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100000018

第18章 辟清谈幼女讲易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话说多九公思忖多时,得了主意,因向两女子道:“老夫闻《周易》一书,外邦见者甚少。贵处人文极盛,兼之二位才女博览广读,于此书自能得其精奥。第自秦、汉以来,注解各家较之说《礼》,尤为歧途迭出。才女识见过人,此中善本当以某家为最,想高明自有卓见定其优劣了?”紫衣女子道:“自汉、晋以来,至于隋季,讲《易》各家,据婢子所知的,除子夏《周易传》二卷,尚有九十三家。若论优劣,以上各家莫非先儒注疏,婢子见闻既寡,何敢以井蛙之见,妄发议论。尚求指示。”

多九公忖道:“《周易》一书,素日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至多不过五六十种。适听此女所说,竟有九十余种。但他并无一字评论,大约腹中并无此书,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我且考他一考,教他出出丑,就是唐兄看着,也觉欢喜。”因说道:“老夫向日所见,解《易》各家约有百余种,不意此地竟有九十三种,也算难得了。至某人注疏若干卷,某人章句若干卷,才女也还记得么?”紫衣女子笑道:“各书精微虽未十分精熟,至注家名姓、卷帙,还略略记得。”多九公吃惊道:“才女何不道其一二?其卷帙、名姓可与天朝一样?”紫衣女子就把当时天下所传的《周易》九十三种,某人若干卷,由汉至隋,说了一遍,道:“大贤才言《周易》有一百余种,不知就是才说这几种,还是另有百余种?请大贤略述一二,以广闻见。”

多九公见紫衣女子所说书名,倒像素日读熟一般,口中滔滔不绝。细细听去,内中竟有大半所言卷帙、姓名丝毫不错。其余或知其名未见其书;或知其书不记其名;还有连姓名、卷帙一概不知的。登时惊得目瞪神呆,唯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正在发慌,适听紫衣女子问他书名,连忙答道:“老夫向日见的,无非都是才女所说之类,奈年迈善忘,此时都已模模糊糊,记不清了。”紫衣女子道:“书中大旨或大贤记不明白,婢子也不敢请教,苦人所难。但卷帙、姓名乃书坊中三尺之童所能道的,大贤何必吝教?”多九公道:“实是记不清楚,并非有意推辞。”紫衣女子道:“大贤若不说出几个书名,那原谅的不过说是吝教,那不原谅的,就要疑心大贤竟是妄造狂言欺骗人了。”多九公听罢,只急得汗如雨下,无言可答。

紫衣女子道:“方才大贤曾言百余种之多,此刻只求大贤除婢子所言九十三种,再说七个,共凑一百之数。此事极其容易,难道还吝教么?”多九公只急得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谁知还是吝教。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但除我们所说之外,大贤若不加增,未免太觉空疏了。”红衣女子道:“倘大贤七个凑不出,就说五个;五个不能的,就是两个也是好的。”紫衣女子接着道:“如两个不能,就是一个;一个不能,就是半个也可解嘲了。”红衣女子笑道:“请教姐姐,何为半个?难道是半卷书么?”紫衣女子道:“妹子唯恐大贤善忘,或记卷帙,忘其姓名;或记姓名,忘其卷帙,皆可谓之半个,并非半卷。我们不可闲谈,请大贤或说一个或半个罢。”多九公被两个女子冷言冷语,只管催逼,急得满面青红,恨无地缝可钻。莫讲所有之书俱被紫衣女子说过,即或尚未说过,此时心内一急,也就想不出了。

那个老者坐在下面,看了几篇书,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知说些什么。后来看见多九公面上红一阵,白一阵,头上只管出汗,只当怕热,因取一把扇子道:“天朝时令交了初夏,大约凉爽,不用凉扇。今到敝处,未免受热,所以只管出汗。请大贤扇扇,略为凉爽,慢慢再谈,莫要受热,生出别的病来。你们都是异乡人,身子务要保重。你看这汗还是不止,这却怎好?”因用汗巾替九公揩道:“有年纪的人,身体是个虚的,那里受得惯热。唉!可怜,可怜!”多九公接过扇子道:“此处天气果然较别处甚热。”老者又献两杯茶道:“小子这茶虽不甚佳,但有灯心在内,既能解热,又可清心。大贤吃了,就是受热也无妨了。今虽幸会,奈小子福薄重听,不能畅聆大教,真是恨事。大贤既肯屈尊同他们细谈,日后还可造就么?”多九公连连点头道:“令爱来岁一定高发的。”

只见紫衣女子又接着说道:“大贤既执意不肯赐教,我们也不必苦苦相求。况记几个书名,若不晓得其中旨趣,不过是个卖书佣,何足为奇?但不知大贤所说百余种,其中讲解,当以某家为最?”多九公道:“当日仲尼既作《十翼》《易》道大明。自商瞿受《易》于孔子,嗣后传授不绝。前汉有京房、费直各家,后汉有马融、郑元诸人。据老夫愚见,两汉解《易》各家,多溺于象占之学。到了魏时,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者莫不宗之,诸书皆废。以此看来,由汉至隋,当以王弼为最。”

紫衣女子听了,不觉笑道:“大贤这篇议论,似于各家注解及王弼之书尚未了然,不过摭拾前人牙慧,以为评论,岂是教诲后辈之道?汉儒所论象占,固不足尽《周易》之义;王弼扫弃旧闻,自标新解,唯重义理。孔子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岂止‘义理’二字?晋时韩康伯见王弼之书盛行,因缺《系辞》之注,于是本王弼之义,注《系辞》二卷,因而后人遂有王、韩之称。其书既欠精详,而又妄改古字,如以‘嚮’为‘鄉’,以‘驱’为‘敺’之类,不能枚举。所以昔人云:‘若使当年传汉《易》,王、韩俗字久无存。’当日范宁说王弼的罪甚于桀、纣,岂是无因而发?今大贤说他注的为最,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总之,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大贤恰受此病,并且强不知以为知,一味大言欺人,未免把人看得过于不知文了。”

多九公听了,满脸是汗,走又走不得,坐又坐不得,只管发怔,无言可答。正想脱身,那个老者又献两杯茶道:“斗室屈尊,致令大贤受热,殊抱不安。但汗为人之津液,也须忍耐少出才好。大约大贤素日喜吃麻黄,所以如此。今出这场痛汗,虽痢疟之症,可以放心,以后如麻黄发汗之物,究以少吃为是。”二人欠身接过茶杯。多九公自言自语道:“他说我吃麻黄,哪知我在这里吃黄连哩!”

只见紫衣女子又接着说道:“方才进门就说经书之义尽知,我们听了甚觉钦慕,以为今日遇见读书人,可以长长见识,所以任凭批评,无不谨谨受命。谁知谈来谈去却又不然。若以‘秀才’两字而论,可谓有名无实。适才自称‘忝列胶庠’,谈了半日,唯这‘忝’字还用的切题。”红衣女子道:“据我看来,大约此中亦有贤愚不等。或者这位先生同我们一样,也是常在三等、四等的,亦未可知。”紫衣女子道:“大家幸会谈文,原是件雅事,即使学问渊博,亦应处处虚心,庶不失谦谦君子之道。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两个女子你一言,我一语,把多九公说得脸上青一阵,黄一阵,身如针刺,无计可施。唐敖在旁,甚觉无趣。

正在为难之际,只听外面喊道:“请问女学生可买脂粉么?”一面说着,手中提着包袱进来。唐敖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之洋。多九公趁势立起道:“林兄为何此时才来?唯恐船上众人候久,我们回去罢。”即同唐敖拜辞老者。老者仍要挽留献茶。林之洋因走得口渴,正想歇息,无奈二人执意要走。老者送出门外,自去课读。

三人匆匆出了小巷,来至大街。林之洋见他二人举动仓皇,面色如土,不觉诧异道:“俺看你们这等惊慌,必定古怪。毕竟为着甚事?”二人略略喘息,将神定了一定,把汗揩了,慢慢走着。多九公把前后各话略略告诉一遍。唐敖道:“小弟从未见过世上竟有这等渊博才女!而且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多九公道:“渊博倒也罢了,可恨他丝毫不肯放松,竟将老夫骂得要死。这个亏吃得不小!老夫活了八十多岁,今日这个闷气却是头一次。此时想起,唯有怨恨自己!”林之洋道:“九公你恨什么?”多九公道:“恨老夫从前少读十年书,又恨自己既知学问未深,不该冒昧同人谈文。”

唐敖道:“若非舅兄前去相救,竟有走不出门之苦。不知舅兄何以不约而同,也到他家?”林之洋道:“方才你们要来游玩,俺也打算上来卖货,奈这地方从未做过交易,不知那样得利。后来俺因他们脸上比炭还黑,俺就带了脂粉上来。哪知这些女人因搽脂粉反觉丑陋,都不肯买,倒是要买书的甚多。俺因女人不买脂粉,倒要买书,不知甚意,细细打听,方知这里向来分别贵贱,就在几本书上。”唐敖道:“这是何故?”林之洋道: “他们风俗,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的为贵,不读书的为贱。就是女人,也是这样。到了年纪略大,有了才名,方有人求亲。若无才学,就是生在大户人家,也无人同他配婚。因此他们国中,不论男女,自幼都要读书。闻得明年国母又有什么试女大典,这些女子得了这个信息,都想中个才女,更要买书。俺听这话,原知货物不能出脱,正要回船,因从女学馆经过,又想进去碰碰财气,那知凑巧遇见你们二位。俺进去话未说得一句,茶未喝得一口,就被你们拉出,原来二位却被两个黑女难住。”

唐敖道:“小弟约九公上来,原想看他国人生的怎样丑陋。谁知只顾谈文,他们面上好丑,我们还未看明,今倒被他们先把我们腹中丑处看去了!”多九公道:“起初如果只作门外汉,随他谈什么,也不至出丑。无奈我们过于大意,一进门去,就充文人,以致露出马脚,补救无及。偏偏他的先生又是聋子,不然拿这老秀才出出气,也可解嘲。”唐敖道:“据小弟看来,幸而老者是个聋子,他若不聋,只怕我们更要吃亏。你只看他小小学生尚且如此,何况先生?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儿,学问岂能悬殊?若以寻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世人只知纱帽底下好题诗,那里晓得草野中每每埋没许多鸿儒。大约这位老翁就是榜样。”

多九公道:“方才那女子以‘衣轻裘’之‘衣’读作平声,其言似觉近理。若果如此,那当日解作去声的,其书岂不该废么?”唐敖道:“九公此话未免罪过。小弟闻得这位解作去声的,乃彼时大儒,祖居新安。其书阐发孔孟大旨,殚尽心力,折中旧解,言近旨远,文简义明。一经诵习,圣贤之道,莫不灿然在目。汉、晋以来,注解各家莫此为善,实有功于圣门,有益于后学的,岂可妄加评论?即偶有一二注解错误,亦不能以蚊睫 一毛,掩其日月之光。即如《孟子》‘诛一夫’及‘视君如寇仇’之说,后人虽多评论,但以其书体要而论,昔人有云:‘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当日孔子既没,儒分为八,其他纵横捭阖,波谲云诡。唯孟子挺命世之才,距杨、墨,放淫辞,明王政之易行,以救时弊;阐性善之本量,以断群疑;致孔子之教,独尊千古。是有功圣门,莫如孟子,学者岂可訾议?况孟子‘闻诛一夫’之言,亦因当时之君唯知战斗,不务修德,故以此语警戒。至‘寇仇’之言,亦是劝勉宣王待臣宜加恩礼,都为要救时弊起见。时当战国,邪说横行,不知仁义为何物,若单讲道学,徒费唇舌;必须喻之利害,方能动听,故不觉言之过当。读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自得其义。总而言之,尊崇孔子之教,实出孟子之力;阐发孔孟之学,却是新安之功。小弟愚见如此,九公以为何如?”多九公听了,不觉连连点头。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乡图

    乡图

    情是异乡浓,月是故乡明。主人公司徒振南离别新婚妻子邓秋月到美国三藩市谋生。在大洋彼岸,他被迫另娶。在寂寞无奈的守望中,邓秋月与小叔子司徒振江萌生情感,在怀上振江的孩子后离家出走。辛亥革命爆发后,司徒振南投入到以修铁路富家乡的事业中。为了这条铁路,他将自己的生命耗到了油尽灯枯。抗日战争爆发,司徒振江和他的亲人们与日军浴血战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滔滔江水见证着这个普通农民家庭数十年坎坷的命运与坚韧的精神……
  • 深圳,没有勇气再说爱

    深圳,没有勇气再说爱

    这是一部关于深圳的爱情疗伤小说。繁华都市,物欲横流,青春和爱情成为你我终将逝去的过往。一座城市,因为有爱的人,她变成了生命的坐标;当爱逝去,这里成为一座伤心的城市。深圳有为青年高寒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遇上了漂亮的女高管王惜悦,两人一见钟情并因此相爱。但一夜之后,王惜悦神秘失踪,而高寒却阴差阳错进入一家手机公司任项目总监。因为前任留下一堆烂摊子,高寒与总经理产生了利益上的冲突,就在高寒要被总经理诬陷的会议上,朝思暮想的情人王惜悦及时出现,并轻松地给高寒解了围。两人旧情复燃,但王惜悦的身份却越来越引起高寒的怀疑,真情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背叛……与此同时,美丽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的空姐小花对他一往情深。
  • 换夫妻

    换夫妻

    《换夫妻》又称《颠倒姻缘》。陈小二对友王春妻碧桃起意,王亦对陈妻二娘生心,二人遂各冒名偷情,后来公开换妻姘居。陈三元作诗嘲笑,小二扬言杀陈,如十五年前杀吴胜。陈告官为吴申冤,县官验尸,真相大白。
  • 剩男宝根闯北京

    剩男宝根闯北京

    乡村剩男宝根陷入婚恋绝境,突发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扛着行李闯北京。在北京他认识两个人,齐百荷和阿花。齐百荷是个独立上进的大龄白领剩女,姐弟恋失败,宝根的出现,促成了她与小男友秦帅的复合。阿花是宝根的初恋,离异后开餐馆营生。京城重逢,宝根和两位剩女演绎出特别的故事。
  • 各活各的

    各活各的

    储红兵和小枫因爱而步入婚姻殿堂,但不久他们的婚姻就和许多婚姻一样遭遇到危机,他们既不愿放弃婚姻,又想得到自由,于是索性放飞对方,选择双城生活。他们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海州,虽然相互惦记着,但很快有了各自的交际圈和婚外恋情。小枫与风流倜傥的画家赵西迪相遇;储红兵成为了北漂女白烂漫的密友。新鲜的情感一旦被唤醒,身体的出轨和心灵的出轨便水到渠成。
热门推荐
  • 彼时花开

    彼时花开

    彼时,喜欢是深埋在心底的一段韶华;彼时,依恋在无形中潜滋暗长、生根发芽。彼时花开,她是温柔、漂亮,却惟独对他骄傲的张依诺;他是叛逆、毒舌,却惟独对她放下所有自尊的林文昭。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病魔的到来,他们青春的脸庞,年轻的心,逐渐走近,爱情就这样悄然滋长。可是青春里最残酷的事情,是同样十七岁的他们,她却比他过早的面临凋谢。当时过境迁,年华落尽,这一场青春里迟来的萌动,能否再一次等待花开?
  • 凿空使者张骞(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凿空使者张骞(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张骞以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智谋斩杀了以种种方式暗杀他的杀手。越过种种陷阱,冲破无数难关,设计诛杀了暗通匈奴阴谋家的大奸。虎穴历险九死一生的传奇故事感人于深。小说以双线交叉的独特手法扣人心弦,欲罢不能。
  • 没有尽头的走廊

    没有尽头的走廊

    三十年前的一桩惨剧,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索,蜿蜒至今。怨鬼、善灵,情爱、私欲,仇恨、友谊,公正、邪恶,在冥冥之中交集,将这条看不见的绳索结成了一个死结。死结,到底谁人能解?到底谁该对当年的惨剧负责?
  • 鉴宝庶女斗天下

    鉴宝庶女斗天下

    一脚油门下的坑爹穿越,21世纪的珠宝皇后,分分钟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庶出小姐。天生痴傻算什么,别人穿越在闺房,她一醒来就在猪圈。浑身恶臭算什么,别人最多被打,她差一点被猪啪。天生异瞳,火眼金睛,就特喵是坑爹的困难穿越模式又怎样?看似温婉,笑里藏刀,她照样拳打继母,脚踢白莲花。跟我玩阴谋,耍手段?素手一挥,分分钟打的你满地找牙认不得妈。还想欺我,辱我,挡我得天下?权倾朝野,分分钟就斩你全族,灭你全家。可还有不怕死的偏偏敢惹她,那个瞎子王爷你说啥?在猪圈壁咚有情趣,你丫是不是除了眼瞎心也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脉决定前途

    人脉决定前途

    《人脉决定前途:把握机会掌控命运的生存法则》内容简介:搭建丰富有效的人脉资源是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是一笔看不见的无形资产!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因为人脉是你终生受用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
  • 殷王妃,此生都被爱

    殷王妃,此生都被爱

    【甜宠】她,洛清秋,典型的吃货一枚,好不容易当一个学霸的女朋友,每天都可以有两大袋零食的时候竟然穿越了,穿越成了左相府的千金,虽然每天都要读书,但是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可以买东西吃还是不错的。他,一国太子,却爱她入骨,惜她如命。看他们如何相爱相知。我知道,只要是你,我不战而败。
  • 审判日之创世纪

    审判日之创世纪

    百亿年的约定?神的审判?神魔降临,世界即将毁灭。谁将创建世纪?成为创世神?
  • 三洞赞颂灵章

    三洞赞颂灵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试婚老公,你好坏!

    试婚老公,你好坏!

    她的老公爱吃醋。白天他是禁欲冷总裁,晚上他是腹黑大醋坛。“跟他接吻了?”斯律修神情阴鸷。“是的。”林沫很坦然。“他亲你哪儿了?”酸涩的语气。“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她指着自己被吻过的地方。斯律修爆粗:“卑鄙无耻虚伪下流龌龊的混蛋!”林沫:“那位斯先生,他还给斯先生你留了字条。”字条(无辜脸):我是斯律修,警告你不要碰我老婆。【男女主双洁,宠文】
  • 王俊凯的小幸运

    王俊凯的小幸运

    遇见你,是我人生中的小幸运,请允许我陪着你,到我们都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