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扩散思维、开放思维等。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来探索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它具有更生动、更活泼、更富有独创性的特点。发散的越多,得出有价值答案的概率就越大。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和艺术作品的诞生无不建立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独特的发现。因此,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
⑤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总体观察、综合分析后,一次性接触客观事物的本质,是思维水平达到超常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底蕴或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系统论证,而作出的迅速地“径直猜度”的认识活动。它是在知识经验相当丰富、逻辑推理相当熟练后的一种“精神感觉”的现象。
⑥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等。它是依据已有信息,从已知条件和既定目标中,寻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的方法,有方向、有范围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思维力既是智商的核心能力,又是较难培养的能力。儿童时期是所有智力非智力发育、增长时期,像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都是训练培养的关键期。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思维能力要简单些,可操作性强些。
3.想像力:人类智慧的翅膀
一个人不仅可以在头脑中呈现出过去感知过的思维过的事物,而且还可以在头脑中出现某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以及现实中不存在的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形象。例如,在我们的头脑中可以呈现几十万年前原始社会的那种简陋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情景,可以出现他们举着火把、甩着石块和剑齿虎搏斗的场面,也可以呈现出2000年以后的美好远景。到过鬼城丰都的人,无不为丰都县城“阴司街”和“鬼谷神宫”中千奇百怪的各种厉鬼而胆寒,无不为这些能工巧匠别出心裁的想像而叫绝。这种心里现象,就叫想像。它对人类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想像及其作用
我们知道,外界事物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最初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这个事物的形象,当这个事物不在眼前时,这个形象仍旧会留在人脑中。并且在这些已有的形象的基础上,人脑还会加工改造这些形象,从而构成新的事物。这一过程,我们就把它称为想像。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想像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想像过程中,人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并不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简单地重现,而是新事物形象的形成。例如:方志敏1936年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就有过对新中国的想像,他说:“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的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今天,这些想像都成为现实了。
想像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过程,但它是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来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无中生有,是从现实中来的。以神像来看,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对同一个神像,法国人画的像法国人,英国人画的像英国人,德国人画的像德国人……人是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俄国著名文学家屠格涅夫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不会光凭脑子去创造,要描写一个人物,我必须选择一些真人作为我的凭借。”这说明想像总是来源于现实。科学家提出大胆的假设,总是从现实出发的,文学家所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可能不是真人真事,但仍然是以生活中的事实材料为依据的。可见,感性材料越丰富,想像也越丰富。至于那些神话里的怪诞形象,虽然经常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但也都是取材于客观现实的,是表现的重新组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肥胖的人身、猪头、钉耙等所组成的新形象。因此,想像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就不能产生想像。天生的盲人决不会想像出春天的鲜艳美景,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像出优美的音乐。所以,想像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从生理上说,想像是大脑皮层上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在词的调节下,重新组合,形成新联系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思维的基本功能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记忆的基本功能是保持过去的经验,而想像的实质是对这种经验的改造。
人的心理活动不管是简单的感知,还是抽象的思维,都离不开想像。人的行为,不论是简单的饮食还是发明创造,同样也离不开想像。想像对人个体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想像是促进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和深刻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广阔地反映世界,而且还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改造世界。
例如,古人想像有一天,人类会有像孙悟空一样的本事,千里眼,顺风耳,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甚至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而今,这些都已变成了现实,如射电望远镜、无线电话、潜艇飞船、登月科考等等。
再如,******同志于50年代考察三峡后,就在其诗作中对三峡的改造作了大胆的想像:“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今天三峡工程早已动工,******同志的想像马上就将变为现实了。
其次,想像是促进人们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们对未来的预见,一切科学上的新发现,新机器的发明,新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工农业生产上的创造性劳动,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都和人的想像活动密切联系。
人正是因为有了想像才有目的的活动,才使人有别于其他动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人的劳动过程的特点时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就是说,人类在劳动之前,要想制造的东西,早就在头脑中有了图样——有了关于它的想像。例如,工人的技术革新、农民的科学种田、科技人员的设计发明、艺术家对典型人物的塑造等,无一不是事先就有了想像活动。
再有,想像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有重大影响。
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对前景有美好的想像,会激励他朝气蓬勃地去战胜各种困难。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之时,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茫茫雪山草地上的饥寒交迫,没有退缩,没有吓倒,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因为他们始终被对新中国新社会美好的想像鼓舞着,激励着。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对前途充满悲观恐怖的想像,那么,他一定会感到意志消沉,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曾有过这样的事例,一个工人进入冻肉库,库门锁上了,他发现自己竟忘了带钥匙。对寒冷的恐惧和求生的欲望驱使他拼命拍门和大叫,手掌都拍出血了,可仍没有谁听到他的呼救前来救援。他绝望了,竟因对严寒恐惧而吓得发抖。两个钟头后,换班的工人开了门,发现他已经死了。实际上,冻库的制冷系统因停电已有两天没有工作了,他是在常温中被“冻”死的!
医生告诉我们,一个病人对疾病的恐怖想像给他带来的痛苦,有时比实际上带来的痛苦,还要严重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是不告诉癌症患者查出癌症的原因。
(2)想像与智力
想像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想像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个人想像丰富,思路必然开阔,智力发展水平便会有所提高。出生于德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由于其丰富的想像力才发现了相对论的。据他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现相对论的,而是在一个夏天躺在小山头上发现的。当时,他躺在小山头上,眯起眼睛向上看时,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他就好奇地想,如果能乘一条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想像自己作了一次宇宙旅行。想像力把他带进一个场所,这个场所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是不能解释的。于是,他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回到屋里,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以解释他的想像。而且他还坚信,这种理论比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更正确,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想像贫乏,思路狭窄,其智力就难以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也说过,想像非常重要,通过它,一个人便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借助于想像,打破时空所限,信马由缰,驰骋自如。
(3)想像的种类
根据想像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像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①无意想像
无意想像是事先无明确目的、不自觉的想像。它常常由客观事物的某些外形特点引起,多发生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半睡眠状态。它是想像中最简单和最初级的形式。例如抬头看到天上的云或远处的山、石,想像它像某种动物,或无意中听到别人讲述某件事,因而联想起其他某种情境等。
无意想像中最典型的是梦。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是逐步扩散的,是不平衡的。当皮层上有些地方神经细胞已处于抑制状态,而另一些地方的神经细胞还处于微弱的兴奋时,就会出现梦。由于做梦是不自觉的,无明确目的,所以梦的内容有时非常荒诞,但即使是很荒诞的梦,组成梦境的各部分材料,仍然是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事物。
梦常常和白天的思想情绪等活动有关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常见的事。有的科学家在白天冥思苦想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进入睡眠时,却在做梦中得到了解答。例如,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睡梦中,似乎看到原子排列成蛇的形状,在火焰里跳舞,忽然,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圆圈,不断旋转。在这一刹那,他醒来,受到启示,想出一个六角形的环状结构来表示苯分子C6H6,由此奠定了芳香化学的基础。据有的调查报道说,在数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中,有70%左右的人承认,自己有些问题是在梦中得到帮助的。但是,这些梦的基础,也只能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丰富的表象和艰苦的思维活动,没有这个基础,也绝不可能有上述的梦境出现。
②有意想像
有意想像是有预定目的任务、自觉的想像,它常常是由语言引起并在思维的影响下形成的。有意想像通常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a.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形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当我们读了南北朝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词句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草原情景的图画,这就是再造想像。又如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像出建筑物的形象,机械工人看着图纸想像出机器的实际形象,这些都是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根据目的任务,独立地在头脑中利用有关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创作一部新的文艺作品,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一台新机器,中小学生在科技创作活动中的一项小发明等都是创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