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0100000039

第39章

入了门,你就要拿到成果,到达你理想的境地,到达常人很难到达的境地,而且显出你的路很独特,有创造性思维。有人说,中国人做事喜欢“一窝蜂”,或者是“一刀切”这两种极端;喜欢炒作,喜欢掀起这热、那热的。所以,我选择这几句诗来讲入门是要说明一个东西: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入一个门不容易,进入一个领域更不容易,要选择好入处,而好的入处就在独处。

第六部分为道“三处”之问自然——出处

再借用李白的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昨天美好的时光已经离开了我们呐,留也留不住了。意思是说,不要再依恋过去了,还是向前看吧!那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已经入了门,很好,但还是向前看,再跳出来吧,门又在哪个地方?“何处是归舟?”又问何处是归舟?我这个船停靠在哪呢?你看,诗人的回答“夕阳江上楼。”呵呵,回答了等于没有回答一样,古人说话是怎么一回事?那又问谁?

还是问问大诗人、大词人。那问谁?问谁都有分别心。”问君能有几多愁?”问一句有多少愁,他答“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词似乎是答非所问。我问你有多少愁,他却讲春水;再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回答的比问的还要难:“往事知多少”。是你回答他,还是他回答你?(众笑)

你再去问小孩子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孩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你看,你问他没问着,还笑问你从何处来?你看孩子也有分别心。为什么?你是外地来的人,他还笑话你。大人有分别心,孩子也有分别心。

那问谁?问自然吧。你们看,大自然多有意思。问大自然怎么问?你问“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你问洞在青溪的哪一边,洞在哪?流水回答你不需要问我,问漂落的桃花吧。桃花漂在哪个地方,你跟着桃花走吧。哦,找到了,看来还是问大自然好。大自然不会撒谎,它也没有分别心。所以,要出得来,你不能有分别心。出处到底在哪地方?

除了问桃花,再去问问月亮,月亮她会告诉你“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是李白的《把酒问月》里的一句诗。意思是说:人要想登上月亮,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但月光不是与人相伴相随吗?这个意思是指什么?你问月亮,她回答你了吗?月亮回答了,回答了你的出处。你的出处在哪?在美好的现实之中,你认为得到了吗?在哪里?还是在你的现实生活之中,在你的身边。出处就在入处,还是转回来了。

是不是这么回事?你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那个月亮我攀不上去,好像这个理想我达不到,但实际上月光还是与你相伴相随啊!也就是说,美好的理想不要寄托在外在的东西中,不要束之高阁,入处、出处都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还是要靠我们一步一步去走。出处就在入处,这不就是一个落脚点吗?这月光不就告诉你我了吗?

唐诗和宋词就是这么一个很怪的东西,你看,这就是禅。再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人问:“孤帆一片日边来”,禅从何处来?刚才你问月亮,月亮回答了你,你一下子领略到了。哎呀!回答了我,我找到出处了。那你这个答案从哪儿来的?还是从大自然中领略得来的,不是在书本里面得来的,应该是这么理解。当你看见“帆从日边来”,你问帆:禅从何处来?这还要问吗?帆和日都在自然之中,禅不也在自然之中吗?

第六部分为道“三处”之忘我——了处

“知了”

这个“知了”,前面也讲过;讲了“知了,知了,知了就了。”《红楼梦》里讲了“好了歌”,“好了就了了”。但这个“了”不能把它理解为消极的东西,应该理解成一种境界、一种超脱、一种忘我。

就像南唐有名的词人李煜的词,他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怎么了呢?往事不知有多少,春花开了又谢,秋月圆了又缺,何时才能了?往事一天天增加,你讲这怎么了?春花也没法了,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秋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往事一天天地增添,你怎么了?这不就提出了一个疑问,好像是很难了的一个东西,这不就给人一种惆怅、彷徨吗?你不是要了?入处也有了,出处也找到了,但这个“了处”好像比入和出还难。

那再听听苏轼是怎么说的吧,他讲“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了处在哪?他讲在人间,还是在现实中间,在我们生活中间。再美好的理想,即使是梦幻般的仙境,也还是离不开现实。还是回到我们生活中间去找吧,他给我们指了这么一条路。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地方能了吗?

我们来看看岳飞的诗句吧:“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哎呀!功和名犹如尘土那么轻贱,又如云和月那样可望而不可及。那我们再看看有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是怎么讲的?她讲“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什么还是放不下?可见人间的愁绪繁多,绵绵不断,丝丝难解呀!

岳飞的功名难了,李清照的情思难了,都有代表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刚刚开心一点,想笑一笑,忧愁杂念又跑到心头来了,这个愁赶都赶不走。这个了真难啊。

我们再来看看陆游是怎么说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哎呀!知道自己错了,功名不能了,情思也不能了,我真错了,连讲三个错字。但是知道错了,怎么了?你就要放下,要放下呀!怎么放?

我们再看看辛弃疾的那首《丑奴儿》吧。全篇吟诵一遍:“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爱上层楼,比喻喜欢攀比,这个事也想干,那个事也想干,很爱出风头,不知道愁的滋味。他本来不懂愁的滋味,但是为了写诗,勉强去说愁,说来说去说不像,因为他没有这个感受。少年时代无忧无虑,所以写得很勉强。到了老时,再看看他的体验又如何。到老时尝尽了愁滋味,想说呢,还要留一句。说来说去,只说一句话:“天凉好个秋!”这个秋字,你看,了处在哪?“秋”字啊!秋天是什么样的景像?叶落归根了,果熟蒂落了。这不就是了了吗?这不就是了处了吗?该了时就要了啊!叶子该要落时就要落,落到哪儿?回馈到大自然。叶子是从大自然中来,依靠太阳的光合作用,大地给予的营养。果实给谁?回报给辛勤劳动的人们。这不是了处吗?这不是消极的了,是一种积极的了,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了。这个了是一种回报,也是一种回归。

这个了你还能怎么去理解?真像《红楼梦》上讲的“好了就了了。”那不就一下子就完了,是不是啊?那是很消极的。这与我们的“无为”不同啊,无为了,哦,无为了就完了,那不行。我们还要品味那个“好”字,“天凉好个秋”。因为这种了是一种回报,一种回归,是大自然的规律呀;当然是“好了”。

为道还要回归到大自然里面。我们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还要让智慧结成丰硕的果实,回归给大自然,回归给我们大地母亲,还有那些辛勤为之付出的人们,这也包含了我们自己在内。

第六部分为道“三处”之忘我——了处(2)

还是什么?

今天讲到了这三个东西:入处、出处、了处,再回头还要讲到禅宗。不讲到禅宗不行呐。这是吴立民所长说的,他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第一任老所长。他说,这是他的师傅传授给他的。那我们还是用吴老自己讲的一个故事来说明“入处、出处、了处”吧。

他讲:以一个茶杯为例子,有位参禅的弟子问大师:“什么是禅?”大师怎么说?他顺手将手中喝茶的茶杯举起来反问弟子:“这是什么?”弟子心想,这好回答:“这是茶杯。”大师大喝一声:“错了!回去再参。”为什么?前面所讲的,这个茶杯只是给它取的一个名字,茶杯的形象是一个相,取的名字为名,名、相都是假的。回答说“这是茶杯”不就错了吗?如果茶杯自己要说话,它会说:“太冤枉我了,我怎么叫‘茶杯’?你们给我取这个名字,跟我协商了吗?我这么一点自主权都没有。我本来有我的名字。”你要问:“你的名字是什么?”它说:“泥巴来自土,水来自空气,通过火烧制成,还有师傅的精心工艺,还有那些烧制的木炭来自树木,树木又来自山林中。如果我要回到我本来的面目,一点一点回去以后,你讲我是姓茶还是姓杯。你找不着我的真实面目。你要找我用的泥来自哪?我用的水又来自哪?用来烧制的木炭又来自哪?还有是那些伐木工人?那些师傅?还有他们的父母?再追索下去,无穷无尽。我的家太远了,也太大了,我的名字也太大了。你们叫我‘茶杯’,太浅薄了。”弟子只好接着又回去参。

这就是“不立一法”。如果你要执著一个名义(立二法),你就找不着入处了。你只有“不立一法”,也就是说将名、相舍弃掉,就找到入处了。为什么?没有分别心,你知道怎么找入处,入处在哪?到大自然中去找。

再说到出处。第二次,他的弟子再来问佛法,师傅还是将茶杯对着他:“这是什么?”弟子心想,我第一次回答“是茶杯”错了,于是回答:“不是茶杯。”当头一棒。为什么?此时要不破一法。你讲它不是茶杯,它又是茶杯。为什么?我们世间法中还是叫它“茶杯”,大家交流中没有一个名字总是不行的。你要到商场去买茶杯,买什么?那个、那个……用手比划半天找不着。这是大家约定俗成,都叫它茶杯,不要破它。所以这次还是错了,又挨了一棒,回去再参。

第三次,弟子又来了。这次他学乖了,说“是”不行,说“不是”也不行,他就来一个折中:“也是茶杯,也不是茶杯。”又是当头一棒。这次他先肯定,后否定,落了两边,又是又不是,模棱两可,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地方是说有法皆立,有法就要立起来。不破一法,有法不立也不行。

又参了一段时间,弟子又来问禅。还是要回答“茶杯”是什么。弟子就说:“非是茶杯,非不是茶杯。”这是戏论,又是当头一棒,为什么?戏论,是开玩笑的话,又不行。还要回去参。

到第五次,弟子再来,无话可说了:肯定的回答了,否定的也回答了,肯定之否定也回答了,否定之肯定也回答了,该用的公式用尽了,该说的几种情况都说了,再回答,没辙了。现在我实在无话可说,再一个也不敢,只好不吭声。无话可说也不行,师傅大喝一声:“快说!”同时棒子高高地举起。弟子大惊,低下头去等着棒子落下,但棒子没落下来,就在这一刹那,他悟了。他为什么悟了?悟了什么?你们想想。

禅宗有1700个这样的公案。问什么?说不出来的,你自己去体验吧。当师傅大喝一声,棒子高高地举起来时,他连挨了四次棒子,还不知道这个棒子的厉害吗?这个厉害早就尝到了。他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痛得受不了,这一次更不得了。正准备挨打时,棒子没有落下来,就是这一刹那,当下大悟。是不是说已经找到了处了?

为什么又要回头来讲这个?这是禅宗的东西,又回到禅宗中。中间说到的唐诗、宋词,你们可以去体会、体验,体验我们的诗人、词人和我们的禅师们的大机大用。什么叫大机大用?就是他们既会找入处,又会找出处,还能找到了处。

第六部分为道与牧牛之牧牛图颂(1)

——寻牛——牧牛——忘牛

牧牛图颂

寻牛、牧牛、忘牛,是禅宗《牧牛图》中的其中三幅图。禅宗有著名的牧牛诗、牧牛图、牧牛歌,都是以“牧牛”借喻修行过程。这种比喻就像清代有一位学者陈士斌先生写的一本《西游真诠》,他讲《西游记》里所有人物的设计,故事的发生、发展、经过、结局,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家炼丹的过程。他讲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就是炼丹所要经过的小周天、大周天,即小西天、大西天。最后取得真经了,就是炼丹炼成功了。在唐僧取到假经时,也就是炼丹有一个假成功过程。《西游真诠》上还讲到《西游记》中的人物、姓名、服饰、相貌、兵器、性格、行为等都与炼丹中的五行相生相克及六十四卦的卦象、卦理、卦数有关系。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的一位朋友江凌先生出了一本书,名《西游真诠》,他在书中作了一些评说,这里我不多去讲这本书。

牧牛图也是这个意思,也是这样的一种比拟,我这里以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为底本,全诗有十首,每首四句。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述牧牛的,然后又怎么比喻修行的过程,一步一步往上推的?

第一首是《未牧》,就好像一个小孩还未上学,还未得到启蒙的时候一样: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条野性十足的黑牛,它头角狰狞,狂奔咆哮,也不顾谷口的危险。这里到处是禾苗、青草,这些嫩生的植物遭到了肆意的践踏。这就是野牛的性格,还没有被驯服,没有被管制,它鼻子还未穿上绳索。

比喻一个人在未上学之前还是顽童,或比喻人在未经修养之前的那种劣根性、那种恶习,恣意妄为,善恶不分,处处都可能对他人不利、对社会不利。他什么也不管,什么也搞不清楚。这是第一首诗所说明的意思。我们再看下一首:

第二首《初调》:

我用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竟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由得山童尽力牵。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独步诸天

    独步诸天

    诸天号令,谁敢不从!少年古辰巧获诸天圣令,修万象神功,以主宰之威横扫武府宗门,凭无上霸气踏天才妖孽,独步九霄,号令诸天!
  • 回归的混沌兽

    回归的混沌兽

    宇宙之大,不知几何。遥远的宇宙之中掩藏着多少的奥秘?主人公李凯本是芸芸众生之一,意外重生,获得神奇的混沌血脉。从此踏上了揭秘宇宙的道路。这一切是意外的结局,还是命运的安排?敬请观看。
  • 如果早一点遇见

    如果早一点遇见

    顾筱筱:邵允琛,这辈子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早一点遇见你。如果相遇是注定的,那我希望下辈子能早一点遇见你。那样,我就不会因为别人而错过你。邵允琛:顾筱筱,如果可以早一点遇见你,我绝对不会让你爱上其他人,也绝对不会放开你的手。凌亦泽: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对你的感情视而不见。
  • 民国安然

    民国安然

    安然,南京富家之女,嫁过三夫。初嫁南京首富陆皓轩,他风度翩翩,优雅矜贵,温文内敛。为了她死在了当天的婚礼上。二嫁,杀了她第一任丈夫的刽子手,。而她也成了一名日本人的妻子,是南京人人唾骂的大汉奸!黑泽治也,他是日本帝国最年轻的大将,天皇陛下的侄子,也是最有可能继位于天皇的人。三嫁Z国传奇无数的抗日元帅,他一生战功彪炳,荣获国家最多勋章,受总统大人亲自嘉奖。安然她穿越了,穿越在了一个乱世的年代,无论Z国如何动荡,而她依旧处之泰然。
  • 天天酷跑历险记

    天天酷跑历险记

    出发!天天酷跑两周年来,我一直在寻梦酷跑。因此,我决定写一本关于天天酷跑的小说,希望新书能够受得大家的青睐!
  • 蚀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 如果是游戏那么请不要结束

    如果是游戏那么请不要结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旅行地点竟然是古代?车祸什么的真他.妈弱爆了的说!魔女恶作剧才最让你头疼的啊。穿越什么的玩爆你!去古代?对!可是古代这个高手如林的时代像我们这等一介无力草民怎么可以容忍没有一个高手环绕在身边来保护着我们呢?!来点重口味?男宠?我去!男宠还得像巴拉拉小魔仙那样“召唤”出来!魔女你真是够了好吗?一穿越就要成亲!我也是醉了啊!相公居然是皇帝他弟!我说,皇帝的弟媳能给抱大腿么?
  • 皆知

    皆知

    他活泼、开朗且有幽默感,是知名娱乐节目主持人。名声在外,光鲜的外表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他沉默、寡言,被公认为是本世纪最神秘的灵魂歌者。他用歌声将无数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重新振作,却没人知道他姓氏名谁,没人目睹他的真面目。如此被人熟知的两个人,却无人知道:他与他其实就是同一个人。而他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演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身份呢?他原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就是--秦天音。。。
  • 冰与火的恋爱语录

    冰与火的恋爱语录

    冰族与火族相恋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尽管冰族的小公主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刺猬,做任何事都绝情绝义。可是天不如人意,面前这个阳光的男生,已经让她无法自拔。就算粉身碎骨她——暮玥,也会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自己唯一的心动……
  • 剑帝成魔

    剑帝成魔

    万千大陆,大千世界。众族林立,强者争锋。冰帝破苍穹,掌人权巅峰;鬼帝莫测,傲视群雄.…剑帝,天纵之才。百年成皇,千年称帝。与人斗,鬼斗,天斗。