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9200000012

第12章 自动自发(3)

我们不知道,其实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你是砖石工或是泥瓦匠吗?那么,你可曾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你是图书管理员吗?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的缝隙,你是否感觉到自己已经更加耐得住寂寞了?你是学校的老师吗?是否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感到厌倦,还是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非常有成就感,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如果只从他人的眼光来评估我们自己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手头的工作,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仿佛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吸引力和价值可言。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从外面看,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仿佛光华已逝,只剩下单调、破败和灰暗。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就看见绚烂的色彩、清晰的线条。金色的阳光穿过窗户在奔腾跳跃,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我们可以由此得到这样的启示:人们因为自身的有限,看待问题的方法是有局限的,我们常常只看到事情的某个方面,但要想对事情有相对全面的认识,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象看也许索然无味,只有深入其中,才可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因此,无论幸运与否,每个人都必须从工作本身能够创造的益处去理解和持守工作的价值,这样才能保持个性的独立。

记住,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工作获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

工作的真谛不是卖命,而是人生的另一种乐趣

成功者乐于工作,并且能将这份喜悦传递给他人,吸引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们,心醉于与他们相处或共事。

即使你的处境再不如人意,也不应该厌恶自己的工作,你告诉自己,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环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使之充满乐趣和欢乐。以这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无论做什么,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忍耐、老练以及期盼。

工作,对人而言,只是用来造就我们生命的一个工具。通过工作,人可以学习;通过工作,人可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一种乐趣,慢慢地,你会感染周围的人。最终就会有许多人因为你的热情,因为你的敬业,愿意聘请你来做你所喜欢的事。工作是为了自己更快乐,它是人生的一件礼物。如果你每天工作八小时,就等于在快乐地游泳,这是一个多么合算的事情啊!

我见过许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朝九晚五穿行在写字楼里,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工资,但是我知道,他们并不快乐。他们其实是一群孤独的人,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星期一;他们视工作如紧箍咒,他们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他们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繁重,未老先衰,并且很多人患胃溃疡和神经官能症。是的,他们的健康真是令人担忧。

当你在乐趣中工作的时候,就该爱你所选,不轻言变动。如果你开始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紧张 ,在工作中无法感受到乐趣,没有喜悦与满足感,就说明有些事情不对劲了。这时你要停下来检视一下,不对劲的也许不是工作本身,很有可能是我们看待工作的态度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不从心理上调整自己,即使换一万份工作,那种压力感也不会有所改观。

如果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一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够带给别人益处,并且欢快地投入其中。那么,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你都不会觉得辛劳,反而会饶有兴致。如果我们能以满腔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你会发现你照样也能成为最精巧的艺术家;相反,对于最不平凡的工作,如果你以毫无热情的态度去做,你也绝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因此,各行各业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实在没有哪一项工作是可以被藐视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败与挫折。引导一个人在工作上成功的磁石,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真挚、乐观的敬业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无论你的工作是怎样被别人视作卑微,你都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当付出十二分的热忱。你知道自己没有劳碌辛苦的感受,你也知道自己没有厌恶鄙弃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从平庸的境况中脱颖而出。我常常听到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于是我试着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所学的专业与个人的志趣南辕北辙,那么,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它呢?如果已经为你的专业付出了四年的时光甚至更多的时间,这说明你对自己专业虽然谈不上热爱,但至少可以忍受。那么,为什么不朝积极的方向去行动呢?

仔细想想,所有的抱怨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无论对自己还是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看一下亨利·凯撒——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不仅因为冠以其名的公司拥有数十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更是由于他的慷慨和仁慈这些宝贵的品格,使许多哑巴开口说话,使许多跛者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使穷人以低廉的费用得到了医疗保障……所有这一切都是凯撒的母亲在他的心田里所播下的种子生长出来的果子。

玛丽·凯撒给了她的儿子亨利无价的礼物——教他如何应用人生最伟大的价值。玛丽在工作一天之后,总要花一段时间去做义务保姆工作,帮助一些不幸的人们。她常常对儿子说:“亨利,不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我没有什么可留给你的,只有一份无价的礼物:工作的欢乐。”

凯撒说:“我的母亲最先教给我对人的热爱和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她常常说,热爱他人和为他人服务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

如果你掌握了这样一条积极的法则,如果你将个人志向和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那么,你的工作将不会辛苦和单调。兴趣会使你的整个身体充满活力,使你在睡眠时间不到平时的一半、工作量增加两三倍的情况下,也不会觉得疲劳。当然,我们不鼓励一个人长期地为了工作而透支健康。

请相信,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要。一个人总不能无所事事地终老一生,应该试着将自己的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为别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做什么,都要乐在其中,而且要真诚热爱自己所做的事。

成功者乐于工作,并且能将这份喜悦传递给他人,吸引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们,心醉于与他们相处或共事。工作是人生中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与同事相处是一种缘分,与顾客、生意伙伴见面是一种乐趣。

罗斯·金说:“只有通过工作,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乐的事。两者密不可分。”

懒惰会对心灵造成严重伤害

抱怨老板的苛刻,虚度工作时的光阴,最终受伤害最深的却是自己。与其花费大量精力思考如何逃避工作,不如花费相同的精力去努力完成工作。

没有天生的懒人,人总是期望有事可做。懒惰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病了,就是因为还没找到最喜爱的工作。那些从病中痊愈的人,总是盼望能下床四处走动,最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做事——哪怕是做任何事都可以。

懈怠一定会引起无聊,无聊必定会导致进一步的懒散。相反,工作可以大大引发一个人的价值感和兴趣,而兴趣则促成热忱和进取心。

克莱门特·斯通曾说:“理智无法支配情绪,相反行动才能改变情绪。”选定你最擅长、最乐意投入的事,然后真诚地全力以赴付诸行动!

许多人之所以不努力工作,是因为都抱有这样一种想法,他们理直气壮地说:“我的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奋地为他工作。”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工作时虚度光阴的确会伤害他们的老板,但受伤害最深的是他们自己。一些人花费大量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丝毫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去努力完成工作。他们认为自己骗得过老板,并因此找回一些所谓的内心平衡。其实,他们愚弄的不过是自己。老板或许并不十分知晓每个员工的具体表现,也不熟知每份工作的细节,但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心里很清楚,努力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会有所体现。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升迁和奖励是不会落在玩世不恭的人身上的。

如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是你一贯的做法,你一定会被别人发现和察觉,你将得到相称的赞许和钦佩,你也一定会赢得老板的赏识和器重,同时也会获取一份最可贵的资产——信心,对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可以赢得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重视的信心。

懒惰不但会吞噬人心灵的活力,还会使心灵对那些勤奋之人充满了嫉妒,而不是敬重。

思想贫乏的人、愚蠢的人和慵懒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通常认为别人的成绩是运气使然。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人家发财了,他们会说:“那是幸运!”看到他人知识渊博、聪明机智,他们就说:“那是天分。”发现有人德高望重、影响广泛,他们就说:“那是机缘。”他们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

他们不曾亲眼目睹那些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所经受的挑战与挫折;他们对黑暗与痛苦视而不见,最后的光明与喜悦才是他们注意的焦点;他们故意不明白没有付出非凡的代价,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克服重重困难的经历,所有看起来光荣而闪耀的成绩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有一条道理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否则总是有人对生命抱定侥幸心理。这个道理就是: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世界上没有机缘巧合成就一个懒散人这样的事存在。

避免拖拉和逃避对成长意义非凡

拖延,也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残忍地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尽力避免以各种借口来拖延工作。

通常,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凡事拖沓。把前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后天,这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有不凡成绩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你丧失进取心。一旦在开始的时候遇事推托,就非常容易在下一件事情上再次拖延,直到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一种你品质里面根深蒂固的习惯。改变拖拉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开始着手做事——任何事,你会很快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在迅速改变。

如果仔细观察,习惯拖延的人都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一旦你存心拖延逃避,你一定不发愁找出成千上万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于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说得少之又少,好像真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阻碍你行事。与“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这些积极的念头相比,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等种种借口合理化的念头要容易很多。

这类人喜欢承诺,又无法兑现承诺,只想找借口。当你发现自己经常为没做某事而制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个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奋力辩解,那么,是时候要好好自我反省一番了。告诫自己,别再做一些无谓的解释了,动手做事吧!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指间流逝掉。

拖延,说白了,是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我们要付出劳动或者要做出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高雅的借口来安慰自己,目的是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区别是有些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些人却深陷于“激战”泥潭,被肉体的软弱和灵魂的志向拉来拉去,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都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是的,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你一边惦记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和舒适;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和几次三番的争斗中,又躺了五分钟,甚至十分钟……

拖延,也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残忍地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你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最终发现一件可怕的事情:你的性格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变得犹豫不决。

拖延,有时候并非是寻找借口,也会由于考虑过多、犹豫不决造成。

同类推荐
  •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修订版)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修订版)

    一直在答疑、从来不休息的秋叶大叔,曾为超过100000名大学生答疑解惑。回答问题之余,秋叶大叔发现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不如帮助大学生打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有所行动。针对此目标,秋叶大叔讨论了大学生最关心的十个话题,并给大学生提供了最实用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方案。本书中讨论的话题包括:专业和职业、读书和学习、社团和实践、友情和爱情、考研和就业、求职和创业、生活和习惯、个人和社会、天性和信仰、成长和反复。
  • 俞敏洪的坎

    俞敏洪的坎

    本书不是告诉读者俞洪敏有多成功,而是聚集他在成长和创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坎坷,剖析他这只“土鳖”如何带着一群“海龟”成就了今天的新东方。
  • 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无论再匆忙的日子,我们也会保持一种笑看风云、静观花落的心情,给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份洒脱。这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功、心灵、人生、生命、幸福的书,书中拥有故事的答案,但真正合心的答案却要靠我们自己去找。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饱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就像串起的一颗颗珍珠,光芒四射,耀人耳目。
  •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人生在世,无外乎做两件事:做人、做事。这两件事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学习和领悟,努力做到:做人有原则,做事有方法。若原则不倒,心诚者,人亦诚而应之;若方法得当,志远者,则千百事可为。
  •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人生也是这样,只有历经磨炼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许多的如意和不如意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经常换个角度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为什么不放纵一下自己的笑容:你不能改变环境,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地放松你的心情吧,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声抱怨。
热门推荐
  • 日久生情权志龙

    日久生情权志龙

    本帖最后由凌云爱于2013-7-1317:02编辑92_906673_397ee9327af2edf.jpg晋江2013.05.26完结简介:他们没有一见钟情,只是日久生情她没有惊人美貌,征服他的只是认真的态度他是少女总统,而她却因为他不动声色的照顾动心
  • 霸道校草恋上拽丫头

    霸道校草恋上拽丫头

    “你又偷亲我。”某女愤怒指着偷亲她的某男说道。“我是你男盆友,亲你一下怎么了?”某男妖孽的笑着。“滚”某女对天犯了一个白眼。NND,一个男人居然长得那么妖孽。这得羡慕死对少花季少女啊。
  • 文化融通: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

    文化融通: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

    本书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以美国文化作为参照系,力求融通中美文化,为中国企业人的战略思维构建跨文化的框架基础。全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全球化飓风中的神州——冷观中国企业的生存现实,由外而内地进行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本土分析、文化反思以及未来展望;第二篇“我们自己该琢磨些什么——反观中国企业人的生存状态”,由内而外地对中国企业的人为脉象进行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第三篇‘圆形文化’和‘方形文化’之间的讨价还价——走在中美(欧)管理文化之间的本土解释”,为中国企业人的思维提供了基于跨文化框架的战略基础。
  • 冰莲傲世人鱼召唤师

    冰莲傲世人鱼召唤师

    十二个异界特工,穿越到了一个神秘大陆,呆萌的神兽,爆笑的剧情,欢迎大家阅读
  • 一遇师弟误终生

    一遇师弟误终生

    “都说一遇师弟误终生,师弟为何你一直不娶妻?"“那师姐你嫁给我好了,就当为天下女子除害了。”天云宗内流传着一句话:一遇师弟误终生。可好巧不巧这个师弟就抓着师姐不放。左一个师姐嫁给我右一句师姐嫁给我。终于,师姐怒:“夏清梵!你再缠着我我就立刻把你赶下山!”某师弟笑咪咪的看着自家暴怒的师姐:"那师姐跟我一起下山成亲去吧。"
  • 木叶莘莘

    木叶莘莘

    他于她,是恨之入骨;她于他,是爱之如命。撕开兄妹这层伪装,他们只是仇人。她说:“哥哥,你怎么不去死呢?”他笑得绝望:“黎沐,你离不开我的。”
  •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话指南

    幽话指南

    从祠堂寻出的九龙鎏金盒,再到一块双鱼玉佩,从一个普通商人,跑遍了那些神秘地带,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秘密…………由于另一本书的上架,这本书暂时会不定时更新,谢谢各位的支持~
  • 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碧天悔:绝代老板娘

    碧天悔:绝代老板娘

    颛顼,你可知道你多么残忍,你让我恨你怨你,强行将我封印。天地间大变,待我再次冲开封印之时。那个让我想,怨,念,思的男子终于重掌大权,但是同时却因保护我封印时加入自己一半的力量。浑身血水的倒在我的怀里,跟我订下来世之约。我苦苦的在菩提树下寻求答案,后来佛祖提示我;尘缘往生,其泪为悔。我安排好了一切,来到世间。从此,乐瑶神女消失在天地间,而凡尘多了一个悔生阁的老板娘。都道后悔药是无价之宝,我只不过是不愿有太多人如我这般,救治世人的同时,我也静待那人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