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0500000004

第4章 经典印作技法解析(1)

篆刻技法要素有三:篆法、章法、刀法。这“三法”互相制约、和谐统一,共同构成某一方印的风貌,如果“三法”各自为政,那么所刻成的印章则不伦不类。如欲刻精工一路的元朱文印,篆法应以小篆字体为主,或求婉转流畅,或求方折通灵;章法则以工雅、神情爽朗为主体,空间的分割亦以秩序、秀逸为要,而刀法或冲或切,或短冲带切,当以既雕既琢为尚,至于披、削等刀法就不宜在此多用。同理,如果我们要学吴昌硕印风,那么所用的篆法、刀法、章法就有所不同,否则肯定会收效甚微。

当然,“三法”之外,刻印者为追求拙朴、苍浑、剥蚀等艺术趣味,还可以辅之以敲击、椎凿、刮削、擦磨等效果制作法(或称“做印”法——李刚田先生语),但要适可而止,更不能喧宾夺主。

第一节 篆法解析

我国的篆刻艺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印文的字体以篆书为主(偶有以隶、楷、草体为印者),一是由于篆书笔画易于变化、结字可方可圆;二是由于篆书显得古朴、约定俗成。篆书的写法即“篆法”,因而,古往今来都认为篆法是篆刻艺术的基础,好比造房屋的地基。例如一个初学篆刻的人,自己写印稿和请篆刻家写印稿,刻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篆书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变化,尤其是在印章这样的方寸天地里,其形式变化就更大,而且不同的印风,其篆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篆法”的含义在篆刻范畴内,亦等同于“字法”,即用哪一类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缪篆、鸟虫篆)入印。况且,同一类文字入印,还会应章法的要求而有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应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因此,篆刻学习者一定要了解、熟悉篆书之法,包括篆书的源流、篆体的分类、书写风格等。如果只是用篆刻字典上的字来拼凑一方印,而不加入自己的设计与改造,效果肯定不好。笔者以为,一个印人要提高自己的篆法水平,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源流

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或者变异,其内部总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只有探其源、明其流,才能把握其质的规定经典印作技法解析性。印文的篆法亦如此。“篆法”之源就是古代造字、用字的方法,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总结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篆法”之流,就是在这种造字、用字的方法的前提下,各个朝代的篆书(或者说入印篆字)有细微变化(如笔画增减,曲直变更,结字长扁等)。明白“六书”法则和篆书变化这一“篆法”源流,刻印时,我们就不会盲从,更不会轻易用篆书偏旁部首拼凑新字,或者随便将简化字变成入印篆书。关于这一点,明代文人篆刻流派创始人文彭、何震都很强调。如何震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周应愿还从理论上对篆法作了具体分析:“凡笔之害有三,闻见不博毫无渊源,一害也;偏旁点画凑合成字,二害也;经营位置疏密不称,三害也。”(《印说》)当然,如遇到难字或有疑问的字,还是要查一查有关书籍、字典等。

二、识篆体

篆书是随着时代演变的。我们今天刻印用篆字,必须要识别历史上各个时代篆书的类别及其演变的承接关系,以及各类篆体之间能否换用等。这样我们刻印选字时才能变化自如,为我所用。明代印论家朱简言道:“摹印家不精石鼓、款识等字,犹诗人不曾见《诗经》、《大篆辞》,求为高古,可得乎哉?”根据古代篆书在印章中的应用,以及近代篆刻家对入印文字的新探索,我们将其分成以下几类:(1)甲骨文:1899年被发现后,当时多着重于从古文字、书法等方面去研究它,但近现代开始有篆刻家将其入印,逐渐创造出一种新的印章审美趣味,故此列为一类;(2)大篆:指钟鼎文、石鼓文、战国古玺文字等。这类文字字形变化大,地域性强,结字多诡异错落;(3)小篆:指起源于战国、秦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加以整理的篆书,故又称“秦篆”、“斯篆”。这类文字蜿蜒匀称,整齐和谐,是刻圆朱文印的好素材;

(4)缪篆:汉代专门用于刻凿印章的篆体,它是由秦代摹印篆发展而来,其特点是平正方直,屈曲填满,浑厚端庄,变化极为灵活。相对于秦标准小篆来说,这种文字笔画有增损、有曲伸、有挪让。可以说,这是秦汉印章兴盛的产物,也是出于方形印章篆文设计的实际需要。

(5)鸟虫篆:指笔画带有抽象的鸟、虫等形状装饰的篆书,春秋时吴越器皿上常用,但大量存于汉代印章中。这种篆体有一定的美术化倾向,它极尽婉转盘曲之能事,表达飞舞流动之风姿,可浓妆艳抹,可淡施素描,千姿百态,变化无穷;(6)九叠篆:指宋元官印上使用的笔画重复盘曲的一种篆体,“九”是笔画重叠的概数。这种篆体借鉴了汉缪篆屈曲缠绕之法,但笔画只增不减,故反映在印面上,重重叠叠,有臃肿、笨拙之感,但若能善于借用,亦能创造出新的印章面目。

以上几类篆体,是刻印者必须要识别的,这是篆法的基础。至于清代以降,文人篆刻家追求“印外求印”,故入印篆体还会具体到籀文、砖文、陶文、瓦当文、青花瓷押文等等,那是篆法变化的提高阶段。

三、习篆书

虽然篆刻艺术主要是用刀在印石上刻出篆文,即以刀代笔,但是作者若能正确理解篆文书写的笔意,这对突出所刻印文的点画线条的艺术效果很有帮助,如线的气势与舒展、搭笔处的虚实、结字的变化等。况且,篆刻创新中还有“以刀意传笔意”这一主张。如赵之谦就高举这一旗帜,认为“古印有笔又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据笔者的学习心得,习篆书对篆刻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习篆书可以加快识篆的进程。篆刻离不开篆书,对于篆刻初学者而言,古老的篆书确实难认难写难记,因此,刻印只能靠查篆刻字典,剪拼凑合,难能如愿。而习篆书可以帮助识篆,加深记忆,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做到胸中有数,而且能很快地明辨篆书源流。

(2)习篆书有助于加深理解篆刻的刀味。篆刻以刀代笔,毫无疑义,所刻出的印文当然应该让人看得出有“刀味”(简单说来,“刀味”

就是刀刻的过程中所留下的有意味的痕迹)。然而,假如刻者没有写篆书的经验和体会,没有理解写篆书的笔意,其“刀味”就是板滞的、枯燥的,甚至是无生命力的。

(3)习篆书有助于篆刻的创新。习篆遍临诸帖后,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感悟,从而促使自己探求篆书新意,将这些新意用于印章的“篆法”,再恰当地协调章法、刀法,就会形成新印风。可以说,这是篆刻创新的主要途径,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士陵等均用此法创造出自己的印风(吴昌硕也不例外)。这就是当时印论家所总结的“印从书出”。

以上从“明源流”、“识篆体”、“习篆书”三大方面分析了篆刻要素之一——篆法的重要性。至于每个篆刻家作品的篆法,在不背离这一共性的前提下,又有他自己独创的见解,这样才能创造出不同面目的印风,这便是个性。篆刻大师吴昌硕经典印作的篆法,主要来源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前文说过,他早年临习过多种书体,中年以后专门研习《石鼓文》,深入领会了石鼓文的精神气质,并时常考究秦汉小篆、清代杨沂孙等人的篆书作品,对权量诏版、泰山刻石,砖瓦陶经典印作技法解析文等也多会于心中,或取其体势,或参其笔意,再结合篆刻艺术这方寸世界的特殊形式,调和成他自己的篆法特征。

简言之,吴昌硕经典印作的篆法是以《石鼓文》体势为基调,以汉缪篆为主流,掺以碑碣篆文、鼎彝款识、砖瓦陶文等,共同构成粗犷雄健、厚重灵动的印文风格。下面举一些印例来具体说明吴氏篆法的特点。

1.“千寻竹斋”

篆法是小篆,体势近《石鼓》,但“千”的一重圆点是大篆写法。细察可知,“千”字笔画少,空间大,故以一浓点求全印平衡。

2.“宝燕斋集古”

缪篆之法,但已掺《石鼓》之圆势,且“宝”字以大篆法减笔代,使全印疏密协调。

3.“吴下顾”

缪篆体势,但“吴”字既不见于缪篆,也不见大小篆中,而近似于汉铜镜、洗等器物的铭文中,“”的“水”旁也减为“氵”。

4.“园丁家在竹洞号竹楣”

《石鼓》篆势,多数字是小篆之法,其中“丁”、“在”为大篆,“洞”的水旁点,则是借鉴隶书写法,但总体上不失雄厚灵动,和谐统一。

5.“松石园洒扫男丁”

这一文字内容的印,吴昌硕刻了十多方,有朱文,有白文,从中我们最能够看出吴氏印风之篆法的统一与变化。其中“洒”、“丁”的篆法变化最多,形有长、方,篆分大、小,而“洒”字还“创”成简化字,其他篆法亦有细微变化,但全印主调统一,风格一体。

第二节 章法解析

篆刻的章法,即印章文字分朱布白之法,亦即印文整体设计和布局的方法。例如,一方印四个字,如何布局安排它们,才能有艺术美感,就需要用章法原理来支配。章法不同,辅之以相应的篆法、刀法,就会出现或平正庄穆,或典雅秀丽,或俊俏奔放,或古拙雄浑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凡印风卓立的大家,其篆刻作品总有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让人一目了然的主流章法模式。吴昌硕的章法模式主要是:布局较紧密,印文上紧下松,边栏上虚下实,底端留红多或边栏粗,构成了稳健浑穆的章法特点。这些模式是篆刻家在遵循章法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所创作出的富有典型个性化的式样。对于篆刻章法的一般规律,前人多有总结和发展,如唐代著名篆书家李阳冰说:“摹印有四,……艺精于一,规矩方圆,谓之工;繁简相参,布置不紊,谓之巧。”(《论篆》)元代印论家吾丘衍在《三十五举》里专门举了一些印文章法布局的实例,如“三字印,右一字、左一边两字者,以两字处与一字处相等,不可两字中断,又不可十分相接”。邓石如提出“计白当黑”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清代冯承辉对篆刻章法的构成要素之一——印的边框,还作过细致的研究:“一印四角,有一二角圆者,则其余不宜圆,或于里边角间刻出一线,可免四角雷同之病。边不宜太细,亦不宜太粗,即一边而论,其中有粗有细,有斜有正,有连有断,不可思议,在操刀者相其中字之位置及石形如何中耳。”(《印学管见》)印论家陈克恕在《篆刻针度》一书中对章法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他把章法分为:情意、势态、边栏、格限、空地、疆理、纵横、回文、挪移、增减、布置、妆点等十二方面。弘一法师还用图案原理来比喻篆刻章法,他在63岁时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观之则可矣。不惟写字,刻印亦然。仁者若能于图案研究明了,所刻之印必大有进步。因印文之章法布置,能十分合宜也。”总之,智者各有心得,这些心得都非常有助于篆刻学习者对章法的理解和深化。这里,我们结合前人论述的章法经验,对篆刻章法之原理作一概括性梳理,然后再具体分析吴昌硕经典印作的章法特点。

笔者以为,前人对章法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是:匀称,对比,挪让,离合,呼应,边栏界格。

一、匀称

凡属平正一类的篆刻作品,其章法多用匀称法,即印面文字的分布均匀对称,常常撑满印面,上下、左右或对角之朱白关系多均衡,从而造成一种或静稳端庄、或清秀雅致的和谐之美。秦汉印章多用此法。

二、对比

这是篆刻章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手法。对比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手段之一,对比的美是在有着明显差异、矛盾或对立的要素中,利用并置或反衬的手段,使双方的特征更加突出,形成相反相成的关系。篆刻章法中的对比可以起到变化生动、丰富强烈的艺术效果。具体的篆刻章法的对比,可以从虚实、参差、斜正、动静、方圆等方面去理解。

虚实对比又包括印文笔画的繁简、粗细对比、印文分布的疏密对比等,在视觉上的强烈反差中求统一,有时以朱白色彩悬殊求平衡;参差对比主要是将印文笔画或字的分布有意错落,在“大乱”中求“大致”;斜正对比是将印文的部分笔画、偏旁部首或某几个字有意欹侧,与其他端正部分造成反差;动静对比是指将笔画或郅通私印字的动感和静态排列在一起——一般地,直线静,曲线动,二者合为一体,则稳健中有灵动;方圆对比是把方和圆这两种不同的形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加篆刻韵味。如印文方体,边框可带圆势,反之同理。缪篆方,小篆圆,也可互相参照对比,构成印文章法。

三、挪让

挪让,就是把印文某字的位置或某一部分笔画移动或让步,以求印面全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如吴昌硕刻的“乙亥刘五”,“乙”字起笔向左上挪移,“五”的最后一横向右拉长。

同类推荐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从戏曲歌舞看画像石、画像砖”,“从神话故事看画像石、画像砖”,“从坟墓艺术看画像石、画像砖”等。
  •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热门推荐
  • 源奏曲

    源奏曲

    宿命、纷争、历史、入侵,奇怪的组织,迷茫的路径,纠结的存在,失落的过去,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为了什么,不清楚这是一场梦,还是编织好的美好故事,亦或者只是一盘无聊者摆下的残局,即便如此,命运,依旧如影随形,他就像一层挡住眼的纱,它并不透明,也并不是不透明,置身于黑暗,依旧可以瞟见光的味道,但也只是如此。这是一场关于入侵的故事,最开始的思路源自于我八年级看过的一本书,然后上课开小差做的梦,文笔欠佳,纯属娱乐,勿怪。
  • 击破星空

    击破星空

    这是发生在未来的真实故事。千年历史的空白断层。宇宙政府背后的阴谋?古代沉睡的超级机甲,失落文明的宝藏“潘多拉之盒。”真相,反叛,征途,还是战争?始转动的齿轮,打开了命运与秘密的门扉.为了心中那个小小的梦想,命运之轮已悄然转动。崛起,开始陷入身不由己的漩涡之中。破碎的大地上空,呼啸飞过的漫天机甲,正讥笑的看着人群。最强?不!人类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就此完结。恐怖的强者,诡异的能力,娇羞的萝莉,冰雪的御姐……这个罪恶的世界,是走向毁灭,还是重获新生?为了保护你,我将毁灭世界
  • 仙幻凡尘录

    仙幻凡尘录

    这世界的修炼多彩多姿,最初开辟此界的大能,自己虽是玄门一脉,但是对于魔、巫、妖、佛等旁门也颇多涉猎,而且兼容并蓄,有教无类,据说是因这位教主认为天意难测,修士要截取一线生机还得各凭机缘,玄门虽妙,未必适合所有世人,不如留下各种传承,自然汰选,更可见天地本心。
  • 雪色童话

    雪色童话

    雪色童话,血色童话?讲述一个西方小国里发生的事,有可能写成黑童话嗯时间轴很乱慎入剧情较无厘头慎入文笔渣慎入平静的小国里,调皮的公主喜欢到处跑,而团长大人也愿意一直跟着她。“即使为你背叛全世界,也没问题吧?”一次四人的冒险,地点是小国边境的禁区,回来的只有三个人。-人类这种生物太难让我相信了,可对象是她的话,即使被背叛也没事吧-禁区中心的雪色花朵,轻轻摇曳着,即使周围并没有风四年的约定“果然……我只是个无所谓存在的家伙啊。”
  • 重生之娇丽纵横

    重生之娇丽纵横

    一场意外,毁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人生走向一个岔路,一场意外,人生重来,那就把握好每一刻,做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做夜空中最亮的六角星!重生学生商业明星科学修真想写一本很长很长足够有趣的人生故事!
  • 零度爱恋

    零度爱恋

    白领女孩楠妮为了证明即将和自己结婚的男友昆娅是真的爱自己而将自己的闺蜜恩彩介绍给昆娅做合租室友。由此而引发了一连串有关爱情命题的质问,楠妮与昆娅之间的爱与信任,昆娅与恩彩之间的友情与暧昧,恩彩与楠妮之间的友谊与信任,以及恩彩执拗的爱情观。最终的结局是楠妮真正开始懂得爱情学会珍惜昆娅的感情还是昆娅忍受不了楠妮让人窒息的爱两人终于分崩离析。恩彩注定不会是昆娅命定的恋人却也注定会成为昆娅与楠妮之间无法忽视的存在。而静桐,那个一直存在在恩彩内心深处的名字所牵扯的又是怎样一段爱情。这份爱恋是否也会随故事的发展逐渐拨云见月,最终成全恩彩心中的一份豁然开朗……
  • 民国群侠传

    民国群侠传

    20世纪初,纽约地区发出一道世界各地高手排行榜,掀起了各国高手的腥风血雨。民国刚刚建立,中华大地百业待兴。一个流浪南美的中华少年回到了华夏大地,又将扰起一股巨浪!
  • 五行灵武天下

    五行灵武天下

    幽蓝国中一普通的少年,为了家族复兴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 九天仙魔记

    九天仙魔记

    传闻——华夏大地、神话不断,上古异兽、频繁降世、诸天神器、漫天飞舞,仙、道、佛、魔、鬼、神之传说也是层出不穷;‘九大仙山有九府、十大仙岛有诸佛’的传诵,更是令那无数凡胎肉体无不向往。这是一本:‘亦妖亦魔亦修罗、亦武亦仙亦神佛’的仙侠神话故事,这里有鬼怪离奇的修仙之道、这里有千年纠结不完的恩怨情仇、这里有人情冷漠的世态炎凉、这里有为爱不顾一切的男女、这里更有你臆想不到的神话传说;但是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千年前的一座皇城说起…..
  • 三朝红颜:公主要翻天

    三朝红颜:公主要翻天

    十岁,她身怀幼弟的母妃被活活勒死在眼前。三年后,抚养她的韩婉容,被害打入冷宫,纵火烧死。冷宫公主,被设计出塞和亲,背弃昔日的爱人。初吻的男人,他是匈奴的左贤王,却把她推入单于的怀抱。初见棠梨孤单于,被安上一个不贞的罪名,弃如敝履。守寡,被他再次送入单于儿子的红绡帐,情何以堪。忍隐,只为复仇,挥兵大康,再见昔日的恋人,却是敌对双方。杀尽仇人一族,暮然回首,红颜何在,情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