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57

第57章 理学纲要(9)

横渠之学

周、程、张、邵五子中,惟邵子之学,偏于言数;周、张、二程,则学问途辙,大抵相同。然伊川谓横渠:“以大概气象言之,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朱子亦谓:“若论道理,他却未熟。”后人之尊张,遂不如周、程。然理学家中规模阔大,制行坚卓,实无如张子者。张子之学,合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归结于仁。闻人有善,喜见颜色。见饿莩,辄咨嗟,对案不食者经日。尝以为欲致太平,必正经界,欲与学者买田一方试之,未果而卒。是真能以民胞物与为怀者。其言曰:“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而不求为圣,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蔽。”又曰:“此道自孟子后,千有余岁。若天不欲此道复明,则不使今日有知音者。既使人有知者,则必有复明之理。”其自任之重为何如?又曰:“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其自治之密为何如?朱子谓:“横渠说做工夫处,更精切似二程。”又谓:“横渠之学,是苦心得之,乃是致曲,与伊川异。”则其克治之功,实不可诬也。朱子又曰:“明道之学,从容涵泳之味洽。横渠之学,苦心力索之功深。”又谓:“二程资禀,高明洁净,不大段用工夫。横渠资禀,有偏驳夹杂处,大段用工夫来。”似终右程而左张。此自宋儒好以圣贤气象论人,故有此语。其实以规模阔大、制行坚卓论,有宋诸家,皆不及张子也。张子之言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岂他人所能道哉?

横渠之学,所以能合天地万物为一者,以其谓天地万物之原质唯一也。此原质惟何?曰:气是已。横渠之言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又曰:“大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囗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神也,道也,气也,一物而异名。宇宙之间,惟此而已。宇宙本体,亦此而已。

一非人所能识。宇宙本体,既惟是一气,何以能入认识之域乎?以其恒动故也。宇宙之本体惟一,动则有囗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可见,而入于现象界矣。故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又曰:“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谓聚则可见,散则不可见也。不可见而已,非无)又曰:“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即气之散而不可见者,非无)夫如是,则所谓有无者,特人能认识不能认识,而非真有所谓有无。故曰:“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案诸子亦未尝分有无为二;此张子之误。朱子谓:“濂溪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老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五千言中,曷尝有以有无为二者耶?)又云:“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所谓幽明,即能认识、不能认识之谓也。

知天下无所谓无,则生死之说,可不烦言而解。故曰:“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此言质力无增减)“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此言质力之变化,一切皆机械作用)“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此辟佛。然佛之所谓寂灭者,实非如张子所辟。要之宋儒喜辟二氏,然于二氏之言,实未尝真解)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此辟流俗)。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张子之意,个体有生死,总体无所谓生死。个体之生死,则总体一部分之聚散而已。聚非有,散非无,故性不随生死为有无。故深辟告子“生之为性”之说,以为“不通昼夜之道”。然告子之意,亦非如张子所辟,亦张子误也。如张子之说,则死生可一。故曰:“尽性,然后知生无所得,则死无所丧。”)

生死之疑既决,而鬼神之疑随之。生死者,气之聚散之名;鬼神者,气之聚散之用也。张子之言曰:“鬼神者,往来屈伸之义。”又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盖以往而屈者为鬼,来而伸者为神也。又详言之曰:“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为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然则鬼神者,非人既死后之名,乃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时,自然界一种看似两相反对之作用之名耳。然则鬼神者,终日与人不相离者也。然则人即鬼神也。然则盈宇宙之间,皆鬼神也。此论至为微妙。理学家之论鬼神,无能越斯旨者。

鬼神与人为一体,则幽明似二而实一。幽明似二而实一,则隐微之间,不容不慎。故曰:“鬼神尝不死,故诚不可掩。人有是心,在隐微,必乘间而见。故君子虽处幽独,防亦不懈。”夫鬼神所以与人为一体者,以天地万物,本系一体也。故曰:“知性知天,则阴阳鬼神,皆吾分内耳。”此张子由其宇宙观,以建立其人生观者也。

宇宙之间,惟是一气之运动。而自人观之,则有两端之相对。惟一者本体,两端相对者,现象也。故曰:“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又曰:“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又曰:“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所谓现象者,总括之为阴阳两端;细究之,则亿兆京垓而未有已也。故曰:“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又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散,为风雨,为霜雪。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张子之学,虽与邵子异,然格物之功,亦未尝后人。张子曰:“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又曰:一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其聚有远近虚实,故雷风有大小暴缓。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曀霾。又曰:“声者,形气相轧而成。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皆其格物有得之言。自今日观之,虽不足信,然亦可见其用心之深矣。〇敲矢,《庄子》作嚆矢,即鸣镝,今响箭也。)

既知宇宙之间,惟有一气,则一切现象,本来平等,无善恶之可言。然清虚者易于变化,则谓之善;重浊者难于变化,则谓之恶。又以寂然不动者为主,纷纭变化者为客。此等思想,哲学家多有之。盖以静为本体,动为现象。本体不能谓之恶,凡恶,皆止可归诸现象界也。张子亦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耳。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耳。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能一之。”又曰:“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又曰:“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又曰:“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盖凡有形可见者,皆不足当本体之名也。

认识所及,莫非纷纭之现象也,何以知其为客,而别有渊然而静者为之主?以其动必有反,而不差忒,如久客者之必归其故乡也。故曰:“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又曰:“天之不测谓之神,神之有常谓之天。”然则纷纭错杂者现象,看似纷纭错杂,而实有其不易之则者,本体也。现象之变化,不啻受制驭于本体矣。故曰:“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

张子之论天然如此。其论人,则原与天然界为一物。盖宇宙之间,以物质言,则惟有所谓气,人固此气之所成也。以性情言,则气之可得而言者,惟有所谓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而此性即人之性也。故人也者,以物质言,以精神言,皆与自然是一非二也。张子之言曰:“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为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为魄。”然则魂也者,即清而上浮之气;魄也者,即浊而下降之气也。又曰:“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此言人之情感,亦即自然界之物理现象也。故断言之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又曰:“惟屈伸动静始终之能,一也。故所以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天也,道也,性也,其名虽异,其实则一物也。一元之论至此,可谓毫发无遗憾矣。

人之性与物之性是一,可以其善感验之。盖宇宙之间,惟有一气,而气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其所以不止息者,以其有动静相感之性也。而人亦然。故曰:“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又曰:“天所不能自已者为命,不能无感者为性。”夫人与物相感,犹物之自相感也。此即所谓天道也。故曰:“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

张子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故深辟有无隐显、歧而为二之论,其言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以如是,则人与自然,不能合为一体也(释老之言,实非如此,又当别论)。

张子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夫天地万物,其本体至善者也。而人何以不能尽善?曰:张子固言之矣:“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则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人亦有形之物,其所以不免于恶者,正以其不能无碍耳。张子曰:“性通乎气之外,命行乎气之内。”性通乎气之外,谓人之性,与天地万物之性是一,故可以为至善。命行乎气之内,命指耳之聪、目之明,知慧、强力等言,不能不为形体所限,人之所以不能尽善者以此。夫“性者,万物一源,非有我之所得而私也。”然既寓于我之形,则不能不借我之形而现。我之形不能尽善,而性之因形而现者,遂亦有不能尽善者焉。此则张子所谓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所以不能尽善者,乃因性为气质所累而然,而非性之本不善。犹水然,因方为圭,遇圆成壁;苟去方圆之器,固无圭壁之形。然则人能尽除气质之累,其性固可以复于至善。故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又曰:“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与不善反而已。”

人之性,善反之,固可以复于至善。然既云性为气质所限,则其能反与否,自亦不能无为气质所拘。故曰:“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者开之也易。”又曰:“上智下愚,习与性相远既甚而不可变者也。”横渠论性之说,朱子实祖述之。其说与纯粹性善之说,不能相容。为理学中一重公案。

气质何以为性累?张子统括之曰:“攻取之欲”,“计度之私”。前者以情言,后者以智言也。人之性,即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固善感;使人之感物,亦如物性之自然相感,而无所容心于其间,固不得谓之不善。所以不善者,因人之气质,不能无偏,遂有因气质而生之欲,如“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是。所谓“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也。既有此欲,必思所以遂之,于是有“计度之私”。抑且不必见可欲之物,而后计度以取之也;心溺于欲,则凡耳目所接,莫不惟可欲是闻,可欲是见;而非所欲者,则倾耳不闻,熟视无睹焉。所谓“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也。甚有无所见闻,亦凭空冥想者,则所谓“无所感而起者妄也”。凡若此者,总由于欲而来,故又可总括之曰“人欲”。对人欲而言,则曰“天理”。故曰:“徇物丧心,人化物而灭天理者与?”又曰:“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穷理尽性,则性天德,命天理。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寿夭而已。”又曰:“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也。分性为气质之性、义理之性,又以天理人欲对举,皆理学中极重要公案。而其源,皆自张子发之。张子之于理学,实有开山之功者也。

同类推荐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本书研讨生肖虎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亿万老婆爱上我

    亿万老婆爱上我

    宿醉初醒,他看着陌生房间里的陌生床上的陌生美女,顿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的面目可憎——这算个什么事儿?喝了酒就断片儿,难道连自己的初夜都错过了?当妖孽总裁摊上了极品小白,相互缠绵的命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闪婚、局中局、周旋斗法、相爱相杀——且看情缘版“无间道”爆笑上演!
  • 笙亦凉花落

    笙亦凉花落

    小时候的一次事故导致左脸毀容了,懦弱的她在朋友和暗恋的破碎中重生,新的情愫悄悄萌发谁要是敢说你丑,我一定会揍的他妈都不认他
  • 游戏境

    游戏境

    公元2030年,一位天才发明了一个“世界”——游戏境,至此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公元2050年,一位少年在游戏境中意外的发现了这个世界诞生的真正目的,他的命运由此转变,是成为这个世界的守护者,还是破坏这个世界......
  • 玉面麒麟之何以安流年

    玉面麒麟之何以安流年

    和义兄以行骗谋生的男装少女化名程青霓,龙凤颠倒所为之事并非如花木兰替父从军那般简单——她重拾记忆,却被迫卷进一场朝野阴谋,要以一己之力查明十三年前冤案的真相。然而待真相被层层剥开之时,她面对的又是更加匪夷所思的状况。和程青霓解惑之路交缠的三名男子,一个是背负秘密使命的官宦子弟,另一个是醉心武学的鲁莽青年,更有那生长于沙场的野心皇子。而对于爱情的选择,恰恰和冤案的真相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直到有一天程青霓发现,所谓重拾的记忆,不过是又一场骗局的开端,而所珍爱的众人当中,有人竟然是这场骗局的始作俑者......面对这一切阴差阳错却又阴谋重重的爱恨情仇,她又将何去何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追星记之易烊千玺

    追星记之易烊千玺

    当高冷的小王子遇上超萌萝莉,超级无厘头小萝莉追星成功。“喂,看够了没!"“呜~,人家就是喜欢看你嘛!!!‘"那你的眼睛不准从我身上移开!!“’
  • 天玄神传

    天玄神传

    天玄大陆,绝分四洲,以东南西北著称,在这里有一种东西很玄妙也很神奇,统称玄气。
  • 寒冰女帝

    寒冰女帝

    那一年,父亲背着犹如癞皮狗一般的我,翻过了无数的山,求了无数的人。那一年,我和妹妹上街乞讨,只求温饱。那一年,妹妹离我而去,从此孤身一人。那一年,我手执冰神之力,独闯冥界,只愿再见至亲一眼。这一刻,我要……
  • 段誉,我要跟你抢老婆

    段誉,我要跟你抢老婆

    一天,郝仁意外地加入了一个QQ群,里面是一群武侠小说的狂热爱好者,大家的群名片都是小说主角的名字,他们时不时聊天灌水,还经常会发红包!恭喜你,抢到了张无忌的《九阳真经》。恭喜你,抢到了杨过的玄铁重剑。恭喜你,抢到了王语嫣的……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一次偶然抢红包的经历,让他发现……群里的每一个人,竟然都是这些主人公的本尊,而他抢到的那些红包,也是货真价实的!从此,他的人生走向了一条巅峰之路……
  • 向北,向北

    向北,向北

    新世纪的曙光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在这新的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里,人们都在筹划着用什么姿态或者准备什么礼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这一套“黑马长篇小说丛书”,也是一份献给新世纪的礼物。因为它从现在起将陆续出版,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世纪之初,可以说也是一项跨世纪的文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