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博士1521年在瓦特堡和魔鬼的谈话》:马丁·路德(1483—1546),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人,被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奉为创始人。1501年进埃尔富特大学学习法律,受到人文主义思想影响。1505年加入奥斯定会学习神学。1507年成为神父,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515年任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1517年10月31日在维滕贝格教堂门上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反对销售赎罪券,在德意志社会各阶层对罗马教廷强烈不满的情况下,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20年,教皇利奥十世发出谴责路德的通谕,支持德意志诸侯没收教会财产。1621年1月3日,教皇予以绝罚,即开除教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秉承教皇意旨下令逮捕路德,而萨克森选侯庇护路德,把他隐藏在瓦特堡。路德对新教运动的巨大贡献是把《圣经》翻译成德语,开创了把《圣经》翻译成为现代欧洲语言的先河。路德的译本至今仍然在德语国家使用,给德语和德国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有如英王詹姆斯1604年的钦定本。关于路德和魔鬼的关系,16世纪的神学家科克莱乌斯说,他本人可以证明撒旦曾变成小贩沿街出售宝石,以引诱路德家族一位成员的女儿,并且断言该女允许宝石小贩留宿家中,路德即此女与撒旦所生。又据哥德尔曼1580年前后出版的《论魔鬼》中说,有魔鬼拜访路德,路德放了一个响屁把他赶走了。还有一次,路德脱下裤子,把屁股亮给魔鬼,魔鬼就被吓跑了。作者还提供了一则轶闻:“一次,一位修士去拜访路德,问他教皇有什么恶习。路德认出这个来客是魔鬼。魔鬼被识破真相,恼羞成怒,放了一个大响屁,顿时烟雾弥漫,恶臭熏天,持续数日。魔鬼临走时还怒气冲冲地把一个墨水瓶扔进了壁炉。”
《使徒圣彼得受诱惑》:彼得,耶稣十二门徒之首,其生平事迹见于《圣经·新约》的四部福音书、《使徒行传》以及被认为是他本人写作的《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
据记载,他曾带头承认耶稣是基督(希腊文,与希伯来文“弥赛亚”亦即“救世主”同义)。因此,耶稣给他改名为“彼得”,意为“磐石”,还说教会要建立在这磐石上。耶稣被犹太教当局拘捕的时候,他曾暗随到大祭司的庭院,被认出来后曾三次否认是耶稣的同伴,事后深感懊悔。耶稣死后,他成为众使徒之首,建立教会,后来在各地传教,在罗马建立教会,被尊为第一任教皇,奉为圣徒,称圣彼得,后在罗马被捕入狱,约在公元67年被判极刑,钉上十字架。彼得自认为不配受到与耶稣相同的处死方式,让刽子手将他头朝下倒钉在十字架上。
《恶魔与性》: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性的作用和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除了无性繁殖的),尤其是作为万物之首、万物之灵的人,都脱离不开性。人既然脱离不开性,魔鬼就利用这一点来加害于人。这篇故事的情节,是以真实的历史纪实为依据的,主要涉及的是着魔、魔鬼附体、人魔立约、驱魔(祓魔),以及驱魔人受迫害。关于着魔女的事件,法国卢登圣于尔絮勒会修女院院长约安娜·德·阿涅斯和其他修女控告教士格朗迪埃施展巫术,招来阿斯摩德奥、扎布隆及其他色魔。虽然指控因为缺乏证据而无效,但是格朗迪埃因为攻击红衣主教黎舍留而遭到报复;又因为与撒旦签约而于1634年8月被处以火刑。还有一例着魔女事件:1642年,法国卢维埃地方的修女马德雷娜对刚去世的忏悔神父皮卡尔提出控告,说自1623年以来他在助手的帮助下给她配制发情迷魂药;不久,大约五十名修女当中有十四名自称被阿斯摩德奥等鬼魔附体,从而令她们当众大发歇斯底里,她们将之归罪于修女马德雷娜。马德雷娜被逐出修道院,终身监禁。1644年,上述的助手因巫术罪被捕,死不认罪,被判处火刑。那些修女则被遣散到几所修女院,据说其中有些终生形同瘫痪。而女巫受迫害案也史不绝书,如1612年的英国兰开郡一案,十名修女被处绞刑;瑞士日内瓦在1652年的查巫运动,给150人定罪并且将其活活烧死;美国1691年塞勒姆案导致150人入狱,25名妇女和6名男子被定罪。据统计,17世纪和18世纪,共有20万左右的妇女死于巫术罪,其中一半是在德国。
于人魔立约,最有名的是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契约、法国卢登教士格朗迪埃的契约。后者被于尔絮勒会的修女们呈交法庭,现在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这份契约言称:“我的主人,你是我的上帝,我愿终生侍奉你,从此刻起,我将抛开其他一切,抛开耶稣基督,抛开圣母玛利亚,抛开上界的所有圣徒和罗马教皇的天主教教会,我将放弃它的一切恩惠,我不再为自己祈祷;我发誓每天至少颂祷你三次,并且尽我所能行恶害人;我决心不施涂油礼和洗礼,也决不再颂扬耶稣基督的功绩。倘若要我改变信仰,我便将我的肉体、我的灵魂、我的生命奉献给你,因为这一切都是你赐给我的,我把这一切都归还给你,毫不吝惜。我以我血签字:于尔班·格朗迪埃。”驱魔人受害于着魔,像方济各就有这样的经历。这篇作品里的人物之一,叙兰神父,在1630年5月3日的信里道出了着魔的感受,他着魔二十年之久,精神近于失常,不能说话,受到自杀念头的困扰。他在信里写道:“我这些年的遭遇,以及魔鬼如何令我迷失心窍、却又不夺走我的自由意志和心灵感觉,真是一言难尽。但是有一点确凿无疑,鬼魂像另一个我一样,出现在我的内心,仿佛我有两个灵魂,其中一个不具形体……面对这个外来的、似乎专属于我的灵魂,我自己觉得身心受困,万念俱灭……我想说话,却不能开口;想进食,食物却送不到嘴里;想忏悔,却想不起来我罪孽的万一;我确信魔鬼进了我的身体。”“每每醒来,鬼魇都在我身边;说话的时候,鬼魂随时可以夺走我的思想;我内心只要一渴望上帝,它就对我怒气冲天;我渴望清醒,它却使我昏昏欲睡。”
关于叙兰(按法语发音音译)为天使修女院院长(也称嬷嬷)约安娜驱魔的故事,有波兰著名导演耶日·卡瓦莱罗维奇根据波兰著名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中篇小说《天使修女院院长约安娜》于1961年制作的同名电影,中文翻译标题是《天使嬷嬷约安娜》。
《形而上学家、格丹斯克市民亚当·叔本华的辩证法告诫》:叔本华(1788—1860),生于十八世纪东普鲁士的海港城市但泽(现在波兰北部的大城市格但斯克),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一个孤独的人物,在柏林讲学不敌黑格尔(黑格尔把辩证法用于文化冲突的概念,从而激励了历史分析;而在政治领域里,此举使他成为致力于德国统一的人们心中的英雄);他认为自己是康德(形而上学史上最伟大人物之一)的继承人,但是把康德的“物自体”等同于在个人身上表现为生存意志的某种盲目的力量。叔本华把世界看作是形成失望与痛苦的个人意志的某种经常性的冲突。快乐就是痛苦的消失,只能通过放弃欲望而获得,这个观念反映了叔本华对印度教经典的研读。
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他的意志为首论影响了尼采和弗洛伊德。,在这篇哲理诗或者说“哲学诗”中,作者正是以形象和叙述来说明“自由意志”的:意志以队列的形象走动、存在,而走动既然可以分成小段,也就包含了熄灭,得胜预示了死亡。这里讨论的是形而上学和涉及对立统一、向反面转化的辩证法。这里的描写和讨论也是“与魔鬼的谈话”吗?魔鬼几乎是在上帝创世的时刻同时产生的。上帝就是信、望、爱,从抽象的思辨来看,在基督徒的信念和实践中,都应该是这样的;而魔鬼则是邪恶、作恶、加害,从抽象的思辨来看,和在基督教史的可能有争议的实例上看,也是这样的。但是,上帝的善和魔鬼的恶,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缺少一方就不能想象另一方的存在。这篇作品的标题似乎已经说明了它的内容。
《华沙,1963年12月20日魔鬼形而上学记者招待会速记记录》是魔鬼自己作出的第一人称的叙述,从思辨方面谈论魔鬼的存在、世人——有神论和无神论者——对魔鬼的态度。这一篇和上一篇虽然体裁不一样,但是内容上感觉是互相补充的。后半篇提出八个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可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魔鬼的谈话”或者直接表白。
4
从体裁来看,《伯尔纳》(简称,以下同)、《俄尔甫斯》、《海萝伊丝》、《魔鬼》、《路德》是第一人称的叙事、独自,而《叔本华》、《彼得》、《恶魔与性》则是第三人称叙事。除了《叔本华》是诗体,其他七篇都是散文。这里以第一人称写出的五篇故事,都是直接引语,故事性都不太强,以深入逻辑说理居多,但是在细读之下,都是引人入胜的,无论读者是否熟悉圣经和基督教。其中第四篇是魔鬼自己的直接的言谈,而第五篇却是路德的言谈,读起来觉得是十分精妙的思辨、推理和分析。其他以第三人称写作的三篇之中,《叔本华》是诗体。诗体的特点是形象或者哲理,二者是鲜明的,诗行带给人的感受包括暂停、悬念、休止、接续、转折等等,引发形象、思考和回味。
《彼得》的叙事者是第三人称,但是“这样的声音”的话语是作品的主要成分,可以说是用第二人称写出来的,因为故事中人物彼得在这里没有说一句话;实际上,这是彼得本人内心的激荡活动;叙事虽然简短,但是具有很强烈的震撼力量。
各篇的叙事风格基本上都是连续快速的话语,句子松散,连接词少,句子似乎当断不断,逗号显得用的太多。
其实,这是为了表达人物的心情和感受。译者尽量保持了原文口气和标点特征,深知作者行文造句、使用标点都是独具匠心的。
从内容和情节发生的时间来看,顺序大致如下:首先是上古时期的希腊神话《俄尔甫斯》,接着是《彼得》(公元初年),然后是《海萝伊丝》(11—12世纪)、《伯尔纳》(11—12世纪,按人物出生年份算,伯尔纳比海萝伊丝稍晚)、《路德》(15—16世纪)、《恶魔与性》(17世纪)、《叔本华》(18—19世纪)和《魔鬼》(1963年)。作者选择的这些故事,涵盖了早在基督教形成以前的古代希腊、基督教形成时期、中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大概除了叔本华以外,这些故事都是具有欧洲文化背景的人们所熟悉的;这些故事固然有令人“喜闻乐见”的一面,但是也增加了艺术创作的难度,是“故事新编”,其要点在“新”;“新”又不仅在情节的演变,而更在故事深层意义的挖掘和表达上。这些故事的高强之处,大概就在这里吧。其次,既然时间跨度到今天少说也有三千年,这就表明,魔鬼至今与人共存;如果说在世界末日魔鬼灭亡,则我们真的还不知道这末日在何时到来。因此,这些“谈话”就具有某种现实的意义,涉及善与恶、对立与统一。
5
我们不准备在这里讨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妖魔问题,倒不是因为我们要学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而是论题太过重大和复杂。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疯僧或者圣愚(汤普逊: 《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杨德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拉斯普津能够魔鬼般地控制住沙皇尼古拉二世,我们不是有时候甘愿、有时候也许不自觉地也接受魔鬼的诱惑吗?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毛泽东建议下于1961年编写的《不怕鬼的故事》,鼓励人民和“帝、修、反”斗争,克服艰难险阻前进。可见,鬼魔和魔鬼似乎在古今中外都在吸引世人的注意。
魔鬼是具有诱惑力、吸引力、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鬼的形象的随意性、多样性、多义性、可塑性、不可知性;魔鬼就是诱惑,反之,诱惑就是魔鬼——我们心中、灵魂中的魔鬼:形形色色的以财色、权力为主要因素的欲望魔鬼,种种激情、爱与恨、偏执与怀疑等等,和很多传统的、各民族文化因素、民俗等结合起来形成很大的世界。
这篇前言写作过程中,多处受益于《鬼神学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该书编者之一杨德玲是我小妹,西安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教授,另外一位是妹夫蒋梓骅,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教授。在此向小妹和妹夫致以衷心的谢意。
在这里让我们引用一下美国十九世纪作家比尔斯的著名作品《魔鬼辞典》中的两个意味深长的“条目”:
1、宗教:希望与恐惧的女儿,向无知者解释不可知之事物的本质。
2、撒旦:造物主可悲的错误创造物之……被驱逐出天堂。在降临人间半路上,他忽然停步,低头思考片刻,便又转身回去。
“有一件事请求帮助。”他说。
“说吧。”
“我知道,人即将被创造出来。他们需要律法。”
“什么?卑鄙的东西!现在指定你跟人类为敌.让人的灵魂永远痛恨你,没有止境;你,你竟要求给他们制定律法的权利?”
“请多多原谅,我的请求是允许人类自己给自己制定律法。”
后来果然是这样办理的。
让我们引用两段话来结束这篇“魔鬼漫谈”吧。
俄国宗教哲学家洛斯基说:“恶魔不是以魔术来征服人的意志,而是以虚构的价值来诱惑人的意志,奸狡地混淆善与恶,诱惑人的意志服从他。”
而本书波兰语原文版封底的言简意赅的评语则是:“我们宏大的善,亦即人间的爱,同时也是重大的诱惑,能够在我们心中引发出像‘上帝是否软弱无力、是否邪恶’这样的问题,因而引发出怀疑之罪。这一罪恶又引发出骄傲,从骄傲中又产生出下一轮的罪过。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恶能够转变为善。撒旦的王国不仅仅是阴暗的中世纪,在今天,恶也在我们周围设置陷阱,不断地把我们拖拉进去。”
杨德友
2006年12月30日凌晨,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