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01

第1章 国学概论(1)

何谓国学

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为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吾国汉代古谚曰:“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吾国旧时视外人来华者,不知其学。较进,则知可学其一二端。更进,则知其自有其学术,而与吾国为截然不同。然由今之所见,则知中国之与外国,实为大同小异者也。古代各部落,有知造舟者,有知制车者,各有所能,各有所不知。今外国自工业革命以来,文明日启,距今亦为时不远。由将来观之,东西两洋之文化,犹古代各部落间文化之关系也。又常有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文化。实亦不然。今世之各社会,皆为文明之社会,其程度相差无几,善亦同善,恶亦同恶,固无何高下也。

中国学术之分期

1.中国学术之渊源:(1)古代之宗教哲学。(2)政治机关经验所得,所谓王官之学。

2.合此两者而生先秦诸子之学,诸家并立。

3.儒家之学独盛。

4.儒家中烦琐之考证,激起空谈原理之反动,偏重《易经》,与道家之学相合,是为魏晋玄学。

以上为中国学术自己的发展。

5.至此而佛学输入,为中国所接受。萌芽于汉魏,盛于南北朝,而极于隋唐,其发达之次序,则从小乘至大乘,是为佛学时代,而玄学仍点缀期间。

6.至唐而反动渐起。至宋而形成理学。理学之性质,可谓摄取佛学之长,而又去其不适宜于中国者。

此为中国学术受印度影响之时代,至明亡而衰。

7.而欧洲学术,适于此时开始输入。近百年来,对中国学术逐渐发生影响。[前此与欧洲之接触,仅为技术上,而非学术上的,故未受若何之影响。]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今日为对立之物,在宗教起源之时则不然。一种宗教之初兴,必能综合当时人之宇宙及人生观,而为之谋得一合理之解决。此时之宗教,亦即其时最伟大最适宜的哲学。[凡一种大宗教,必具高深及浅显二方面之理论,以满足于高等与低等之人。]但宗教之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故易于固执具体的条件,久之,遂变为落伍之物,而哲学乃与之分离。[宗教与理智方面,仅为其一种手段,使人得理智上之满足,其注重者,乃偏于意志及感情方面,使信之者得感情之安慰,秉坚强之意志以信仰其宗教。夫意志坚强之人,固不免易于固执也,故信教者,常以强烈之感情徘徊,以坚强之意志守旧,以致久而落伍。]故宗教之与哲学对立,非其本来对立,而由于宗教之陈旧。而论古代之学术,仍必溯源于宗教。

中国之宗教思想,最早盖系“拜物”,《周礼》分祭祀之对象为天神、地祇、人鬼、物魅四类。物魅盖即拜物时代之遗也。此时之思想,太觉幼稚,对于学术思想,无甚影响。

稍进,则为“天象崇拜”,其中又分为二期,前期盖在女权昌盛时代,所崇拜之大神,[神之为物,表面视为与人无关的,人外的,实则此种之神,已成为人为的神,具有人之性质。神之组织及一切,皆以人为依据,与人相类。]悉视为女性。《礼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可见古无抽象的整个的天神。后世祭天之郊祭,只是祭日,而《楚辞》《山海经》皆以羲和为女神。整个的地神,古代更其没有,所祭的只是自己所住所种的一块土地,是为社祭。地神的被视为女性,更古今皆然。关于此问题,可参看日本田崎仁义所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王学文译,商务印书馆本。

女权时代之思想,存留于后世者甚少,只有一部《老子》,是表现女性优胜思想的。《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殷礼,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说者谓殷《易》先坤。这该是一种女性优胜的遗迹,但殷《易》之内容不传,今所传之《周易》,则完全表现男性优胜之思想矣。[《周易》先乾。]

大概中国学术思想,大部分是从周朝流传下来的,殷以前的成分,已经很少了,周朝宗法特别发达,可见其为男权昌盛的社会。而殷朝兄终弟及,是一个母权社会的遗迹。周在西方,殷在东方。后来齐国长女,名为巫儿,为家主祠,不出嫁(《汉书·地理志》),而齐太公为出夫(《战国策》)。燕人宾客相遇,以妇侍宿,婚嫁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亦见《汉书·地理志》)。楚王妻妹(《公羊》桓公二年)。皆可见风俗与周不同。然此等文化,多已沦亡了。

古代宗教哲学之骨干,为阴阳五行,但二者似非一说。[阴阳最早见于《周易》,然不及五行之说,五行最早见于《洪范》,然不及阴阳之说。且自古至今,从未有合论二者者,后世言阴阳者众,而说五行者寡,则以阴阳能自圆其说,而五行不能也。]五行之说,见于《书》之《洪范》,后来衍其说最详者,为《白虎通义》之《五行篇》,虽煞费苦心,然究属勉强,予意水、火、木、金、土乃古代管此工事之五种官。[水,通沟渠,建桥梁。火,未知钻木取火,得火不易,设之以保存火种。木,伐木制物。金,冶金之事。土,营建之事。]本非哲学上分物质为此五类,后来哲学家就已成事实而强为之说。[物体之之然,气、液、固体。印度之哲学,言地、水、风、火四大。地,固体;水,液体;风,气体,益之以火。如此分法,尚觉可通。而五行之水、火、木、金、土,水为液体,木、金、土为固体占其三,无一气体,不必哲学家,亦知为不妥,故决非哲学家分物质为此五类。]其说本来不合论理,故虽煞费苦心,终不能自圆其说也。[五行之变化,有生胜之说,亦作生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其中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等,实不甚可通。]

至于阴阳,则因人之认识,必始于两,而现象无论如何错杂,亦总可归纳之而成二组,即谋与非谋,此即正负,正负即阴阳也。故其说处处可通,而古人推论万物,必自小而推诸大,于是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此时以阴阳为实质,尚未合哲学之原理。]再进,知万物之原质推一,乃名此原质曰气。假想万物之变化,皆由于气之聚散,而气之所以动荡不已,则由于阴阳二力(阴静阳动)之更迭起伏焉。至此而哲学上之泛神论成立矣。[泛神论者,即谓神即宇宙间一切现象之本身。]

宗教哲学之进步,既进于泛神论,则事物变动之原因,即在事物之本身。(古代野蛮人不知自然规律,只知人律,其视万物为有知,一切皆神所为。而其所谓神,亦有实体,《墨子·天志》《明鬼》之论,所谓天、鬼者,皆有喜怒,欲恶如人,则其证也。遂泛神论既成立,至此自有神而进为无神矣)而别无一物焉,在其外而使之者,此之谓自然。[自,始也;然,成也。古书自然之“然”字,无作如此之解者。]自然之力,至为伟大,只有随顺利用,而不能抵抗。而自然界之美德,如“不息”“有秩序”“不差忒”等,均为人所宜效法,此之谓“法自然”。[法家即如是,谓政治上之赏罚,当以自然界之美德为准则也。]自然之规律,道家称之曰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自然现象,永远变动不居,而其变动也,又有一定之规律,是为“变易”,“不易”,加以永不止息,若人之任事,不觉其劳苦然,是为“简易”。所谓“易一名而兼三义”也,不易之现象,是为循环,祸福倚伏之义,由此而生。[吾国古代以农为主,注意于不易之现象,故有祸福倚伏等义。盖以为自然界之现象既如是,人事亦当如是也。]自然力既伟大,人根本绝无能为,委心任运之义,由此而生。

自然之力,固无从从时间上指其原理,亦无从从空间上指其根源。然强为之名,固可如此。[盖泛神论者,本无因果也,惟无因果之关系,则无可加以思想,故强为之名,而为是说者,亦明知其为强说而已。]此种力之原始(系人所强名的),儒家称之曰“元”。《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卦·彖辞》)《春秋》家谓:“《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公羊》隐公元年何注)是也。[其他如《公羊》何注,隐公元年,曰:“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化。”《春秋繁露·重政》曰:“元者,万物之本,在乎天地之前。”](古人以天为万物之原因,而元为天之原因)在男权优胜时代,最贵此种健行的美德,但女权优胜时代柔能克刚、静以制动等见解[今所存者,以《老子》为代表。]亦仍保有相当地位。

先秦诸子之渊源二——王官之学

儒家,出于司徒之官。[《汉书·艺文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古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游文于六经之中,留义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孔子,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徒,众也,司徒主教化。《周礼》谓惟战事付司马,狱讼付司寇,此外治民之事,皆司徒掌之也。儒家治民,最重教化,此为其出司徒之官之本色,其欲合西周以前之法,斟酌而损益之。其处己之道,最高者为中庸。待人之道,最高者为絜矩。中庸者,随时随地,审处而求其至当;絜矩者,就所接之人,我所愿于彼者,即彼之所愿于我,而当以是先施之。]

道家,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曰:“道家者流,盖出于古之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为君人南面之术。”其宗旨:一在守柔,一在无为,所称颂者,为黄帝时之说。]

墨家,出于清庙之守。[《汉书·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盖古明堂、清庙、辟雍,皆一物也。蔡邕《明堂月令章句》谓:“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祭祀、飨功、养老、选士,皆在其中。取正室之貌,则曰大庙;取其正室,则曰大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时之学,则曰大学;取其圆水,则曰辟雍;虽名别实同。”(详见《续汉书·祭祀志注》)阮元《明堂说》谓:“有古之明堂,而有后世之明堂。古者政教朴略,宫室未兴,一切典礼,皆行于天子之居,后乃礼备而地分。礼不忘本,于近郊东南,别建明堂,以存古制。”(见所著《揅经室集》)盖古之清庙,原极简陋,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即欲以清庙之旧法,救当时之弊。其根本义曰兼爱,即所谓夏尚忠。其所欲行,盖夏道也。由兼爱故不容剥民自奉,而节用、节葬、非乐之说出。由兼爱故不容夺人所有,而非攻之论出。]

名家,出于礼官。[《汉书·艺文志》曰:“名家者流,盖出于古之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礼主差别,差别必有其由,深求其由,是为名家之学,督责之术;必求名实之相符,故与法家,关系殊密也。]

法家,出于理官。[《汉书·艺文志》曰:“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为切于东周时势之学。东周之要务有二:一为富国强兵,一为裁抑贵族。前者为法家言,后者为术家言,说见《韩非子·定法篇》。申不害言术,公孙鞅言法,韩非盖欲兼综二派者。法家宗旨,在“法自然”。故戒释法而任情。不主宽纵,亦不容失之严酷。]

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古之历法之官)。[《汉书·艺文志》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古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以邹衍为大师,本所已知,推所未知。其五德终始之说,亦犹儒家之有通三统之论也。亦欲合西周之法,斟酌而损益之。]

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汉书·艺文志》曰:“纵横家者流,盖出于古行人之官。当权事制宜,受命不受辞。”又曰:“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则正指苏、张之流也。]

农家,出于农稷之官。[《汉书·艺文志》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古者农稷之官,播百谷,劝农桑,以足衣食。”《孟子》所载云许行,实为农家巨子,其言有二:一君臣并耕,一则物价但论多少,不论精粗也。此盖皇古之俗。农家所愿,即在此神农以前之世也。]

杂家,出于议官。[《汉书·艺文志》曰:“杂家者流,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盖专门之学,往往蔽于其所不知。西汉以前,学多专门,实宜有以祛其弊。故但综合诸家,即可自成一学也。所谓议官,盖即《管子》所谓“啧室”(《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尧有衢室之问,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谏鼓于朝,汤有总街之庭,武王有灵台之复。欲立啧室之议,人有非上之过内焉”),而秦、汉之议郎(秦置,掌议论,汉特征贤良方正之士为之,秩比六百石,统于光禄勋。晋以后废),盖即古议官之制。而齐稷下谈士,四公子之养客,皆为此类。]

同类推荐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2009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巫溪调研时指出,巫溪很漂亮,很有魅力,历史文化,秦楚之门,大有发展前景。于是,本书随应而出,志在推广巫溪风光!
  •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本书研讨生肖龙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周易真义

    周易真义

    恢复周易的本来真谛,揭示周易与易经八卦的本质区别,挖掘周易的智慧宝库。
  • 三国之大汉逍遥王

    三国之大汉逍遥王

    泱泱大汉,唯我逍遥,我是刘德,我以德服人,曹腹黑,刘厚脸,孙碧眼,还我大汉江山。
  • 转世魔帝

    转世魔帝

    开天神魔战天地,后纪何人统九霄?若想傲世天寰宇,来世轮回转为人。上古大战,神魔尽数陨落,唯有傲世魔帝保住神元,转世为人。战天伐地,傲立人间,欲统寰宇……
  •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通过四个案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 青莲帝尊

    青莲帝尊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吴良一个从小在小镇城长大,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自家的饭店开到府城去!但是神仙尚且有缺陷,人生又岂能尽如意了!
  • 熠溢生辉

    熠溢生辉

    再次见到他时,他却由一个24K纯的爷们变成娇滴妩媚的女人,“一切都变了,我不再是我,你走吧!”“不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我都爱你,不管怎么变,你都还是你,在我这,男女不重要,最重要的一定是你,我不要性,我只要你”
  • 续旋风少女

    续旋风少女

    [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百草我回来了”若白携‘子’归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让百草该如何选择?百草的身世渐渐浮出?她竟然是……爱情的力量最伟大?百草和若白能在一起吗?………[本文根第二季有较大的连接,很多我都会在解释一遍,不懂的宝宝也可以问哦~][欢迎入坑]
  • 医神在都市

    医神在都市

    医武世家传人华天奉家族老人之命令出山,传播医术,在这个中医没落的时代重新定义中医概论。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双手掌控他人生死,紧握无上权力,更有美女相伴,攀人生巅峰。
  • 剑苍逐影

    剑苍逐影

    少时困力行,终有逆袭日。天外飞一剑,仗剑行天涯。待到凌绝天下日,一剑傲然起沧澜。。。。。
  • 月倾心:冰王的宠妃

    月倾心:冰王的宠妃

    天才少女穿越成一个孤女,月倾心被舅舅抢夺家产净身出户,遇上冷面冰王当上了她的贴身暗卫,女子一心只想着报仇完全忽略主子的情意,她在冰王的羽翼下成长,一个爱她如命之人,她却浑然不知,冰雪世界,火海,两人的追逐之路不断蔓延,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