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0700000017

第17章

問。與忍同一剎那重觀欲界苦諦一緣。二有何別。

答。但勝劣異。

問異所以。

答。色界善業。總有九品。下三品善。屬煖位攝。中三品善頂攝。上下上中。忍攝。上上品善。世第一攝。故云但勝劣異。

問。忍有三忍。與二品善。如何配攝。

答。上下品。下中二忍。上中品善。上忍攝也。

三通達位

問通達位。

答。苦法智忍。苦法智等。十六心中。前十五心無間。名預流向。第十六心解脫道時。立預流果。

問。此位齊何。分見修別。

答。有二行相。一正住果。未斷修惑。皆屬見道。二進修時。即屬修道。

四修習位

問修習位。

答。此有後三果向不同。若於欲界修惑之中。斷至六品。其六無間。五解脫道。名一來向。第六解脫。名一來果。若斷後三。三無間道。二解脫時。名不還向。至後第三解脫。立不還果。又若斷至上八地中七十二品。其七十二。無間解脫二道之中。至七十二無間道時。名阿羅漢向。從初果中正住果後。進修已來。齊此無間道時。是修道位。最后邊際。

五無學位(附 二無我義)

問無學位。

答。謂第七十二解脫道時。證五分法身。立阿羅漢果。

問。五分法身。

答。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問無學名。

答。五分能攝十無學法。名為無學。

問。十無學法。

答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解脫。正智。

問。十無學法。與五分法身。如何相攝。

答。正語。正業。正命是戒。正念。正定是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慧。正解脫。正智。是解脫知見。

問。何羅漢名。

答。此翻應。應有三義。一應永害煩惱。二不受後有。三受人天供。

問。其二無我。百法攝否。

答。攝爾何失。

難云。若言攝者。何法攝也。若云不攝。何言千法萬法不離百法。

答曰不攝。

問。恁麼。則攝法不盡也。

返問彼云。汝欲攝者。其二無我。為是心耶。所耶。色耶。不相應耶。無為耶。若云是者。五位是何。若云非。不攝明。

問云。爭奈攝法不盡。

釋云。一切者。不出五位。是心等者。無不攝之。名攝法盡。今二無我。既非五法。故不攝之也。

問。何知非法。

答。百法初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既一切法後。別問無我。即知非法。

問。若言非法者。應無我理。不離四句。墮百非中。

答。遮爾是法。我云非法。據實。非法。非非法。

問。何以故。

答。若是法者。墮是邊故。若非法者。墮非邊故。若言非法亦非法者。墮兩頭故。若言非法。非非法者。墮中間故。

問。如是者。亦非不攝。汝何定爾。云不攝也。

答。且遮爾攝。我言不攝。其實非攝。非不攝。非亦攝亦不攝。非非攝非不攝。

問。何以故也。

答。離四句。絕百非故。又解。前五位法。表詮立名。心表緣慮。色表質礙。此二無我。遮詮立號。遮五位法。皆非實我。皆非實法。其表詮者。既有所表攝所表法。其遮詮者。既遮我法。何所攝也。又解。若將旨就詮。在百法攝。六無為是。墮諸數故。若廢詮談旨。二無我是。不墮諸數。何攝之有。

問。爭知不墮。

答。既不立名。既知不墮。

問云。補特伽羅無我。云法無我。此豈非名。

答。既云無我。與誰為名。名詮於誰。誰為自性。即知非名。

問。何知廢詮。

答。既知無人無法。廢詮明矣。

問。若不攝者。離百法外。應是別有。

答。雖云不攝。仍上百法。不即離等。

問。何知爾也。

答。古云即不即門中不即。離不離門中不離。一不一門中不一。異不異門中不異等。

問。此說何憑。

答古德云。凡屬對待。皆謂之不了義。瑜伽大論。既是大乘了義之教。理極顯然。故無我理。直須孤逈。圓陀陀。不與諸塵作對。萬法為侶。始得。若不如是。終非了義。

四句百非

問。常言離四句絕百非。四句者何。

答。但舉一對。或舉一字。便成四句。且如有無一對。作四句者。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便是四句也。

問。如何百非。

答。既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積成百句。皆。非得真。故云百非。

問。請示法之。

答。其真實理。若云有。是增益謗。若云無。是損減謗。若云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云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此是本四句也。復此四句。每句有四。且有中四句者。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復無中四句者。無有。無無。無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中四句者。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又非有非無中四句者。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此每四句。四四成十六句也。三世皆有此十六句。成四十八。此四十八。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搭本四句。成一百句。

問。請有無外。別示一途。

答。且如上。下。亦上亦下。非上非下。

問。請示一字者。

答。如言青。非青。亦青亦非青。非青非非青。但舉一字。便對非此也。

問。何故隨舉一切。皆得作之。

答。其真理者。一切皆非故也。故古人云。若要直截會。一切總不是。

問。何故萬松和尚別此語云。若要委細會。法法無不是也。

答。歷代宗師一時救弊。其意不等。前師為救坐著今時。云總不是。萬松為救坐著那邊。云無不是。其實住著者。皆不是。不住著者。無不是。

問。何以故。

答。佛法以無住為本故。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其意也。愚意且爾。更問能者。

雜錄問難

懷州秀長老。於汴梁和講主處。累致問難。今錄之云。

一日秀舉仁講生。問孝嚴老師云。勝鬘夫人。贊佛之時。頓現三身。法身無相。如何得見知。云。汝如何說。

和云。性相禪宗皆有此。相宗答云。見化身時。即見法報。何以故。三身不相離故。蓋報身者。修所得故。法身者。報實性故。化身者。報所現故。豈得相離。既不相離。故見一身。即是見三也。性宗答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豈非是見法身也。禪宗答云。渠無國土。何處逢渠。此亦是見法身之理。

一日又問。華嚴經說。佛有百億十千名。何故燃燈。授善慧記云。汝當作佛。號釋迦牟尼。既立一名。餘名皆廢。如何會釋。

和云。佛一音中普說多名。百億十千諸眾生類。各隨所樂。各別聞名。何以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一音之教。孰不知也。

問。既為法王。於法自在。何不以色為心。以心為色也。

答。若相宗說。相見俱依自證起故。色相既從心自證生。歸種位時。即是自證。是故色即是心。心即是色。喻如蝸牛頭出角。出則似角。縮則是頭。色心相即。正與此同。若性宗說。理外無事。事外無理。理事不二。故色即心。心即色也。若禪宗說。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此例甚多。和云。據上所問。其意太局。應將五位更互為問。其理方盡。且心與所互相即者。所與心王一能緣性。不即而何。其不相應心之分位。豈非即心。其無為者。心之實性。理即定然。其五位法。雖互相即。仍不雜亂。五位宛然。心色等別。雖為無為心色不同。仍即一心。若如此者。於法自在。說得成麼。

又問。言言見諦。句句朝宗。且如藥師經說。慳貪嫉妬。牛馬駝驢。此等之語。如何見諦朝宗。

答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麤言細語。隨心生滅。心外無餘。何非見諦。豈不朝宗。故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云細語及麤言。皆明第一義。或云麻三斤。乾屎橛。羊便乾處臥。驢便濕處尿。此例更甚。

又問。教說宗門。不出名句文。可笑之甚。

答曰。輙云可笑。蓋亦未之思也。謂禪不在名句文。亦不離名句文。何也。豈禪外條然別有名句文。名句文外條然別有禪也。若條然者。外道見也。

設若難云。如靈雲見桃花。香嚴童子聞香。藥王藥上[嚐-旨+甘]藥。雲門傷足。須菩提晏坐。帝釋散華。此等豈有名句文也。

答。此等正在所未之思也。蓋名句文者。豈止聲上。於六塵上皆立名等。見桃華者。色塵上立名句文。聞香悟者。香塵上立。[嚐-旨+甘]藥味塵。損足觸塵。散華法塵上立也。未學教者。焉知此理。若毀教乘。不盡善者。蓋自不知耳。仍亦罪有所歸。十方輪轉地獄。金口親宣。敢不敬耶。止不過打葛藤云。猶有這筒在。向道我早侯白。你更侯黑。諸祖亦云。閻老子未放汝在。切忌切忌。莫探頭太過。莫妄稱。莫悞喜。如人飲水。則可知也。

問。藥師經序云。王者禳灾。轉禍為福。豈庶民等不得禳也。

答。舉勝攝劣。理之常然。豈令為文之者。一一叨叨耶。序末亦云。十二藥叉。念佛恩而護國。七千眷屬。承經力以利民。況前半聯云。病士求救。應死更生。通得庶民麼。不爾思也。何得對面蹉過。

問。古云。秘密不可翻譯。何故有處。却言唵字。是清淨法身等耶。

答。顯密圓通。有二門義。一不可說門。固不可翻。二少分功德門。亦可翻之。其翻者。約少分門也。

問。佛向觀音。問六字呪。佛若不知。云何名佛。

答。權實寧知。其若文殊不能出女子定。罔明能出之。雖一真見時無別。乃入處四門有異。何足怪哉。其或顯呪功深。示問何傷。

問。宗門之中。開口拂迹。教中不然。此是劣於禪也。

答。據申此問。敢保和尚。未閑教意在。教不云乎。以法破我。以空破有。以中破空。仍云。若執依圓是有。還同遍計是無。又云。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此云二邊純莫立。中道不須安。又云。離四句。絕百非。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口欲談而辭喪。心將緣而慮息。一不一門中不一。異不異門中不異。即不即門中不即。離不離門中不離。廢詮談旨。理固非言。此例無邊。何云不拂。當知所問。以用試驗某甲。所謂頑銅若作黃金貨。只得謾佗無眼人。

八部名義(附 天神居處)

問。云何名為天龍八部。

答。揀四天王八部。云天龍八部也。翻譯名義云。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闕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問。何故唯佛八部參隨。其餘天等無八部隨。

答。原夫佛垂化也。道濟百靈。法傳世也。慈育萬有。三乘賢聖。既肅爾以歸投。八部鬼神。故森然而翊衛。餘無此德。故無八部。

問。云何名天。

答。梵語提婆。此云天。法華疏云。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論云。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故名為天。

問。云何名龍。

答。梵那伽。此云龍。又有多種。泛說龍者。乃興雲致雨。益世間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愿你一世倾城

    愿你一世倾城

    皇室之勾心斗角,曦城为之指点迷津,沐泽凉为曦城放弃江山,曦城为凉舍弃富贵
  • 灵异恐怖录

    灵异恐怖录

    释教昌盛,道教没落,愚者多而智者少,一个现代人,因一次盗墓,展开了一场修道传法之旅。夫道生于无,潜众灵而莫测;神凝于虚,妙万变而无方,杳冥有精而泰定发光,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推荐作品《我的灵异薄》笔名:巫大郎希望大家去看书友群号码:583659551
  •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
  • 冥界闲事

    冥界闲事

    〔呦吼,欢迎点进这本书,嗯,没什么好说的,并不恐怖,里面绝无恐怖的东西。这本书就是我闲来无事写的段子,见谅。主角?可能有吧,如果我变心2333333,呐,暂时就酱紫吧,谢谢你的阅读|ω?`)〕
  • 斗轮回

    斗轮回

    诡异的江湖,层出不穷的奇功秘技,主角奇特的升级路线,缠绵悱恻的情感纠纷,一切尽在斗轮回,精彩不容错过!
  • 后来悲伤似海洋

    后来悲伤似海洋

    紫堇对乔木说“你知道吗?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紫堇对墨昀说“活着和喘气是两回事”紫堇对她说“我智商还好,所以,你撒的谎我全都知道,”当一切事物失去最初的模样,面目全非时,当一切无懈可击的关系,摇摇欲坠时,她又会如何笑着结束这些意外事故?很多不经意间错失的感情,辗转经年,再次想起是否依然执着放弃?尘埃落定,所有的爱,所有的恨,就在那一瞬间狂啸着嘶吼着奔赴死亡。
  •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离散,信仰与背叛的故事。钟楼花雨,青海岛屿,打着青春灯火的主人公在云深雾重的生之轨迹如何艰辛穿行,是否找到了彼岸宿命的灯塔。他们如何在绝境逢生,历经遗失和毁灭后又重新争取和珍惜。
  • 孤岛校区

    孤岛校区

    一个刚入大学的学生,一次次的发现学校里的奇异状况,在充满了各种传言的学校中,他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也因一时的好奇而进入了这个地方,却发现这是魔鬼都要惧怕的地方,他是否能够从这个奇异的地方活着出来,是否能够发现这个孤岛校区的奇异,就从他进入校区开始………………
  • 只留旧梦守空城

    只留旧梦守空城

    母亲因产后抑郁症而跳楼身亡,少女陈梦打小便是心理压抑。初中时期曾一度厌学,堕落,抑郁症缠身,人生最低谷时遇见苍白却勇敢的少年曲城,在他的帮助下一点点寻找到自身力量,两人约定长相厮守。
  • 纸杜鹃

    纸杜鹃

    1937年的一个清晨,瓦村少妇姜二妮在自家柴房里搭救了被日军打伤的国军排长赵铁军,赵铁军却失手打死了她的丈夫霍见明。霍氏家族欲将二妮沉塘,被同村青年杜二宝所救,二人一起逃亡到南城。一番波折后二妮成了一名军统特工,变身舞女艾琳,潜伏于南城万乐门舞厅。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姜二妮受命潜入延安,意外重逢了已经成为八路军侦查员的杜二宝,耳闻目睹,二妮受到延安新气象的感召,毅然反正。在行刺中央首长诈败后,她和杜二宝一起回到国统区,二妮再次受命化身舞女艾琳,成为了双料间谍。南城解放前夕,杜二宝出城给解放军带路时不幸牺牲,二妮一下子成了身份不明的人。她虽然四处碰壁,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仍然在苦苦地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