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享用的物品与劳务都是企业生产的。服装厂生产衣服,农民生产粮食,建筑公司建造住房,汽车公司生产汽车,理发店提供理发服务。一个经济是由成千上万家企业组成的,这些企业不仅规模大小不一,而且生产的产品也五花八门。
生产理论研究的是企业行为,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决策的经济单位。企业可以采取个人、合伙和公司的法律组织形式。个人企业是由业主个人出资并由业主自己经营的企业。合伙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企业。公司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企业。在生产理论中,企业被假定为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考察企业行为正是围绕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中心进行的。
研究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即在企业内部实行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生产中使用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三是企业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
以上三个问题分三章介绍。本章把企业的生产活动抽象为生产函数这种形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使自己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第一节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将生产要素变为产品的过程。例如,面包店使用面粉、糖、烤箱、工人的劳动等要素生产出面包。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按传统分类方法,生产要素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基本类型。
生产要素的组合与数量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生产函数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Q=f(L,K,N,E)
式中Q代表产量,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N代表土地,E代表企业家才能,f表示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其经济含义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Q数量的某产品取决于所投入的L,K,N,E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与数量。为了分析的简便。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这时,生产函数的公式为:
Q=f(L,K)
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说,生产函数所反映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是以企业的投入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为假定条件的。
(2)生产函数取决于技术水平。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会改变投入要素的比例,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即新的生产函数。例如,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使水稻每亩单产达到了810斤。
(3)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被称为技术系数。它可以是固定的,但更多情况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在农业中可以多用劳动少用土地进行粗放式经营,也可以少用劳动多用土地进行集约式经营。在工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技术之分。
二、短期与长期
在对生产函数进行深入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区分生产中的长期与短期。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长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能否来得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短期是指企业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内,企业为了实现产量目标,只能调整劳动、原材料、燃料这类生产要素,而来不及调整厂房、设备、管理人员这类生产要素。短期内可进行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为可变要素投入,短期内不能进行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为不变要素投入。长期是指企业可以根据其产量目标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例如,企业根据它要达到的产量,可以缩小或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生产。由于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因而也就没有可变要素投入和不变要素投入的区分。
显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企业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标准的。不同的行业,短期和长期的时间长度不同。例如,对一个食品厂来说,长期可能仅一年左右;而在大型钢铁厂,长期也许是七八年。
三、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
明确了短期与长期的概念后,我们进一步对生产函数进行类似的区分。
短期生产函数研究在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量是多少。例如,假设资本投入量不变,劳动投入量可变,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L)。这就是短期生产函数,它采用的是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变动的生产函数形式。短期生产函数反映了既定资本投入量下,一种劳动要素投入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研究多种要素投入组合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即考察企业如何把既定的成本用于多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生产理论中,通常以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问题。假定企业使用的劳动和资本都是可变的,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L,K),这就是长期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如上所述,短期生产函数研究在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如你经营一家印刷厂,所拥有的印刷机是固定的,但印刷工人的数量是可以变动的。你必须对生产多少印刷品,雇用多少工人进行决策。本节的分析对于你的正确决策是必要的。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概念。
劳动的总产量TPL是指投入一定量的劳动要素所能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公式表示为:TPL=f(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是指平均每单位劳动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公式表示为:APL=TPL/L。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公式表示为:MPL越ΔTPL/ΔL。
可以看出以下关系:
(1)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动趋势。
(2)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递增的;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递减的;在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对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就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往下拉;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往上抬。考虑一个例子。平均产量就像你的平均成绩,边际产量就像你下一门课将得到的成绩,如果你下一门课的成绩低于你的平均成绩,你的平均成绩就会下降;反之,如果你下一门课的成绩高于你的平均成绩,你的平均成绩就会上升。
(3)当边际产量为正值时,总产量是增加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绝对减少。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当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产量会递减,甚至还会绝对减少。
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技术水平不变。即生产技术没有重大变化。否则在保持其他要素不变而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时,边际报酬不一定递减,而可能递增。
参考资料:马尔萨斯的预言落空了
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的人口论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报酬递减定律。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最终劳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下降,但又有更多的人需要食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尽管他正确地指出了“劳动边际报酬”递减)。
在20世纪,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食物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升。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的增幅总是或多或少的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粮食产量增长的源泉之一是农用土地的增加。例如,从1961~1975年,非洲农业用地所占的百分比从32%上升至33.3%,拉丁美洲则从19.6%上升至22.4%,在远东地区,该比值则从21.9%上升至22.6%。但同时,北美的农业用地则从26.1%降至25.5%,西欧由46.3%降至43.7%。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问题。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但由于食物从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和生产率低的地区收入也低的5故,饥荒仍威胁着部分人群。
摘自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第二,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可变。也就是说,只有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只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边际报酬递减才会发生。如果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比例增加,边际报酬不一定递减。
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连续增加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的变动经历递增、递减和变为负值三个阶段。递增是因为固定生产要素在可变生产要素很少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增加可变生产要素会使固定生产要素的潜力得以发挥出来,从而边际产量递增。当固定生产要素接近充分利用时,继续增加可变生产要素会出现边际产量递减。一旦固定生产要素的潜在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再增加可变生产要素会降低生产效率,从而使边际产量成为负值。需要注意的是,边际产量递增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矛盾。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意义是:连续增加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迟早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而不是一开始就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要素投入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组合比例。在没有达到最佳组合比例之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不变要素来说还太少,因此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可以使生产要素的组合逐渐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是,从达到最佳组合比例开始,继续增加可变要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不变要素来说就太多,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逐渐偏离最佳组合比例,边际产量便呈现递减趋势。
案例分析:三季稻不如两季稻
1958年“大跃进”是一个不讲理性的年代,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违背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两季稻是我国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它行之有效,说明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土地、设备、水利资源、肥料等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在农业耕作技术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条件下,两季稻改为三季稻并没有改变上述生产要素,只是增加了劳动、种子的投入量,这导致土地因过度利用而引起肥力下降,设备、水利资源、肥料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不足。这样,三季稻的总产量反而低于两季稻。后来,四川省把三季稻改为两季稻之后,全省的粮食产量反而增加了。江苏省邗江县198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两季稻每亩总产量达2014斤,而三季稻只有1510斤。更不用说两季稻还节省了生产成本。群众总结的经验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这就是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形象说明。
改编自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书店,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