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6100000008

第8章 四书第七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做好做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起的。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九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中庸》很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汉书·艺文志》有《中庸说》二篇,《隋书·经籍志》有戴颙《中庸传》二卷,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原文见《大学章句》卷头。]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原文见《中庸章句》卷头。]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穿起来了。

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原文见《中庸章句》卷头。],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朱子《大学或问》卷一。],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

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后来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原也根据这番意思。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因为要使传合经,他又颠倒了原文的次序,并补上一段儿。他注《中庸》时,虽没有这样大的改变,可是所分的章节,也与郑玄注的不同。所以这两部书的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孟》的注,却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的经一章,朱子想着是曾子追述孔子的话;传十章,他相信是曾子的意思,由弟子们记下的。《中庸》的著者,朱子和程子一样,都接受《史记》的记载,认为是子思[《孔子世家》。]。但关于书名的解释,他修正了一些。他说,“中”除“不偏”外,还有“无过无不及”的意思;“庸”解作“不易”,不如解作“平常”的好[《中庸或问》卷一。]。照近人的研究,《大学》的思想和文字,很有和荀子相同的地方,大概是荀子学派的著作。《中庸》,首尾和中段思想不一贯,从前就有人疑心。照近来的看法,这部书的中段也许是子思原著的一部分,发扬孔子的学说,如“时中”、“忠恕”、“知仁勇”、“五伦”等。首尾呢,怕是另一关于《中庸》的著作,经后人混合起来的;这里发扬的是孟子的天人相通的哲理,所谓“至诚”、“尽性”,都是的。著者大约是一个孟子学派。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辨“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这在儒家叫作攻异端,功劳是很大的。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他不免“好辩”,他自己也觉得的[《滕文公》。];他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孔子的温润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称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孟子集注·序》说引程子说。]。《孟子》有东汉的赵岐注。《论语》有孔安国、马融、郑玄诸家注,却都已残佚,只零星地见于魏何晏的《集解》里。汉儒注经,多以训诂名物为重,但《论》、《孟》词意显明,所以只解释文句,推阐义理而止。魏晋以来,玄谈大盛,孔子已经道家化;解《论语》的也多参入玄谈,参入当时的道家哲学。这些后来却都不流行了。到了朱子,给《论》、《孟》作注,虽说融会各家,其实也用他自己的哲学做架子。他注《学》、《庸》,更显然如此。他的哲学切于世用,所以一般人接受了,将他解释的孔子当作真的孔子。

他那一套“四书”注实在用尽了平生的力量,改定至再至三;直到临死的时候,他还在改定《大学·诚意章》的注。注以外又作了《四书或问》,发扬注义,并论述对于旧说的或取或舍的理由。他在“四书”上这样下功夫,一面固然为了诱导初学者,一面还有一个用意,便是排斥老、佛,建立道统。他在《中庸章句序》里论到诸圣道统的传承,末尾自谦说,“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其实他是隐隐在以传道统自期呢。《中庸》传授心法,正是道统的根本。将它加在《大学》、《论》、《孟》之后而成“四书”,朱子自己虽然说是给初学者打基础,但一大半恐怕还是为了建立道统,不过他自己不好说出罢了。他注“四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他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注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他果然成了传儒家道统的大师了。

同类推荐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热门推荐
  • 不灭妖神

    不灭妖神

    白雪之下,是终年的积血。天庭之上,是埋没的真相。仙神心中,是无尽的欲望。人参树下,是成片的枯骨。灵山殿中,是无边的黑暗。我等生是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他不愿登天为奴,只想做他们眼中的妖,自由自在。(ps:每周二四六更新)
  • 一眼万年:公子我们谈一谈

    一眼万年:公子我们谈一谈

    他是谦谦君子,文采斐然,温润如玉,明玉似水;亦是暗夜中邪恶的统治者,人见人怕的恶魔。阴差阳错的相识,“他”结识了温润的他,再次相见,却见识了那个狠厉无情的他……管你是王爷还是丞相,公子,咱得谈一谈!
  • 封辰剑传

    封辰剑传

    如今之世,正派魔教纷争四起。中原大陆山明水秀,人声鼎沸,资源丰富,由正派镇守。其中以“太白剑派”、“天绝禅寺”、“南海瑶山”、“真武殿”、“神医谷”为五大支柱,视为领袖。这个故事,便是从“太白剑派”开始说起。
  • 疯狂大侦探

    疯狂大侦探

    我会600多种杀人方法,精通200多种密室杀人法,认识上百种毒物,制造各种不在场证明,巧妙利用鱼线,录音机,匕首,毒针等多种做案工具,哪怕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警察也看不出玄机,我就是传说当中的终极杀人王——犯人!
  • 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做事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成就梦想的阶梯。掌握了做对事的技巧,能使你在老板的支持下一展所长,犹如游鱼人海、飞鸟入林,可以实实在在地大展身手。《先跟对人,再做对事》阐述了跟对人、做对事的奥秘,旨在为读者的事业成功打造一个绝佳的平台。跟人是一门高超的技术,是基于美好愿景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人生选择。跟对人,你的人生很可能就此改变,你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
  • 时光里的我

    时光里的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出生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来,死去的时候同样也什么都不会带走,唯有这一生的回忆和体验会永远存在。所以那么着急爬上山顶有什么用,倒不如放慢脚步来静静享受我们生活.
  • 暴君倾城之朕本轻狂

    暴君倾城之朕本轻狂

    ‘他’是让人闻之丧胆的嗜血暴君,本性残忍嗜杀;她是冷寂孤傲的佣兵王者,一场穿越之旅,终让她学会如何去爱,却也在这个华丽诡谲的异界里尝遍种种,伤了,累了,可也无悔,只是心里某个地方进驻了很多东西,也多了某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小小晗,不要丢下我,我会乖乖的,我可以铺床,暖床··还可以···”看着眼前精致妖孽,如仙如魔的男子,那双瑰丽紫眸氤氲着朦胧的水雾,哽咽的声音带着窒息的磁性,她何德何能。“上穷碧落下黄泉,三生三世只你一人”他是清寂如月般的男子,满身倾华,一双洞穿尘世的明眸却染上了疯狂色彩。(本文一对一,微微带点耽美,女主淡漠,睿智,腹黑,冷傲,铁血)
  • 唯美风烟残

    唯美风烟残

    本文是以青春校园为题材,以一名在读高中生梓晨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来来叙述。通过描述了梓晨三年高中生活发生的有趣故事和学习经历来表达他对美好青春年华的感悟,也通过围绕初年旧年那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来详细他的经历,更通过叙述他的人生情感:在高二时对同班同学清雅的爱意来将故事推入高潮阶段。而他也由于清雅的屡次拒绝,在加上发生在内心的诸多不愉快,从而内心感到愤懑。由此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堕落成了一个坏孩子······
  • 般若花溯烛

    般若花溯烛

    世间七界,中土各族,君主帝后,各揣心急。觊觎神界已久的魔族拨弄着尘世的暗流,战争号角伴随着死亡的哀歌回荡在中土大陆的每一个角落。王为何物?竟能决定战争的胜败。在平静的湖水以及炙热的烈焰交织下,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她的眼泪为谁而流?是记忆里拨动心弦的笑颜还是面前的男子?记忆破茧,他记起了自己是谁,然而雷鸣的战鼓却已经打响。大战即将打响......
  • 上尊

    上尊

    何为道。孕精魄七灵,点心灯六盏,开天宫五目,散魂归墟,叩圣称神,是为上尊!前世药王掌教唯一真传弟子,苏醒归来!九荒古陆,苍葱万顷妖林,有蛮荒凶兽,亦有精怪灵妖。中州繁华锦绣,可抵红尘遥遥道果!岐荒古兽横行,雨荒阴人饲鬼,九荒天地之大,王朝争霸,道门纷争,一身携他世异术少年,从青禾城走出。为寻身世之谜,为求尊圣之道,闯妖荒,斩道主,一世桀骜性情不改,布道天下,叩圣称神,号为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