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4600000004

第4章 民族英雄戚继光(4)

罗贯中敷演三国史

一场春雨洒落大地,残留在空中的乌云还遮蔽着偏西的太阳。罗贯中来到老师施耐庵的家门口,一眼便看见老师站在庭院里,正对着那丛竹子出神。他蹑手蹑脚地走过来道:“老师如此聚精会神地观赏竹子,其中必有深意在!”施耐庵转过头来一看,弟子罗贯中已站在他的跟前。他笑着对罗贯中说:“还是那样顽皮,快进屋里!”罗贯中道:“弟子就在外面陪着老师观竹,岂不别有一番情趣?”施耐庵捋了捋飘在胸前的胡须说:“我非常喜欢这丛竹子,它们美化了我的庭院。在教书、写作之余,我总要观赏它们一番。”他又用手指着那些大大小小的竹子道:“贯中,你看,竹芽伸出头,笋壳垂着手,嫩叶张开嘴,柔枝抬起腿,竹竿伸直腰,短促的竹节,挺拔有力。”罗贯中道:“这丛竹子在老师心目中美极了,他一定能启发您的创作灵感!”他刚说完,一阵微风吹来,水珠从竹树上滚落下来,滴滴嗒嗒地响成一片。施耐庵道:“听到这种声音,我就象听到梁山好汉向敌营冲去的脚步声!”他的话音未落,天空的云彩飘散,夕阳照射下来,竹树在地面投下花花点点的影子。他接着说:“看到这竹影,我就象看到了梁山泊那深邃幽远的样态一般!”罗贯中道:“这丛竹子难得生长在老师的庭院里,它们也好象不愿夹在池边岸旁的杂树中间!”施耐庵仰天大笑道:“贯中的话总带几分幽默的色彩!”他止住笑声,又非常认真地说:“我想,贯中无事不登门,此番来这里,必有话要对老夫讲!”罗贯中道:“今日来老师这里,一来打听一下老师创作《水浒传》的情况,二来要告诉老师,我已开始动笔写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听了,高兴地说:“我们到外边去,边走边谈!”

罗贯中搀扶着施耐庵走出白驹场。施耐庵道:“我们就到前面那道低矮的山梁上转一转!”罗贯中半开玩笑地说:“老师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路上,施耐庵首先问道:“有这样一把古琴,它的原料为根植洞庭湖畔、傲立风雨之中的梓木,生长于龙门山巅、几经生死考验的桐树,它又经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制作而成。你说,它的音质如何?”罗贯中答道:“优美。”施耐庵接着说:“老夫希望你制作出这样的古琴。”罗贯中道;“老师是在暗暗要求我,深入开掘历史题材,精心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一部足以流传百世的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大笑道:“好个机灵鬼!”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贯中啊!在我的成百上千的弟子中,唯有你和我一样,在创作小说。”罗贯中道:“历代的人们认为:凡是小说,均为浅薄琐屑的言论,属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类的东西。唐、宋、元以来,诗、词、曲等作品大量涌现,写小说的人却很少。老师勇于向传统观念挑战,锐意破除陈规陋习,埋头创作长篇小说,其功绩将超越前代英才。老师所写的部分《水浒传》手稿,我已拜读多遍,我相信,老师一旦创作完《水浒传》,它一经问世,必将震撼千百万读者的心。小说的价值,也就由此被人们真正发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便一步一趋地跟在老师的后面,创作长篇小说!”施耐庵再次大笑道:“贯中啊!你总是振振有词!”

师徒二人翻上那道低矮的山梁,但见女萝草披覆四野,它们有的爬到树枝上,有的缠在别的植物上。在暮霭的笼罩下,它们那半绿半黄的皮肤更加引人注目。风吹过来,它们拳曲起身子,风吹过去,它们又伸直脊梁。施耐庵指着一片女萝草道:“这种草最没有个性,这一点也最不足以取法!一个有个性的人,只有鸣钟巨雷才能叩开他的心扉,只有光风霁月才能比拟他的胸襟、怀抱。个性不鲜明的人,写不出好作品!”罗贯中道:“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导,努力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星星开始眨眼,月亮露出笑脸。师徒俩仍站在山梁上。罗贯中借助星、月微淡的光,望了望老师那苍白的脸庞,然后,轻声地问道:“老师,您觉得岁月过得快吗?”施耐庵说道:“我觉得岁月过得太快了!我活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刚才说,要向我打听一下创作《水浒传》的情况,《水浒传》的创作已进入尾声。我一旦死去,你一定替我把它修订好,让它及早问世!”罗贯中道:“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他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从明日开始,就帮你整理手稿!”施耐庵道;“不,你现在不能间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说罢,他叫罗贯中重新搀扶着他,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山梁。

就在这年秋天,施耐庵与世长辞。

广阔的平野上,布满枯黄的秋草。罗贯中驾车来到施耐庵的坟墓旁,望着那尚新的坟土,不觉潸然泪下。他按着车上的手伏板,略微俯下身,礼拜老师的亡灵。然后,他默默地站立着,陷入一片沉思之中。他由汉代的扬雄闭门著《太玄》、《法言》的旧闻,联想到老师生前呕心沥血地撰写《水浒传》的情景。由汉代的董仲舒因专心致志地读书、讲学,竟多年不窥看宅旁的园田的逸事,联想到老师生前在烟霞缭绕的乡间开辟教学场所的举措。由晋代的王猛曾在桓温面前高谈阔论的传说,联想到老师生前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地演讲的场面。他竟然对着老师的坟墓大声道:“您与先贤完全可以并驾齐驱!”他又在心里默默地念道:“尊敬的老师,您的学术造诣极高,您的才华横溢,从前,我不停地向您请教。如今,您为何非辞别这个白日普照的世界,长眠于黑暗的地下,使我再也不能耳闻目睹您的音容笑貌!”良久,黄昏来临,衰飒的秋风从树梢上吹过,野雀在灌木丛中乱蹦乱跳。罗贯中再次对着老师的坟墓大声道;“老师!您放心吧!我很快会把您的伟大著作整理出来,让它及早远播四海!”

长话短说。罗贯中将老师的遗著《水浒传》修订完毕,交给出版商刊刻、发行之后,继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

罗贯中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等书提供的历史事实,并参考历代有关的文学作品,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重点叙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互相争斗的故事,全面铺写了魏、蜀、吴三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到如今,一代风流才子罗贯中虽然已逝去五、六百年,可是,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所塑造的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人物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目中。

明代画坛四大家

在我国明代中期的画坛上,有四位最为杰出的人物,他们是: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吴门四大家”。

在四大画家中,居核心的人物是沈周,他曾做过文征明、唐寅的老师。沈周的画名很大,许多人能以得到他的画为荣,因此,向他求画的人多极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时简直到了穷于应付的地步。文征明曾对别人说:“我的老师心地善良,谁向他求画,他都慷慨赠予,真是飘然世外的神仙。”沈周的朋友作诗云:“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天外避红尘,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有一次,他为躲避索画的人,悄悄住进了苏州一个僻静的寺庙里,但还是有人打听到他的住处,一传十,十传百,许多求画的人不远万里来到庙里,直到沈周为他们画完为止。还有一次,有一位以卖画为生的寒士,因母亲生病没钱医治,就临摹了一幅沈周的画,找到沈周向他说明原因,求沈周题字,沈周二话不说,为他提字盖章,让寒士拿到市上去卖。

沈周,字启南,号个旧,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卒于正德四年(1509年)。

沈周的祖父沈澄、伯父沈贞(又名沈贞吉)、父亲沈恒(又名沈恒吉),都是在当时有一定声望的能诗善画的人物。沈周从小受到他们的熏陶,除跟父辈学习诗画以外,还拜了名师进行指导。他和其祖父、父亲一样,从不看重功名,而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绘画、诗文创作之中。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诗、画就已经非常好了。他的书法遒劲舒展,诗文“挥洒淋漓”。但最主要的成就是在绘画方面。

沈周最擅长画的是山水画。青年时,他取法于南唐著名画家董源,中年以后以元代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黄公望为师,后来又学元代山水画家王蒙的笔墨,南宋马远、夏硅的布局、用笔、造型。总之他广采博取,继承发扬,终于创出了自己的风格。他在《庐山高图》中以其蓊郁深邃、坚实浑厚的笔墨画出了庐山的恢宏气势,感情奔放,成为一幅不朽的名画。

沈周的山水画大多描绘的是江南名胜佳景。如吴中的虎丘、天平、灵岩、张公山、善卷洞,常熟的“三桧”,镇江的金焦二山,浙江的雁荡山、钱塘江、灵隐寺等。同时,也工写意花鸟、蔬果画,多以重墨着色,雄浑扩展,生动传神。

沈周还创立了“吴门画派”。即以吴门(苏州)为中心,逐渐取代了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对明清山水画影响很大。

沈周一生中带过许多学生,但最让他得意而后来又较有名气的是文征明、唐寅和仇英。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生于常州,后长期居住在苏州。是苏州文坛画界继老师沈周之后的又一中心人物,人们称他和沈周是“吴派”两大家。沈周死后,文征明成为“吴派”的领袖人物。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是位廉洁的官员,死后也没给他留下什么遗产,所以他家属于较为清贫的那种。但文征明却很有些自尊,他最怕的是别人对他的怜悯。有一位叫史俞谏的都御,看到文征明那么有才学,可家境贫寒,就想送些钱给他,问文征明每天生活困难吗?文征明说,我每天都有粥吃。俞又指着他的衣服说,为什么破旧成这个样子?文征明说,这是淋了雨的缘故。

文征明小的时候并不聪明,但他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他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常常废寝忘食,终于成为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

文征明的绘画师法沈周,也广泛学习宋元诸名家,最擅长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有细致和粗率两种,以工细一体为多,其中又有设色与水墨之分。有幅《江南春》的画,以浅设色,是他细密秀美风格的代表作,粗笔水墨山水的代表作是《古木寒泉》和《风雨山水》。文征明的山水画一部分表现了现实生活,另一部分则临仿古人作品。他的山水画多种多样,数量多,流传广。

文征明的画多有诗或题记,介绍诗与画,画与生活的关系,题字多少,位置如何,用什么样的字体等都很有讲究,独具匠心,把诗、书、画三位一体地发展到了更完美、更普遍流行的地步。

画坛四家中有位生性倜傥、狂放不羁的才子叫唐寅,也是诗书画三绝。

同类推荐
  • 流水时光

    流水时光

    时光倒流,蓝平,你是否仍然懦弱?面对美女,蓝平你是否只有尊重?蓝平,蓝平……
  • 三国之小虫成神

    三国之小虫成神

    一无所有的穿越到三国183年,不但属性低得可怜,而且召唤到的第一个武将还是臭嘴祢衡。相信这个世界会有奇迹,因为只要你被祢衡骂一次,就能随机增加一个属性点。
  • 明刺

    明刺

    正德皇帝玩心正酣,寻找刺激制造祸端。阳明老兄悟道出关,收拾残局授业在先。朝中阁老手忙脚乱,苦撑社稷力保江山。奸佞小人趁机上位,搅弄天下又是难安。看他一个大明王朝小小教谕,贫困山区的学校校长,如何步步生莲,化险为夷,玩转这个时代的波诡云谲,震慑腐朽僵化的朝堂,给大明王朝带来一番新气象!
  •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煌煌大明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辉煌,这么可爱而又伟大的王朝不应该那么短命,她!应该流传千古...且看一个现代海事大学的毕业学生是怎样玩转乾坤,延续大明的辉煌!!!
  • 大毁灭者

    大毁灭者

    黄河边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孩子是老人捡来的。老人觉得很高兴,他觉得孩子和自己有缘,而且是大缘分。孩子也很开心,他认为是老人救了他,孩子希望和老人一起活下去。活很长很长的时间。有一天,老人走了,留给孩子一根棍子。孩子捏着棍子,别了村子,离了老人,想去那大千世界闯一闯,顺便闯出点名堂,然后保住自己的命。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农民,多了一个。。毁灭者。。
热门推荐
  • 意相逢

    意相逢

    人总是成为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爱情也并不是从期望的方向走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换来的是辗转反侧多少个不眠夜。
  • 先生,请收留小女子

    先生,请收留小女子

    她在最狼狈的时候被他施以援手,从此一步步攻城掠地俘获她芳心,可在抱得美人归时,却突然放了手。是真爱,是阴谋,是利用?还是不得已?
  • 都市大贤者

    都市大贤者

    五年后自异界归来,世界已发生大变。缺钱,“前面的那个拦路抢劫的,该交保护费了,后面的独眼龙,说你呐,往哪看的,你个汪洋大盗,臭不要脸的。”说完,陈玄将一大把钱揣在怀里,我靠劳动致富,陈玄满脸骄傲。
  • 我愿是急流

    我愿是急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七年的青春时光,至始至终,像一首诗。一一七年前的陪伴,她很优秀,她还会叫他“笨蛋”。他很自恋,他自称是她的“SunshineBoy”。一一七年间的离别,他终于逆袭成功变成了男神。她辗转回国后,却为了他顺从了家族的指腹为婚…一一七年后的重逢,她即将嫁入豪门,他便毅然辞职来到了她的城市,原本明朗的爱终于渐渐明朗…
  • 大叔盛宠:萌系小逃妻

    大叔盛宠:萌系小逃妻

    潘小朵,这妹子萌萌哒~唐铭,这汉子酷酷哒~这是一个呆萌妹子和一个腹黑大叔的故事……【小剧场】“潘小呆,我限你一分钟之内出来!”唐铭咬牙切齿的盯着浴室。“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不叫潘小呆,我叫潘小朵!再记不住,晚上别进我房间!”某朵发飙。“字那么难看,谁看的清楚?”某朵:“……”
  • 大唐黑社会

    大唐黑社会

    现代社会的一个黑帮小弟,为了报恩,替老大档了一刀,身死之后穿越到大唐,看他如何凭着现代知识,以及对历史的了解,白手起家,在大唐建立自己的黑帮帝国。
  • 岚烨梦起光年渡

    岚烨梦起光年渡

    『简介』:他的无尽岁月只为等她,她的两生年华只为待他。訾岚顾,上一世被神秘势力追袭,且看这一世她如何漂亮反击!言寻烨,绝世高手。其一怒曾杀尽所有门派主力,而后不知所踪。被修真界背后称为———杀神。......当訾岚顾带言寻烨回到外祖家,即顾家。这二人缓缓走来,两人状如金童玉女。言大神第一次出现就确立了地位!而且在訾女神不知情滴情况下╰( ̄▽ ̄)╭......訾岚顾:“言寻烨,你喜欢我?”问完,岚顾呆了,言大神愣了......秒秒钟言大神清醒了,温柔笑道:"自然,姑娘可愿跟我?”没回过神的訾女神傻傻点头~点头了!言大神开森惹,回过神的訾扭曲了!!“不行!"“为何?话要算数哟!”“至少现在不跟!”
  • 大道悠悠

    大道悠悠

    泣血无泪,斥天无情,悲而无声,大道低鸣!乱世与天争,豪杰辈出,誓与争锋,独领风骚!征途泣血歌,蹋尸洒血,盖代天骄,与道峥嵘!
  • 玉香

    玉香

    扬州城温家府邸,育有一女名为温如玉。可是……她竟无缘无故成了一盟会主,还是那种曾叱咤一时,并敢于朝廷对抗的巨大盟会,一时之间,她挑起了重整盟会的重任。与此同时,更多奇奇怪怪的人开始出现,更多令人心烦的事情开始发生,以至于兄妹反目,家族沦亡,她渐渐才明白,自己已是深陷泥泞之中。
  • 瞑庵杂识

    瞑庵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