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900000010

第10章 公孙丑章句上(1)

[原文]

公孙丑问曰①:“夫子当路于齐②,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③。或问乎曾西曰④:‘吾子与子路孰贤⑤?’曾西蹵然曰⑥:‘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⑧,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⑨,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⑩——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11),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12),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13)。’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

①公孙丑:齐国人,孟子的弟子。

②当路:当政掌权。

③管仲:名夷吾,曾任国相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晏子:指晏婴,字平仲,是齐景公的宰相。

④曾西:曾参的儿子,字子西。

⑤子路:孔子的弟子,字仲由。

⑥蹵(cù)然:不安的样子。

⑦艴(fú)然:恼怒的样子。

⑧百年而后崩:周文王去世时九十七岁,比举其整数。崩,古代天子死叫崩。

⑨汤、武丁:商代的贤君,还有太平、太戊、祖乙、盘庚等,一共是六个君主,故说“六七作”。

⑩微子,微仲:是纣王同母的庶兄。王子比干:是纣王的叔父。孔子称微子、比干、箕子为三仁。胶鬲(ɡé):殷代的贤人。

(11)镃基(zījī):大锄。

(12)夏后: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国号夏,也称为夏后氏。

(13)置邮:古代用马递送公文叫置,步行递送公文叫邮。

[译文]

公孙丑问孟子:“先生要是在齐国当政,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复兴吗?”

孟子答道:“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晏子而已。曾经有人问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贤能?’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先祖父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哪个又强些呢?’曾西怒形于色,说:‘你怎么竟把我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国君的信赖,主持政务是那样的长久,然而取得的功绩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你怎么拿他来和我相比呢?’”接着,孟子说:“管仲那样的人,连曾西都不屑和他相比,你认为我会愿意吗?”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他的国君称霸,晏子辅佐他的国君显扬,管仲和晏子还不足以效法吗?”

孟子说:“齐国称王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您这样说,弟子就更加不明白了。像文王那样德高望重,又活了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未能把德政推行于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了他的事业推行了王道。现在您说称王天下是那样的容易,难道周文王也不足以效法吗?”

孟子说:“我怎么能和周文王相比呢?从商汤王到武丁,这中间出了六七个贤明的君主,天下归向殷商已经很久了,时间久了就难以变动。武丁使诸侯来朝,治理天下,就像把一样东西放在手心里转动一样容易。商纣坏,但离武丁没多久,那些勋旧世家、良好习俗以及仁德政教还存在着,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贤德的人,一同来辅佐他,所以商纣延续了很久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商王的土地,没有一个老百姓不是商王的臣民,然而周文王那时刚凭借着方圆百里的国土兴起,所以当时要夺天下就很艰难。齐国人有句俗话:‘纵然有智谋,不如趁时机;纵然有锄头,不如待农时。’”

“现在的时机容易称王天下,夏、商、周那样兴盛的时候,国土没有超过千里的,而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见,从国都一直抵达四方的边境,说明齐国有这样稠密众多的民众。国土不需要再扩张了,民众不需要再增多了,如果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那是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况且贤明的君主再现,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久的了;老百姓对暴政迫害的担心,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容易吃得香甜,干渴的人容易喝得甘美。孔子说过:‘德政的推行,比驿站邮亭传递上级的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出来施行仁政,那老百姓心里的高兴,就如同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下来差不多,所以只要做古人一半多的事,就可以获得比古人多一倍的成功,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如此。”

[延伸阅读]

当今时代,不管是做生意、炒股票,还是选择自己的职业,越来越突出的是机遇的问题。如何乘势待时,抓住机遇,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孟子关于“王道”、“霸道”的论述也许不能引起你多大的兴趣,但他关于“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镦基,不如待时”的看法,关于如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讨论,一定会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了。

咱们先撇开孟子关于王道的种种论述不谈,单讲他关于乘势待时、事半功倍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也是非常深刻的。

俗语说得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算得精不如运气好。”实际上,只是强调抓住时机、捕捉机遇的重要性罢了,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具优良的确不如时机重要,个人智慧也的确不如时势重要。所以,很多人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就是强调抓住时机,主动出击。

这里所说的“乘势待时”,主要是说要分析情况,抓准时机,而不是说在政治上窥风向,赶形势,搞投机。其区别可以用田径赛中的起跑为例:如果你错过了起跑的口令,老是慢半拍才回过神来,这是没有抓住时机,自然要影响你的成绩,被别人甩在后面;如果你投机取巧,抢在口令发出之前起跑,那你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反而还犯了规,有可能被逐出赛场。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乘势待进,其实也离不开智慧。有智慧才能正确分析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做出决断,抓准时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会让时机从自己的身旁悄悄溜走而不自知。就像有人所说:“许多人对于时机就如小孩子们在岸边所做的一样,他们的小手盛满沙粒,又让那些沙粒一粒粒的漏下去,以至毫无保留。”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①。”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②。”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③: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④,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⑤,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⑥,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⑦。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⑧:‘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⑨,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⑩,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1)。”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1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则苗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3)。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14);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15);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16),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17)、伊尹何如(18)?”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19),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20)。’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注释]

①孟贲(bēn):卫国人,当时著名勇士。

②告子:名不害,墨子的弟子。

③北宫黝(yǒu):齐国人,刺客。

④不受:指不接受挫辱。褐宽博:指穿粗布制的宽大衣服的人,实指卑贱之人。

⑤无严诸侯:意为心中没有可敬畏的诸侯。

⑥孟施舍:勇士。

⑦子夏:卫国人,孔子的弟子。

⑧子襄:曾子的弟子。

⑨蹶(jué):指失足摔倒的人。趋者:奔跑的人。

⑩知言:赵注云:“闻人言诵知其情所趋。”

(11)浩然:朱熹《集注》云:“盛大流行之貌。”

(12)宋:周初所封诸侯国,其始封国君是商王的后裔,据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13)遁辞知其所穷:遁,逃避,躲闪。穷,理屈词穷。宋代江西余干的学者饶鲁对于以上四句话作了这样透辟的分析:“当看四个‘所’字,如看病相似。‘设’、‘淫’、‘邪’、‘遁’是病证,‘蔽’、‘陷’、‘离’、‘穷’是病源,‘所蔽’、‘所陷’、‘所离’、‘所穷’是病源之所在。”

(14)宰我、子贡:此二人都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

(15)冉牛、闵子、颜渊:此三人都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

(16)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此用比喻说法,意为上述三个弟子都只得了孔圣人四肢中的一个肢体。

(17)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大儿子,因与弟弟叔齐互让王位而双双逃奔周国。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曾拦住马头劝谏,武王不听,于是一同隐居在首阳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为他们立传,置《列传》之首。

(18)伊尹:商初大臣,辅佐商汤王灭夏桀,有名的贤臣。

(19)有若: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比孔子小十三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因他的相貌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曾一度“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20)尧、舜: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贤君,是儒家最推崇的人物之一。

同类推荐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二重论:关于真理与境界的逻辑新思维

    二重论:关于真理与境界的逻辑新思维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热门推荐
  • 瑞皇传说

    瑞皇传说

    这是一个秘法和宝物的世界,无数的秘法令大陆上的人强悍无比,奇特的宝物让大陆充满了神秘。即使你长出三头六臂也不要奇怪,这是秘法。即使你化身成凶暴的怪物,还是秘法。我要成为双性的人类呢?没问题,秘法可以达成你的愿望。....哇啊,这个戒指会讲话,这是宝物。瞧,这根棒子会自动飞耶,还是宝物。!,这座山居然长着一张人脸,宝物?....本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因为渡天劫失败而转世重生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都市之重生修巫

    都市之重生修巫

    和师父一起穿越到巫族大陆的项乾,十年后却独自回到地球。一路走来,收获亲情、友情、爱情……这是一个十九岁少年的成长故事……
  • 追时

    追时

    人类没有完全统一之前,一切前端科学的进步,都是危险的。21世纪,物理学的多个领域,都处在理论与实践的临界点,核能作为世界天平的唯一性,随时可能被突破。国家、家庭、金钱,不管我们怎么定义和理解它们,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取舍。昨天,我们应该感谢很多人,但今天,我们应该感谢躲在深山密林和海底深渊中那些‘孤独的战士’,他们支撑着我们伟大的民族,支撑着我们伟大民族的尊严。找一份世界地图,打开看看,看看战争,离我们有多远?本书以虚构的情节,来幻想和推理,作者心目中的明天,希望大家喜欢。
  • 吀靥传

    吀靥传

    作为南滇城的嫡女姬吀靥与妹妹姬萱谖一同嫁给了凤凰城少年城主凌霄。然而九州中这最为浩大的一张婚礼却在各州之间的尔虞我诈中让姬吀靥新婚之夜的婚房中被大火湮没沦为焦骨,从此只有三魂而无魄。只有三魂的一个游魂,八荒之外,飞雪漫天。凛凛冰山飞白雪,它温柔的包裹着万物,让它们安详的在自己的怀里熟睡着;又狠毒的扼杀着所有的弱小生灵,让它们消失的了无踪迹。让人迷惑了吗?迷惑了,不知所向!......九州八荒天下由竹江城、九幽城、白溪城、南滇城、凤凰城五城坐拥,来自九幽的鬼罂;竹江的蜀葵、南芫、半夏、风铃;白溪的白及、白芍、老城主、白头翁;南滇的吀靥、谖萱、翟竹;凤凰的凌霄。
  • 伯贤之为你而唱

    伯贤之为你而唱

    不要再找原来那个我了,她早已死在了摇篮里,她的善良还没有萌发时就被扼杀了--BYpoppy
  • 九龙神天书

    九龙神天书

    剑指苍穹莫问道,笑谈宇内凭谁嘲。心系红颜风云怒,怒斩八方任逍遥。天书被毁,轮回传承,造就一代传奇,全职天才的诞生,炼丹,炼器,阵法,御灵。
  • 天绝元素

    天绝元素

    创世神自杀了!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天绝变成了废物?为什么林家只剩下两人?
  • 医妃荣华

    医妃荣华

    医学世家出身的梅落,糊里糊涂来到她最不喜欢的大清朝。她隐忍睿智,能为了隐藏自己的实力可以低调至尘埃中,却因一时心软替人入宫。尔虞我诈的后宫生活让她沉浮如萍,历经风雨情伤之后,最终踏出森森宫墙,成为“御前行走”,代天子巡狱。“爱我你怕了吗?”他问,眉间蕴着万缕柔情,却只为她一人萦绕。“你若在我身旁,负了天下又怎样!”她扬眉,笑得肆意张扬。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管理心理学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阐述管理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出版的管理心理学教材仍属于系统化的精英教育内容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普教化趋势,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