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现象,”我做了一个手势,“在有关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大量提到太阳,极少提到月亮。直到出现女娲补天的传说之后,月亮才渐渐充斥于神话中。客观地说,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流传的最大的一场灾难。剖析这场灾难,可以看到火山爆发引发的山崩地裂,泥石流汹涌,大洪水肆意横行的可怕场景。在这个传说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所谓的五色石是含有有色金属的矿石,把五色石用石磨碾碎冶炼,获得的必然是金属。并且,铸造和补贴有一个焊接技术问题,这就牵涉到一种稀有金属,就是锡。”尹教授怔了一怔:“……博士,你提到了一个极其微妙的问题。请继续讲下去。”
我娓娓地说:“在世界范围内,云南区域内锡的储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也存在露天锡矿,但只有氧化锡,极少有储量丰富的高品位硫化锡。这两种矿物在《山海经》中称为白锡和黄锡。如果没有锡,就没有青铜合金铸造技术产生。那么,在后来的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中,就铸不了九鼎。再推下来,没有斑锡和斑铜工艺,就铸不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刀和剑。”我重新点燃了一支香烟,“在四川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发掘出的众多青铜器,已经推翻了中国直至商周时期才有青铜技术产生的论断。这两处遗址明显在预示夏朝和夏以前长江中上游的文明程度超乎后人的想象。如果深入探究茶马古道,就会发现以云南为中心向四方开辟的道路,其历史远远超过五千年,而且不仅仅是驮运茶叶和红糖那么简单。”
众人脸色复杂地看着我。
“看来重新认识过去才是剖析《山海经》的关键。”尹教授深沉地说,“博士,你认为《山海经》只是局部记载了中国上古历史的片段的观点,我很认同。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日本和东南亚的历史。我在日本传承的传统文化中惊讶地发现,日本人承袭的太多东西,不是源于我国盛唐时中原地区的风俗,而是源于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的少数民族的风俗。比如日本武士刀起源于阿昌刀,比如日本人与哈尼族都无比尊崇樱花和榕树,再比如春天男女共浴温泉的习惯等等。在往深层次探索,我发现日本人传承的文化中,有的传统寓意比《山海经》记载的更详实。特别是日本人不论是绘制的东亚古地图,还是近现代地图,竟然比中国人绘制的还精确。因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失传已久的《白泽图》,你认为主体以收藏中国文物著称于世的日本正仓院博物馆中,收藏着这部旷世奇书吗?”
我郑重地说:“很抱歉,教授。在这方面我不是太了解。不过日本人推祟的远祖天照大神在上古时代,应是处于哀牢山一个部落的哈尼族女首领或女大巫。这个显赫的女王在带领氏族迁徙时,至少没有忘记带稻谷种子和樱花种子。如果能突破国家与国家的界限,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隔阂,中国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山海经》,我相信各方都会受益匪浅。至于《白泽图》,应该在仍生栖在长江中上游的各个少数民族中寻找真相。这很难,可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这时,康仪和变成一个电影明星模样的胡莉匆匆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