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400000055

第55章 南明之颠沛(1)

《明史》成于清。清入北都,早正位号,即不以明后为有国家之传统。自古征诛得国,如汉之于秦,明之于元,为民除暴,无须假借于所胜之朝。元之于宋,与清相类,其于宋后,犹列二王于瀛国公之次,附本纪之末,明乎其为宋之君也。清历世为明属,受官借势,并于急难时赐居边内以保存之,其与明,较元之与宋有间。至其修史,乃深没南明,颇为人情所不顺。当《明史稿》成时,南明三主,已援元修《宋史》例,止称三王,然不次于本纪之后,而特于诸王传之外,特辟《三王传》,自为一卷,犹见其与寻常诸王不同。至正史成,而三王各附入其始封之王后,为其嗣王,位置与他嗣王等,则更掩其保明遗统之迹矣。今特矫而正之,叙事虽不能详,名义要不可终晦也。

第一节 弘光朝事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帝后殉国。四月十二日己巳,凶问至南京,时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勤王在浦口,诸大臣会议立君,仓猝[促]未定。亲藩中福王、潞王避兵在淮上。前侍郎钱谦益、郎中周镳、兵部佥事雷演祚入说兵部侍郎吕大器,言:“福王立,虑修衅三案。”大器遂与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移牒可法,言:“福王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曰贪,曰淫,曰酗酒,曰不孝,曰虐下,曰不读书,曰干预有司;潞王贤明,当立。”可法亦以为然。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王名由崧,父常洵,以神宗爱子始封福王。

此为南都定策时已开众正被摈之隙。三案之衅,皆涉郑贵妃及福王。今之嗣福王立,将为东林患,固微属东林私意,但积久之国衅,亦自以消弭为宜,且其七不可之说,实有所见,观后来弘光不道,尽应其语。以伦序言,福王为神宗孙,乃烈皇从弟;潞王为神宗侄,乃烈皇从叔,其可嫌者甚微,而潞王两世皆以轻财急公闻,详具本传,所谓贤明者不妄。明祚危悬丝发,择君宜急,不得谓尽缘东林党见也。故主立潞王者多为殉国正人。马、阮成心翻覆,挟福王为奇货,并以七不可之议告王,使与诸正人构怨,罪以二心,由是诸忠尽斥外。马、阮当权,怂恿弘光为祖母复仇,尽翻逆案,促使南都一年而覆。若拥立稍得其人,当时明室气脉相续,人望尚归一,号令易行,即清人亦有顾忌,未尝不以南北分疆为幸,何敢遽期统一哉?南都一下,情势大变,既立福王,必至于此。一废一兴,天实为之,论明事者不能不叹息痛恨于马、阮矣。

五月戊子朔,王入南京,谒孝陵及懿文太子陵,谒奉先殿,以西华门外内守备府为行宫。百官进见,王赧然欲避。史可法陈战守大计,当素服郊次,发师讨罪,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不能答。庚寅(初三日),王就监国位,发大行皇帝丧,大赦,免新加练饷及崇祯十二年以后一切杂派,并十四年以前各项钱粮实欠在民者。旋以史可法、高弘图、马士英入阁,士英仍督凤阳。方廷推阁臣,诚意伯刘孔昭以附和士英有拥立功,攘臂欲并列,众以本朝无勋臣入阁例,孔昭勃然曰:“即我不可,马士英何不可?”乃并推士英。又议起废,推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独举阮大铖,可法以先帝钦定逆案沮之。士英闻以阁臣仍督师之命,大怒,以可法七不可书奏之王,而拥兵入觐,拜表即行,可法遂请督师,出镇淮扬。丙申(初九日),士英入朝。戊戌(十一日),群臣劝进。先是,张慎言主即正位,可法以太子存否未确知,或南下,姑徐之。至是急劝进,遂定十五日壬寅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弘光元年。于是刘孔昭讦奏张慎言定策时有二心,高弘图、姜曰广皆乞退,太常少卿李沾又劾吕大器二心。初可法、弘图、曰广、慎言等皆宿德在位,将以次引海内人望图治,而士英结操江刘孔昭、总兵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等趣可法督师,留己辅政。以定策时有异议为二心,使诸宿德皆不安。而极力引大铖,大铖名在逆案。士英特言其山中致书与定策谋。又令孔昭及侯汤国祚、伯赵之龙等攻慎言,而荐大铖知兵。大铖复结太监韩赞周,因以遍结群阉,备言东林与郑贵妃、福王之相厄,以倾可法等,而盛称大铖才。遂命大铖冠带陛见,旋以中旨起为兵部添注右侍郎。都御史刘宗周力争,乞寝成命,有旨切责。未几,大铖兼右佥都御史巡阅江防,不数月而升尚书,悉引逆案中人,遍布言路,结勋臣刘孔昭辈,尽罢吕大器、姜曰广、刘宗周、高弘图、徐石麒诸大臣。士英独握大柄,一听大铖,日以锄正人引凶党为务。清兵南下,可法以闻,士英大笑不止。人间其故,士英曰:“此史公妙用也。岁将暮,将吏应叙功,军资应稽算,此特为之地耳。”侍讲卫胤文窥士英指[旨],论可法督师为赘,即擢胤文兵部侍郎,督高杰所部兵以分督师之权,可法益不得调遣诸镇,束手于北兵之来矣。

其生衅于内以挠边备者,左良玉拥兵镇武昌。福王之立,马士英结高杰等江北四镇居为功,良玉不预闻。既而监国诏至,诸将或劝帅[率]兵东下,不奉诏,良玉虽不从,而迟迟不遽拜诏。九江总督袁继咸书至,言福王伦序之正,邀同入朝,乃开读如礼。马、阮以继咸疏论老成当用,举刘宗周、黄道周等名,士英恨其刺己。继咸又为姜曰广辩诬。湖广巡按御史监良玉军之黄澍劾士英,士英遣缇骑逮之,继咸为澍申理。士英积怒,遇所陈奏及题用监司郡县官悉停寝,而大铖在兵部,于继咸奏调部将给敕时索贿愈苛。马、阮党屡劾继咸。有御史黄耳鼎者,劾继咸诬以劝良玉立他宗,良玉不从,冀构继咸、良玉之隙,而良玉常以不拜监国诏自疑,闻疏语益惧。弘光元年三月,有称崇祯太子者至南都,朝廷指为伪,锢之狱中。士民不满弘光之政,藉藉谓士英等朋奸导王,谋害故太子。黄澍又在良玉军中日夜言太子冤状,请引兵除君侧恶,士英又以憾继咸裁上游诸军饷,良玉大憾,上疏请全太子,斥士英等为奸臣,并移檄远近,声士英罪。士英惧,乃悉遣阮大铖、朱大典、黄得功、刘孔昭等率兵御之,又檄江北刘良佐等兵从以西上。时清兵日南下,廷臣有言亟守淮、扬者,士英厉声叱言:“若辈东林犹借口防江,纵左逆入犯。北兵至犹可议款,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死耳。”力排备御淮、扬之议。会良玉死,其子梦庚真反,连陷郡县,至采石,得功与相持。大铖、孔昭方虚张捷音,以邀爵赏,而清兵已破扬州,史可法殉,直逼都城,弘光出走太平奔得功军。士民破狱出所谓故太子者立之。数日而清兵至,勋戚及大臣挟以出降。刘良佐在降将中,请于清帅豫亲王多铎,追擒弘光自効[效],及之芜湖,得功自刎,良佐挟弘光归,南都亡。隆武时上尊号曰圣安皇帝。明年五月,弘光被害于北京。永历时上谥曰安宗简皇帝。弘光在位,政由马、阮,其所自为之事,唯亟选淑女,思听梨园新声。自崇祯十七年五月即位,八月间以母妃命大选淑女,群阉借端肆扰,隐匿者至邻里连坐。兵科给事中言中使四出搜巷,凡有女之家,黄纸贴额,持之以去,闾井骚然,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御史朱国昌亦以为言。乃命禁讹传诳惑者。寻复使太监李国辅等分诣苏、杭采访,民间嫁娶一空。是年除夕,御兴宁宫,怃然不怡,侍臣请故,曰:“后宫寥落,且新春南部无新声。”内监韩赞周泣曰:“臣以陛下令节思皇考先帝耳,乃作此想耶?”又元夕上自张灯,赞周曰:“天下事正难措手,卧薪尝胆,犹恐不胜,躬此琐屑胡为?”曰:“天下事有老马在,汝不必多言。”清兵至,各城闭门,集内官问计,韩赞周劝以亲征,不听,集梨园子弟杂坐酣饮,漏二鼓,与内官数十人跨马出通济门而去。

故太子之狱,当时哗然谓太子为真。以今考之,上年冬,太子已见于北都,清廷亦以为伪而杀之,有太子外祖周奎一家先与相认,并长公主亦在奎家,兄妹相见大哭,则此为真太子也。后周奎出首,清使明故妃嫔宫监杂辨,凡言真者杀之,自无敢辨其非伪者。且《清实录》于顺治元年五月,摄政王入北京时,书改葬明帝后及袁贵妃,后又书明熹宗妃任氏等发见[现],给予收养,并无袁妃其人,乃于辨识故太子时,又忽书袁妃与其事,盖以袁妃为太子庶母,自应能识太子,不比天启任妃之疏远。任妃乃客氏养女,所以蛊惑熹宗者,其人流落民间,旋自出乞恩,且曾冒充天启皇后,为内监高永寿识破。此人求媚于清,而以太子为伪,自在意中。清乃又伪托为袁妃,致《实录》前后矛盾。盖北都所杀太子为真,南都太子实伪,但南中士民痛恨弘光,益盼太子为真而坚信之耳。逮刘良佐挟弘光回,南都市民至夹路唾骂,投以瓦石。以此为救亡图存之主,宜其难矣。故无论北向中原,即欲仅成偏安之局亦不可得,不能不谓马、阮之拥立为速斩明祀之因也。南都伪太子一案外,又有伪妃童氏,弘光之所不认,士民则皆以为帝之蔑伦失道。事不甚系兴亡,欲详当读南明专书。马、阮之归结,或言降清后有通福京文据被诛,或言马自走死,而阮则尚有导清兵炮攻金华以报私憾之事。亡国大罪人,即一死亦不足蔽辜,传闻纵有异词,于罪恶无所轻减也。

第二节 隆武朝事 附绍武建号

隆武帝讳聿键,为明疏属,原嗣封唐王,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囗 之后,父器墭为唐世子。祖端王硕熿,惑于嬖妾,欲立其爱子,囚世子十余年,王年十二从囚。世子为其弟毒死,地方守道知府怵端王以事露获罪,惧而请立王为世孙,王年二十八矣。逾三年,崇祯五年,端王薨,王嗣位。九年八月,京师戒严,王率护军勤王,又杀其两叔。事闻,下旨切责,部议以擅出境罪,废为庶人,安置凤阳高墙。凤阳陵阉索贿不得,用祖制墩锁法困苦之,有司廪禄不时,资用乏绝,王病几殆,妃曾氏刲股疗之始愈。南都立,大赦,出高墙,礼部请复故爵不许,命徙居广西之平乐府。乙酉五月,行抵杭州,南都已覆,王劝潞王监国,不听。时镇江总兵郑鸿逵、郑彩自京口,户部郎中苏观生自南都胥会于杭。逵、彩与王语及国难,沾泣襟袂,奇之,使所部卫王入闽。既而杭州文武大吏以潞王降清,二郑全师回闽,与巡抚张肯堂等议奉王监国。弘光元年六月甲戌(二十三日),次浦城。闰六月癸未(初二),各官迎谒于水口驿,南安伯郑芝龙、礼部尚书黄道周及肯堂三上笺劝进。丁亥,监国福州。鸿逵又议:“不正位无以厌众心,杜后起。”丁未(二十六日),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隆武,以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上少遭患难,慨然以复仇雪耻为务,布衣蔬食,不御酒肉,敕司礼监:“行宫不得以金玉玩好陈设。”器用瓷锡,帏幄衾褥皆布帛,后宫无嫔御,执事三十人而已。郑芝龙进美女十人,留之而绝不御。中宫懿旨选女厨十人,上以为扰民不许。素好读书,博通典故,手撰三诏(《登位诏》)与《鲁监国书》,群臣皆莫能及。在凤阳幽禁时,遭吏虐几殆,淮抚路振飞疏请加恩罪宗,置吏无状者石应诏于法,登极后感旧恩,募能致振飞者赏千金,秩五品。振飞至,拜太子太保,吏、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开储贤馆,定十二科取士,以苏观生领之。爱郑芝龙子郑森才,赐国姓,改名成功,命提督禁旅,即延平王也。是时宗室诸王流窜南方,臣民奉之建义者如云而起,其不忘明则同,而属望不一,无统摄号令可行,已与南都初建时物情迥异。义师前仆后继,徒为忠臣义士以死殉国之归宿。其稍能支持者,则以浙东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等奉鲁王以海监国于绍兴,赖海上风涛能限戎马,入海中自保甚久。此外则倏起倏仆,亦有甫谋起事而已败死者。时李自成已一据京师而败;张献忠乃独霸于川中,以崇祯十七年之冬,十一月庚子(十六日)据成都,称大西国王,大顺元年。自成死后,其众推其兄子锦为主,同自成妻高氏,归于湖广督师何腾蛟,一时增兵十余万,其属皆授总兵官,锡锦名赤心,高氏弟一功名必正,号其营为“忠贞营”,此军遂为南明之主力矣。

隆武之为君,胜于弘光者不可以道里计,而事势之不及弘光时亦不可以道里计。东南财赋之地,无一足资统摄之人,起义者数十百起,均散漫,徒供清军荼毒,稍能自立之鲁监国,即与福京势不相下,何以尊国势而御外侮?此不能尽责两方之不顾大局,其威信不素立,名分不前定,同时起事,拥戴者各认所主,无天然折服之道也。弘光时则唯定一君,又唯以南都为应建国之地,故使得南都建号者早为隆武,至少可偏安暂定,以后各视机会为进退。天生马、阮以破坏之,使明臣无择君之余地,则其不欲一姓再兴,若冥冥中有主之者矣。鲁与福京之龃龉别见第四节《鲁监国事》。

同类推荐
  • 古南京史话

    古南京史话

    作者张学义,现已70岁高龄,为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张老一生著墨,先后创办《古今中外》《民俗》等多本杂志,一直潜心研究南京历史人文。本书上至人文之初的地域沧桑,下至民国初年的世风时宜,考究了古城南京人文、文化、历史、地域等,研究了千百种古南京风俗和名胜的得名缘由,浅析了许多南京著名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 桐涅九天

    桐涅九天

    一朝重生竟成为皇朝太子!从此陷入了各种桃花债和错综复杂的皇权争斗中。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江湖上的恩怨情仇,还有躲不过的情劫。爱恨情仇,他该如何抉择?且看他如何凌天而行桐涅九天!Boy群:453554106Girl群:211391981
  • 带着萝莉闯大唐

    带着萝莉闯大唐

    2050年,生化危机大爆发,唐云,这个刚满20岁的大学生,找到了中国地区生化危机爆发的根源地区,最后和病毒研究博士15岁的小孙女开启时空隧道回到了唐朝。开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一生
  • 三国天下传

    三国天下传

    “不至三国者,何以图英雄!不图英雄者,何以图天下!”(Ps:作者有工作,并且兼自考大学,压力颇大。平均3~4天休息的时候爆发一下,平时利用空闲时间码字,请读者大大们谅解。所以在不能稳定更新的情况下,本书暂时不会出VIP章节)另外在今年8月多左右的时候小左会存钱买个笔记本电脑,到时候会保持稳定更新。本书一群:155797499
  • 梦迁大唐

    梦迁大唐

    梦醒天地变,境过时已迁。源差错,便是异世中国魂;自因缘,便是情牵大唐朝。再世为人杰,当更创大唐盛世。纵横商道,铁血军情,搅动政局,身过万花丛,且看我如何千秋万载,千古流芳。
热门推荐
  • 耽美,快穿之女王修炼进行时

    耽美,快穿之女王修炼进行时

    兜兜转转又是一个轮回,我还是只有那句话:“我不在乎你是否贫穷,是否富裕;我不在乎你是否善良,是否残暴;我不在乎你下一次是什么样,我只知道,我爱你,这就足够了”
  • 红月对决

    红月对决

    为了满足自己那犹如深井般的欲望,人类肆意地破坏地球的环境,大量地贪婪地不断从地球上索取资源,就如同是为取得更多的水源不断地向地下挖深,于是逐渐地球上的秩序失衡了,并走向了崩坏。突然有一天,天空上的月亮不知何时被整个都染成了红色,就像是一个红彤彤的血球,散发出带有寒意的红光。被红月的光照得人类陆陆续续出现了变异,很多人的身体承受不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异,便死掉了,犹如一场无尽头的瘟疫向人类席卷而来。但是,有极少数人的身体熬过了变异或没有发生变异,政府建有一座上面盖着厚厚防护的避难岛,他们都集中在那里。熬过了变异的人,在变异后的身体上产生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融合成了他们自身的力量,因此他们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份力量,而这种能量称为异能,拥有异能的人则称为异能者。李子叶与张单枫、宋辰亦是青梅竹马,而陈轩寒是他们的同班同学。这四个少年熬过了变异,也成为了有异能的人,而且他们的异能所发出的力量非常的强大,比一般的异能者都大。于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异能毅然地投入到了消除红月的战斗中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遭受到了“血色王国”千方百计地阻挠。最终他们四人能顺利地消除红月现象吗?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岁月深处一支歌(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岁月深处一支歌(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贞娘传

    贞娘传

    襁褓丧母、少年丧父,继母与妾室为了资源奋力争夺。林贞冷眼旁观,却暗自发誓不让自己的将来陷入无休止的斗争。幸好能遇到正直端方的孟豫章,让她在男权至上的古代有了真正的家。夫妻携手,道路坎坷也不过一笑了之。
  • 我们年少的时候

    我们年少的时候

    ”我好像喜欢过你,说真的,我小P孩的时候喜欢过你,不是兄妹的那种喜欢,可是现在没有那种感觉了。”说的很平静,就好像在说一件平淡的事一样,我似乎能感到他在皱眉头。“哦!我知道,小三和我分手的时候告诉了我,所以,伊雪对不起。”为什么要对不起,爱情又不可以强求的,他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这是真的,他甚至没有一点的过错。“没有了,我只是想想告诉你,挂了,再见。”“伊雪!”“再见!天池,不要为难,我只是想告诉你,别无其他,真的。”“伊雪。”从来都不想给你添加多大的麻烦,这世界上那么多人,我喜欢你,你喜欢别人,又有什么错。马天池的花心,方正明的我行我素,许丽的步步为营,娘娘腔可悲的英雄主义,相互羁绊。
  • 爱过的那是曾经

    爱过的那是曾经

    “你知道当时你在全校人的面前拒绝我,我的心有多痛吗?”“你当然不知道,因为你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现在我不爱你了,你这一脸后悔的表情又能怎样,你以为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去讨好你吗,你错了!……”童樱的话一句句刺进修逸的胸膛。------“你走吧……”
  • 穿越之Minecraft

    穿越之Minecraft

    Minecraft,也称MC、我的世界,这个游戏,技术含量不需要多少,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为之沸腾呢……
  • 云梦之雪

    云梦之雪

    从小在父母庇佑下长大的天真机灵的她,出身富家却孤冷沉默的他,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人会萌生怎样的一段情愫?误入灵异世界的他们,究竟该如何面对重重危险?在这残酷的成长之路上,他们又是否能够披荆斩棘、战胜自我呢?身处异世的他们身体里又分别隐藏着怎样的神秘角色?是入魔,还是成仙?皆在一念之间。(秀一段惊险的穿梭之恋,奏一曲心智与情感的对抗战!)
  • 千古虐情:秦楚歌

    千古虐情:秦楚歌

    一对在现代越行越远的夫妻,一朝穿越为帝为后。大晋朝——历史遗忘的角落。外有强敌随时辱国,内有后宫波澜不断。且看,夫妻之心,是其利断金,还是各自飞向新的一端生活?再看我秦楚歌,三立三废,依旧不改金戈铁马,方能扬袖天下!
  • 乱世枭雄之兵临天下

    乱世枭雄之兵临天下

    奇怪的被人推下了大海,穿越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却不幸原来是战乱将起的世代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他拿起了长枪,跨上了战马纵横驰骋,兵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