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4800000003

第3章 商道乃人道,要经商先做人(2)

胡雪岩是官商,所以这会儿只能顺势说:“朝廷法令太多又不停地发生更改,这些更改却全然不体谅民生的艰难。而海运局,也是迫于朝廷的王法,不得不照章办事,所以难处都在心里面,实质上哪里谈得上什么声威!”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仿佛戳到了廖化生的心窝,他说:“我们是民,海运局是官。为官的既然不为民着想,民又何必要为官开方便之门呢?”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胡雪岩是深谙人情心理的高手。他知道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所以在这个当口,他并未一味地撇开自己官商的身份,而是从对立角度对廖化生说:“这次王先生的船被烧后,浙江巡抚严令追查真凶,经过明查暗访,近日已经获得了一封密函,准备要求皇上亲启呢。”

所谓“做贼心虚”,廖化生在听到这么个“不小心”走漏的风声后,第一反应就是敏感地问:“胡先生可知道其中有什么消息?”

胡雪岩既然来到了漕帮,目的是和他们讲和,那么对他们肯定是像对待朋友一般。在看到廖化生的反应后,胡雪岩看了看左右,廖化生领会了他的意思,挥手屏退左右,然后说:“现在不妨直言。”

从这里,一般人想到的可能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神秘的画面镜头,或者就是觉得这个做法很是平常,况且这个动作还向来被认为是汉奸告密者惯用的。但是,胡雪岩后面的一连串动作与语言简直叫人佩服。

当时胡雪岩并不说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交给了廖化生。原来,这正是浙江巡抚上奏朝廷的密函,里面历数了漕帮滋扰地方,火烧粮船,目无法纪等一连串事情。信的最后这样写道:

“漕帮名为货运之帮,实则杀人越货之帮,请圣上痛下决心,将漕帮一举歼灭,方可绝后患。”廖化生还没细细看完密函,脸色就已经变了。

廖化生不是贪生怕死的人,相反,他久走江湖,很豪爽重义。

他愣了半天,只是心里在想,漕帮虽大,但同朝廷抗衡还是有些自不量力,一旦朝廷真的下旨清剿,只恐怕不仅无数弟兄要为此丧命,几百年的漕帮基业还将毁于一旦。想到这里,这个热血男儿禁不住长叹一声:“事到如今,也只有与之一拼了。”

胡雪岩见此情景,宽慰他说:“前辈请宽心,胡某已做了手脚,半路截获得此密函,朝廷尚不知,如今重要的是赶紧把粮米、船只凑齐,运到天津,以免京中下旨查办。”

面对廖化生对于他为何帮助漕帮的不解,胡雪岩回答:“漕帮的兄弟,自古以来就是靠水吃水,养家糊口也全部依赖这个行业。如今朝廷居然全然不体恤大家,将漕运另外改成海运,大家突然之间被夺走了饭碗,怎么可能不生气呢?纵使漕帮兄弟有做的出格的地方,官府也应该体察民情,怎么能用发兵围剿这样的手段?况且漕帮的兄弟久在江湖上行走,多是刚强率直的热血男儿,一旦较量下来,不知要死伤多少人哪!”

胡雪岩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将廖化生感动得一塌糊涂。廖化生本来就是一名重情重义的江湖人士,遇到这样宅心仁厚的生意人,激动之余只是说:“胡兄弟,难得你一片仁厚之心,我廖某真是看走眼了,胡兄弟,请受我一拜!”

这其中有两点细节不容忽略,一个是廖化生连叫了两个“胡兄弟”,还有一个就是堂堂漕帮大头目居然会提出“请受我一拜”。

江湖人士如果称呼某人为“兄弟”,那就暗示着他已经接纳了你,将你作为了他们内部的人看待。还起身准备对他行“一拜”的大礼,预示着胡雪岩在他心目中已经是恩人的形象。

胡雪岩并非是趾高气扬的红顶商人形象,这和他的人格品质有关。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他这个人,人品相当的好。他选择和漕帮谈和,并非出于立功之类俗气的目的,而是真心实意的在替漕帮人士考虑。说句难听的话,他做他的生意,赚他的钱财,朝廷剿不剿灭漕帮,八竿子也打不到他一点点边。

所以,胡雪岩才会接着对廖化生说:“如今运河失修,战事频繁,漕运不畅,海运颇见成效,此也是大势所趋,所以皇上才下了圣旨。漕帮弟兄只有想办法另谋出路,才是长久的良策,否则,一味破坏,只恐逃脱这次,难逃下次啊!”

于是,廖化生和胡雪岩有了更深入的关于漕帮兄弟吃饭问题的讨论,结果是胡雪岩答应以自己钱庄出面,向漕帮放款作为购置粮食的资本,并且分担漕帮出海运费的一半。廖化生感激涕零地直夸胡雪岩“仁义四海”。

关于胡雪岩为什么要管这等事情,为什么要资助漕帮,又为什么作为商人却淡薄钱财这些疑问,恐怕只能用胡雪岩自己的话来回答。他说:“人在江湖走,全靠互相支撑,金钱乃是小事。”

一句话,多么中的,多么真诚。也表现了他为人的一项重要原则——“待人真诚”。

就这样,胡雪岩利用“重情重义,待人真诚”,不仅化解了漕帮对海运局的仇恨,而且还利用漕帮把粮食生意做到了乡间,不但解决了漕帮兄弟的吃饭问题,更为自己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待人真诚的实惠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只有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地对待你。这犹如物理学上力的作用性质定义一样“力是相互的,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应用到为人交际上,也是这个道理。你对别人讲情义,别人就会跟你讲情面,交朋友,而往往贵人正是从这些你真诚交往的朋友中出的。

胡雪岩为人就牢牢把握了这个原则,所以他能够得到朋友的真心,能够拥有随时准备为他两肋插刀,生死与共的朋友。

也因为这个做人原则,大家看到了胡雪岩的真诚,这无意间就打响了他的名气,增加了他的信用值。而这个,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相当于广告的力量。而且事实证明,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言而有信,能树立良好商界形象

要做名气,商家的信誉应该放在第一位。

尽管“无奸不商”是人们历来对商人的评价,尽管在商界隐藏着许多欺诈行为,尽管靠歪门邪道“发家致富”的不乏其人,但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泥塑的信用早晚会露出马脚,假意的欺诈虽然暂时能获利,但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最后在商场上毫无生意可做。因为,支撑商场中人走向卓越、成功的不是各种伎俩,而是“诚信”。

诚信,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商场经营的根本。真正成功的人士都是以诚信作为人生信条、生意原则的。

诚,就是诚实。所谓诚实,指的是态度。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必然会遇见很多的人,碰见很多的事,如果忘却了诚实待人,那么长此以往,别人对你只会嗤之以鼻。在商场上,要想赢得顾客的信任,唯有商家自己拿出足够诚实的态度来。诚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信,就是信誉,就是说到就要做到,就是做了就要做好。信誉是一个人的经营之本,犹如脸面一样重要。如果信誉好,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对你刮目相看,并且信任有加,如果信誉不好,则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商人具备了这一点,今后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胡雪岩之所以能够把生意做到覆盖多个方面、多个地区,并且每项事业都做得很出色,原因就在于他始终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做生意,从而为自己赢得名声,获得了一大帮真心实意与他结交的朋友、同行和客户,拓宽了他的发展道路。

胡雪岩讲求诚信,并不是长大以后做生意时才学会的,而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这说明他是一个完完全全将诚信融入到骨子里的人,他做生意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良好的做人品质。由于诚信做人做事,他遇见了一个又一个的贵人,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好机会,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了他最终的辉煌之路。

“名气是做出来的”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当然,胡雪岩也不否定这种说法,但是他还强调信誉。他说,“做名气不是光去做花架子。仅靠花架子做出来的名气,是不可能长久的,反而会失去信任和尊重,会把自己逼入死胡同,以至于很难重新再来。要做名气,商家的信誉应该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名气虽然很多是沾满了人为因素的“炒作”,但是如果是本质的诚信获得了好的信誉,无形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公关效应,获得的利益也是空前的。

所以,胡雪岩做事、做名气都非常注重信誉,而不只是做一些虚的花架子。他从做人上将这些品质融入到做生意当中,不光他的名气大到被后人尊为学习的楷模,就连他的事业——胡庆余堂药店的名气,至今也还是响当当的。

胡雪岩将信誉放在第一位,应用在生意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戒欺”。

在胡庆余堂药店的大厅里,挂着一块牌匾,黄底绿字,非常醒目。它不像其他普通药店挂的那些楹联匾额,朝向是面对着顾客,目的是供他们欣赏的。这块牌匾正对着坐堂经理的桌子,采用朝里方式悬挂,目的当然就是警示药店员工的。这块牌匾被称为“戒欺”匾,上面的文字是曾经由胡雪岩亲自拟定的:

凡是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巧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欺余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

很显然,胡雪岩设置这块“戒欺”匾的目的就是告诉胡庆余堂药店所有员工,药店最重要的一个信条就是“严禁欺骗顾客”。

这也是他创办的胡庆余堂的宗旨。

胡雪岩提出的第一个原则“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也就是说药方一定要可靠,选用的材料一定得实在,炮制也一定要精细,这样卖出的药才会有非常好的功效。

这对现代很多商人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一点。他们觉得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费投资,而且顾客又不仔细查看制药的流程,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吗?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经常是货比三家之后再买商品,如果生产者在制作上更细心注意一些,做出的产品肯定更受消费者关注与喜爱。

第二,胡雪岩规定:药店里上至总管,下到采办员、店员,除了要勤奋、谨慎、能干之外,更要具备诚实、心善这些品质。

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时时刻刻注意药材的品质。而对于药店来说,只有这样,药店才能真正达到济世救人的目的,也不会坏了名声,倒了牌子。

今天,我们在电视上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古时的药店大堂里,常常会挂着一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说的大致意思就是:卖药的虽然没有人监督,但药店自我监督赚取良心钱。这里的“修”,指的是中药制作过程中,对于未经加工的植物、矿物、动物等“生药材”的炮制。俗语说“是药三分毒”,事实上很多生药材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必须经过水火炮制才能入药。这里的“合”,则是指配制中药过程中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等方面,这个步骤涉及药材的产地、种类、质量、数量很多因素,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成品质量良莠不齐,不是行家是很难分辨优劣的,所以如果药店居心不正,以次充好,或者偷减贵重药材的分量,是非常容易得手的。但是,胡雪岩却始终秉持着中医药店的这种“自我监督”、“制造良心药”的原则,所以他的药店信誉高。

虽然胡雪岩自身并不懂得医术,但对于“药是济世救人”这个道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也才有了那块他亲题的“戒欺”匾中“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的警戒。不仅如此,在《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的序言中,也有类似的戒语:“大凡药之真伪难辨,至丸散膏丹更不易辨!要之,药之真,视心之真伪而已……莫谓人不见,须知天理昭彰,近报己身,远报儿孙,可不敬乎!可不慎乎!”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胡雪岩在“戒欺”立业上的良苦用心,也能看出胡雪岩做人的高贵品质。

所以在胡雪岩看来,“‘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他要求胡庆余堂卖出的药,必须是真方真料且精心修合。比如当归、黄芪、党参这些名贵药物必须来自甘肃、陕西;而察香、贝母、川芍必须来自云南、贵州、四川;虎骨、人参,则必须到关外去购买,即使陈皮、冰糖之类最常见的材料,他也绝不马虎,规定必须是分别来自广东、福建的。

光规定这些材料的产地还不够,胡雪岩还要求,为了顾客着想,应该要让顾客看清楚自家药店卖出的药的配方来证明货真价实。为此,他甚至提议每当炮制一种特殊的成药之前,都贴出告示让人们来参观。同时,为了让顾客知道药店选料的实在、诚实,不欺骗顾客,他还会在药店摆出各个取料的来源,甚至摆出样品。

比如如果药店正在卖鹿茸,他会在药店的后院养几头来自产地的鹿,这样,胡庆余堂药店就有了被顾客信任的名声了。

有了信誉,才会有好的名声,有了好的名声,生意才会越做越红火。胡雪岩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将他的药店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将“戒欺”这一关乎信誉的大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也收到了济世救人的社会效益。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才一直都做得红红火火,甚至到今天,还保持着很好的名声。

胡雪岩关于名声的关注,并没有让他步入现代流行的只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地步。他依然秉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踏踏实实,诚诚恳恳,善待他人。这正如胡雪岩自己所说,“我们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我们做好事,就是求市面平静。当然好事也不会白做,我们会要借此扬名。”以后的事实证明,胡雪岩的确依靠“做好事”扬名内外。

同类推荐
  • 做最得力的员工

    做最得力的员工

    得力员工是近来人力资源管理中流行的一个概念。很多公司的老总和人力资源总监都认同这一概念,他们都认为得力员工很重要。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得力员工?对于这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只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是企业的得力员工,但在不同的时间,是很难衡量员工的价值。如技术人员开发出来的产品,在未产生效益时,你很难看出他比销售精英更重要,并且对他们加于奖励,结果大家会觉得不公平。
  • 历史迷团的故事

    历史迷团的故事

    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社会的金钥匙,加深历史认识,不断创造人类文明,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 社交口才

    社交口才

    社交口才是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环,是最为神奇的公关密码。拥有它,你可以使自己说话更具有风度,增强自己说话的魅力,使自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社交口才》一书精心构筑、旁征博引,将引领你快速进入口才艺术的大门。
  •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时间决定成败

    时间决定成败

    本书对于每一个觉得 就要被生活击垮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绝妙的指导。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将告诉你怎样将“要做”的事情完成,怎样开始充满激情的一天,如何改正浪费时间 的习惯,如何得到两倍甚至三倍的工作效率……尤其是,《时间决定成败》将教会你如何驾驭你的生活、 工作、人际关系,而不是让它们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滚远点

    傲娇总裁滚远点

    简介:他从小喜欢她,她好像从来都是一个天真无邪似孩子的女孩。第一次见面一个漂亮的女孩说道“你为什么要亲我”某小男孩说道“因为喜欢,所以就亲了呗”第二次见面“你哪位,为什么挡我路”某女歪着头问某男不可置信又略带无辜的问道“你你你竟然把我给忘了”第三次见面“咱俩都亲过,抱过了,你还不快快负责”之后,某女傻眼了“……”
  • 灰姑娘的抢亲王子

    灰姑娘的抢亲王子

    他们两家是世交,两家父亲是兄弟【不是亲的】,两家母亲是姐妹【不是亲的】,又都是朋友【这关系铁的没话说】,所以,她经常去他家蹭饭吃【虽然他不和父母住一块】,两家也有要结为亲家的意思,但面对一天才,她有点无奈,虽然自己长得还行,身世还行,智商也很高,但情商……超负数,直到有一天他喝醉了……把她推倒吃干抹净,两人正尴尬着,结果,她要嫁人了……一听到消息,他推门而入,抢亲就算了,怎么还那么霸道o(╯□╰)o
  • 大树底下

    大树底下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座古老的村庄的悲剧故事。在一棵大树底下,演绎着祖孙三代人的爱恨情仇。随着一场场政治运动的兴起,昨天的“牛鬼蛇神”变成今天的红人,而昨天的为所欲为、荒淫无度的大“红人”工作组长又变成了“牛鬼蛇神”。……一个普通的农家在运动的浪涛中时沉时浮,其间亲情离散,夫妻反目,恋情扼杀,一场场悲喜剧相继上演……实力派作家冯积岐继《沉默的季节》后再接操笔,如一把利刀解剖着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
  • 誓不再为仙

    誓不再为仙

    当剑刺进他的胸膛,血将衣裳染红时,他笑了,笑得温柔,笑的苦涩,眼神想柔水一般。霎时间,明月似乎都似乎成了他的陪衬……佛说: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回眸。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前世的一千次相知,换来今生的一次相爱。既然上天注定我们在尘世里有一次相爱!那么,为何不给我们一个平凡的身份,让你我在茫茫人海中,注定不能相爱。在缘来缘去的传奇里,你我的伤心早已成定局……但愿我们下一世,都能是个平凡人。
  • 漂泊者萧红

    漂泊者萧红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天才女作家萧红的最新传记。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岁。
  • 情醉逝零

    情醉逝零

    没有人能够读懂她所经历的一切,她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所以,当死亡降临,这个世界的一切俨然成了她的憎恶。她臣服于魔鬼,要对这个世界做出报复。当一切情感都成了空洞,他的爱能否唤起她内心里的真善,从而走出黑暗。或者,她邪恶的化这个世界为虚无.....
  • 娇妻撩人:别惹危险总裁

    娇妻撩人:别惹危险总裁

    她从来没有想过在这场大冒险中,他们已注定了一场至死不休的纠缠。他是商业帝国的王,是安城不可小觑的霸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锐不可当,势在必得,果断决绝,然而在这光鲜的背后暗藏着另一个秘密。他宠她,宠到极致。原本以为携手一生,却在某一天,他决然将她推开,看着他拥着别的女人,她心如死灰,终是转身离开。再见,已是三年后……
  • 重生之希望的田野

    重生之希望的田野

    有这么一代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步伐出生成长起来,经历着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变革,他们长大后很迷惘,面对了很多实际的生存以及社会问题,很多人因此都失去了人生未来的方向和曾今的梦想。一场市区高速飙车的车祸把他们其中的一员带回了1990年童年时的农村老家,看到早已离去的家人,久未联络的伙伴,闻着充满泥土芬芳的土地,在社会拼搏之后筋疲力尽的身心一下子轻松起来,从此轻身上阵,以一个成年人的思维重新经历快乐成长的过程,并用超前的意识抓住了这个时代等他们这代人长大之后早已经失去的机遇,原来的人生轨迹开始慢慢发生偏转,终有一天……平淡之中见峥嵘!——2010年末新起点乡村都市大作,和大家一起重回纯真年代。
  • 城知缘浅莫念晴深

    城知缘浅莫念晴深

    曾经彷徨过,也单纯过。记忆里那几张盈盈的笑脸,勾勒成了某种不会褪色的青春。有人说过,数年漫长的风雪,只为等一个人的春暖花开。可时间太快,总是来不及让人彷徨等待。有些路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不再。幸好,流年里最最澄澈的那抹浅笑,在蝴蝶飞过的时光里,一如最初那般模样。
  • 书信礼仪

    书信礼仪

    本书介绍书信的格式、称呼、常用语、贺卡、电子信函、网上冲浪等相关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