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300000094

第94章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

话说孟尝君自秦逃归,道经于赵,平原君赵胜出迎于三十里外,极其恭敬。赵人素闻人传说孟尝之名,未见其貌,至是,争出观之。孟尝君身材短小,不逾中人。观者或笑曰:“始吾慕孟尝君,以为天人,必魁然有异。今观之,但渺小丈夫耳!”和而笑者复数人。是夜,凡笑孟尝君者皆失头。平原君心知孟尝门客所为,不敢问也。

再说齐湣王既遣孟尝君往秦,如失左右手,恐其遂为秦用,深以为忧。及闻其逃归,大喜,仍用为相国,宾客归者益众。乃置为客舍三等:上等曰“代舍”,中等曰“幸舍”,下等曰“传舍”。代舍者,言其人可以自代也,上客居之,食肉乘舆。幸舍者,言其人可任用也,中客居之,但食肉不乘舆。传舍者,脱粟之饭,免其饥馁,出入听其自便,下客居之。前番鸡鸣狗盗及伪券有功之人,皆列于代舍。所收薛邑俸入,不足以给宾客,乃出钱行债于薛,岁收利息,以助日用。

一日,有一汉子状貌修伟,衣敝褐,蹑草屦,自言姓冯,名谖,齐人,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揖之与坐,问曰:“先生下辱,有以教文乎?”谖曰:“无也。窃闻君好士,不择贵贱,故不揣以贫身自归耳。”孟尝君命置传舍。十余日,孟尝君问于传舍长曰:“新来客何所事?”传舍长答曰:“冯先生贫甚,身无别物,止存一剑;又无剑囊,以蒯缑系之于腰间。食毕,辄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笑曰:“是嫌吾食俭也。”乃迁之于幸舍,食鱼肉。仍使幸舍长候其举动:“五日后,来告我。”居五日,幸舍长报曰:“冯先生弹剑而歌如故,但其辞不同矣。曰:‘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孟尝君惊曰:“彼欲为我上客乎?其人必有异也。”又迁之代舍。复使代舍长伺其歌否。乘车日出夜归,又歌曰:“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代舍长诣孟尝君言之。孟尝君蹙额曰:“客何无餍之甚乎?”更使伺之,谖不复歌矣。

居一年有余,主家者来告孟尝君:“钱谷只勾一月之需。”孟尝君查贷券,民间所负甚多,乃问左右曰:“客中谁能为我收债于薛者!”代舍长进曰:“冯先生不闻他长,然其人似忠实可任。向者自请为上客,君其试之。”孟尝君请冯谖与言收债之事。冯谖一诺无辞,遂乘车至薛,坐于公府。薛民万户,多有贷者,闻薛公使上客来征息,时输纳甚众,计之得息钱十万。冯谖将钱多市牛酒,预出示:“凡负孟尝君息钱者,勿论能偿不能偿,来日悉会府中验券。”百姓闻有牛酒之犒,皆如期而来。冯谖一一劳以酒食,劝使酣饱。因而旁观,审其中贫富之状,尽得其实。食毕,乃出券与合之,度其力饶,虽一时不能,后可相偿者,与为要约,载于券上;其贫不能偿者,皆罗拜哀乞宽期。冯谖命左右取火,将贫券一笥,悉投火中烧之,谓众人曰:“孟尝君所以贷钱于民者,恐尔民无钱以为生计,非为利也。然君之食客数千,俸食不足,故不得已而征息以奉宾客。今有力者更为期约,无力者焚券蠲免。君之施德于尔薛人,可谓厚矣。”百姓皆叩头欢呼曰:“孟尝君真吾父母也!”

早有人将焚券事报知孟尝君。孟尝君大怒,使人催召谖,谖空手来见,孟尝君假意问曰:“客劳苦,收债毕乎?”谖曰:“不但为君收债,且为君收德!”孟尝君色变,让之曰:“文食客三千人,俸食不足,故贷钱于薛,冀收余息,以助公费。闻客得息钱,多具牛酒,与众乐饮,复焚券之半,犹曰‘收德’,不知所收何德也?”谖对曰:“君请息怒,容备陈之。负债者多,不具牛酒为欢,众疑,不肯齐赴,无以验其力之饶乏。力饶者与为期约。其乏者虽严责之,亦不能偿;久而息多,则逃亡耳。区区之薛,君之世封,其民乃君所与共安危者也。今焚无用之券,以明君之轻财而爱民。仁义之名,流于无穷,此臣所谓为君收德者矣。”孟尝君迫于客费,心中殊不以为然,然已焚券,无可奈何,勉为放颜,揖而谢之。史臣有诗云:

逢迎言利号佳宾,焚券先虞触主嗔。

空手但收仁义返,方知弹铗有高人。

却说秦昭襄王悔失孟尝君,又见其作用可骇,想道:“此人用于齐国,终为秦害!”乃广布谣言,流于齐国,言:“孟尝君名高天下,天下知有孟尝君,不知有齐王,不日孟尝君且代齐矣!”又使人说楚顷襄王曰:“向者六国伐秦,齐兵独后,因楚王自为从约长,孟尝君不服,故不肯同兵。及怀王在秦,寡君欲归之,孟尝君使人劝寡君勿归怀王,以太子见质于齐,欲秦杀怀王,彼得留太子以要地于齐。故太子几不得归,而怀王竟死于秦。寡君之得罪于楚,皆孟尝君之故也。寡君以楚之故,欲得孟尝君而杀之,会逃归不获。今复为齐相专权,旦暮篡齐,秦、楚自此多事矣。寡君愿悔前之过,与楚结好,以女为楚王妇,共备孟尝君之变,幸大王裁听!”楚王惑其言,竟通和于秦,迎秦王之女为夫人,亦使人布流言于齐。齐湣王疑之,遂收孟尝君相印,黜归于薛。宾客闻孟尝君罢相,纷纷散去;惟冯谖在侧,为孟尝君御车。未至薛,薛百姓扶老携幼相迎,争献酒食,问起居。孟尝君谓谖曰:“此先生所谓为文收德者也!”冯谖曰:“臣意不止于此。倘借臣以一乘之车,必令君益重于国,而俸邑益广。”孟尝君曰:“惟先生命!”

过数日,孟尝君具车马及金币,谓冯谖曰:“听先生所往。”冯谖驾车,西入咸阳,求见昭襄王,说曰:“士之游秦者,皆欲强秦而弱齐;其游齐者,皆欲强齐而弱秦。秦与齐势不两雄,其雄者,乃得天下。”秦王曰:“先生何策可使秦为雄而不为雌乎?”冯谖曰:“大王知齐之废孟尝君否?”秦王曰:“寡人曾闻之,而未信也。”冯谖曰:“齐之所以重于天下者,以有孟尝君之贤也。今齐王惑于谗毁,一旦收其相印,以功为罪,孟尝君怨齐必深,乘其怀怨之时,而秦收之以为用,则齐国之阴事,必将尽输于秦,用以谋齐,齐可得也,岂特为雄而已哉?大王急遣使,载重币,阴迎孟尝君于薛,时不可失!万一齐王悔悟而复用之,则两国之雌雄未可定矣。”时樗里疾方卒,秦王急欲得贤相,闻谖言大喜,乃饰良车十乘,黄金百镒,命使者以丞相之仪从,迎孟尝君。冯谖曰:“臣请为大王先行报孟尝君,使之束装,毋淹来使。”

冯谖疾驱至齐,未暇见孟尝君,先见齐王,说曰:“齐、秦之互为雌雄,王所知也。得人者为雄,失人者为雌。今臣闻道路之言,秦王幸孟尝君之废,阴遣良车十乘,黄金百镒,迎孟尝君为相,倘孟尝君西入相秦,反其为齐谋者以为秦谋,则雄在秦,而临淄、即墨危矣!”湣王色动,问曰:“然则如何?”冯谖曰:“秦使旦暮且至薛,大王乘其未至,先复孟尝君相位,更广其邑封,孟尝君必喜而受之。秦使者虽强,岂能不告于王,而擅迎人之相国哉?”湣王曰:“善。”然口虽答应,意未深信,使人至境上,探其虚实,只见车骑纷纷而至,询之,果秦使也。使者连夜奔告湣王,湣王即命冯谖持节迎孟尝君,复其相位,益封孟尝君千户。秦使者至薛,闻孟尝君已复相齐,乃转辕而西。孟尝君既复相位,前宾客去者复归。孟尝君谓冯谖曰:“文好客无敢失礼,一日罢相,客皆弃文而去。今赖先生之力,得复其位,诸客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冯谖答曰:“夫荣辱盛衰,物之常理。君不见大都之市乎?旦则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为虚矣,为所求不在焉。夫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君又何怪乎?”孟尝君再拜曰:“敬闻命矣。”乃待客如初。

是时,魏昭王与韩釐王奉周王之命,“合从”伐秦。秦使白起将兵迎之,大战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韩将公孙喜,取武遂地二百里;遂伐魏,取河东地四百里。昭襄王大喜,以七国皆称王,不足为异,欲别立帝号,以示贵重,而嫌于独尊,乃使人言于齐湣王曰:“今天下相王,莫知所归。寡人意欲称西帝,以主西方;尊齐为东帝,以主东方,平分天下。大王以为何如?”湣王意未决,问于孟尝君。孟尝君曰:“秦以强横见恶于诸侯,王勿效之。”逾一月,秦复遣使至齐,约共伐赵。适苏代自燕复至,湣王先以并帝之事,请教于代。代对曰:“秦不致帝于他国,而独致于齐,所以尊齐也。却之,则拂秦之意,直受,则取恶于诸侯。愿王受之,而勿称,使秦称之,而西方之诸侯奉之,王乃称帝,以王东方,未晚也;使秦称之,而诸侯恶之,王因以为秦罪。”湣王曰:“敬受教。”又问:“秦约伐赵,其事如何?”苏代曰:“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赵无罪而伐之,得地则为秦利,齐无与焉。今宋方无道,天下号为桀宋。王与其伐赵,不如伐宋,得其地可守,得其民可臣,而又有诛暴之名,此汤、武之举也。”湣王大悦,乃受帝号而不称。厚待秦使,而辞其伐赵之请。秦昭襄王称帝才二月,闻齐仍称王,亦去帝号,不敢称。

话分两头。却说宋康王乃宋辟公辟兵之子,剔成之弟,其母梦徐偃王来托生,因名曰偃。生有异相,身长九尺四寸,面阔一尺三寸,目如巨星,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于周显王四十一年,逐其兄剔成而自立。立十一年,国人探雀巢,得蜕卵,中有小鹯,以为异事,献于君偃。偃召太史占之。太史布卦奏曰:“小而生大,此反弱为强,崛起霸王之象。”偃喜曰:“宋弱甚矣,寡人不兴之,更望何人?”乃多检壮丁,亲自训练,得劲兵十余万。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又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因遣使通好于秦,秦亦遣使报之。自是宋号强国,与齐、楚、三晋相并。偃遂称为宋王,自谓天下英雄,无与为比,欲速就霸王之业,每临朝,辄令群臣齐呼万岁。堂上一呼,堂下应之,门外侍卫亦俱应之,声闻数里。又以革囊盛牛血,悬于高竿,挽弓射之。弓强矢劲,射透革囊,血雨从空乱洒,使人传言于市曰:“我王射天得胜。”欲以恐吓远人。又为长夜之饮,以酒强灌群臣,而阴使左右以热水代酒自饮。群臣量素洪者,皆潦倒大醉,不能成礼,惟康王惺然。左右献谀者,皆曰:“君王酒量如海,饮千石不醉也。”又多取妇人为淫乐,一夜御数十女,使人传言:“宋王精神兼数百人,从不倦怠。”以此自炫。

一日,游封父之墟,遇见采桑妇甚美,筑青陵之台以望之。访其家,乃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也。王使人喻凭以意,使献其妻。凭与妻言之,问其愿否。息氏作诗以对曰: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

宋王慕息氏不已,使人即其家夺之。韩凭见息氏升车而去,心中不忍,遂自杀。宋王召息氏共登青陵之台,谓之曰:“我宋王也,能富贵人,亦能生杀人。况汝夫已死,汝何所归?若从寡人,当立为王后。”息反复作诗以对曰:

鸟有雌雄,不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宋王曰:“卿今已至此,虽欲不从寡人,不可得也!”息氏曰:“容妾沐浴更衣,拜辞故夫之魂,然后侍大王巾栉耳。”宋王许之。息氏沐浴更衣讫,望空再拜,遂从台上自投于地。宋王急使人揽其衣,不及,视之,气已绝矣。简其身畔,于裙带得书一幅,书云:“死后,乞赐遗骨与韩凭合葬于一冢,黄泉感德!”宋王大怒,故为二冢,隔绝埋之,使其东西相望,而不相亲。埋后三日,宋王还国。忽一夜,有文梓木生于二冢之旁,旬日间,木长三丈许,其枝自相附结成连理。有鸳鸯一对,飞集于枝上,交颈悲鸣。里人哀之曰:“此韩凭夫妇之魂所化也。”遂名其树曰“相思树”。髯仙有诗叹云:

相思树上两鸳鸯,千古情魂事可伤!

莫道威强能夺志,妇人执性抗君王。

群臣见宋王暴虐,多有谏者。宋王不胜其怒,乃置弓矢于座侧,凡进谏者,辄引弓射之。尝一日间射杀景成、戴乌、公子勃等三人。自是举朝莫敢开口。诸侯号曰桀宋。

时齐湣王用苏代之说,遣使于楚、魏,约共攻宋,三分其地。兵既发,秦昭王闻之,怒曰:“宋新与秦欢,而齐伐之,寡人必救宋,无再计。”齐湣王恐秦兵救宋,求于苏代。代曰:“臣请西止秦兵,以遂王伐宋之功。”乃西见秦王曰:“齐今伐宋矣,臣敢为大王贺。”秦王曰:“齐伐宋,先生何以贺寡人乎?”苏代曰:“齐王之强暴,无异于宋。今约楚、魏而攻宋,其势必欺楚、魏。楚、魏受其欺,必向西而事秦。是秦损一宋以饵齐,而坐收楚、魏之二国也,王何不利焉?敢不贺乎?”秦王曰:“寡人欲救宋何如?”代答曰:“桀宋犯天下之公怒,天下皆幸其亡,而秦独救之,众怒且移于秦矣。”秦王乃罢兵不救宋。

齐师先至宋郊,楚、魏之兵亦陆续来会。齐将韩聂、楚将唐昧、魏将芒卯三人做一处商议。唐昧曰:“宋王志大气骄,宜示弱以诱之。”芒卯曰:“宋王淫虐,人心离怨,我三国皆有丧师失地之耻,宜传檄文,布其罪恶,以招故地之民,必有反戈而向宋者。”韩聂曰:“二君之言皆是也。”乃为檄数桀宋十大罪:一、逐兄篡位,得国不正;二、灭滕兼地,恃强凌弱;三、好攻乐战,侵犯大国;四、革囊射天,得罪上帝;五、长夜酣饮,不恤国政;六、夺人妻女,淫荡无耻;七、射杀谏臣,忠良结舌;八、僭拟王号,妄自尊大;九、独媚强秦,结怨邻国;十、慢神虐民,全无君道。檄文到处,人心悚惧,三国所失之地,其良不乐附宋,皆逐其官吏,登城自守,以待来兵。于是所向皆捷,直逼睢阳。宋王偃大阅车徒,亲领中军,离城十里结营,以防攻突。韩聂先遣部下将闾邱俭以五千人挑战。宋兵不出。闾邱俭使军士声洪者数人,登车朗诵桀宋十罪。宋王偃大怒,命将军卢曼出敌。略战数合,闾丘俭败走,卢曼追之,俭尽弃其车马器械,狼狈而奔。宋王偃登垒,望见齐师已败,喜曰:“败齐一军,则楚、魏俱丧气矣!”乃悉师出战,直逼齐营。韩聂又让一阵,退二十里下寨,却教唐昧、芒卯二军,左右取路,抄出宋王大营之后。

次日,宋王偃只道齐兵已不能战,拔寨都起,直攻齐营。闾丘俭打着韩聂旗号,列阵相持。自辰至午,合战三十余次。宋王果然英勇,手斩齐将二十余员,兵士死者百余人。宋将卢曼亦死于阵。闾丘俭复大败而奔,委弃车仗器械无数。宋兵争先掠取。忽有探子报道:“敌兵袭攻睢阳城甚急,探是楚、魏二国军马。”宋王大怒,忙教整队回军。行不上五里,刺斜里一军突出,大叫:“齐国上将韩聂在此!无道昏君还不速降!”宋王左右将戴直、屈志高双车齐出,韩聂大展神威,先将屈志高斩于车下。戴直不敢交锋,保护宋王,且战且走。回到睢阳城下,守将公孙拔认得自家军马,开门放入。三国合兵攻打,昼夜不息。忽见尘头起处,又有大军到来,乃是齐湣王恐韩聂不能成功,亲帅大将王蠋、太史敫等,引生军三万前来,军势益壮。宋军知齐王亲自领兵,人人丧胆,个个灰心。又兼宋王不恤士卒,昼夜驱率男女守瞭,绝无恩赏,怨声籍籍。戴直言于王偃曰:“敌势猖狂,人心已变,大王不如弃城,权避河南,更图恢复。”宋王此时一片图王定霸之心,化为秋水,叹息了一回,与戴直半夜弃城而遁。公孙拔遂竖起降旗,迎湣王入城。湣王安抚百姓,一面令诸军追逐宋王。宋王走至温邑,为追兵所及,先擒戴直斩之。宋王自投于神农涧中,不死,被军士牵出斩首,传送睢阳。齐、楚、魏遂共灭宋国,三分其地。

楚、魏之兵既散,湣王曰:“伐宋之役,齐力为多,楚、魏安得受地?”遂引兵衔枚尾唐昧之后,袭败楚师于重丘。乘胜逐北,尽收取淮北之地。又西侵三晋,屡败其军。楚、魏恨湣王之负约,果皆遣使附秦,秦反以为苏代之功矣。湣王既兼有宋地,气益骄恣,使嬖臣夷维往合卫、鲁、邹三国之君,要他称臣入朝。三国惧其侵伐,不敢不从。湣王曰:“寡人残燕灭宋,辟地千里;败梁割楚,威加诸侯。鲁、卫尽已称臣,泗上无不恐惧。旦晚提一旅兼并二周,迁九鼎于临淄,正号天子,以令天下,谁敢违者!”孟尝君田文谏曰:“宋王偃惟骄,故齐得而乘之,愿大王以宋为戒。夫周虽微弱,然号为共主。七国攻战,不敢及周,畏其名也。大王前去帝号不称,天下以此多齐之让。今忽萌代周之志,恐非齐福。”湣王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桀、纣非其主乎?寡人何不如汤、武?惜子非伊尹、太公耳!”于是复收孟尝君相印。

孟尝君惧诛,乃与其宾客走大梁,依公子无忌以居。那公子无忌,乃是魏昭王之少子,为人谦恭好士,接人惟恐不及。尝朝膳,有一鸠为鹞所逐,急投案下,无忌蔽之,视鹞去,乃纵鸠。谁知鹞隐于屋脊,见鸠飞出,逐而食之。无忌自咎曰:“此鸠避患而投我,乃竟为鹞所杀,是我负此鸠也!”竟日不进膳。令左右捕鹞,共得百余头,各置一笼以献。无忌曰:“杀鸠者止一鹞,吾何可累及他禽!”乃按剑于笼上,祝曰:“不食鸠者,向我悲鸣,我则放汝。”群鹞皆悲鸣。独至一笼,其鹞低头不敢仰视,乃取而杀之,遂开笼放其余鹞。闻者叹曰:“魏公子不忍负一鸠,忍负人乎?”由是士无贤愚,归之如市。食客亦三千余人,与孟尝君、平原君相亚。

魏有隐士,姓侯名嬴,年七十余,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无忌闻其素行修洁,且好奇计,里中尊敬之,号为侯生。于是驾车往拜,以黄金二十镒为贽。侯生谢曰:“嬴安贫自守,不妄受人一钱,今且老矣,宁为公子而改节乎?”无忌不能强,欲尊礼之,以示宾客,乃置酒大会。是日,魏宗室将相诸贵客毕集堂中,坐定,独虚左第一席。无忌命驾亲往夷门,迎侯生赴会。侯生登车,无忌揖之上坐,生略不谦逊。无忌执辔在旁,意甚恭敬。侯生又谓无忌曰:“臣有客朱亥,在市屠中,欲往看之,公子能枉驾同一往否?”无忌曰:“愿与先生偕往。”即命引车枉道入市。及屠门,侯生曰:“公子暂止车中,老汉将下看吾客。”侯生下车,入亥家,与亥对坐肉案前,絮语移时,侯生时时睨视公子,公子颜色愈和,略无倦怠。时从骑数十余,见侯生絮语不休,厌之,多有窃骂者。侯生亦闻之,独视公子色终不变。乃与朱亥别,复登车,上坐如故。无忌以午牌出门,比回府,已申末矣。诸贵客见公子亲往迎客,虚左以待,正不知甚处有名的游士,何方大国的使臣,俱办下一片敬心伺候。及久不见到,各各心烦意懒。忽闻报说:“公子迎客已至。”众贵客敬心复萌,俱起坐出迎,睁眼相看。及客到,乃一白须老者,衣冠敝陋,无不骇然。无忌引侯生遍告宾客,诸贵客闻是夷门监者,意殊不以为然。无忌揖侯生就首席,侯生亦不谦让。酒至半酣,无忌手捧金卮为寿于侯生之前。侯生接卮在手,谓无忌曰:“臣乃夷门抱关吏也。公子枉驾下辱,久立市中,毫无怠色。又尊臣于诸客之上,于臣似为过分。然所以为此,欲成公子下士之名耳!”诸贵客皆窃笑。席散,侯生遂为公子上客。侯生因荐朱亥之贤,无忌数往候见,朱亥绝不答拜。无忌亦不以为怪,其折节下士如此。

今日孟尝君至魏,独依无忌,正合着古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八个字,自然情投意合。孟尝君原与赵平原君公子胜交厚,因使无忌结交于赵胜。无忌将亲姊嫁于平原君为夫人。于是魏、赵通好,而孟尝君居间为重。齐湣王自孟尝君去后,益自骄横,遂欲谋代周为天子。时齐境多怪异:天雨血,方数百里,沾人衣,腥臭难当;又地坼数丈,泉水涌出;又有人当关而哭,但闻其声,不见其形。由是百姓惶惶,朝不保夕。大夫狐咺、陈举先后进谏,且请召还孟尝君。湣王怒而杀之,陈尸于通衢,以杜谏者。于是王蠋、太史敫等,皆谢病弃职,归隐乡里。不知湣王如何结果,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张爱玲小说

    名家名作精选:张爱玲小说

    本书选编有“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与白玫瑰”等13篇张爱玲经典小说。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册)

    福尔摩斯是英国作家亚瑟·柯南·道尔塑造的一个典型的私人侦探形象,具有神秘莫测的探案本领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逻辑推理能力,深受不同时代、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喜爱。本书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生动再现了福尔摩斯在侦破为爱寻仇、因财生恨、族人相残等一桩桩血案和阴谋中所表现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形象展示了正义与邪恶的激烈交锋,良知与罪恶的灵肉搏斗,亲情和法律的两难抉择,爱情和金钱的现实考验……故事的地域背景广阔,横跨欧美,情节曲折紧张,悬念丛生,对话机警利落,对理解欧洲文化、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大有帮助。
  •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是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周海亮是国内最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这本收录的就是微型小说,共收小说67篇,包括:《穿过正午的马车》、《一条鱼的狂奔》、《请她来吃顿饭吧》等。
  • 挑着的家

    挑着的家

    本书是小小说作品集,内容有《乡村图谱》、《变色画卷》、《心香一瓣》、《多味地带》、《市井物语》、《校园履痕》六大部分组成。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
热门推荐
  • 全系仙魔尊

    全系仙魔尊

    命运转轮起始,群雄乍起,谁伴我一路登峰?一场上位之人的赌约,一份情深之人绝地盼望。天命又能怎样,我不愿做的事,就算天命也不能勉强。【人兽版】琉璃色的水润大眼看着眼前玉体横陈的人:“咪呜”你这样真的好吗?你是在诱惑兽呢还是诱惑兽呢?一掌拍飞:你想多了,姐只是赶路太累了。【霸道总裁版】“我的女人做事何时轮到你们来唧唧歪歪了?”冷哼,转身离去,丝毫不顾身后石化的众人,他的女人……妈呀!!【妖孽进化版】“小梦梦,来笑一个嘛!”修长手指勾起女人的小脸,慵懒沙哑的嗓音,热气喷洒在某人脸上,丝毫不顾某人早已爆红的脸,“要不我给小梦梦笑一个。”
  • 改进孩子学习习惯全攻略

    改进孩子学习习惯全攻略

    主动的学习,才会有效率,乙才会有乐趣;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就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內动力。人有內动力。才能更好地、主动地前进。让孩子变“要学”为“我要学”,才能使得他们有內动力,自愿、自觉、主动去学习。《改进孩子学习习惯全攻略》以“让孩子主动、有效地学习”为主线,分别从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教父母如何带动孩子更好地轻松学习。
  • 某百合的漫游记

    某百合的漫游记

    对于她的敌人来说,她是潜伏在阴影深处的恶魔,不寒而栗。对于她的友人来说,她是可以信赖的,与之交换性命的存在。对于她的Master来说......昂:“艾丽莎,快点到我碗里来~”艾丽莎:“我,我才不要。昂是大坏蛋!!”————————————————————————————————————PS.1以上只是关于艾丽莎个人的看法。。。PS.2扣扣群二四五一一四八六四,验证神马的书名,主角名,作者名都行。作者君欢迎各种调教。PS.3请不要期待,作者君的节操,那东西早就让某红白喝掉了。虽然本君认为不会有什么人来看这本奇怪的小说。PS.4好了,如果这都有人看的话,本君一定会很欢迎的。(握拳!)
  • 残暴后的温柔

    残暴后的温柔

    苏醒的变异僵尸,开始祸害人间。学会现代的文明,懂得七情六欲。从祸害到善良的路程,和被他伤害过的女人。从女人的爱人,到女人的杀父仇人。从兄弟的信任,到兄弟的杀父仇人。从自己善良的哥哥,到杀人狂魔。她在想,是自己放他出来的吗?
  • 子虽无忧

    子虽无忧

    世人皆道无忧谷主司徒神机,精通傀儡之术,乃是祸乱天下的大魔头,人人得而诛之。顾飞鹤也这么认为。直到有一天他重生为了司徒神机手下的一个傀儡。顾飞鹤:Σ(°△°|||)︴诶呀我去这玩意居然是个呆萌!
  • 沧海之主

    沧海之主

    少年王涛,一个默默无闻的宅男,在这弱肉强食的异世大陆用自己的努力,智慧,机遇。。。。去维护自己的家人,甚至世界。。。。。。
  • 忆青春之路

    忆青春之路

    初中的校园生活,,是大多人青春记忆的开始,在那个南方的小镇上的那些少年,,也同样的有着一段平凡却让人难忘的青春!
  • 一契呵成之冷少蜜恋

    一契呵成之冷少蜜恋

    顾逸辰,顾氏集团的富家公子,川璃学院帅气校草,倨傲不逊,俊逸不羁。身边美女环绕,却独独对“女汉子”的穷困女大学生舒沐槿情有独钟。徐澤宇,帅气迷人的阳光暖男,天才脑袋的学生会主席,舒沐槿的发小。痴情专一,苦苦守侯。舒沐槿,率真直爽,善良坚强的女主。在爱情面前却显得踌躇不决,左右为难。一段曲折唯美的三角恋,年轻的他们在命运的错弄之下上演怎样的悲欢离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遇见你时

    王俊凯遇见你时

    第一次遇见王俊凯是她最无助的时候她想这是不是上天注定的原来上天也没有完全放弃过她他是她这辈子最美的意外若他是海那她甘愿沦陷
  • 落花之花起花落

    落花之花起花落

    花代表美好的事物,每种花都有她的话语,每朵花都有她的故事,世上没有两朵完全一样的花,亦没有完全一样的故事。悬崖之上,修炼着两朵小花,她们谈趣风声,聊世间的花朵,亦有自己的故事。花虽品种不同,却互相依存,亦为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