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1900000010

第10章 李文饶浙西理政 韦处厚谏召前相

且说李德裕出镇浙西,刚到任就接到了一桩刑讼案。原来浙西治所杭州有一座甘露寺,寺院方丈新近任命主持慧空。他接任不久,寺院财物就亏空白银上千两,其他僧人众口一词,以坐赃致罪,告之节度衙门台下。唐代法律本刑、民不分,按照《唐律》理应由节度衙门受理。案成,李德裕依“诸鞫狱者,皆须依所告状鞫之”,提审被告。慧空上堂以无理申辩,甘愿领死罪。李德裕大是奇怪,就训喻说:“《杂律》规定,‘诸坐赃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匹加一等;十匹徒一年,十匹加一等,罪止徒三年’,汝罪不至死,何以自认死罪?”慧空仍叩头谢罪道:“贫僧无力辩白,故甘愿领死罪。”李德裕又道:“汝坐赃数额巨大,罪不容赦。然汝主事才一月即隐用千金,其金用于何方?”慧空一时无法说出,李德裕心想,此案多有疑窦之处,就命暂将慧空羁押。

李德裕遂提取甘露寺来往账目,见历届主持所移交的账目,移交银两多少,一笔一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他便去走访甘露寺僧,寺僧仍众口一词,都说全被慧空挥霍一空。但德裕想,千金并非小数,一月内便能挥霍得尽,必有大款用项,慧空何得不置一辞?他再去询问方丈,方丈只是说:“未见慧空有使钱处,还望节帅明察!”德裕就更加疑惑,便连夜探监再审。慧空这才说:“众僧都愿意为主持,以往主持都买好僧人,得以推举。为主持后便以寺中银向佃农放债,放出去的是银两,入账的却是空放文书,其银两去向,贫僧并不知晓,引起众僧不满,共相攻讦,贫僧实无力辩白。”德裕又问:“方丈既知内情,何得不言?”慧空道:“方丈其实也不知千金之去向,其若明言既拿不出真凭实据,恐人众口一词委他以诬告罪,又怕众怒难犯,一人难以当之,才愿经公,盼明公明察公断。”李德裕点头不语。

他回到私衙苦思,怎样才能查出真相,为慧空辩冤?后来他忽想到,浙西寺院多沿用南朝的旧习,以金银作为贮币,再使用时可拿出兑换成铜钱或绢帛进行流通,不同的主持,将白银熔成银锭时,各有不同的形状,以示区别,往往有马蹄形、银饼式、通宝式等。第二天他便传唤原告众僧中的十数人,问他们道:“尔等可见过千金之银?”众僧纷纷说:“交割时,贫僧亲眼见一一令慧空过目、收贮。”李德裕微微一笑,令衙役从市上雇来十数个兜子(只有座位而没有轿厢的便轿),命每个原告分乘一个兜子,放下兜子的轿帘,令他们互相看不见,且互相间不能说话,并取来和好的黄泥,命众僧分别依次捏出历届主持移交千金白银银锭的形状。十数个僧人或捏不出,或胡乱做成银锭模型,一一置于兜子之前。凡是做出金锭模型的,令他们分别按历届主持交割金锭的形状,将模型排出,他们便或胡乱排列,或排不出。

李德裕巡视一番后大怒,升堂将他们带上,厉声斥道:“尔等根本不曾见过千金银锭之形,还不如实招来,大刑伺候!”众僧慌忙叩头道:“愿招!”原来历届主持在任主持前,就对众僧许下愿:“只要荐我为主持,我必与师兄弟共享乐。”故在更换主持时,大家就共同推荐他。他任主持后,便将甘露寺的田租等收入,先熔成金锭,到用时再切割成碎银分给众僧,任他们入青楼、嫖私娼、观百戏,尽情享乐,但他们见到的只是些碎银块,并未见过真正整个的银锭。因此李德裕命他等用黄泥做出历届主持所铸的银锭形,他们肯定做不出。

主持和众僧们的所作所为,方丈不可能没有所耳闻,他要顾及甘露寺的名声,就想用换主持僧的办法,从控制钱财入手,只要断了众僧的经济来源,他们自会渐次收敛,无法再去挥霍享乐。不曾想,众僧们已是通通作弊,主持更换后,仍继前胡为。直到后来,方丈看慧空并不与众僧同,便直接命慧空任主持。在交接手续时,慧空见到的只是一些文籍,并不见金银实物,众僧们轮流给他做工作,要他依前历任主持之例去做,慧空不答应。众僧便私下商议,要除掉慧空,计议已定,就共同告发慧空坐赃贪污了甘露寺千金,诬他入狱。等到众僧做不出金锭的泥模,李德裕威胁说要对他们动刑时,他们个个害怕,这才说了实情。李德裕大怒,便仍令慧空为甘露寺主持,凡参与诬告慧空的僧人,通统追回度牒,令他们返俗,回乡种地,以此入奏朝廷。但当时正在享乐的唐敬宗以为此乃区区小事,用不着小题大做,便不予理会。

正在这时,和浙西邻近的徐泗方镇出现的问题,却使李德裕心惊,他敏感地预料到,这事将是国家祸乱的征兆,必得引起朝廷重视,且要审慎处置。却原来徐泗观察使王智兴,见朝廷对河北三镇割据者无可奈何,就心生效仿割据之念。他素来蛮横,却很有心机。原本唐代佛教兴盛,但国家每年对剃度为僧是有严格控制的。贞观二十二年(648),玄奘劝唐太宗度僧以树功德,唐太宗虽采纳其谏言,但下诏京城及天下州寺只能各度五人,弘福寺允许度五十人。全国共有寺院三千七百一十六所,共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这些僧尼全由朝廷发给度牒。自唐太宗起,朝廷对每次度僧尼人数有严格控制,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要保证有充分的社会生产劳动力,可保证国家税源;二是要保证有足够的兵源,以备征战之需。贞观时,全国人口有四千多万,天宝元年(742)约五千一百万,僧尼所占比例都很小。到了晚唐,人口仅为盛时的一半(其中不乏逃匿户口),而僧尼就已发展到七十万。

王智兴为了便于控制,就想于辖内大肆剃度僧尼,再将寺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他借口唐敬宗生日将到,上疏请求在泗州大设戒坛,大度僧尼为唐敬宗祈福。昏庸的唐敬宗十分高兴,欣然允准。王智兴见诏允,狞笑一声,在徐州、泗州一带,大肆招度僧尼,兼并土地,名为“祈福田”。老弱百姓失去土地者,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身为浙西观察使的李德裕,闻报大批难民渡淮、渡江而来,忙命沿途州县搭起了粥棚,开仓救济饥民。为了看个究竟,他仅带亲随微服私访,亲到码头去看,见渡江者,大多都是扶老携幼者和僧人。他询问百姓,大家都哭诉道:“凡家中有三个儿子,官府强令其中一人要剃度为僧。凡稍有不从者,官府便申斥道:‘为皇上祈福,谁敢不从?’就强行抓入寺院剃度,然后放火烧了我们的房屋,抢走土地,如今我们无以为家,只得扶老携幼出来逃难。”李德裕大怒道:“自元和后,天下就禁度僧尼。王智兴怎敢如此大胆,竟违律胡行?”百姓见这个四十出头的壮年汉子,一身读书人打扮,竟然仗义执言,反来劝道:“公子噤声,听他们说这是奉了皇上的圣旨,让他们知道了,会招来杀身之祸。”李德裕见不便再说什么,就愤愤起身回衙。

他回到节帅府,立即写了一道弹劾王智兴的奏章,派快马送入丞相府,托裴度上奏。裴度看后大是吃惊,不敢怠慢,立即叩宫求见。正在后宫宴乐的唐敬宗,听说裴度入谒,不敢不见,只得出延英殿宣。裴度拜见后,唐敬宗赐坐,裴度谢坐后双手递上一份奏章,在一旁落座。敬宗问:“卿为何事上奏?”裴度施礼答道:“陛下御览自明。”敬宗开启,见上写道:“智兴为坛泗州,募愿度者人输钱二千,则不复勘诘,晋加落。自淮而右,户三丁男,必一男剃发,规影赋,所度无算。臣阅渡江者日数百,苏、常齐民,十固八九,若不加禁遏,则前至诞月,江淮失丁男六十万,不为细变。”其后署名是“浙西观察使启奏”。

唐敬宗看完后张着两眼,结结巴巴地对裴度说:“王智兴只说诞月为朕筑坛祈福,怎会事至如此?”裴度侧身施礼说:“违律剃度敛财尚且不说,这苏、常等州乃国家财赋重地,若人去地空,王智兴借口因陛下有诏,而庶民避之,财赋无供,自此以后国家税赋尽入王智兴之手,陛下怎处?”唐敬宗大惊,站起身来,结巴着说:“这……这……如何是好?”裴度平静地说:“陛下立即下诏徐泗停止一切剃度,令王智兴招抚百姓回乡,归附其田土,致力农耕。”裴度沉吟了一下,又道:“王智兴此举,恐另有考虑。陛下不妨密诏李德裕整顿兵备,以防不测。”唐敬宗忙说:“就依卿奏!”裴度起身辞出。

却说裴度一入宫,王守澄就得了密报,知道裴度叩宫入谒,并非为寻常细事,就赶紧派人通知了李逢吉。李逢吉不敢怠慢,立即整备入宫,不料在宫门口碰到了出宫的裴度,赶紧笑着上前施礼问道:“端公何来?”裴度一边还礼,一边反问道:“公为何而来?”李逢吉支吾道:“下官进宫问安。”裴度笑说道:“此时进宫问安恐非其时!”说完不等李逢吉回言,就一揖说:“下官失陪了。”说完扬长而去,李逢吉望着裴度的背影,冷笑一声,转身入宫求见。

还在延英殿独自寻思的唐敬宗听小太监报:“端公李逢吉求谒!”唐敬宗忙说:“赶快宣!”李逢吉笑着走进,躬身施礼道:“臣特来请安。”唐敬宗不等说完,就连说:“罢了,罢了!”接着就把李德裕弹劾王智兴、裴度所奏的对策,一股脑地告诉了李逢吉,又问道:“爱卿以为如何?”李逢吉一直躬身表示洗耳恭听,此时眼珠一转,心想:正可一箭双雕。接着缓缓说道:“裴公所言有理,陛下除诏命李德裕防范外,兴元是徐泗通京师的咽喉要道。如徐泗有变,兴元还需一员重臣镇守。臣以为裴公名震朝内外,镇守兴元非裴公莫属。”唐敬宗立即说:“就依卿奏!”

李逢吉满心欢喜地出宫,心想:真是天赐其变!这一来,让李德裕守浙西,在南面防备王智兴,一时休想回朝。再让裴度镇守兴元,在北面防备王智兴,让他离了朝廷,我岂不是耳根清净?接着又转念想道:且慢,何不将裴、李二人所奏,弹劾之事告诉王智兴,逼他不反也得反。苏、浙一带战事一起,裴度、李德裕两人不但回不了朝,迁延日久,恐怕还劳而无功。对!就这么办,不过此计尚不可让王守澄知道,防他坏我大计。

果然,唐敬宗诏令裴度以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临汉监牧去镇守兴元,裴度出朝后李逢吉更肆无忌惮,他并不将自己一箭双雕之计告诉王守澄,只略略说了李德裕弹劾王智兴,皇上以防不测,令裴度去镇守兴元。王守澄何等狡猾,心知让裴度出朝必是李逢吉所为。不过李逢吉这样做,和自己的心意是一致的,他听后也不说破,只是一笑了之。李逢吉就派心腹暗中到徐州去,把李德裕如何弹劾王智兴的,裴度又是如何谏言对付王智兴的,唐敬宗不日将要下诏禁止王智兴继续剃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智兴。不过李逢吉怕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并不写只字片言,只是派人传言而已。王智兴心中打什么主意,他当然比谁都清楚,听了来人的传言,正道着自己的心病,自然不会不信,但对于裴度之谋,他又不能不有所顾忌。

听说王智兴将为乱,又得知裴度出朝,可惊坏了韦处厚,他连忙进宫去见唐敬宗奏道:“徐泗若有事,朝内外正要仰仗裴公处置朝政,陛下怎可令其出朝?徐泗一旦有变,朝廷处置稍有不妥,为害不浅。”唐敬宗吃惊地问道:“何至如此?”韦处厚道:“近闻沧景也颇不安宁,徐泗可得裴公阻其北,沧景又靠谁去阻遏?”唐敬宗大惊道:“沧景事为何不听李逢吉提及?”韦处厚道:“李逢吉久欲排挤裴度出朝,其若再提及沧景事,其奸可得施行?”唐敬宗跌脚道:“李逢吉误朕,今当如之奈何?”韦处厚沉吟良久说:“成命已下,岂可又废,不可使陛下失信于文、武。姑且使裴公留于兴元,以观徐泗、沧景之动静。一旦有变,陛下可立召裴公回京,无论如何,裴公都不可在外久留。”唐敬宗闻言,才真正舒了一口气,但他腐化享乐的旧性却没有根本改变。

同类推荐
  • 王子公主故事

    王子公主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公主的才能和智慧受到所有臣民的称赞,可是国王却认为一个姑娘,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和本领。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热门推荐
  • 吸血鬼骑士之绯儿

    吸血鬼骑士之绯儿

    第一世的她,是一个孤儿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被一个组织头目捡到进行训练成为一个顶级的女杀手,代号——血,获得第一份爱情。可是因她而死。第二世的她,被家人‘禁锢’在家中与世隔绝,但家里的人都十分疼爱她,获得第一份亲情,但一个雪天剥夺了她的一切。第三世的她,世界会如何?
  • 复仇之不灭剑神

    复仇之不灭剑神

    怒杀仇敌,斩落千万人头,只为父母上天之灵。黑袍如墨,紧握手中清光,与倾名满华夏。却因一人而打开了他铺满灰尘的心门。血染天下,他紧握的她手,轻声问她“你可曾后悔?”她不语,眸中映着他的容颜,清晰的吐出二字“不曾。”
  • 诛魔仙侠传

    诛魔仙侠传

    这算啥事?穿越后,倒霉遇上退亲就算了,还要叫一条大黑狗作叔?他奶娘的,这里的妖怪,全是从西游记跑出来的呀!幸好咱老爹给咱留了一把绝世魔剑,还有家族可以进阶的玄功。可是,有个自私自利的死人妖,从绝世魔剑里跑了出来,要命呀......还有那个超级无敌老爹,你给我留那么多线索,全都指向了一千年前,到底想说啥?好吧,不管啥罪过,我一个人扛,老天爷生就咱这副肩膀,就是为了挑重担的。但是,超级老爹,我可没心思去收拾你的那个烂摊子呀,我不是那个命。还有美女呀,我宁愿救你十次,也不愿亲你一口,那可是我的初吻!......老头,你有种再让我穿越一次,看我不死给你看!
  • 誓不再婚

    誓不再婚

    结婚。离婚!再婚?婚姻的围城中,这个男人,背叛伤害,薄幸辜负。她绝地反击!情爱的追逐中,那个男人,阴谋算计,风起云涌。她抗拒沉沦!这场报复,赢家是谁,输家又是谁?那场纠缠,伤了谁?又痛了谁?当尘埃落定,真相大白时,她心已殇,让那些男人们都靠边站去吧!这辈子,誓不再婚!
  • 美食大陆

    美食大陆

    为加诸在中华美食头上的污蔑来正名,谁说中华美食是三等公民?谁说中华美食是廉价的代名词?谁说西方饮食才是文明和高贵的代表?谁说亚洲是日本菜的天下?看一个天才勤奋的小厨子如何在一个类似与欧洲的魔法神明世界里打下一个大大的中华美食天地来。本书不欢迎那些认为中华美食是二等公民的二鬼子来看,中华菜在世界上的地位低那是那些继承厨艺的厨子老板自己作践,但是中华美食的本身依然是世界顶级的。
  • 塔罗社

    塔罗社

    我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一副塔罗牌,是你的过去、现在、未来......如何,你要占卜吗?
  • 所有星空都爱

    所有星空都爱

    林时雨八岁的时候,她独自趴在象征童年的白纸上努力写满学习。十七岁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在象征青春的白纸上写下友情。后来,友情消失了,她写下爱情。再后来,爱情也消失了。于是那张白纸上不再有黑字,而是镶满了铅灰。她以为青春这条道路上只有她一人颠沛流离,殊不知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有个少年一直在等待。等待有那么一天,紧握她的双手。当这世界上所有星空都爱她,他的吻轻落在她眉睫,从此再也不分离。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本书以此为主线,告诉你如何从心性开始完善自己,做到: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发觉心灵的澄明与宁静,让人生因清晰而透彻,让生命因不语而若兰清雅。
  • 只嫁不爱

    只嫁不爱

    沉静,温柔善良,漂亮,贤淑,勤劳,所有的美好品格都展现在她的身上。无赖,地痞流氓,打架,喝酒,赌博,所有的恶习都在他身上显现。她不能容忍一个混蛋做自己的老公,也不能容忍一个背叛自己的人继续当男朋友,当一切出现冲撞时,她依然选择那个很混蛋很混蛋的人,因为她可以只要婚姻不要爱情,却不能要爱情时也要背叛。
  • 童话结局

    童话结局

    童话的结局,有好也有坏只要做好你的本分才可以走向美好、美满的,结局。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