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2400000006

第6章 石嘴山——名胜古迹(2)

5.“山石突出如嘴”处

李洪图2002.3.6

石嘴山之市名源于地名,地名又源于山名,山名源于山石之形状。《大明一统志》载:石嘴山“在卫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明清的宁夏方志亦有如是记载。显然,石嘴山之所以名为石嘴山,是因为“山石突出如嘴”。

在石嘴山工作多年,始终未见过“山石突出如嘴”之状。直至1987年6月随市志办的同志察看古迹时,始寻到“山石突出如嘴”之处。

那地方位于石嘴山当地人俗称石喇叭之处的黄河岸边,亦即石嘴山城区至河滨区的中途,紧靠公路边,面向黄河。若从路上观之,几于平地,但面河的一方,巨石突出,伸向河面,从石之两侧观之,确如张开之大口。“山石突出如嘴”,此之谓也。

当年石嘴山“山石突出如嘴”之处,或许并非此处这一小段,而是沿河很长很长的一段。大约是自然与人事诸多原因,使之逐步缩小,留存下来的仅此而已。然而,有此一处,当可使后来者形象地明白市名的来历。

6.涝坝口石刻塔

李洪图2002.1.23

石嘴山市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两处共七座石刻塔。其中,涝坝口两座,大枣沟五座。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炎炎夏日,一行十余人乘一辆中巴,从大武口沟口的石城子开始,至正谊关口的老关疙瘩,看遍沿山一带古迹,涝坝口石刻塔亦在其中。

石刻塔者,山崖石壁上雕刻的塔也。涝坝口石刻塔在沟口北岸的崖壁上,并排两座,皆为喇嘛式塔,由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呈三角形。两塔造型相同,西边的石刻塔三层须弥座上,为覆斗形塔身,腹中见开方龛,龛高30厘米。宝珠塔顶上置一小三角体塔刹,塔体通高2米、底宽1.2米。东边的石刻塔为五层须弥座,塔体通高1.8米,底宽0.95米。两塔表面均有白灰残痕,说明塔体曾以白灰抹壁。有关人士据塔之造型及西夏盛行佛教并风行喇嘛教诸方面,判断该塔系西夏时期所刻。若干年后,《石嘴山日报》有报道云:有牧羊少年于石刻塔附近捡得铜碗,村民接踵而至争相挖掘,获铜碗、铜盘、铜豆若干。有关部门闻讯后全部追回。《宁夏日报》有报道称:这批铜器,经专家鉴定为西夏祭器,弥足珍贵。这批文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石刻塔乃西夏时刻制。

天空云卷云舒,山谷中寂静无声。石刻塔既是宗教活动之产物,当年这里必定有相应的宗教活动。然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对于数百年前的情景,今人不可妄断。当我从山上往下走时,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石壁上,两座石刻塔清晰可见。岁月如流,物是人非矣。

7.石嘴山市境的史前遗存

李洁2006.8.25

石嘴山市境发现的史前遗存有四处:暖泉遗址、明水湖遗址、简泉遗址、高仁镇遗址。

暖泉遗址在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其地位于平罗县西南58公里的贺兰山洪积扇上。在这处遗址,发现了石器、陶器等文物,还发现了房址。房址为浅地穴式,略呈方形圆角,边长3米左右,朝东设有门道。房址中心设有煮饭、取暖、照明用的火膛。火膛旁有磨盘、磨棒等加工食物的器具。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定居,并已出现原始村落。

明水湖遗址在大武口明水湖。其地在平罗县西北9公里处,北临北长城。在这处遗址发现了石叶、石片、石核等,还发现了红陶、灰陶陶片、石珠等。这也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简泉遗址在大武口简泉村。其地在石大公路旁,贺兰山脚下。在这处遗址发现了刮削器、石核等石器。

高仁镇遗址在平罗县高仁镇,其地在黄河以东。在这处遗址发现了细石器、仰韶文化半坡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片,龙山文化陶片等。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在1987年来宁夏进行考古调查时,于6月22日到简泉遗址、高仁镇遗址考察。考察后,他在给市志办的复信中说:“高仁镇遗址范围较大,在流动的沙丘之下,暴露有文化层,是宁夏北部遗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处。”他还说,简泉遗址“文化性质尚难作进一步判断”。“总的来说,宁夏北部的史前遗存,包括细石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细石器的早期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但它的晚期也可能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并存。这些遗存的相互关系尚有待深入工作。”

我市境内的上述史前遗存,说明距今四五千年之前,今石嘴山市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草木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很适合人类生存居住。当然也说明了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不但已有人类活动,而且已有人类定居。今天,如果你站在这些史前遗址上,遥想当年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狩猎、生活的情景,你一定会感到这片土地的久远、厚重,无尽的沧桑之感一定会油然于心头。你也一定会为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自豪。

8.千古兴废昊王渠

李洁2006.9.29

昊王渠又称李王渠,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位时(公元1032年~1048年)所建。昊王渠遗迹是石嘴山市境内的西夏遗迹之一。20年前,在当时的大武口乡,尚能看到昊王渠的痕迹。不过,那时是在文物工作者的指点下才看出来的。眼下,大约已很难寻觅旧迹了。

昊王渠实际上是在汉代和北魏古渠的基础上开建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在贺兰山东麓建成了一条长达120里的大渠,因其处于贺兰山下的高处,因而名为高渠。汉王朝灭亡后,羌族等游牧部族占据今宁夏,高渠亦随之废弃。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薄骨律镇(其辖地约为今宁夏北部)镇将刁雍主持在搞渠的基础上重开水渠,名为艾山渠。艾山渠使用不久,又淤塞废弃。李元昊在位时,对废弃的艾山渠加以修复并扩大延长,使之成为一条宽20的多丈,长300余里的大渠。这条大渠起于今青铜峡,止于今石嘴山,与今西干渠平行,但在今西干渠之西。汉代的高渠,北魏的艾山渠,并未延伸至今石嘴山市境,唯有李元昊扩建的昊王渠进入了今石嘴山市境,并留有遗迹。

昊王渠使用时间并不太长,随着西夏的灭亡,又再度废弃。直到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又大规模疏浚整修。当时主持整修工程的宁夏巡抚都御史王珣有诗曰:“滚滚河流势险哉,平分一派傍山来。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哉。”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重修这条大渠,一是为了“防胡”,二是为了“屯守”。也就是说修渠的目的是想把水渠当做阻击游牧民族的防线,同时还想屯田,发展农业。于是,这条渠又名为靖虏渠。渠名也就有了军事意味。然而,这次修整,劳民伤财,徒劳无功。因为“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财耗力困,竟不能成,仍为废渠。”

汉代高渠、北魏艾山渠、西夏昊王渠、明代靖虏渠,几次修复,几度废弃。“修”当然是农田灌溉之需,“废”则是地理条件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其一是该渠位于贺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沙砾部位,渠水渗漏严重。其二是渠道穿越20多条山洪沟,水渠易被山洪冲毁。其三是黄河河床不断下切,地面相对抬升,渠首引水困难。在此情况下,只有降低渠首和上游渠身,但最终为顽石流沙所困而告失败。

昊王渠的兴废展示了宁夏悠久的水利历史,显示了古代宁夏人民兴修水利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这足以令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引以为豪。

9.石嘴山采矿之始

李洁2005.9.30

石嘴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始于何年?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述,见于《石嘴山土神祠记》。

清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通智奉旨修建惠农渠、昌润渠。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惠农、昌润二渠建成,又分别在今平罗县姚伏、宝丰,曾设新渠、宝丰两县,并将原平罗柔远市口移至石嘴山。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通智在石嘴山修建了一座土神祠,并题写了《石嘴山土神祠记》。

《石嘴山土神祠记》全文是:“侍郎臣通智、大理寺卿臣史在甲奉命重兴是役。方大功未举,计用石、铁、煤炭,为数甚多。远用恒艰,爰于石嘴山相度采取。托皇上天福,山川献瑞,应手而得。取石十万余丈、铁五十万余斤、煤炭不下十万车。闸座城堡,不劳而成,且向之荒滩,今成沃壤,耕凿遍野;铁石、煤炭,取之不尽;更出干泥,烧造瓷窑,以资民用,万户欢呼。因上奏九重,钦奉硃批:‘此皆上天仁爱苍生之大德。朕以手加额焉。钦此’。臣等仰体国家崇德报功之典,于山之阳择地建祠。俾山土神祗有所凭依,人民商贾得抒诚敬。于是乎记。”

这篇记述修建石嘴山土神祠之缘起的记文,是颇有史料价值的。从文中可见,通智当年修建惠农、昌润二渠,建筑新渠、宝丰二县,乃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会同史在甲维修唐徕渠时,曾就近取料,在石嘴山采石十万余丈、铁五十万余斤、煤炭不下十万车,用以修建闸座、城堡。据此可知,早在清雍正年间,石嘴山已有冶铁业。另外,记文中说,石嘴山“更出干泥,烧造瓷窑”。可见至迟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石嘴山就已有了烧瓷业,开始生产瓷器。至于采煤业当然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之际。道光九年成书的《平罗纪略》记载平罗物产时说平罗出产煤炭、石炭、干炭、干泥,炼铁、烧瓷,为使“山土神祗有所凭依”,“人们商贾得抒崇敬”,所以才修建土神祠。惠农、昌润二渠建成,新渠、宝丰二县增设,“移市口于石嘴子”,于是石嘴山便有了商业活动。采石、开矿、炼铁、烧窑,于是石嘴山便有了冶炼业、采矿业、烧瓷业。上述各业的出现,再加之石嘴山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交通要道。所有这些便构成石嘴山形成城镇的要素。

10.清代蒙汉贸易的口岸

李洁2005.8.18

石嘴山俗称石嘴子,左依贺兰山,右临黄河,地处险要,为水陆交通要路。清代在这里开设市口,是宁夏与毗邻蒙古族聚居地区贸易的口岸之一。

清代,宁夏与毗邻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贸易是有规定地点的。当时规定开设市口的有三个地方,即花马池、横城、石嘴子。这三个市口,每十天交易一次,每月开市三次。开市之日,蒙古人可以到市口交易。除此之外,清廷部郎衙门还发给阿拉善左旗腰牌三十面。每牌限十人以下凭牌出入赤木口、黄峡口、宿嵬口,到宁夏(银川)城,于宁夏居民交易。宁夏居民不经官方许可也不得私入蒙境。

石嘴子市口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由平罗柔远市口迁址而来。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0年)在平罗城北“柳陌河之边墙西闇门”开设市口,名为柔远市口。其地距平罗城三十里。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通智建成惠农渠和昌润渠,增设新渠县(在今平罗姚福)和宝丰县(在今平罗宝丰)。与此同时,“移市口于石嘴子”。

清代对蒙汉贸易控制甚严。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为了禁止在蒙汉交易时“勒索抽用钱”而立于石嘴子大街上的两块石碑表明了蒙古人出售商品的种类。碑文说:“蒙古一、二月出卖皮张,三、四月卖绒毛,五六月羊,七八月马,九月茶马,毕岁以为常。……”蒙古人用皮、毛、羊、马进行交易,购回布匹、茶叶、日用杂货。

石嘴子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地开设市口后,清代统治者防范甚严。按规定,石嘴子市口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开市交易。交易之日,平罗营参将、鄂尔多斯梅林、厄鲁特梅林亲临市口,共同监督贸易,维持市场秩序。当时在石嘴山市口建有监夷厅、东监夷厅、西监夷厅,分别为上述汉、蒙官员的办公之地。因为交易时有税,故而市口还没有税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大地震后,昌润渠倒塌,地成泽国,民户星散,新渠、宝丰二县随之裁汰。为了加强石嘴子的防务,又从平罗营拔出都司一员、千总一员、兵丁二百五十名,移驻石嘴子附近的大敌台(在今红果子)。大敌台千总带兵丁五十名驻防石嘴子。后因石嘴子“民蒙交涉事件繁多”,当地“人夫工匠络绎不绝”,统治者担心“不时逃亡奸宄易于混迹”,又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在这里“设立文武,专司稽查弹压”,向石嘴子派驻主簿一员,把总一员,带兵丁五十名,负责管理蒙汉贸易事务,维持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石嘴子市口自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始,至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止,前后历时一百八十五年之久。辛亥革命后,废止了清代的蒙汉贸易规定,但石嘴子仍然是蒙汉贸易的中心。

11.石嘴山市境的贺兰山口

李洁2006.7.28

贺兰山耸立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南北绵延二百余公里,东西最短处十余公里,最长处五十公里。在古代,它是我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贺兰山有许多沟谷,这些沟谷是东西之间的通道。沟谷的进出口,称为沟口,战时为关隘,平时则为交通要道。

同类推荐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其拔峙雄浑的气势,绵延奔腾于北国万山峻岭之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名人典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无不成景,简直浑然天成,独具特色魅力。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蜀山奇缘

    蜀山奇缘

    小说以虚构的神话时代为背景,通过当时的恩怨,对神仙,妖魔进行描写,展示一幅波澜壮阔的离奇画卷。
  • 狐妖乱世

    狐妖乱世

    狐妖身负重仇,仇恨的种子在她心里燃烧不止,使她做出一系列祸国殃民、涂炭生灵的累累恶行。她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苏妲己。
  • 雷火帝君

    雷火帝君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脚踏风浪,为的是能把天捅一个窟窿。捅的越大,里面的寒冰落下的就越多。冰霜打在身上,就像针尖一样扎人,但他们敞开胸口,毫不畏惧。光明与黑暗长存,唯有雷火,燃烧尽罪与欲望。纵我,花下风流沙场醉,提刀立雪斩斜阳。
  • 青春的借条

    青春的借条

    我们俩是高一才认识,开始冤家路窄,后来发现,我好想喜欢上他了,我不知道他是否喜欢我,日久生情。
  • 神奇宝贝之传奇再现

    神奇宝贝之传奇再现

    不一样的大陆,不一样的神奇宝贝。穿越过来的小星,经历千幸万苦终于找到杀父真凶。可惜自己毫无能力......
  • 死灵现世

    死灵现世

    一款游戏《死灵》与现实世界融合,神魔鬼怪现世,末世的生存,末世的混乱,末世的人性,一路走来,考验和着血泪,情感混着无奈。你是我创造的主角,去完成你的使命吧!末世类文,非种马,加入了部分游戏的特色,副本则是无限的形式。本人最喜欢字母大和东哥的文文,一切向大大看齐,但也只能说是尽量
  • 踏碎神魔

    踏碎神魔

    身死轮回,今何在,死尸满目。魂未灭,剑痕犹在,内心难悟。角斗场中杀千命,横刀立马天地怵。万夫敌,笑眼望人间,谁人怒?为兄弟,断头骨。火海闯,刀山度。忆前尘仇恨,血洒前路。此恨难消踏神魔,步步血溅人鬼哭。英雄志,难掩坟前泪,情难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Letters

    The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风云之战神

    都市风云之战神

    叶枫,他们都他疯子。。也许他真是疯子。。也许他是天才。。但他的世界里有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
  • 那年,我们浪费的青春

    那年,我们浪费的青春

    她叫莫晓暖,他叫苏陌。她以为,他对她是特别的,原来,他对谁都这样好,她的一厢情愿,换来的是他的毫不留情。她伤了,他笑了。小果皮我第一次写,希望你们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