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500000040

第40章 全盛(10)

康熙间夺嫡之案,前已叙述。至雍正间,复于诸王多所戕杀,旧时因避时忌,不暇细考其曲折,鲜不以为即夺嫡之余波,颂世宗者且以为能代故太子报怨矣。不知夺嫡之魁为允禩,雍正初尊以亲王,任以总理,极意联络,事实昭然。后来变计,在《实录》情节不备,论者益无所征信。唯事结于曾静劝岳钟琪反清,与吕留良著书排满。诸王同为圣祖之子,岂有党附于反清排满之理,何以并为一谈,此必有故。昔时《大义觉迷录》为禁书,细阅者少,改革后大事研讨,则真相出矣。允禩之得罪于雍正朝,必以不服世宗之嗣位,而世宗之嗣位,自有瑕疵,供人指摘。指摘之根由,出于诸王;指摘之文字,则在曾静笔录。吕留良乃其学派之牵涉,因治及反清排满之罪,非世宗本意所重视也。此事余别有《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不具述。唯允禩辈前尚身预夺嫡,罪状允禩者犹为有说。至世宗兄皇三子诚亲王允祉,前以保护太子闻,则有功于嫡;后又不入允禩等案内,则无嫌于世宗。只以甘心闲散,不欲预闻政务为罪,至夺爵禁锢以死。此事可作一补叙,知世宗有难言之隐在也。

《东华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甲午,圣祖崩。十六日丁酉,颁遗诏。二十日辛丑,世宗登极。十二月初九日庚申,上释服,移居养心殿。十二日癸亥,谕:“陈梦雷原系叛附耿精忠之人,皇考宽仁免戮,发往关东。后东巡时,以其平日稍知学问,带回京师,交诚亲王处行走。累年以来,招摇无忌,不法甚多,京师断不可留,着将陈梦雷父子发遣边外。或有陈梦雷之门生,平日在外生事者,亦即指明陈奏。杨文言乃耿逆伪相,一时漏网,公然潜匿京师,著书立说。今虽已服冥刑,如有子弟在京者,亦即奏明驱遣。尔等毋得徇私隐蔽。陈梦雷处所存《古今图书集成》一书,皆皇考指示训诲,钦定条例,费数十年圣心,故能贯穿今古,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制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此书工犹未竣,着九卿公举一二学问渊通之人,令其编辑竣事,原稿间有讹错未当者,即加润色增删,仰副皇考稽古博览至意。”此为加罪诸王府官属宾友之始,而适以诚亲王开端。惟[唯]未明言兄弟相戕,用耿精忠牵涉立说。陈、杨与耿藩旧事,久已消释,今忽重提,其实追憾诚王之得圣祖欢心,由于陈、杨之以学问为辅佐。

世宗当时相形见绌,甫即大位,即修此怨。其证如下:

清宫《文献丛编》第三册载戴铎清折十件,其康熙五十七年第九件云:“奴才戴铎谨启:主子万福万安!奴才素受隆恩,合家时时焚祷,日夜思维,愧无仰报。近因大学士李光地告假回闽,今又奉特旨,带病进京,关系为立储之事,诏彼密议。奴才闻知惊心,特于彼处相探,彼云:‘目下诸王,八王最贤。’等语。奴才密向彼云:‘八王柔懦无为,不及我四王爷,聪明天纵,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济,大有作为,大人如肯相为,将来富贵共之。’彼亦首肯。但奴才看,目下诸王各各生心。前奴才路过江南时,曾为密访,闻常州府武进县一人名杨道升者,此人颇有才学,兼通天文,此乃从前耿王之人也。被三王爷差人请去,养在府中,其意何为?又闻十四王爷,虚贤下士,颇有所图,即如李光地之门人程万策者,闻十四王爷见彼,待以高坐,呼以先生。诸王如此,则奴才受恩之人愈觉代主子畏惧矣。求主子刻刻留心,此要紧之时,诚难容懈怠也。谨启。”件后记云:蒙批:“杨道升在三府已有数年,此乃人人皆知。”又蒙批程万策之旁:“我辈岂有把屁当香焚之理。”又蒙批:“我在京时,如此等言语,我何曾向你说过一句。你在外如此小任,骤敢如此大胆。你之死生,轻若鸿毛;我之名节,关乎千古。我作你的主子,正正是前世了。”等谕。

戴铎十启,自康熙五十二年至六十年间之事。世宗即位以后,令铎汇录原文并所蒙批谕,成折存档,不过明铎时时望己作帝,而己则时时斥绝之,以见其并不与铎同此奢望也。然其批谕语气,岂是实行斥绝,所谓“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证以十启中前后各件,可以味其意旨。

第一启,五十二年,略言:“主子有尧舜之德,奴才受格外之知。当此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虽一言而死,亦可少报知遇于万一。皇上有天纵之资,诚为不世出之主,诸王当未定之日,各有不并立之心。处英明之父子,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处众多之手足,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此皆其所以为难。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而父子兄弟之间,无不相得。我主子天性仁孝,皇上前毫无所疵。其诸王阿哥,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昔东宫未事之秋,侧目者有云:‘此人为君,皇族无噍类矣!’此虽草野之谚,未必不受二语之大害也。奈何以一时之小忿,而忘终身之大害乎?(一段)至于左右近御之人,俱求主子破格优礼也,一言之誉,未必得福之速;一言之谮,即可伏祸之根。主子敬老尊贤,声名久著,更求刻刻留心,逢人加意。素为皇上亲信者不必论,即汉官宦侍之流,似应见而俱加温奖,在主子不用金帛之赐,而彼已感激无地矣。贤日久日盛,日盛日彰,臣民之公论,谁得而逾之?(二段)至于各部各处之闲事,似不必多与闻也。本门之人,受主人隆恩难报,寻事出力者甚多。兴言及此,奴才亦觉自愧。不知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害,有一益必有一损,受利受益者未必以为恩,受害受损者则以为怨矣。古人云:‘不贪子女玉帛,天下可反掌而定。’况主子以四海为家,岂在些须之为利乎?(三段)至于本门之人,岂无一二才智之士,但玉在椟中,珠沈[沉]海底,即有微长,何由表见[现]?顷闻奉主子金谕,许令本门人借银捐纳。仰见主子提拔人才至意。更求加意作养,使本门人由微而显,由小而大,俾在外为督、抚、提、镇,在内为阁部、九卿,虽未必人人得效,而或得二三人,未尝非东南半臂也。(四段)以上数条,万祈采纳。奴才今奉差湖广,来往似需岁月,当此紧要之时,诚不容一刻放松,稍为懈怠。倘高才捷足者先主子而得之,我主子之才智德学,素俱高人万倍,人之妬[妒]念一起,毒念即生,至势难中立之秋,悔无及矣。”蒙批:“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况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至于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全不在此。无祸无福,至终保任,故但为我放心。凡此等居心语言,切不可动,慎之慎之!”

世宗奖铎语为金石之言,又自明其无此意,不但无此意,且视为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其余事实俱不辨,则言行不相符,已显然矣。盖所谓金石之言,唯第一段,世宗后来所持态度,颇与相合,故知其最为心赏。唯所言英明之父,不露长则恐见弃;过露长则恐见疑。此种心理,岂是视为苦事而欲避之;苦欲避之则不露长而听其见弃足矣。即其处兄弟之间,欲不以气焰使人生畏,蹈废太子之覆辙,亦非避事之语,而奖之为金石之言,皆言行之矛盾也。第二段要结名誉,是当时诸王所争趋之路。世宗手法独高,所不屑为,若循铎意,以此博臣民之共赞,是即过露长而使英主生疑也。此段必非所谓金石之言也。第三段见世宗在当时干预各部各省闲事,以招声色货利之奉,与诸王相等。以取赂而有所左右,右者以贿得之,自不以为恩;左者以不纳贿失之,则必抱怨。此亦未尝非金石之言。但可知世宗未正位以前,招权纳贿,是康熙诸王积习。后来亦自言在藩邸时举动,乃别有故,以后不许诸王借口仿行,亦可与铎说参证。第四段可知世宗于门下人,借与赀财,令其捐纳得官,广树党羽,岂非事实。党世宗者有年羹尧、隆科多两人已足,而年、隆两人各不相知,戴铎又何从而知。故雍正元年,铎尚言恐年羹尧与十四王西边有事,己愿以死自誓,倒借给兵丁钱粮,冀用其力,则固不知羹尧专为世宗防制十四王也。

第三启,五十五年,略言:“奴才路过武彝山,见一道人,行踪甚怪,与之谈论,语言甚奇。俟奴才另行细细启知。”蒙批有云:“所遇道人,所说之话,你可细细写来,做闲中往来游戏。”

第四启,五十五年,略言:“所遇道人,奴才暗暗默祝,将主子问他,以卜主子。他说乃是一个‘万’字。奴才闻知,不胜欣悦。其余一切,另容回京见主子时,再为细启知也。福建到京甚远,代字甚觉干系,所以奴才进土产微物数种,内有田石图书一匣,匣子是双层夹底,将启放于其内,以便主子拆看。谨启。”蒙批有云:“你如此作事方是,具见谨慎。所遇道人,所说之话,不妨细细写来。你得遇如此等人,你好造化。”

道人谈祸福,为阴谋储位明证。图书匣双层夹底,中藏启本,又极称其谨慎。此其暧昧妖惑,在史书皆作不道论。当时允禩之于相士张明德,与此何殊?圣祖方议允禩之罪,而世宗以大欲所在,效其尤而加甚焉。“视为大苦,避之不能。”此等口头禅,固亦示戴铎辈不必拘泥矣。

第七启,五十六年,略言:“奴才数年来受主子高厚之恩,惟[唯]有日夜焚祀,时为默祷,静听好音,不意近闻都门颇有传言。奴才查台湾一处,远处海洋之外,另各一方,沃野千里。台湾道一缺,兼管兵马钱粮。若将奴才调补彼处,替主子屯聚训练,亦可为将来之退计。即奴才受主子国士之知,亦誓不再事他人也。”蒙批:“你在京若如此作人,我断不如此待你也。你这样人,我以国士待你,比骂我的还利害。你若如此存心,不有非灾,必遭天谴。我劝你好好做你的道罢。”等谕。

此启可见戴铎之无知识。当五十六年,十一月间正十四王子允禵受命为抚远大将军之日,故谓正在静听好音。而都门颇有传言,即传言允禵之已默承储眷耳。因此请世宗代谋台湾道缺,在海外屯聚训练,冀作一岛反抗嗣君之计,且表明不事他人,赖此一着。此岂知世宗之心。世宗于西陲早置一年羹尧,允禵此去,正落其度内。此固非戴铎所知,但戴铎辈此时已心索气绝直思据台湾以作雍邸孤忠,直可笑可鄙之至。以上各启,世宗若真无幸心,每启皆可斥绝,或竟举发之,安有此迭次批谕乎?

世宗于允禩诸人,从夺嫡案中,已相形取得胜利,知前此力图夺嫡者,更无再得储位之望。而允祉则前以保护太子,为圣祖所心重,又以踊跃修书,合圣祖尚文好学之意。其实效修书之力者,乃陈梦雷、杨文言二人。杨尤身负天算、律吕绝学,为圣祖自命独有心得而举世罕及之事。此实世宗所最忌而无如之何,甫即位遽修怨于陈、杨。其原委撮叙于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葬世英雄

    葬世英雄

    生命的存在并非宇宙常态,而是一种奇迹,人类更是将这种奇迹演绎至今末世降临,劫难横生,人类面临亡族灭种之危当何去何从?为了延续生命的火种,人类的文明,这个世界需要英雄……设立一个葬世群:471139458
  • 华夏僵尸

    华夏僵尸

    僵尸,集天地怨气,晦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屏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身体僵硬,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含冤被杀的青年叶飘零,被仇人抛尸养尸地,临死一刻获神秘之音相助,化为僵尸手刃仇人,却被卷入一场神、人、尸、魂的恩怨之中。不老、不死、不灭,嗜血无尽,惟我独尊!屠神、灭魂、嗜人,大凶之物,谁人敢拦!
  • 守护甜心之死亡蔓延

    守护甜心之死亡蔓延

    曾经是你把我逼向死亡的边缘,再亲手把我推入地狱,害我像小丑一样卑微生活。凤凰总有成长的一天,涅槃重生,浴火蜕变,如今我,日奈森亚梦,回来了!心已死,一切是否往好的方向发展,所有的一切又是否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杀戮指引的道路前途茫茫,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切尽在《守护甜心之死亡蔓延》。
  • 切鲁斯之轮

    切鲁斯之轮

    萨鲁姆德,八大陆之上,魔法与科技的碰撞,数十种智慧生物文明的冲突,诸神的诅咒与护佑。谁能从乱世中苟活,谁能颠覆乾坤!“从今而后,你就没有了平庸的资格。”
  • 黑暗料理

    黑暗料理

    根据第九大菜系,食堂菜系得到灵感而创作方新,一个没有好看的外貌,没有黑暗料理传承,没有做黑暗料理天赋的人,被父母寄托希望,自己也立志成为黑暗料理世界里面厨神的故事
  • 九尾倾城墨

    九尾倾城墨

    她只是只狐妖而已,总是恶作剧却从没害过人……也不对,吓死人应该算不上害人吧。她一出谷就遇上了两个人。言玦:“我从没骗过你,将来也不会,但我绝不允许有人从我身边带走你。”墨宸:“本王可以陪你到天涯海角,所以,你有我就够了,不需要别人。”她:“……”你们两人抢一只妖真的好么?
  • 失忆人

    失忆人

    清醒总是很难被接受,我们大多时候都不肯面对现实
  • 两面花之重生

    两面花之重生

    平静的日子里,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故事在花绽放之前开始。情窦初开却备受煎熬,工作里不如宫斗中的尔虞我诈,却因自己的单纯软弱招致祸端。什么都奈何不过一场命运交织流转。她死了……如花凋谢一般。花开亦两面,非死即生!她在猪笼里醒来,又一次尝到了死的滋味。上天垂怜,让她偶遇命运之人。为他屡建奇功,历经艰难,可终究躲不过世代恶与仇。是含冤而死,是拼死一搏?她犹豫不决……命向何处?未可知。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中二魔王

    中二魔王

    即便换了一个世界,你若不去付出终究还是个废柴。一个平凡爱幻想的少年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正当他以为那传奇般的故事要从他身上展开时,却发现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