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41

第41章 先秦学术概论(13)

法家贵综核名实,故其所欲考察者,恒为实际之情形。执旧说而谬以为是,法家所不取也。职是故,法家恒主张变法。《韩非子》曰:“古之毋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南面》)此即务察其实,而不眩于虚论之精神也。又曰:“凡人难变古者,惮易民之安也。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民愚而不知乱,上懦而不能更,是治之失也。人主者,明能知治,严必行之,故虽拂于民心,立其治。”此则既明实际之情形,而断以行之者矣。商鞅、吴起之徒,所以一出而收富国强兵之效者,以此。

术家之言,千条万绪,而一言以蔽之,不外乎“臣主异利”四字。盖社会之组织,非至极安和之境,则公私之利害,终不能无相反之处;而凡人之情,必皆先私而后公,此督责之所由不可废也。不特有特权之官吏为然也,即受治之人民亦然。故《韩子》又言“法为人民所同恶”。此法、术二家之所由相通也。(臣主异利之义,《韩非子》中《八奸》《奸劫弑臣》《备内》诸篇,言之最切。法为臣民所同恶,见《和氏》篇。)

职是故,法家之治民,乃主大处落墨,而不主苟顺民情。《韩非子·心度》篇谓“圣人之治民,度其本,不从其欲,期于民利”是也。今有孺子将入井,人见而止之,或不免婴孺子之怒。然谓孺子之人井,为有求死之心固不可,则止之若违其欲,实顺其欲也。人孰不欲利?然能得利者卒寡,不能得利者卒多,何哉?昧于利不利之故,不知利之所在也。故顺人之欲者,未必其为利之;反人之欲者,未必其非利之也。特欲或隐而难见,或显而易知。当其隐而未见之时,无从家喻户晓耳。故曰:“凡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义主张太过,有时亦有流弊。盖不从民欲,当以民利为期。若径以人民为牺牲,则失其本意矣。韩非《备内》篇曰:“王良爱马,为其可以驰驱;勾践爱人,乃欲用以战斗。”即坐此失。《商君书》《弱民》篇主张尤偏)

凡为国家社会之害者,非把持则侥幸之徒。把持谓已得地位之人,侥幸则未得地位,而思篡取之之人也。法术家务申国家社会之公利,故于此曹,最为深恶痛绝。凡裁抑大臣之说,皆所以破把持;而力诋游士之言,即所以绝侥幸也。见《韩非子·五蠹》篇。

《韩非子·问辩》篇曰:“或问曰:辩安生乎?对曰:生于上之不明也。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若其无法令而可以接诈应变,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责其实。言当则有大利,不当则有重罪。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此所以无辩之故也。乱世则不然。主上有令而民以文学非之;官府有法,民以私行矫之。人主顾渐其法令,而尊学者之智行,此世之所以多文学也。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是以乱世之听言也,以难知为察,以博文为辨;其观行也,以离群为贤,以犯上为抗。”“是以儒服带剑者众而耕战之士寡。坚白无厚之辞章,而宪令之法息。”此说也,即李斯之所以焚书。《管子·法禁》其说略同,可以参观。知斯之行此,乃法家固有之义,而非以媚始皇矣。人性原有善恶两面,法家则专见其恶,彼闻上令则各以学议之者,岂必以私计之便哉?亦或诚出于大公,冀以其所学,移易天下也,而自法家观之,则恒以为自便私图之士,遂不得不取此一切之法矣。然韩子但欲采其言责其实,则似尚未欲一概禁绝之,而斯又变本加厉耳。

言行以功用为彀的,推之至极,遂至列文学于五蠹,目诗书为六虱,此亦失之太过。然韩子又曰:“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则其意自欲以救时之弊,非谓平世亦当如此也。

人之情,恒不免先私而后公,此特凡民为然。豪桀之士,固不如此。此少数豪桀之士,则国之所恃以立,而亦人民之所托命也。韩子之意,当时上而贵臣,下而游士,无非国之蠹,民之贼者,惟法术之士为不然。其说见于《难言》《孤愤》《说难》《奸劫弑臣》《问田》诸篇。此或亦实在之情形也。(贵族腐败不可救药。游士则多数但为身谋)

法家之言,皆为君主说法,设君主而不善,则如之何?万事一决于法,而持法者为君主,设君主而坏法,则如之何?近之持立宪论者,每以是为难。然此乃事实问题,不足以难法家也。何者?最高之权力,必有所归。所归者为君主,固可以不善;所归者为他机关,亦可以为不善。归诸一人,固不免坏法;归诸两机关以上,岂遂必不能坏法?今之议会,不与政府狼狈为奸乎?议会与政府,非遂无争,又多各为其私,非必为国与民也。故曰:此事实问题也。

法之本义为模范,乃有所作者之所当则。术之本义为道路,则有所之者之所必由。自法术家言之,其学殆不可须臾离也。执法之不免拘滞,法家岂不知之?然终斤斤于是者,则以其所失少所得多也。《韩非子》曰:“释法术而心治,尧舜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用人》)谓此矣。即谓苟有尧舜,虽释法术而心治,亦可正国;苟有奚仲,虽去规矩而意度,亦可成轮;然“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背法而待尧、舜,是千世而一治;抱法而待桀、纣,是千世而一乱也”。况乎释法术,尧、舜亦未必能治;即能治,亦事倍而功半耶?(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思想全与法家同。特又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人与法并重,不如法家之侧重于法耳。然苟法严令具,则虽得中主,亦可蒙业而安,此亦儒家所承认也。则法家所谓抱法而待桀、纣,千世而一乱者,亦不背于儒也)

以上征引,十九皆出《韩非》。以今所存法家之精义,多在此书也。至《商君书》之所论,则“一民于农战”一语,足以尽之。《史记·商君列传》:“太史公曰: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索隐》曰:“案《商君书》,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惠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又为田开阡陌,及言斩敌首赐爵;是耕战书也。”释开塞义,与今书开塞篇不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司马贞未尝见其书,安为之说。今案开塞耕战,盖总括全书之旨,非专指一两篇。《索隐》意亦如此,晁氏自误解也。然《索隐》释开塞亦误。《尉缭子·兵教下》篇曰:“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而坚守。”此则开塞二字之古义也。《商君书》重农战,度必有及分地坚守之说者,今其书偏亡,而其说遂不可见耳。

《李子》,《汉志》注云:“名悝,相魏文侯。”近人云:“《食货志》言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与《史记·货殖传》言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正合,故知克、悝一人。”陈群《魏律序》言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以相秦。(见《晋书·刑法志》)黄奭有辑本。《汉志》所著录之《李子》则亡矣。

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已见第六章第六节。此为道家言。《吕览·慎势》《韩子·难势》皆引其言,则法家言也。《慎势》篇:“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同犹)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吕览》引此,为“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之证。盖位之所存,势之所存,欲定于一,必先明分也。然则慎子势治之论,即是法家明分之义。《荀子》谓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天论》),盖指其道家言言之;又谓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解蔽》),则指其法家言言之也。此亦可见道、法二家之相通也。(今本《慎子》五篇,皆普通法家言)

第九章 名家

名家之书,《汉志》所著录者有《邓析》二篇、《尹文子》一篇、《公孙龙子》十四篇、《成公生》五篇、《惠子》一篇、《黄公》四篇、《毛公》九篇。今惟《公孙龙子》,尚存残本,余则非亡即伪矣。

邓析之事,见于《吕览,离谓》。《离谓》篇曰:“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裤。民之献衣襦裤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日欢哗。子产患之。于是投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荀子·宥坐》《说苑·指武》《列子·力命》亦谓邓析为子产所杀。据《左氏》,则昭公二十年子产卒,定公九年,驷颛乃杀邓析。二者未知孰是。要之邓析为郑执政者所杀,则似事实也。其书,《隋志》一卷。今本仍一卷,二篇。辞指平近,不类先秦古书。盖南北朝人所伪为,故唐以来各书征引多同也。

尹文子《汉志》云:“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庄子·天下》以宋钘、尹文并举。《吕览·正名》则以尹文所说者为齐湣王。曰:“齐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愿闻何谓士?王未有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土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寡人勿以为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未失其所以为士一,而王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士乎?王无以应。”“尹文曰: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不以为臣,此无罪而王罚之也。齐王无以应。”高注曰:“尹文,齐人,作《名书》一篇。在公孙龙前,公孙龙称之。”则《汉志》所谓尹文说齐宣王者,即指《吕览》所载之事。一云宣王,一云湣王,古书此等处,大抵不能精审也。高氏说既与《汉志》合,则其所谓《名书》者,亦必即《汉志》所谓《尹文子》矣。今所传《尹文子》分二篇。言名法之理颇精,而文亦平近。疑亦南北朝人所为故《群书治要》已载之也。

公孙龙子说赵惠王偃兵,见《吕览·审应》;说燕昭王偃兵,见《吕览·应言》;与孔穿辩论,见《吕览·淫辞》。其书存者六篇。篇数与《汉志》不符,其辞容有附益,然大体非后人所能为。(《吕览》高注,谓尹文在公孙龙前,公孙龙称之。案尹文说齐王事,见《公孙龙子·迹府》篇,以为公孙龙难孔穿,则此篇或即高诱所见。亦此书非伪之一证也)盖《汉志》十四篇之残本也。毛公,《汉志》云:“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师古曰:“刘向云:论坚白同异,以为可以治天下。”此外无可考。

与公孙龙有关系者,又有魏公子牟。亦称中山公子牟。见《庄子·秋水》《让王》(《吕览·审为》略与《让王》同),《列子·仲尼》篇。又《庄子·天下》篇,以桓团、公孙龙并举。桓团行事无考。

惠施为名家巨子。《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又曰:“南方有锜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徐无鬼》篇:惠施死,庄子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与之言矣。”(《说范·说丛》篇同。《淮南子·修务训》亦曰:“惠施死而庄子寝说言。”)庄周学说,与惠施最相近,然而判为二派者,庄子以生有涯而知无涯,而惠施则多其辞说。故庄子讥之曰:“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而又惜其散于万物而不厌,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又“惠子事”亦见《庄子·秋水》,《吕览》中《淫辞》《不屈》《应言》《爱类》诸篇。(高注谓惠施宋人)

成公生,《汉志》云:“与黄公等同时。”(师古引刘向云:“与李斯子由同时。由为三川守,成公生游谈不仕。”)黄公,《汉志》曰:“名疵,为秦博士。作歌诗,在秦歌诗中。”

同类推荐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热门推荐
  • 末途录

    末途录

    丧尸来袭,末日降临,为了生存走南闯北成就末世霸主。
  • 末世之虐杀原型

    末世之虐杀原型

    一个挣扎、疯狂,崩坏的末世,得到虐杀原形系统的项少羽在丧尸、变异兽横行的高楼大厦间自由驰骋。拥有利爪形态、钢鞭形态、钢刃形态等这些可怕的能力,让他成为了天生的杀虐机器!!无尽的杀戮,无限的进化,为活着而杀戮,为生存而进化!
  • 泪缘泪缘泪缘

    泪缘泪缘泪缘

    在碧云霄殿中居住着一位貌美天仙的仙女,名唤碧颖仙女,是天庭中数一数二的美仙女,堪比人间的西施。常居住在碧云中的碧颖日日以泪浇花,因她有癖好不喜欢与天庭的人交往,终日在碧云殿中孤云:情为何物,天上人间少有啊。碧云中的花因天天被碧颖的泪珠洗浇,也有了人性的灵性。亦常听碧颖讲人间的真情忠义仁之事。听的是如痴如醉也在这种情况下碧颖对人间已经越是向往和爱慕了。常常幻想自己能下去人间一尝所谓的真情忠义仁之事。
  • 冷王废材妃:哪里跑

    冷王废材妃:哪里跑

    作为一个21世纪顶尖的杀手,她却又一个俗不可耐的名字:丫丫!作为一个21世纪的顶尖杀手,丫丫唯一的爱好就是品尝天下美食!不过此刻的丫丫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幸好,穿越大神眷顾,不过这个随身的梅花是什么鬼???~他,这个南回大陆的煞神,传言中他不近女色,嗜血,嗜杀,可是谁能告诉丫丫~~现在这个躺在他身上的这个男人是谁?传说中的那个男人??
  • 网游之骷髅召唤师

    网游之骷髅召唤师

    孤儿院长大的主角想有朋友,可当发现自己的出生神器被动后,欲哭无泪。“亡魂之心,出生神器碎片,主动技能:召唤骷髅。被动效果一:与所有非死灵阵营生物初始好感度为‘敌对’;被动效果二:无法获得正义阵营声望;被动效果三:非正义阵营声望获取量单次最高值为1点;被动效果四:与玩家组队时,其他玩家无法获得经验,并且所有属性大幅度降低;被动效果五:无法雇佣随从;被动效果六:幸运值永久降为负10,装备任何品阶提升幸运装备都无效;被动效果七……”
  • 若是当真相爱

    若是当真相爱

    若是当真相爱,请你告诉我,不能单方面的付出,不然一定会有一方受伤;若是当真相爱,就不该互相伤害。我爱你,所以,若是你当真爱我,就请告诉我,不要让我受伤。若是当真相爱,我们一定可以携手共度一生,坚信着。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皇妃出阁

    皇妃出阁

    定亲八载,四年等待,一朝完婚的圣旨,等来的却是大婚当天花轿临门,被他公然拒之门外,抗旨不婚。 她是藩王之女,他是权倾朝野,得蒙圣宠的三皇子。 第一次见面,她差点成了他的剑下亡魂,却执意做他的王妃,生生阻断他与心中挚爱相守。“本王一定会让你后悔今日所做的决定!” 殊不知,她才是令他魂牵梦萦三年的女子。 至此,她成为他一生悔之的魔障!
  • 千金选妻:总裁,别来无恙

    千金选妻:总裁,别来无恙

    她需要大笔钱和一个肾,他刚好有大笔钱和一个肾源却急需一个妻子,草草领证,签下合约并定下离婚吉时,她恪守本分为他瞒天过海搬出家门,为他和别的女人打造爱心欢屋,她为他付了身,后来干脆连心也付了,他却脑残纵容那个女人将她扫地出门,还开膛剖腹挖走她未出生的孩子,当所有真相揭开,他送上公司送上身家甚至送上性命助她报复自己,却只能换来她妖媚的一句:总裁,别来无恙。
  • 极致永恒

    极致永恒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能够永恒的。所有的一切都会有凋落那天,记得美好曾经拥有过。谢鸿终于赶上了穿越了潮流,超越的他并没有自带什么作弊系统。且看这个不一样的少年如何在异界展示他的风采。最重要的是什么?钱?名声?权利?不,这不重要,我需要的是我的兄弟们足够了。当然,我美丽的老婆也不能少。谢鸿说:我要让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视野,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