地便设在此处。

许辰选择的辅兵都是干惯了农活的精壮汉子,这些人只需做一些安营扎寨、打造器械的辅助性工作。辅兵不像战兵一样,身披甲胄,身上只披了一件轻便的牛皮甲,后面背着一个工具包,里面装满了许辰特意为辅兵设计的各种工具。

这些工具并不算重,对于这些做惯了粗活的农家汉子来说,背上这么一包东西,一天走个几十里山路,压根不费劲。

此时,一半的战兵卸甲休息,一半的战兵持戈守卫。辅兵们则纷纷取出工具包中的工具,在这块空地上忙碌了起来。

周围山林密布,根本不缺木材,整整六千辅兵只热火朝天的干了一个时辰,一座根脚严密的营地便初具雏形。

西边的日头还未完全落下,许辰麾下的士兵们便已全部进到了干净整洁的营房内。

很快,篝火燃起,营地内部,随处耸立着高大的木杆,木杆上平托着一盏巨大的琉璃灯笼,里面装着的煤油正在剧烈的燃烧着,发出耀眼的光。

夜色降下后,阵阵食物的幽香随着山间的清风传到了叛军的城墙上。

浓郁的香味使得叛军将士无不暗自咽了一口口水,远处敌营中的明亮光芒,在黑夜中,即使隔了数道山冈依旧清晰可见。

城头的火光下,张克江望着北面那团耀眼的光,脸上带着挥之不去的困惑……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汉末一统

    重生之汉末一统

    现代大学生刘羽穿越到汉末成为幽州牧刘虞的次子,看他如何在汉末群雄割据的乱世崛起,又是如何一步步一统大汉。重生之汉末一统书友群:251939033欢迎大家加群互聊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大明朝之大泼才

    大明朝之大泼才

    李相之在穿越到大明朝之后,遇上了苏州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张梦晋等吴中才子,且看他如何与他们玩乐大明朝!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

    虽身为乞儿,有父老怪,有母疯婆,却手携娇娘,心念缄儿,陪同六爷,流浪大唐十道二百州;虽身处乱世之中,却看风云色变、金戈铁马,历文士豪情,把酒言歌,识风土人情、大地江山;以单薄之身,或混迹名士之中,偶过富贵之地,或陷江湖草莽,高举义军之师;而他,一直在流浪。。。。。
热门推荐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世界之端

    世界之端

    天政初年,统一世界的法律制度、语言、文字、货币……天政五年,实施“征编令”,但凡修炼者,入征三年……天政八年,实施“废门令”,解散门派、帮会、教廷……天政十七年,颁布“天律”,制约修炼界……天政十九年,世界掀起战火,反抗天政……天政九十五年,战争平息,关于“武王墓”的传说逐渐蔓延世界……
  • 豪门宠婚:娇妻狠毒辣

    豪门宠婚:娇妻狠毒辣

    史上最荒唐的婚姻,因为闺蜜睡了我男人,我竟要和她男人结婚!好不容易谈成条件,却发现婆婆脑残,丈夫愚孝,身残公公和不孝小姑子,一大家子压的我喘不过气,才知道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直到三个月期满,我才知道为什么人说婚姻是座城。下堂之糟糠,遇初恋情人蠢蠢欲动。是欲情故纵还是另有隐情,我从来看不透他。婚姻是座城,问题是要坐享其城,还要等着城破人毁,端看如何玩转了。
  • 错乱逆流

    错乱逆流

    丧尸突现,人类异能觉醒率大幅度提高。3年时间,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末日时,一道呼声,将这种丧尸围城的局面打破。莫枫,一个注定与异能无缘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与爱人被外围文明杀害。重来?注定没有异能的你又能改变多少?地球面临的挑战远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末日,只不过是强制进化机制,那么人类终将面对的究竟是何物?当被告知自己所知道的时间未来依然不能拯救自己,该如何是好?末日,仅仅是个开始,团结则是必要,挑战将是终结。本书末日章节并不是十分多。新人~
  • 闺中密友:筝的有坑

    闺中密友:筝的有坑

    她们有个自的生活,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有各自的悲欢离合,她们从来没有去担心过有一天彼此的众叛亲离,不敢期待还能够在有一天一起喝口茶说过去的事情。每天晚上9点更新
  • 君许卿笑颜

    君许卿笑颜

    前世,她爱他,在他身边十年,只求他可以看她一眼,十年陪伴,他把她放在了心中,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月后,他被人设计误杀了她心中仅有的两个亲人,她看着血泊中的兄长,姐姐,举枪自尽,红颜陨……只留给他一具冰冷的尸体和无尽的悔恨...一朝重生,他只愿尽己一生,许她一世笑颜……
  • 狂武破乾坤

    狂武破乾坤

    重生一世,我当于微末中崛起,于乱世中辉煌。天道为笼,规则为囚,我必打破囚笼,翱翔九天。我之过处,均当俯首称臣。我,即为天下之尊。一朝重生天下尊,敢叫天地换乾坤。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本书以史料为经、趣闻为纬,详尽介绍了历代皇家秘而不宣的养生食谱,集知识性、生动性、实用性为一体。千载而下,人人得享帝王之福,不亦乐乎!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书以严谨客观的文史档案为主料、趣味盎然的稗官传说为调剂,从“益气养血”、“补肾壮阳”、“补虚护元”、“健脾养胃”、“保肝润肺”、“明目聪耳”等11个方面,介绍了200道御医推荐给帝王们的养生食谱。您可根据个人体质,亲自动手制作,一享帝王之乐。
  • 《废材魔王》

    《废材魔王》

    一个“无属性”的少年,无意中得到一条骷髅头项链,从此一飞冲天。
  • 你来到我独行的世界

    你来到我独行的世界

    一场考试,一纸录取通知书,我来到了陌生的城市,而你来到我独行的世界。转眼的两年多,我还在,而你却将要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