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7300000006

第6章 与人为善,拥有一颗包容心(2)

南先生初到台湾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贫。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想着要帮助别人。当时,台湾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普遍都很拮据。当南先生得之邻居家已经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时,就把自己仅剩的米偷偷地放在了邻居家门口。

后来,每当有人向南先生求助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拿出来,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对学生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总是建议自己的学生,要乐于助人,并且告诫学生,不要等到发财之后才说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可以从点滴做起,要从现在开始。

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南先生惯常的习惯。南先生不仅将这样的品行付诸实践,也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做乐于助人的人,这不就是自觉觉他的表现吗?而南先生用自己辛苦赚得的钱帮助别人,不正是自利利他的表现吗?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南怀瑾先生一样做一个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人,不断培养和铸就自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博大胸怀和大公无私的品行。如此一来,也便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博大胸怀、与人为善的人,也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规过劝善不强求

《弟子规》里说:“亲有过,谏使更;悦吾色,柔吾声。”它说的是:父母有过失时,我们应该通过劝谏使之改正错误,但是,在劝谏的过程当中,要和颜悦色、言语温和。

推而广之,无论是生死之交,还是泛泛之交,当我们看见他们出现过失时,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方式,并以真诚的心态加以规劝。

规劝,大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小则关系到一个人的名誉声望和一生的命运。所以孔子强调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当不义,则诤之。”可见,规劝,使人更过向善,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据《论语》记载,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此,南怀瑾先生的理解是:有时候交朋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上论《里仁》篇中子游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南先生进一步指出,这里,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勉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再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就变成冤家了。

这是南先生的交友艺术,也是南先生的交友智慧——规过劝善,适可而止。确实,规过劝善若强求,不能宽容而为之,必然会适得其反。

因此,纵然规劝的意义重大,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做到不强求,适可而止。这二者看似很矛盾,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然。

尽管古人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逆耳的忠言”过多,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所以,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规过劝善也要适可而止。不然,就如南先生所言,会失去朋友之间的交情,变成冤家,这又何谈与人为善呢?而又怎能真正达到规劝的目的呢?

但如此看来,看到他人,特别是好朋友的过错,是否就装作不知道,不规过劝善呢?毋庸置疑,这是不可取的。试想,若你的好朋友拿着刀正准备去杀人,你还会无动于衷地看着他去犯罪而不加劝阻吗?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与人为善,既要规他人的过劝他人向善,尽心尽力而为,又要把握一个“度”,本着宽容的心怀,不强求,不过分。

那么,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该如何规过劝善,又该如何适可而止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逆言顺说。规过劝善,是要用我们的双眼去捕捉对方的缺点,并且通过言语或者行为告诉对方,使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新的认识。那么,在表达上,我们就要注意一下方式问题。忠言未必都是逆耳的,所以,要想通过规过实现劝善的目标,不如选择讲顺耳的“逆言”吧。

第二,为对方着想,更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足点。每个人思考问题、办事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的立场。但是,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若缺少暗示和沟通,是难以正确判断对方的意图的。所以,在规过劝善的过程中,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立足点非常重要。

第三,劝谏有度,适可而止。正如南怀瑾所说:“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多次以后,他都不听,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地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交情就疏远了。”所以,若是对方不听劝,屡谏不止,多说也无益,不如选择放弃。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可能会遇到被人规劝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规劝别人的时候。当我们被规劝的时候,不要怕暴露错误和缺点,只有在太阳下,衣服才晒得干透,穿起来才会有阳光的味道。当别人停止规劝的时候,就应该冷静地反省一下自己。而在规劝别人的时候,既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和真心,也要为自己留有一点退缩的空间,避免规劝过度,招致误解甚至不该产生的仇恨。

总而言之,规过劝善,不要强求,适可而止,这样才能与人为善。

宽恕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宋朝林逋的《省心录》里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宽容自己的标准来宽容别人,那么交往的人就很全面了;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就会少犯错。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句话所要表达的道理便是: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历史上,管仲是公子纠的重臣。当初管仲辅佐公子纠的时候,齐桓公被管仲射过一箭,这使齐桓公伤得不轻。后来公子纠被杀,但是齐桓公却不计前嫌,依然重用管仲。这样的宽恕心境让管仲深受感动,最后管仲竭尽全力辅佐桓公,称霸天下,一匡诸侯。无可辩驳,这是齐桓公宽恕管仲的缘故。

正如安德鲁·马修斯所说的:“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正是宽以待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为人处世应该学会的人生智慧。

可是,要真正做到宽恕别人,又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并且,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此看来,要宽恕别人,就得先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脾气。

南怀瑾先生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脾气却很大。”一个人要做哪等人,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克服自己的脾气。只有能掌控自己脾气的人,才有机会成为上等人。

这也正是做到宽恕别人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制怒。哀公问孔子:“先生你的弟子中有谁比较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既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也不会重复犯一个错误。只可惜不幸短命死了。所以,如今便没有好学的了。”

对于这一段话,在《论语别裁》中,南先生评价道:在孔子看来,颜回一直踏实地探求着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像颜回这样的人太少见了。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像颜回一样“制怒”的恐怕很困难,因为怒气向来是最难容忍的。

究其根本,其实怒也属于一种脾气,并非只是有脾气的人才有。任何人都有自己承受的底线,当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时,就容易生怒。

所以,要宽恕别人,以达到善待自己的目的,就需要制怒。然而,如南先生所说的,怒气向来又是最难容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怒气。

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不料忽然灯火全灭。这时候,爱妃悄悄告诉他有人非礼她,黑暗中,她拽下了非礼者的帽沿,所以要求楚庄王立即点灯排查。

楚庄王一听,心中大怒,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没有立即命人点灯。

楚庄王努力抑制住自己心里的怒火,即刻对群臣说自己累了,要歇息了,命令大家都离开,并且劝阻爱妃查下去。

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最后只剩一名虎将单枪匹马地舍命护救楚庄王进行突围。仔细一问,楚庄王才知道原来他正是那次宴会上被宽恕的人。

虽然,如南先生所说,怒气最难忍受,但是楚庄王当初还是忍了下来,换来了战争中臣子的感恩戴德,最后成功突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不正是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最好证明吗?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坚持用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为人原则与别人相处,管好自己的脾气,抑制自己的怒气,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南先生所说的上等人,没有脾气,却有本事。

古人云:“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既然如此,当别人冒犯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必为之恼怒,更不必耿耿于怀,甚至想着要伺机狠狠报复,转而想之,不如选择宽恕吧。因为宽恕别人,最终获益的还是我们自己。因此曾国藩曾说:“善莫大于恕。”

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像颜回学习,做一个“不迁怒,不贰过”的人,做一个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如此一来,便能以宽容之心,宽恕别人,与人为善,成就自己的大智慧。而这,也正是南先生说“像颜回这样的人太少见了”的言下之意——鼓励我们要做个宽恕别人、与人为善的人。

心佛众生无差别

《华严经》说:“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佛众生无差别就出自这里。概括地说,它想要表达的是“众生平等”之意。

2011年新上映的电影《新少林寺》,讲述了一个军阀混战年代英雄救国救民的故事。骁勇善战却又欺压平民的军阀少帅侯杰,被他视为兄弟的副官曹蛮出卖,以至于落入敌人的陷阱,痛失爱女,而他的妻子颜夕也因爱女的死而离开了他。

经历了这几重打击之后,仇恨令他痛不欲生。绝望之下,他选择出家,投靠佛祖。但是,得知恶霸军阀侯杰要出家的消息,少林寺弟子都劝他们的住持拒绝侯杰的请求。但是住持却说:“心佛众生无差别。”最后,还是平静地为侯杰剃度了。

后来,侯杰潜心修佛,一心向善。期间同对佛学领悟甚高的煮饭僧悟道,还与少林寺三位少僧净能、净海、净空化敌为友。最后,共同对付出卖自己的曹蛮及其手下索降图,誓死保护战火中的灾民及少林寺。

住持之所以允许侯杰出家,就是因为一个潜心要修佛向善的人,无论他之前是善是恶,在佛祖面前,机会都是平等的,人格也是平等的。这是佛祖的胸怀——宽阔而仁厚,拥有博大的包容心。

人世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尊修行高深的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让自己拥有佛祖那样的胸怀,但是,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这仍是我们必须学会且拥有的心态和胸襟。

南怀瑾先生说:“释迦成道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

而南先生本身更是相信众生是平等的,他对去拜访他的所有人都一律以礼相待,谈笑风生。生活中,对平常来访的客人们,南先生都以握手为礼。

因为南先生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因此,人和人之间要有礼,事和事之间也要有礼。

南先生虽然是个大学者,成就很高,但是,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叩拜大礼。南先生教王侯业学佛多年,为了表示感激,王侯业的妻子王女士专程从美国回来看望他,见面之后,王女士特行大礼,谁知,王女士还没跪下去,南先生已经跪下去了,连声说:“下次万万不可!”在他看来,众生无差别。礼仪不可不讲,但是,心意到了就可以,不必拘于形式。

而在学问上,南先生更是坚信“众生平等”。每每有人虚心地向南先生索求取道的秘诀时,南先生从来不以大师的身份对别人施以指使甚至是命令,而是以谦虚的口吻和建议性的语言告之自己的经验,甚至与之平起平坐地探讨佛学。正因为南先生拥有这样的包容心怀,所以,大家不仅仰慕南先生的学问和道行,也深深钦佩其为人。

生活中,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无时无刻不需要我们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说话、办事。试想,有谁愿意跟一个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人打交道?况且,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人,都是非常谦虚、亲和、仁厚、拥有包容心的人。只有没能耐的人,才会成天自以为了不起,觉得自己是无与伦比的,才会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事实上,要真正成就自己的才干,让自己的才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机会,我们必须先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与人为善拥有包容心、相信众生平等的人。而坚持众生平等,尊重别人,才能看轻自己的成就,不断进步,在不知不觉中,也才能成功地影响别人。

既然如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应该摒弃唯我独尊的思想。做到心佛众生无差别,大家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友好相伴,这才是与人为善的人生智慧。

同类推荐
  • 一生的资本(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一生的资本(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要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得有资本,做人也是如此。那么,一个人一生的资本是什么呢?在本书中,奥里森·马登说:“自古以来,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例子:年轻时没有打好根基的人到了后来竟能做成大事业。一般获得成功的伟大人物之所以在晚年能够收获一生的美满果实,大体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 这样求人最有效

    这样求人最有效

    求人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人际行为,它更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基础上的成事方法。本书告诉读者如何求人最有效,包括求人基本功、求助于亲人、求助于朋友、求助于领导、求助于下属、求助于陌生人等。
  •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康涅克州有位律师R君,在参加卡耐基的课程之后,有天和太太驾车到长岛去拜访几个亲友。R君的太太留他陪一位老姑妈聊天,自己则到别处去见几个年轻的亲戚。R君觉得不妨以这位老姑妈为对象,体验一下使用“赞赏原则”的效果。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 为你拥有良好心态和习惯

    为你拥有良好心态和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健康人应具备10大要素,其中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健康人的重要标志。本书在上篇介绍了良好的心态对健康的有益作用,各类人群如青少年,大学生,教师,老年人如何拥有良好心态,克服不良心态等:下篇则介绍了具备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的人格魅力,是健康体魄之本,它能帮助人们走向成功并告诉你怎样从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成年人怎样改变不良习惯,防止疾病发生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林家有女死乞白赖娶到你

    林家有女死乞白赖娶到你

    林落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她再也不会相信爱情这种虚无缥缈的鬼东西了!正打算带着刚会走路的小包子去浪迹天涯,可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去到哪都能看到他在执行任务?“为什么我走到哪都能遇见你?”林落第一次觉得,原来这个一脸严肃正义的男人也有这么讨人嫌的时候。“执行任务。”魏思杨回答的一板一眼。“什么任务能让你每次都出现在我面前?!”“秘密。”“那你能不能不要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到我面前蹦哒?!”“不能!”魏思杨斩钉截铁。“那你想要怎么样才能别老在我面前晃?!”“你嫁我。”“不可能!你想都不要想!”林落怒目圆瞪。“好吧,我妥协。”魏思杨轻笑,温声哄她,“那我娶你!”“……”林落气结,完败。
  • 异界魅影逍遥

    异界魅影逍遥

    不想霸艳天下的穿越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穿越者,当然,不是艳绝天下的女人本少是不会有兴趣的羿锋语录! 武圣:“锋哥,收我做跟班吧?” 羿锋:“啥?!你一个武圣也好意思做我跟班?” 武圣:“我妹妹长很倾国倾城哦!” 羿锋:(眼睛发亮)小圣啊!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对了,记得叫你妹妹来啊。 皇帝:“羿锋!你这混蛋搞什么?” 羿锋:“失误!失误!陛下,我只是想去你后宫散散步,没想到她们会缠着我。” 【武者等级:武子,武士,武人,武师,武将,武王,武尊,武君,武圣,武神 摄魂师等级:一至九星,魂仙!】
  • 骑士与魔王

    骑士与魔王

    时间已过了千年…千年又是多久?是否足够,足够轮回两个人的相遇?是谁留在了你的心里?是谁擦去了我的痕迹?或许,有关生命的正义,无从谈起.或许,故事,只是有关于记忆.傲慢,贪婪,愤怒,色欲,仇恨,懒惰,暴食藏于每一个灵魂的嚎叫。好暗暗下来的…是天.“只因为我从来都无法说服我自己,只因为我只听从自己!”魔王的嘴角飘渺,默默的转身,你不会看到泪…任何的一滴.
  • 咦,你好像喜欢我

    咦,你好像喜欢我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分为六幕三十二篇:邂逅、钟情、陪伴、危机、改变和后记。或荒诞、或逗比、或感动、或悲情的爱情故事,就是32段青春往事。而其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部精彩的微电影。本书讲述的故事都是以当下年轻人已经、正在、或者即将经历的故事为蓝本,轻小说的叙事风格足以引起读者关于“成长”“爱情”的共鸣与反思。但小说又不拘泥于平淡叙述,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情节和结局……
  • 老公求原谅:三岁宝宝强悍妻【速更】

    老公求原谅:三岁宝宝强悍妻【速更】

    “我只不过是在路边捡了一个孩子,你就以为是你的?”她看着当年为了情人而侮辱她抛弃她甚至害她流产的男人充满不屑。“当然,和你有夫妻关系的只有我,不是我的种是谁的种?”他依旧霸道无比,“不好意思,你打扰到我妻子了!”另一个男人优雅介入,天使脸孔恶魔笑容,两个男人之间,火药味顿时弥漫开来……谁胜谁负,谁拥美人归,她又是偏向旧爱呢,还是选择新欢..商战情战混乱的战争开始了...
  • 神祗病毒

    神祗病毒

    “你是这个世界唯一的魔,也是这个世界独特的神。”
  • NO,军少大人

    NO,军少大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架空的,本故事围绕上穹国写的,再三强调,架空的。男主一对一欢迎跳坑。)他冷酷霸道,铁面无私,军区出名的阎王爷,女人对于他来说和男人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有用的和没用的。她是孤女,听力非凡,从小对于破解各种密码和撬锁很是在行,在爷爷悄悄的培养下终于是成为黑客界的大神,可惜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只能跟着婶婶养养鸭子,日子过得也很是逍遥。直到他发现来她的才能,霸道征用,从此过上了风里来火里去,干的都是爬墙上房,撬窗撬锁的无耻事情,从此那是大伤小伤不断,对于跟着这么一个彪悍的上司,她不知道啥时候小命就一命呜呼了……qq群476963157推荐我的书:《娇妻扑入怀:七少,求抱抱!》
  • 冠唐

    冠唐

    他本是来自现代的一个孤儿,高智商的博士后考古学专家。却意外穿越重生在了自己的前世:章怀太子李贤的幼子、六岁的大唐郡王李守义身上。——祖母登基为帝,杀戮李唐宗亲!四方蛮夷骚动,天下狼烟纷飞!这样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却蓦然出现在唐周交替时期,就如一滴清水坠入油瓮!他究竟会先后在武周、李唐的江山掀起怎样的风云?他是郡王,也是游侠!他在边陲,又在朝堂!他是扇动历史变化的那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他逃出生天、更名换姓,势必终有一天重回权力巅峰,跻身东西二都谋一席之地!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人——贵气天成,生而为王!(求收藏、求推荐)
  • EXO之晚来的告白

    EXO之晚来的告白

    只是不想你活着太累,没想到却在无意中伤你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